• 11月22日 星期五

股道难 难于上青天

股市,这个当下尽人皆知的市场,25年前却是鲜为人知的地方,因为在1990年以前,中国还没有一家正规的能够进行股票交易的场所,直到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为上交所)的正式开业以及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为深交所)的正式开业,股市这个陌生、神秘的地方才逐步并且缓慢地被人们认识、接受并且熟知。1994年的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让我迈入了股市这个充满神奇、迷幻以及极具诱惑力的地方,从此便与她相伴,如影随形,至今已整整度过了21个春秋。

入市

话还得从1992年说起,这一年在中国大地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就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在对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对股市的态度。从此,中国股市的火与热便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

第二件大事是8.10股灾。1992年的8月,深圳骄阳似火,可是天气再热,也挡不住人们抢购新股的热潮。全国各地100多万股民,怀揣着各自的发财梦,洪水般地涌入了改革开放的前沿之地深圳,再现了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举,为的就是能购得新股认购抽签表,以便有资格抽签认购新股。8月10日这天,500万张抽签表不到半天就告罄,由于发行过程中的营私舞弊现象以及股票供需的巨大缺口,加上很多人排了三天三夜的队还是一无所获,于是,这天的当晚发生了聚众游行示威、打、砸等一系列破坏社会治安的行为。8.10事件的一个侧面反映出的是股票及炒股在当时的中国已经家喻户晓,这个新生事物已经完全被国人所接收。

时间悄然来到了1994年。这一年,股票发行又有了一种新的形式:以储蓄的方式认购新股。北京有四家公司是以这种形式发行:王府井、北京城乡、北人印刷以及北旅汽车。在银行工作人员花言巧语的诱导下,我的母亲将部分银行存款以定期储蓄的方式申购了新股,不经意间抽签居然中了500股王府井,发行价每股8元,发行费每股0.9元,共计8.90元,并且得到了一张新股认购凭证。就是这巴掌大小的新股认购凭证,开启了我人生道路的另一扇大门 —— 炒股。

1994年5月6日,王府井挂牌交易了,开盘价12元,收盘价10.98元,上涨23.4%。王府井的股价每天都在变化,可是我对股价这种上上下下有如坐电梯一般的感觉却不痛不痒,因为当时我是一个地道的门外汉,加之股价总是在发行价之上波动。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我就发现王府井的股价居然比发行价还低了,用一个当时股市里很时髦的词来形容就是套牢了。看到王府井的股价就像是坐滑梯一样天天下滑,焦虑与恐惧油然而生。我隐约地感觉到,我真的陷入到了王府井这口陷阱里,而且越陷越深、难以自拔。我大致匡算了一下,仅仅500股,上市后从最高价12.50元跌到最低价5.50元,损失就高达3500元之多,这对于当时月收入只有区区几百元的我来说,简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在后来一年多的时间里,王府井的股价基本上徘徊在发行价之下,从来没玩过股票的我,头一次品尝到了套牢的滋味。对于在二级市场上玩股票的股民来说,他们能随时补仓自救,可是我这个一级市场的原始股东,真的不知道二级市场的大门开在哪里,更谈不上抄底、等待反弹、解套这一系列技术层面的操作。我最终下决心,一定要打通二级市场的交易通道,让在我手中“睡大觉”的王府井醒过来。经过多方打探,我终于了解到进入二级市场的程序:首先要到登记公司办理证券登记手续以及股东账户的开通,之后就可以到证券营业部办理资金账户的开户。登记公司的手续办得还算是顺利,然而在证券营业部开户时却遇到了天大的麻烦,就是需要有动辄数万元的保证金(当时大部分证券公司都要求有5到10万元的证券开户保证金),对于年收入不过数千元的我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怎么办?活人绝对不能让尿给憋死,于是乎我求爷爷告奶奶,终于有一家营业部的工作人员网开一面,答应我交1000元的保证金加上500股的王府井,就可以开户交易。谢天谢地,我终于在1994年的岁尾削尖了脑袋瓜钻进了炒股这个当时还不能被社会所接受并且地位低下的行业里,混迹在茫茫股海之中。

来去匆匆的5.18行情

新年的钟声叩开了1995年的大门。新年伊始,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筹措资金,杀入股市,准备大干一场。东拼西凑,也只筹集到区区几千元而已,带着家人的期望,怀揣着发财的梦想,我踏上了我的股市人生之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首先难住我的就是当时我对股市是两眼一抹黑,一窍不通,不知从何下手。买了一大堆与股市相关的书籍和资料,闭门研究了几个月,心里终于有谱了,信心十足地准备一个猛子扎进股海里。可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有如拦路虎,挡住了我的去路。当时的交易条件很差,除了大中户有小键盘刷卡操作外,散户一律需要填单进行买卖交易,一张委托单收取2元。填单之后,要排队等候输入员将委托信息输入到电脑里,随后是录入的信息传递到报单员那里,由报单员用远程电话向在数千里之外的交易所红马甲报单。为了让输入员即快又准地操作(当时每天都有一定的错单率),有时会在委托单下面附上一些小礼品之类的东西送入窗口。如果按照正常程序,股价从填单到报单可能早已面目全非了。打通交易渠道是进行股票操作的当务之急,我想尽了办法,终于可以在中户室临时进行股票交易操作了。

交易渠道畅通之后,又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高昂的交易费用。佣金,买卖双方均缴纳千分之四;印花税,买卖双方均缴纳千分之三;通讯费,每单5元;撤单费,每单1元,加上交易所收取的过户费,买卖一个来回,总的手续费要1.5%以上。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我在下单时极为谨慎,不轻易下单,也不轻易撤单,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这一年的头几个月,上证指数(注:以下所有的指数如无特别说明,均代表上证指数)基本上在500 – 600 点之间晃悠,我在较低的价位买了几只股票,包括跌破发行价的王府井。也记不清有多长时间了,大盘毫无节奏地在一个很窄的区间里波动,这也许就是教科书中所描述的牛皮市吧。在这种市场氛围下,很多股民已无心恋战,营业部里打牌的、下棋的、聊天的、侃大山的随处可见,对大盘的走势早已不痛不痒,没有感觉,每天到营业部来的股民也大不如前,用门可罗雀几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5月17日股市很平静地收盘了,大盘报收于582点。晚间新闻联播的一则消息,有如重磅炸弹,炸开了第二天多达160点的史上最大的向上跳空缺口,这就是90年代著名的5.18三天井喷行情。

5月17日晚间的央视新闻联播,播报了证监会关于《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的消息,缘由还要从3.27国债期货风波说起。 327国债是指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债,1995年6月到期兑换,具有保值补贴性质。此前由于钢材、煤炭、食糖等大宗商品期货交易相继被暂停,加上股市交投清淡,大量投机资金云集在国债期货市场上博弈。当时以中经开为首的主力机构做多,以上海万国证券为首的主力机构做空,双方成了死对头。2月23日,在全天大部分交易时间里,多头始终掌控着主动权,327国债期货的价格一路走高,由前一天收盘的148.21元涨至下午的高点151.98元。要知道,价格每上涨1元,万国证券就要赔进去10多个亿。此刻作为万国证券掌门人的管金生再也坐不住了,采用了出乎所有人预料的狗急跳墙式的手法。下午在距收盘前仅有8分钟的16点22分,空方突然发难,730万口的巨大卖单就像是从天外飞来的硕大陨石猛然砸了下来,把价格死死地钉在了147.4元,市场上所有的参与者瞬间就被这突如其来的大单砸蒙了。要知道,730万口挂单相当于1460亿的国债,而327国债总共才发行了240亿,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收市后,上交所当晚紧急宣布,收盘前8分钟的交易无效。3.27国债事件的最终结果是:万国证券赔了60个亿,事件第二天万国证券发生挤兑;3个月后,国债期货市场关闭;5个月后,管金生被捕,锒铛入狱,坐牢17年。

5月18日这天开盘前,营业部里一改往日冷清的局面,人们早早地就来到了股市,感觉都好像是有备而来。开盘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股指以741.81点跳空高开了将近160个点,全天多方始终占据着绝对优势,收盘于763点,上涨31%(当时没有涨跌停板的限制),成交量由前一天的1.5亿陡增至83.6亿,放大将近58倍。过江龙的资金似乎嗅到了什么,蜂拥而至,真可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第二天股指继续高开高走,报收855点,上涨12%,成交量进一步放大至98亿。第三天(5月22日)开盘前,我接到了一个朋友的电话,告知我要小心,机构随时可能撤火,速战速决。我立马放下手中的事,急匆匆地赶到了营业部(当时还没有电话委托,更谈不上网上交易)。下单时, 旁边的一位好心大姐劝我,要想成交,就把价格压低点。由于自打开户以来我还很少有委托卖出的操作,加上在收盘前的十几分钟大盘开始掉头向下,于是我按照大姐的话稀里糊涂就一股脑地把所有的股票压低价格委托卖出,收盘后查了一下,除去一只股票没有成交,其他几只全部成交。收益嘛,当然是大大的,三天共获利60%以上。这一天,股指报收于897点,涨4.86%,成交继续放大至121亿。回家之后,我还在回味当天发生的事情,就好像是一场梦,其实,当时我对股市的运行趋势以及操作思路一点感觉都没有,真是应了一句话:听人劝,吃饱饭。

对于这种短频快的收益,很是让我不适应,因为多年来,我的一点点积蓄是用辛苦和汗水换来的,难道世上传说的一夜暴富的天方夜谭之事真的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不管怎么说,心里真的是美滋滋的,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干啥都比不上炒股来的快,有股票的感觉真好。但是之后发生的一切,让我的这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全都破灭了。

5月23日,证监会为了抑制股市三天暴涨60%的过度投机行为,下达了1995年55亿的新股发行额度。在整个90年代,新股发行有如泰山压顶一般,始终是管理层无法逾越的一道坎,市场对此也不买账,每每传出新股发行的消息,股民们就会“谈新”色变,股市也会以下跌的姿态相迎。果然,这一天开盘大盘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向下跳空高达106点,全天的交易空方始终占据着绝对优势,把前两天刚刚进场的新多资金打得丢盔卸甲、落荒而逃,大盘一路杀跌直至收盘,收盘时沪指下跌了16.39%。也就是在这一天,看到一片狼藉的大盘,毫无经验的我自以为天上真的掉下了馅饼,捡便宜的时候已经到来,该出手时就出手,于是鼓足勇气狂买一气,在不该满仓的时候满了仓。谁曾想,之后的一个多月,股指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一路下滑,直至7月4日的610点才稍稍地喘了一口气,此时我在前几天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利润已经全部化为乌有,颇有一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滋味在心头。

5.18三天井喷行情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即:“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那时由于我的资金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补仓,加上对股市的幼稚心里,根本谈不上什么技术性操作,更谈不上去抄底。股票套牢了,只能听天由命,顺其自然,煎熬在漫长的熊途之中,直到有那么一天,新多资金杀入场内,来解放我们这些有如在牢狱之中的股民。

大盘跌停了

5.18井喷行情之后,股指又显现出了疲态,7个月之后的1996年年初,股指再次来到了500点附近,市场平静得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行情要么在狂欢中死去,要么在宁静中爆发”,这是股市的一句流行语,看来又到了可以买股票的时候了,可是我的大部分资金被套了,抄底都没有了底气。春节过后,以四川长虹、深发展为代表的大盘蓝筹绩优股出现了异动,主力资金开始打价值投资的牌局了。由于这两只股票流通市值很大,带着沪指和深成指一个劲地往上窜。4月1日停办储蓄保值补贴,同一天国务院就当前股市情况发出了《稳定发展,适当加快》的重要指示,4月29日年内第一次降息,8月23日第二次降息。这一系列利好不断叠加,有如治病良方,使数月前还处于弱不禁风的股市,一改往日疲态,年初个股开始异动的星星之火从下半年开始已经形成了股票普涨的燎原之势。从9月初开始,股指开始发飙,10月份以后,管理层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出台了一系列调控股市的政策,史称“十二道金牌”,但是啥“金牌”都没能挡住股指的上升步伐。到12月初,四川长虹和深发展的股价比年初已经上涨了8倍之多。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评论员文章。文章一出,股指应声落地,连续两天,大盘指数始终毫无动静地躺在了跌停板的位置上,分时图就像是已经没有生命体征的人的心电图一样。数百只股票,仿佛是商量好了,开盘便齐刷刷地排列在跌停板的队列里。营业部里的股民已经没有兴趣再干点什么了,一个个呆若木鸡似的傻傻地坐在各自的位子上,有如雕塑一般。营业大厅里鸦雀无声,死一般的寂静。沪指从12月11日的1258点开始,到12月25日的最低点855点,11个交易日下跌400余点,振幅高达47%。这几天营业部里不时就可以听见这样一句话:“辛辛苦苦大半年,一朝回到解放前。”的确是这样,我在这一轮行情得到的丰厚利润此时也所剩无几。欲哭无泪的我,也只能忍痛把被人打断的牙咽到肚子里,谁让我选择了炒股这条世间很少有人愿意走的无间道呢。这一回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炒股有多么难,可是比起唐僧西天取经所经历的八十一回磨难,我这点小小的挫折又算的了啥。从头来吧,我就不信中国股市总是这么折腾人。

遇上了东南亚金融风暴

1997年的7月,正直东南亚部分国家沿海地区热带风暴频发的季节,这些热带风暴虽然短时间会对掠过的区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比起7月初始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风暴来说,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这一年的7月2日,由于此前泰铢受到贬值的压力和国际炒家投机的双重打击,泰国政府被迫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闻声便狂跌20%。泰铢的暴跌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在随后的数月时间里,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和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随着“多米诺旋风”的掠过纷纷倒下,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汇市和股市相继上演了跳水大赛,之后是诸国的货币纷纷贬值,GDP迅速下滑,失业率快速增加,致使整个亚洲地区在次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萧条。即使当时GDP总值全球排名第二、亚洲排名第一的日本,也同样遭受到了金融风暴的冲击,日经225指数年内下跌21.2%,日元兑美元年内贬值11.3%。这场金融风暴的后果用“一片狼藉,惨声惊天”的字眼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东南亚金融风暴随后产生了蝴蝶效应,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国,股市同样动静不小。10月27日这天,道琼斯指数再现黑色星期一,暴跌了554点,以点数计算创历史最大单日跌幅。

1997年对于中国来说也是极不平静的一年。沪指在上一年的年底探至855点的低点之后,就像是一个刚刚大病初愈的人,步履蹒跚地向上前行。春节前,股指在四川长虹和深发展的带动下,已经有一种跃跃欲试向上突破的感觉。春节刚过的一条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中国大地,同时也震荡了股市。2月20日清晨,电波里传出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病故的消息,一时间我的大脑有如五雷轰顶,像是被雷击了一般,一片空白。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才逐渐清醒过来。我想:小平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中国共产党早已完成了新老交接的任务,广大投资者对新一代的领导人充满信心,稳定股市就是稳定全国政治局面;股市会有大幅震荡,但绝对不会一败涂地,于是我决定不但不能卖出手中的股票,还要择机逢低吸纳。果然不出所料,当天大盘几乎以跌停开盘,这也许是广大投资者对小平同志逝世所表达的悲痛心情吧。之后,在四川长虹和深发展的带动下,股指开始缓慢上行,收盘时沪指居然收红了,很有一种化悲痛为力量的感觉。

在此后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大盘就像是一个喝醉了酒的醉汉,有点飘飘然了,始终以45度线向上推进,下半年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以及12月份香港的回归成了股市炒作热点。此事引起了管理层的高度警觉,为了抑制股市过度投机,从4月份开始就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实质性调控政策,但市场并不买账,依然我行我素。终于在5月9日,国务院决定将印花税从千分之三上调至千分之五,这也是有史以来之最高,从而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5月16日又决定1997年股票发行规模为300亿元。重压之下股市这匹狂奔的野马终于被管理层勒住了缰绳,沪指在5月12日摸到了1510点之后,便开始急转直下,直到7月初的1100点附近调整才基本上结束。在这次行情中,我将手中的股票大部分在高位获利了结,按照股市行话来说,叫做“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我终于当了一回师傅,也终于头一回尝到了落袋为安的甜头,这回我可以很得意地和以往盈利大起大落有如坐电梯一般的感觉说拜拜了。

在此后直至年底的数月时间里,沪指基本运行在1100 -1200点的狭窄区间里,尽管7月初爆发了东南亚金融风暴,虽然经济学家一再强调全球经济是同此凉热,但是我国的股市并没有遭受到严重的冲击,究其原因,就在于管理层及时、果断、并且适当地平抑了上半年股市过热的现象。如果管理层当时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坚决地将股市过度投机打压下去,那么7月初开始横扫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很有可能会波及我国,致使我国也成为这场风暴的重灾区,其后果将会难以想象。

我在1997年上半年的投资表现虽说是可圈可点,但是也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在“五一”的七天长假里,我参加了一个股市报告会,期间一位分析师大谈特谈深科技这只股票,说得天花乱坠,有如仙女下凡一般,并且信誓旦旦地预测股价上100元只是时间问题。打开K线图,看到凌厉的上升攻势,我动心了:一定要赶在别人前面骑上这匹黑马,去享受抬轿子的感受。果然,节后第一天,深科技以69.86元高开了8.65%,我琢磨着:小样的,这匹黑马已尽显无疑,追。于是立马在70元的卖一价位下单买入,成交,这下我踏实了。可是在随后的数天里,深科技的表现令我大跌眼镜,股价就像是着了魔似的一个劲地往下跑,完了,深科技70元这颗皇冠上的“明珠”算是让我摘取了。直至跌破60元,我才感到大势不好,这哪里是黑马,这简直就是一头倒着拉车的驴,我忍痛割爱,一咬牙跺脚,将深科技止损卖出,大有一种壮士断臂的感觉。这也是我进股市以来第一次割肉,说实在的,心里还真有一点痛痛的感觉,不是滋味。此后,“恐高症”一直在我心里挥之不去。直到18年后的今天,深科技股价还保持着70元那个我所创下的历史最高价记录。

重组潮 网络疯

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嫩江以及松花江等沿江地区全流域范围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洪水,抗洪救灾成了本年度新闻媒体的焦点。股市由于四川长虹、深发展等一批绩优蓝筹股从上一年开始的持续调整,这一年表现得平淡无奇。在全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沪指基本上维持了去年下半年的走势,在1100 – 1200 点这个狭窄的区间里运行,大盘就像是一盘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也就是在这一年,一个全新的炒作题材悄然兴起,这就是时至今日仍炙手可热的资产重组。资产重组是一个很宽泛的时而又模糊不清的概念,重组的手法就像是玩魔方,千变万化,有时甚至给人的感觉是一头雾水,搞不清楚。什么企业资产的合并、分立、收购、兼并、互换、剥离、配置等等,你也不知道上市公司演的是哪出戏,而后台操控者的暗箱操作更是令人发指。小盘股、低价股以及垃圾股这些所谓的“壳”资源摇身一变,成了市场的香饽饽、投机者们猎奇的对象。最搞笑的是,在这一年的年终股市个股涨跌幅排行榜中,涨幅居前的十名居然是一水儿的名不见经传的边边角角公司。而昔日大名鼎鼎的四川长虹、深发展等一批绩优蓝筹股则成了跌幅榜的丑角。

由于我对资产重组的概念不清,加上在深科技上栽了跟头,所以我没有去赶重组这个时髦,成为股市最时尚的弄潮儿。

1999年伊始,正当股市在资产重组这把火烧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从大洋彼岸的美国那边刮来了网络科技风。这股“飓风”始于头一年的10月8日,这一天,纳斯达克指数在探底至1357点后,便重拾升势,一路上行,网络股、科技股以及生物医药股成了本轮行情的急先锋。直至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达到了历史高点5132点,涨幅高达278%,而此轮行情的热门股更是涨幅惊人,高达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就拿当时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美国在线(AOL)来说,股票自1992年3月上市后,至此股价已上涨了460多倍。

中国人炒股的风格向来有步美国之后尘的习惯,照猫画虎、生搬硬套般地便把纳斯达克网络科技的疯狂引到了国内市场。重组股的火爆,网络科技股的疯狂相互叠加,可谓是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再加上6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的《坚定信心,规范发展》这篇有如兴奋剂一般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最终促成了令人难以怀念的5.19行情。

这一年的5月19日,沪指在第二次触及1050点附近的年内低点之后,股指就像是一座沉睡了多年的火山突然喷发,K线图就如同火箭发射一般垂直向上,指数更是马不停蹄地一路高歌猛进,仅仅用了31天,沪指就上涨了将近70%,最高触及到1756点,疯狂的程度一点也不逊色于纳斯达克市场。

就在重组潮加网络疯的这股疯潮乱象丛生、你方唱罢我方唱之时,有一只股票有如赛马场上的一匹黑马脱颖而出,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亿安科技,它的前身叫深锦兴。1998年的8月31日,深锦兴的股价探至全年最低点5.50元,次年的6月被亿安集团接手,改名亿安科技。这一改名可不得了,股价就像是安上了翅膀,一飞冲天。2000年的2月15日,中国股市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第一只百元股终于诞生了,这不但创造了中国股票价格的吉尼斯纪录,而且也结束了中国股市没有百元股票的历史。当时还有一段传奇般的故事,讲的是有一家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在亿安科技登上百元之后忙得不亦乐乎,寻找该营业部的一位65岁的老太太,因为她在1992年5月就持有11800股深锦兴,当亿安科技涨至历史巅峰的126元时,这位不知情的老太太已是名副其实的百万富婆。这位亿安老太太找没找到不得而知,但是她的传奇却被人们当成了发家致富的美谈。

2001年1月,证监会就亿安科技股价的异动立案调查,结果是,亿安科技股价的飙升纯属庄家操纵行为,共计获利4.49亿元。证监会对此作出重罚,罚没款将近9亿元。2003年9月,亿安科技股价操纵案有5人被判刑。此时亿安科技的股价也早已被打回到10元以下的原型。

亿安科技股价操纵案给我们的广大股民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同时也暴露了中国股市时至今日依然盛行的过度投机心理。今天,我们的股市依旧到处弥漫着讲故事、挖掘题材、打探消息、追涨杀跌等等一些非常不健康的股市文化气氛。其实,这种高度投机恶炒的现象并不是中国人独有的投机心理,这只不过是人们赌博心理过度反应,更确切地说,就是博傻心理。早在十七世纪,荷兰人就把郁金香的炒作玩到了极致,在一年的时间里其价格涨幅竟高达5900%。在随后的十八世纪初,英国人也不甘落后,玩起了南海公司股票的游戏,就连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牛顿也陷入其中,最终亏损2万英镑,相当于一个造币厂厂长年薪的10倍,难怪这位大师感慨地说:“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疯狂。”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便在他的《资本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害怕没有利润和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 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得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所以,面对股市过度投机行为,发达国家相关的管理层都是严加监管,并予以严厉打击,我国的管理层在这方面虽然经验不足,但已经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并且正在逐步走入正轨。

不幸买了中国第一只退市股

5.19行情之后,中国股市又进入到了一个将近一年的较为平静的调整期,大部分时间在1400 – 1600之间波动。随后展开了指数逐步上移的缓慢走势。2000年7月26日,沪指终于历史性的首次站上了2000点,收于2012点。这种缓慢的升势一直持续到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至此,历时两年、升幅超过100%的大牛市宣告结束,此后开始了长达四年的大调整。

也就是在2001年的3月份,一件令我头痛不已的事情不堪回首,话还得从四年前说起。1997年,美元兑人民币十分坚挺,大概是1:9左右,老百姓当时也把美元当成是硬通货,非常愿意在家庭资产配置中持有一部分美元。我也赶了个时髦,从别人手里换了一点美元。由于当时我已经开始了我的炒股生涯,所以用换来的这点美元投资B股(沪市)是我不二的选择。精挑细选了一段时间,可以说,比挑选对象还精细、还上心,终于看上了和当时大名鼎鼎的四川长虹同处于一个行业的水仙电器,而当时的四川长虹是一只名副其实的价值投资的标杆股,崇尚价值投资则是我不折不扣的投资理念,况且水仙电器B股当时的股价折算成人民币比其A股的股价要低很多。买入后,我的持股信心非常坚决:像巴菲特一样长期持有,肯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一晃四年过去了,2001年3月,水仙电器突然戴上了PT的帽子,而且公告要退市,要知道,此前中国股市还从未有过退市的公司,撑死了只是戴上ST的帽子吓吓人而已。戴有ST帽子的股票大家都知道是啥意思,就是特别处理的股票。PT就很生疏了,其含义是特别转让并且即将退市的股票,换句话说,这种股票的问题比ST的股票要严重得多,现在这种股票已经绝迹。对于PT股票,只有每周五全天在股市交易的时段里以集合竞价的方式委托买卖,收盘时才能看到结果,而且PT股票涨幅限制为5%,跌幅不限。得到这个消息,我真是想不通,并且也难以接受:这是咋整的,咋个价值投资一不小心就掉进了投机的陷阱里?俗话说:男怕投错行,女怕嫁错郎;股民呢,怕的就是选错股票。我绝不甘心落得此下场,于是我在3月3日这一天特地写了一封标题为《PT水仙:问你能否九死一生》的信寄给了公司,信的开头一段内容是:

四年前投资水仙,相中的是家电行业、 股本小、净资产和公积金较高。不曾想四年后水仙不但没有给它的股东一分钱回报,而且股东的资产大为缩水。眼下,退市机制已经出台,水仙也已站在了“死亡线”的边缘,对每一位水仙股东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每逢周五,是股东们“探视”水仙的日子,直到临收盘的最后一刻,心总是悬在喉咙之中,要知道,它上封顶,下无底,随时有可能坠入万丈深渊……。

结果大家可能已经猜到了,就是石沉大海。3月30日(周五)这天,我的大脑也不知道是哪根神经被触动了,下死决心一定要卖空水仙股电器。根据前一个周五的收盘价,我把委托价压得很低,收盘时终于成交了。当时我的心情就如同心脏病人心绞痛发作一样难受,感觉就好像是触动了一个不该触动的按钮,一下子就从高层跃了下去。没过去多长时间,我得到了一个也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的消息:水仙电器摘牌,转入代办股份转让市场。真是让我哭笑不得,喜也悠悠,悲也悠悠。不管怎样,老天爷还算是长眼,让我“大难不死”,逃过一劫。

“深科技事件”曾使我获得了一个股价最高的第一,这回“水仙电器事件”又使我得到了一个退市第一,这使我想起了“祸不单行”这句话。我仰望苍穹,从心底里发出声声叹息:苍天啊,为什么摘取第一这个“殊荣”的总是我?人走背字时连喝口水都会塞牙。此刻,我再一次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热泪沁湿了衣襟。

水仙电器的投资,是我炒股以后最为败笔的一次投资。要知道,沪市B股指数从1999年3月9日的21点开始起步上升,至我卖出水仙后不久的2001年6月1日的241点,上涨了1047.6%,涨幅高达11倍之多,而我卖出水仙电器时却亏损了20%。买入水仙电器前我把水仙电器的财务报表看了一遍又一遍,各项数据恨不能都刻在了我的脑子里,毫不夸张地说,都成了水仙电器的半个专家了。但终究事实就是事实,股市有这么一句话:“股市里没有专家,只有输家和赢家;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所以,我必须接受这个现实。

中国股市的退市制度在2001年以前很不健全,此前曾未有过一家公司退市。退市制度的缺失导致了二级市场低价股、垃圾股、题材股、壳资源股炒作成疯。2001年2月24日,证监会终于发布了《亏损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于连续三年亏损的公司启动了退市机制。水仙电器完全符合退市条件,自然也就成了躺着中弹的中国第一只退市股票。从规范市场的角度来说,我是举双手赞成《办法》的实施。要知道,在美国股票市场上,每一年退市公司的数量有时比当年新上市公司的数量还要多。

股改催生了超级牛

股改,全称叫股权分置改革(即将不能流通的股票转化成可流通上市交易的股票),对于现在的新股民来说是一个很陌生词语,十年前却是一个市场非常关注的话题。我国股票市场创建之初,政府出于保护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考虑,将上市公司股份人为地分割为可流通的社会公众股和不可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状态,并由此形成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在我国股市建立初期,这种特殊的“二元股权结构”安排确实起到了为国企筹集资金、帮助国企进行体制转变等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化,股权分置所带来的诸多弊端日益显现,成为制约我国股市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股权分置扭曲了资本市场定价机制,制约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公司股价难以对大股东、公司高管形成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资本流动存在非流通股协议转让和流通股竞价交易两种价格,资本运营缺乏市场化操作基础。由此可见,股权分置改革势在必行。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颁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面开启了股改的征程。此次股权分置改革,原非流通股股东一般采取向流通股股东支付一定的股改对价的方式取得流通权,大部分公司对价的比例通常是流通股股东按10:3的比例获取非流通股股东转让的股权。此次股改既无先例可供参看,也无经验可供借鉴,可以说极具中国之特色。

2005年5月9日,也就是《通知》颁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大盘以一根下跌的中阴线报收,表明了市场对股改《通知》的态度。5月15日,时任证监会主席的尚福林表示:“股权分置改革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市场仍然我行我素,最终在6月6日上午11点左右沪指跌破了1997年形成的一千点大底,但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又形成了至今仍是坚不可摧的998点这一阶段性历史低点。当大盘跌破一千点的那一瞬间,我的心情犹如打翻了的五味瓶不是滋味:八年了,沪指从起点又回到了起点,白忙乎,人生能有几个八年啊!就在我对大盘感到绝望的时候,股指开始一点一点无声无息地缓慢爬升了,终于在这一年的年底一举向上突破了年线这个被市场认为是长期的压力线,开始了一轮长达两年并且是史无前例的超级牛市。

就在众多股民还不知道股改是啥玩意儿的时候,聪明的投资者已经嗅觉到了股改带来的巨大诱惑力:白白地送给你30%的筹码,干嘛不要(用专业术语来说,这叫股改的制度性溢价)。更何况,大股东送多少股,股改实施上市日的那天,股价会就被市场当成是送股后除权来处理(当日无涨跌停限制),股价被严重打折,在公司总股本不变的情况下,股票的估值相对而言被低估很多。加上指数又处于八年以来的低点,市场总体估值明显处于历史底部。这两个被低估的“合力”,加上股改后大股东从“掏空”上市公司的主体到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主体,同时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以及周期性行业出现业绩上升的拐点,这一股股利多因素,就像是一股股涓涓细流汇入了大江大河,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巨大洪流,催生了沪指从2005年6月6日的998点持续攀升到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的两年超级大牛市。

在牛市的初期阶段,有一个投资品种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权证,因为当时权证作为股改对价的一种方式被推向了市场。2005年8月22日,第一只股改对价权证 —— 宝钢认购权证在上交所挂牌交易。由于权证采取 T+0 交易方式、免收印花税以及非常低的交易佣金,导致大量投机资金扎堆炒作。以2007年11月16日为例,当日宝钢权证成交额为41.71亿元,换手率高达617%,而同一日沪市成交额仅为53.6亿元。 我的一个经商的朋友看到他人玩权证快速赚钱效应,也情不自禁地参与了宝钢权证的炒作,结果由于不谙操作技巧以及对权证没有实质性的了解,最终在权证到期日时不得不放弃了毫无行权价值的行权,从而亏损高达数百万之巨。这里我衷心地希望后人莫再重蹈覆辙。

从2007年3月开始,牛市变得疯狂起来,沪指从3月1日的2700多点开始飙升,一直持续到5月29日4300多点,短短的三个月,涨幅高达50%之多,在此期间众多的股民成了追涨杀跌的楷模,有的每天都是资金大进大出,还有的则是专追涨停板,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天,我突然发现新股民开户要早上四、五点来排队,股市开户从来就不曾有过的黄牛党这时也浮出了水面,很有一“票”难求的味道。不知什么时候,市场上开始流行一首叫做《死了都不卖》的歌曲,歌词大意是:

把股票当成是投资才买来,一涨一跌都不会害怕掉下来,不理会大盘是看好或看坏,只要你翻倍我才卖。我不听别人安排,凭感觉就买入,赚钱就会很愉快,享受现在,别一套牢就怕受失败,许多奇迹中国股市永远存在。死了都不卖,不给我翻倍不痛快。我们散户只有这样才不被打败。死了都不卖,不涨到心慌不痛快,投资中国心永在。就算深套也不卖,不等到暴涨不痛快,你会明白卖会责怪,心态会变坏,到顶部都不卖,做股民就要不摇摆,不怕套牢或摘牌,股票终究有未来。

就在股民们炒股炒得不亦乐乎、得意忘形之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即发生了史称的5.30事件。管理层为了抑制市场的过度投机,在5月29日深夜,由财政部发布一项新政,将印花税由千分之一调升至千分之三,坊间将此举调侃为“半夜鸡叫”。5月30日,大盘毫无悬念地重挫8.26%,绝大部分股票齐刷刷地趴在了跌停板上,就像是生猛海鲜放在了案板上一样任人宰割。就这样,从5月30日到6月5日的5个交易日,大部分股票都经历了惨不忍睹的5个跌停板,很多股民用几个月的时间得到的利润瞬间就付之东流了。由于我在5.30之前的几天预感到市场的过度投机气氛已经达到了焦糊状态,因此提前将股票获利了结,从而幸运地躲过了一次大劫。

5.30之后,为了防止过度投机的再次发生从而引起管理层的不快,市场主力改变了打法,玩起了“二八转换”,即放弃众多的杂七杂八的股票,而主攻大盘蓝筹股。实际上在30日这天,主力资金就已经开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致使这一天很多大盘蓝筹股不跌反涨,如浦发银行在这一天就上涨了3.26%。在之后的五个月里,大盘蓝筹股更是一马当先,在同年的10月16日这一天,一举将大盘推上了至今仍是高不可攀的6124点的历史巅峰。

七年熊途路漫漫

从2007年初开始,大西洋彼岸刮起了一场始料未及的“金融飓风”,这场风暴的导火索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次级房屋信贷危机),随后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先后发生了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等等一系列过度反应,从而导致流动性短缺、信贷紧缩、甚至是实体经济萎缩等一系列连锁效应。这场金融危机可以说是继1929年那场经济危机之后的人类最大一次经济浩劫,其影响力之大,波及范围之广是毋庸置疑的。时至今日,每当人们回想起那场全球性的大灾难,总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这场“金融飓风”开始的时候,中国股民正在享受着一场史无前例的牛市盛宴,根本没有理会远在万里之外的那场暴风骤雨会对我们产生何种影响。可以说,这场风暴是以渐进的方式逐步渗透到我国股市的。10月16日,当上证指数触及到6124点以后,再也无力向上挪动一步,转身开始下行,这一掉头不要紧,谁也不会预料到,股指调整的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以及时间之长,是过往任何一次熊市都难以企及的。

引爆此轮超级大熊市的导火索,就是中国石油的发行以及后来的上市表现。这一年的“十一”过后,中国石油公布了IPO招股说明书:发行40亿股,发行价16.7元,共募集668亿元资金,在中国新股发行的历史上,堪称募集资金之最,至今这项募集资金的纪录仍未打破。中国石油上市之前,就已经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了,什么“拥有中石油,一生不用愁”、“当你买了中石油股票就像拥有一座加油站”、“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全球市值第一”等等,都快把中国石油吹上天了。在如此之多的光环下,11月5日中国石油“闪亮”登场了。我认识的一位煤老板,早早就坐在了电脑前,决心一开盘就抢购一万股。48.6元,开盘了,仅集合竞价就成交了约200亿元,估计当时抢购的人不在少数。当天中石油的表现与此前市场的一致看好背道而驰,开盘后股价一路下行,并以一根大阴线收盘,全天成交近700亿元,几乎占到沪市当天成交额的45%。这48.6元也几乎成了中石油的历史最高价,随后开始了漫长的价值回归之路,最低曾经触及7.08元。此后市场上又流传开来这样一句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四十八买入中石油”,因此有人曾形象地把中石油称之为“绞肉机”,上市首日成交的那700亿资金,就像一百年前的泰坦尼克号一样,永远地沉淀在了茫茫股海之中。我认识的那位煤老板,至今还持有那“痛心”的一万股,自我解嘲地说把它留给子孙后代了。我曾经替他算过一笔账,如果当时用买中国石油的钱贷款买房,大概可以买到北京市区边缘70平米的两居室两套,目前的价值大约在五百万左右。不同投资品价格的一上一下,收益真是有着天壤之别。

中石油一上市,就成了沪市总市值的巨无霸,上市当天的总市值几乎占到了上证指数总市值的10%以上,远远高于其他任何公司。因此,它的一举一动会对大盘产生最明显而且最直接的影响,有动一发而触动全身之功效。中石油股价的不断下滑,加上从2008年开始我国已明显感到来自美国那边“金融飓风”的威胁,导致股指从2008年开始就如同是自由落体一般一个劲地往下掉。被之前气势磅礴的大牛市冲昏头脑的我,在股价下跌的头几个月里,始终坚定持股信心,直到2008年端午节之后的第三个交易日,我的心里防线彻底崩溃了,因为就在这一天,大盘跌破了3000点整数关口,网上因此将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戏称为“端午劫”。在这一天收市之后,我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以表达我惴惴不安的心情:

日照大盘冒绿烟,

股民割肉挂前端;

沪指直下三千点,

疑是大熊落人间。

这里的大熊,原本指大熊座,是北方星空的一个星座,在北极星附近,包括北斗七星。

当夜晚降临之时,仰望北方的星空,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北极星,它能明确地给人指明方向。可是在2008年这个仲夏,中国股民的确是找不着北了。都说3000点是底,可是就是这个被市场认为是固若金汤的底,被轻而易举地击穿了,这完全印证了股市流行的一句话:“趋势就是一把剑,支撑就是一张纸。”这回我真的相信,诗里所说的大熊真的降临到了股市。但是我还是抱着侥幸的心里,认为市场大底不会太远了,坚持就是胜利。每年的五、六月份,当股市大跌的时候,市场上都会流传这样一种说法:“穷五、绝六、七翻身”,也就是说,五、六月份大跌,七月份会见底。这句话就像是一副安慰剂,多少都会使我的心里找到一点平衡。可是2008年9月16日这一天,我的心里再一次承受了锥刺股一般的疼痛,因为就在这一天,大盘跌破了2000点大关。收盘时,我除了叹息,还是叹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就剩跌(爹)了。真的恨不能把显示屏倒过来,看着上升的图形,心里多少还有些安慰。这一天收市后,我噙着泪水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窗前泛绿光,

股民很受伤。

举头望六千,

低头泪成行。

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后,并没有就此止步,反而变本加厉地往下坠落,直到这一年的11月份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资金救经济的措施,本轮熊市的最低点1664点才算真正在10月28日那天画上了句号。

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开始下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足足跌了一年之久,中间很少有喘息的机会,跌幅高达72.8%,惨烈之程度堪比美国1929年的那次股灾。这次股灾使我在此前牛市获得的丰厚利润再一次付之一炬。

熊市的最低点虽然看到了,可是这一次的“熊疯”霸气十足,始终萦绕在股市上空。四万亿资金的刺激虽然使指数在2009年8月4日那天摸高至3478点,但是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股指又快速下滑,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到2014年上半年整整三年的时间里,股市始终处于一个粘着的牛皮市状态,股指不断地往返于2000 – 2400点的区间内。每当股指来到2400点附近时,我总是激动不已,企盼着牛市的来临,可是每次当股指掉头向下时,我的希望就变成了失望,以至于在2013年6月25日那天,股指在前一天有效击穿2000点之后,触及了一下1849点这五年以来的低点,我的心情又从失望变成了绝望,如果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和坚强的意志去支撑,整个一个人都要崩溃了。从6124点走过来,斗熊已经整整七年了,股市里依旧是寒风索索,就像是在北极的寒冬,也不知道还要经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折磨才会见到温暖与光明。熊市这个词本是舶来品,其含义是说熊在攻击对手时熊掌不断地向下拍击,直至对手无力还击。现在,我已经完完全全被股市的这只熊打得偏题鳞伤,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苟延残喘地等待着牛市的到来。

一天,我再一次打开了那熟悉的K线图,分析着牛熊转换的图形,很是希望那该死的熊图(途)赶快从我眼前消失。不经意间我发现,无论是5.18行情、5.19行情,还是那波澜壮阔的股改行情,都是从起点几乎又回到了起点,那一个个有如心电图般的图形,用数学概念解释就是正态分布曲线,这种图形往往给人一种困惑的感觉:因为过度投机,才可能使行情的起点和终点几乎吻合。难道中国的股市就是这样一个脉冲接着一个脉冲不断地演绎下去?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与西方发达国家股市几百年的历史相比,我国的股市太年轻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股市的方方面面不断完善、日趋成熟,相信有朝一日我国的股市一定会走出像道•琼斯指数那样的慢牛、长牛,不过这个时间恐怕还有很长的日子才能来临。

从2008年的6124点开始,股市就这样一下子连续“大旱”了七年,在这七年的时光里,我也无法实现“天大旱,人大干”的豪言壮语,当然在此期间我更是颗粒无收。每当股市下跌时,我就不断地调整心态,以应对和修复市场给我的心灵带来的一次次有如刀绞般的创伤。忽然有那么一天,我感觉到不挣钱也没多大关系,别把时间浪费了,利用这个“农闲”的时间去“挣”健康,人们常说健康是1,在它后面无论有多少个0终究还是0。身体健康了,就可以多经历几个牛市,啥不是就都有了吗!

股市的明天更美好

从2014年的下半年开始,隐约感觉到一股股暖流正在逐渐荡涤着熊市这个漫长的寒冬。当北方开始进入到天寒地冻的时令时,我非常自信地认为这个冬天股市不会再寒冷。虽然市场上牛市还没有真正确立,但是我已经嗅到了远方飘来的牛粪气息。对于牛这个字早已是心灰意冷并且已经感到很陌生的我,又重新燃起了股市“做多”这个多少年都不敢再奢望的激情。我非常坚信,“熊”和“牛”本是股市内在的双重特性,任何一方都绝对不会永远称霸天下。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一定会再一次盼来股市牛气冲天的盛景。

2015年3月17日,股市在经历了长达七年的寒冬之后,终于再一次站到了3500点这个被市场认为是牛熊分水岭的点位之上,此刻我着着实实地感觉到,一头改革之牛、拉动经济增长的牛真的迎面而来了。

2015年6月5日,久违的5000点在离别八年之后终于再次和我们相逢了。这一天收市后,我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情鼓足勇气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的人生感悟:站在5000点之上,抬头仰望中国股市的珠穆朗玛6124,不再遥远,已经触手可及。曾几何时,6124就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横亘在我们面前,把千千万万个股民压得喘不过气来,有人为它流血,有人为它落泪。今天,中国股民翻身道情的日子真的快来了。

回首中国股市25年以来走过的风风雨雨,用坎坷、曲折这些字眼来形容感觉似乎还不够分量。上证指数从1990年12月19日的最低点95.79点起步,就像是一个才学行走的孩童步履蹒跚地前行。到2014年年底,一共经历了八个大大小小的起落行情,而每一个行情的轮回都是一个不太标准的正态分布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曲线的底部逐渐上移。股票市场的证券化率也由当初的微不足道,发展到至今的80%左右,上市公司也由最初的上海“老八股”、深圳“老五股”发展到今天的两市共计将近3000家上市公司。截止到2014年底,上市公司的总产值已经占到了我国GDP总值的50%以上。可以认为,目前中国股市对于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扩大投资、促进经济繁荣、增加就业和再就业、扩大进出口、促进消费、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转型等方方面面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党和政府也极其重视股市健康、平稳地发展。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业界称之为新国九条),包括:健全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优化投资回报机制、保障中小投资者知情权、健全中小投资者投票机制、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健全中小投资者赔偿机制、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强化中小投资者教育、完善投资者保护组织体系;到2020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规范透明、稳健高效、开放包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已经把我国股市未来的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的这一系列举措,也使我们广大的中小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结束语

几多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雨雪化泪流;历尽苦难,痴心依旧,搏击股市不言愁。人们常说岁月如歌,其实,我的股市人生的确就是一首歌,是一首伤感的歌、一首苦涩的歌、一首悲壮的歌;同时又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歌、一首豪情壮志的歌,一首令人荡气回肠的歌。二十多年走过来,我已经不再把股市当成是一个发财的地方,虽然它也有过那难以忘怀的发财美好瞬间。我从股市汲取更多的或许是学无止境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以及以一个极其平和的心态去应对未来难以预料的各种变幻莫测的事态。通过股市这个小小的窗口,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随时会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也许就是我当下的股市人生哲学。

二十多年的投资经历,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中国股市直到今天依然充斥着追涨杀跌的过度投机气氛,很多激进的股民甚至天天研究涨停板的股票,市场送给他们一个“涨停板敢死队”的绰号。股民的这种博傻心理是与管理层自始至终所倡导的健康发展、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的,这也是导致我国股市一次次暴涨之后的政策调控的最根本的原因,难怪中国股市至今仍未摘掉“政策市”的帽子。其实,在中国股市发展的二十五年历程中,在不同的时期不乏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且成长性非常优秀的公司,这里我以万科A这只唯一健在的深圳“老五股”为例,充分论证价值投资在中国也大有生存的空间。

万科A是1991年1月29日上市的,其发行价为每股1元,共发行了2800万股,上市首日开盘价14.58元。按照当年的总股本4124.67万股、每股收益0.359元计算,1990年的净利润为1481万元。参照2014年的财务报表,万科的总股本为110.37亿股,净利润为157.45亿元。万科上市后的24年间(截止2014年),其总股本扩大了约268倍,净利润增长了约1063倍。如果当年以开盘价买入1股万科A,按照2014年12月31日收盘价13.9计算,投资收益约为255倍。24年收益255倍,这样的高收益恐怕就连世界顶级投资大师巴菲特看了都会自愧不如。随着我国股市逐步地规范发展,相信中国股民价值投资的意识会不断地增强,我国股市的那种令人胆战心惊的正态分布曲线或许会逐步淡出市场,一个管理层所期待的健康的、稳定的、长期的慢牛行情,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这篇文章的尾声,请允许我把对股市多年的体会和感悟凝聚成的一首诗奉献给所有投资者,用我的心声去告诫他们,股市这条道,其实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好走:

股民不怕炒股难,

倾囊投入只等闲;

技术图形腾细浪,

多空陷阱走泥丸;

上下震荡何处暖,

高位套牢心胆寒;

更喜骑上大黑马,

三阳过后尽开颜。

文章来源:上交所网站投资者教育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金融界股灵通(ID:jrjstock),龙头股点评、涨停板预测、题材掘金、股市要闻、大盘走势、公司新闻和停复牌等消息一网打尽,具备压力位、支撑位和买卖点查询功能!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政府又双叒叕要给新加坡公民发花红了

下一篇新闻

戴嘉臣:星洲信笔诗草(三)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