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寇战犯简介——山下奉文
山下奉文出生于1885年11月8号的日本高知县。
侵华日寇战犯山下奉文陆军大将
1905年11月25号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8期步兵科。
1906年6月26号被授予步兵下士官军衔,开始军事生涯。
1916年毕业于陆军大学校第28期,成绩名列第二,被选派到德国留学4年。
1922年7月22号,任参谋本部军事课编制班班长。
1926年3月16号任陆军大学教官。
1927年2月22号任驻奥匈帝国使馆武官。
1929年8月1号晋升为步兵大佐,任陆军省军事调查部军政调查会干事。
1930年8月1号任步兵第3联队联队长。
1932年4月11号任陆军省军务局军事课课长。
1934年8月1号晋升为陆军少将,任兵器本部部附兼陆军省省附 。
1935年3月15号任陆军省军事调查部部长。
1936年3月23号任驻朝鲜军第20师团步兵第40旅团长,驻防龙 山地区。
七七事变后,第20师团从朝鲜进入中国,编入中国驻屯军, 参加侵华战争。
1937年7月底,山下奉文率部随师团开到北京,与中国军队第29军第38师、第132师作战。
1937年8月23号,任中国驻屯混成旅团长兼北京警备司令官。
1937年8月31号,山下旅团编入华北方面军直辖,担负河北省北部及东部地区的作战。
1937年11月1号晋升为陆军中将。
1938年2月10号,山下旅团扩编为中国驻屯兵团,山下奉文升任为兵团长,担负京津地区的警备任务。
1938年7月15号任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协助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作战。
1938年5月,八路军第3纵队(冀中军区)成立后,引起寺内大将和山下中将的恐慌, 遂以2个师团、1个独立混成旅团及伪军 一部,从11月至1939年4月,对冀中地区相继发动5次围攻,以 被歼5500多人的代价占领冀中所有县城。
此后,山下奉文企图通过“讨伐”作战,全部摧毁河北、山东 、山西及内蒙南部地区的八路军抗日根据地,遂于1938年12月 至1939年7月,先后“扫荡”了山西南部吉县和大宁、山西西北部、津浦铁路沿线,进行了苏北作战、察南春季反击作战、五台作战、鲁东作战、晋东作战和鲁西作战。
1939年9月23号任关东军第4师团长。
1940年7月1号,第4师团转隶中国派遣军第11军,配置在湖北安陆地区,参加宜昌作战。
1940年7月22号任航空总监兼航空本部部长。
1940年12月10号兼任遣德视察团团长,赴德国、意大利考察,致力于扩建日本航空兵。
1941年7月17号,再次赴中国,任关东军防卫军司令官。1941 年11月6号任第25军司令官,率兵南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指挥对马来群岛的侵略战争,率兵进占新加坡,迫使英国远东军司令官波西勃尔无条件投降。山下奉文获得“马来之虎”诨号。
1942年7月1号任第1方面军司令官,驻中国东北牡丹江,辖第2 、第3、第5、第20军及所属的第8、第9、第11、第12、第24、第25、第28、第71师团。
1944年,太平洋战场形势急转直下。
1944年6月29号,一批曾在30年代同情北进派的军官,企图推翻小矶内阁,建立一个以山下奉文为首的“坚持战争的政府” ,但未能得到天皇及木户内阁大臣的支持。
根据木户的建议,大本营将山下奉文召回东京,向他说明关于“捷1号作战”的决心及设想,并给他一周时间去了解太平洋战局 。
1944年9月26号,山下奉文被任命为第14方面军司令官,指挥在菲律宾的25万名日军官兵作战。
侵华日寇战犯山下奉文获得“马来之虎”的诨号
1944年10月6号,飞抵马尼拉郊外的麦肯利堡就职。
1944年10月11号,召集兵团长会议,部署作战计划。
此后,率部在吕宋山区固守了8个月,直到裕仁天皇下令投降,才命令部队停止抵抗。
1945年10月29号,山下奉文作为战犯被交付设在马尼拉的美国军事法庭审讯。起诉书列举的主要罪状是:
1935年至1936年,因叛卖北进派和导致二月兵变,使裕仁得以坚持他的南进行动。
1938年至1939年,任华北方面军参谋长期间,该军不止一次地在中国农村进行报复性大屠杀。
1941年,在中国东北训练南进特别机动部队,参与裕仁策划侵略战争的阴谋。
1942年,在马来亚任第25军司令官期间,没有能阻止秘密警察屠杀5000名新加坡的华裔。
1944年12月,在帕拉万岛烧死150名美军战俘。
此外,他指挥的部队在中国、朝鲜、马来亚和菲律宾犯有大量烧杀、奸淫、抢掠等罪行。
经过一个多月的审理,马尼拉军事法庭于12月7号判处山下奉文死刑,他的辩护律师曾先后向美国最高法庭和白宫上诉。 1946年2月,麦克阿瑟将军就此事发表声明说:“我批准军事委员会的审理结果和判决”,并指示西太平洋陆军司令官执行对 被告的处决。2月23日凌晨3时27分,山下奉文登上马尼拉郊外新建的比利比德监狱的绞刑架。被处决时,时年60岁。
生前,曾因指挥侵华战争有功,获金鵄三级勋章一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