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孕育33名院士,占全省近四分之一,折射出怎样的客家精神?
原标题:
梅州孕育出33名院士,两院院士人数占全省近四分之一
文化之乡育栋梁 院士笃行家国志
太阳缓缓升起,朝阳洒在梅州院士广场上。广场中间矗立着的三根石楣杆上雕刻的朵朵莲花、缭绕祥云变得愈发清晰可见。院士广场周边铜制的院士雕像则显得熠熠生辉。晨练的人们围着雕像细细研究起来。“妈妈,这是谁?”“这是著名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梁伯强,跟你一样是梅县人。”
客家人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又在不断的迁徙中融合了当地文化,形成和保持了比较独特的客家民系风俗习惯,有着浓厚的崇文重教、重义尚武传统。一直以来,文化底蕴的熏陶、先进文化的教育和优良传统的激励,让梅州人才辈出。
在现代自然科学领域也涌现了一批人才。据统计,梅州共培育出33名院士,其中两院院士29人(含非梅州籍但在梅州求学的院士3人),占广东籍院士近四分之一,旧政权及外国院士4人。“他们的专业和经历虽各不相同,但他们的精神却有惊人相似之处:体现了客家人的勤学坚定,家国情深的伟大情怀。”对梅州院士有深入研究的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说。
文化底蕴深厚
山区梅水之地孕出芬芳桃李
“五岭东趋尽揭扬,中有梅花香。横枝独傲冰雪里,畸人节士代相望,流风犹未泯。”走在梅州中学的校园,悠扬的校歌传来,校道旁立着在梅州中学受过教育的8位院士的雕像,栩栩如生的雕像好似再现了院士们在此读书的场景。
1904年的冬天,清末著名外交家、诗人黄遵宪和地方名士吴登初、黄文彬等筹办了东山初级师范学堂,致力于发展家乡教育事业。第二年,清政府宣布正式实行新政、废除科举,一时新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12年,东山初级师范学堂、务本中学堂、嘉属官立中学堂、梅东中学堂四校合一,改名公立梅州中学,以务本中学堂原址作为校址,延续至今。
“由黄遵宪等地方名士办起的学堂,得到了社会上许多名士的资助,集合了众多的教育资源,使得那时候的梅州中学人才辈出。”梅州中学现任校长丘广辉说,梅州中学不仅培养出8位院士,还走出了开国元帅叶剑英、诗人李金发、画家林风眠、实业家曾宪梓等一批为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著名校友。
实际上,不止梅州中学,东山中学、联合中学、乐育中学等都曾培育出院士。
据梅州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统计,梅州共有33名院士,其中两院院士29人(含非梅州籍但在梅州求学的院士3人),旧政权及外国院士4人。
“全国两院院士有2000多人,广东籍的100多人,梅州培育出的有29人,占广东省近四分之一。同时,全国有2000多个县,按照比例来说,平均一个县一个院士,而梅州8个县市区有近30个院士,从这个比例来说,全国都是少有的。”肖文评分析认为,梅州被外界称为“院士之乡”“院士摇篮”并不为过,与江浙一带等发达地区相比,位于闭塞山区,资源相对匮乏的梅州能培育出这么多院士,实属难得。
为何一个山区城市能培育出这么多院士?肖文评认为,这与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传统、千年迁徙历史、传教士办学及客家人骨子里的拼搏、勤劳等精神有关。
梅州是文化之乡。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而来,长久以来延续着“耕读传家”的传统。“教育普及,在中国为最”,《国际百科全书》曾经这样评价客家人的教育。据考证,自宋代以来,梅州地区私塾、书院遍及城乡,有“十室之邑,必有一校”之说。对于一直身居山区,历史上居无定所多次搬迁的客家人来说,读书是最公平的出路。
同时,梅州又是华侨之乡。祖祖辈辈的客家人一直在迁徙的路途上,从北往南,从山的这边走到海的那边。到了异国他乡,吃苦耐劳的客家人闯出一片天地者不在少数。待功成名就之时,也不忘回报家乡,在家乡投资助学,在普及教育的同时,带来了现代化教育,让梅州的学子们开拓眼界。
“除了华侨建学校外,梅州还有许多传教士建的洋学堂,学习外籍课本,让学生们较早接触科学文化知识,习得外语了解外面的世界,也让梅州学子有了外出留学的方向。”肖文评说,如乐育中学、广益中学等都是教会学校演变而来的。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山区环境比较恶劣,客家人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的客家人向往通过读书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勤勉读书、刻苦学习,敢想敢拼。“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客家人也越走越远,越学越多。”肖文评说。
知识改变命运
客家人吃苦耐劳精神成就院士
今年5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医院皮肤性病与真菌病研究所所长廖万清等院士带头组织起来的健康“一带一路”暨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院士研讨会在梅州市梅县区举行。期间,廖万清带着孙子来到位于梅县桃尧镇黄沙村的故居,看着眼前已无人居住的故居,廖万清想起了少时艰苦的求学时光。
出生在新加坡的廖万清,于3岁时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被父母送回梅州,开始远离父母、与叔叔相依为命的生活。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从小就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的廖万清,学习中倍加珍惜、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2岁时,成分不好的叔叔为了保护廖万清,与他分了家。从那以后,廖万清就开始独自生活,靠着乡亲的支持和学校的奖学金度过初中、高中、大学生活。“生活越是困难,越是激励我不放弃,好好学习,为了争口气,也为了改变家庭的面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廖万清说。
梅州四面环山,土地贫瘠,地少人多,资源相对匮乏,要改变命运、改善生活,对于生活在20世纪的客家人而言,走出去是较为容易实现的目标。要走出大山,便要接受教育、学习知识。
怀揣着这样的信念,一代代客家读书人迈过道道关卡,走过片片荆棘,不畏艰难攀登知识高峰。
中国热带医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钟惠澜出生在梅县三乡(雁洋镇)石楼村,幼年丧父的他11岁时只身到香港,在一个客栈里当童工,后从香港再赴东帝汶。13岁时才得以受到启蒙教育,从东帝汶一所五年制小学毕业时,钟惠澜已17岁。
小学毕业后,钟惠澜回到家乡梅州,在教会学校广益中学读书,因为勤奋好学,获得老师们的赏识,他被保送到位于上海的一所教会大学——沪江大学读书。为了能持续读书,他在课余时间靠打零工挣钱。
就这样,钟惠澜一步步从沪江大学到协和医学院,再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在疟疾、黑热病、瘟疫等热带医学病方面的研究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因为家里穷,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是念书,从初中、高中直到大学,没想到后来梦想成真。更没想到的是,一个农村的孩子,念完大学又能留学、搞研究。”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佛松同样出生在贫苦的家庭,经历过艰难的求学岁月。
王佛松故乡在兴宁,小时候家里穷,为了省饭钱,王佛松每日放学后步行6公里回家吃饭,小时候靠着亲戚资助完成学业。高中时期,因为家里再也无法负担,父亲建议他别读书了,王佛松哭着找到老师,让老师帮忙垫交学费,他靠着教孩子们口琴、唱歌挣来的钱还给老师。
“因为环境所致,在梅州成长的院士,大多家境贫寒,他们为一直能读书、学习想尽了办法。虽然他们经历各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客家人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热爱学习的精神。”肖文评说。
达则兼济天下
心怀家国为家乡发展出力献智
廖万清院士工作站落户粤东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杰与广东冠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梅州市首家军民融合院士工作站落户冠锋科技、中国工程院院士饶芳权与广东鸿源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共建院士工作站协议……
今年5月,健康“一带一路”暨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院士研讨会在梅县举行,5位院士及多位专家齐聚,为梅州“大健康”建设建言献策;2018年11月,以“推动柚果产业提升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为主题的梅州柚果产业发展专家问策会举行,18位院士、专家纷纷建言献策,推动梅州柚果产业提升,助力乡村振兴,2016年11月,30位院士专家汇聚,为梅州加快振兴发展带来科技动力,其中11位院士是梅州乡贤……
建立院士工作站,积极参加家乡梅州举办的问策会、研讨会,喝梅江水,说客家话,吃客家菜长大的院士们始终不忘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达则兼济天下。“纵观梅州籍院士,可以看到比较少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院士,从事医学类、工程类等实用性研究的比较多,是可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相关行业。”肖文评认为,客家人从中原而来,将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发扬至今,梅州籍院士身上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修身治国平天下’这种理念体现在许多院士的身上。因为他们大多出身贫苦,十分清楚贫困落后的地方最需要什么。”
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国内为数不多的双院士之一的李国豪,虽然16岁便离开家乡前往上海求学,但一直心系家乡。
李国豪共5次回到家乡。1982年,他第一次回到家乡时,得知梅州要建设东山大桥,到工地视察了解工程情况后,对桥梁结构的设计方案提出修改建议。
之后,东山大桥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刘叨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前往同济大学,请该校技术人员对原桥上部结构及桥面设计进行修改。设计图修改后,上部结构及桥面造价由369万元减少为230万元左右,节省了一大笔建设资金。
那次回到家乡,李国豪还受聘为嘉应学院名誉会长,为嘉应学院的建设出谋划策。他对嘉应学院的希望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中心,既是大学又是研究院”,并“发展成为具有文、法、理、工、农、医等专业和研究所室的万人大学……”
此外,在获悉上海欲找日本人建黄浦江大桥,广东想邀请英国专家建世纪工程虎门大桥献礼香港回归的时候,他都第一时间致信相关部门,建议由他带领中国的技术人员来建桥。“不需依靠国外,中国桥梁界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建造此类大桥。”李国豪在信中说。
梁伯强提出吸虫感染可能是原发性肝癌原因之一的理论影响了世界;黄子卿在美国人多次挽留下坚持回国搞科研,成为中国物理化学奠基人之一;杨简致力医学科学,在移植性肿瘤、食管癌与子宫颈癌病因及肿瘤侵袭与转移等方面均有所建树……
“他们身上体现的便是这种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推动家国事业向前发展的精神。”肖文评说,中华传统文化、客家精气神在他们身上得以体现和传承。
■链接
梅州院士名录
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6人:
梁伯强(1899—1968),梅江上市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黄子卿(1900—1982),梅县槐岗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钟惠澜(1901—1987),梅县三乡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张如心(1908—1976),兴宁叶塘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李国平(1910—1996),丰顺砂田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李国豪(1913—2005),梅县东郊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及工程院院士
杨简(1911—1981),梅县雁洋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黎尚豪(1917—1993),梅城黎屋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张作梅(1918—1998),兴宁龙田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王佛松(1933—),兴宁宁中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丘成桐(1949—),蕉岭文福人,美国科学院院士及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汪懋华(1932—),兴宁城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饶芳权(1927—),大埔茶阳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古德生(1937—),梅县丙村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欢成(1938—),梅江城北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梁春广(1939—),梅江三角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世镇(1925—),五华周江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度(1936—),大埔青溪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楚汉(1933—),梅县城东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文采(1942—),大埔百侯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廖万清(1938—),梅县桃尧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蒲慕明(1948—),大埔三河人,美国科学院院士及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邱冠周(1949—),大埔银江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志杰(1963—),梅县石扇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元元(1958—),梅县松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清平(1962—),蕉岭新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其他院士(7人)
1.求学毕业于梅州(3人):
黄立本,新会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毕业于梅州中学
吴佑寿,潮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毕业于梅州中学
曾毅,揭西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毕业于东山中学
2.梅州籍旧政权及外国院士(4人):
陈槃(1905—1999),五华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刘焕彬(1942—),兴宁坭陂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
李怡章(1937—),祖籍梅县,马来西亚科学院创院院士
杨海星(1939—),祖籍梅县,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张柳青
【摄影】何森垚
【作者】 张柳青;何森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