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谈」Dita Shirley:“理想人生”的苦与乐
提到HiFi圈内最受欢迎的女性,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可爱的“耳边小公举”蛋蛋 Dita Audio的Shirley小姐姐啦。大多数烧友对Shirley的认识,都是始于她的超高颜值。然而这位美女多年来人气高涨的原因绝不仅于此,她对于HiFi产品的独到见解、可盐可甜的个性和魅力十足的气质谈吐,才是她作为一名品牌人的“秘密武器”。
去年,小公举在新加坡Canjam之旅上曾与Dita Audio的创始人Danny有过简单的交流,让大家对这个多少有点神秘的品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这次报道之后,不少烧友表示很想听听Dita的另一位代表人物Shirley小姐姐和这个品牌的故事。一年后的今天,小公举终于找到机会同Shirley面对面进行了一次访谈。这次的耳边谈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特殊的一期,这不仅因为Shirley是我们采访的第一位女性嘉宾,更因为本次访谈的地点——就在Shirley的家中。在长达10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我们和她说到了事业,聊起了人生,也探讨了未来,在谈笑风生间逐步走入她的内心世界。
一、“女怕入错行”
如果把时光倒回Shirley刚毕业的那一年,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对音频产品一窍不通的单纯女孩,和大家印象中这位成熟可靠、对技术和声音了如指掌的Dita主理人截然不同。说起当年进入HiFi圈的经历,Shirley连呼这就是一段“无知少女被哄骗入错行”的血泪史。
毕业之后,Shirley来到新加坡一家家族企业的中国分公司从事房地产投资工作。初出茅庐的她凭着干练的处事风格和极强的执行力,很快就在公司崭露头角,入职不久便担任了董事长助理的要职。但这份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的工作,对她而言却是一段充满眼泪和挫折的经历。董事长是一位对自己和他人都要求严苛的人,每当在工作上出现任何纰漏,等待着Shirley的都是一顿严厉的训斥。她已经不记得自己在那几年的时间里掉过多少次眼泪,又动过多少次辞职的念头,然而多年后回忆起来,她认为老板的严格要求带给她的收获是难以替代的:“他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当年受过的苦最终都化为了给养,让我成为了今天的自己。”
同样活在董事长阴影下的,还有他的长子Danny。这位在父亲的鞭策下成长起来的优秀工程师,同时也是一名狂热的音频发烧友。两位常年在公司承受着董事长高压的年轻人,因为这段“同甘共苦”的经历而成为了“难兄难弟”,也为Dita的故事写下了序章。
尽管家族的产业足以让Danny衣食无忧,但不安分的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创建属于自己的HiFi品牌,把对HiFi的爱融入到产品之中。在家族企业磨练了十几年后,他决定找一位值得信赖的伙伴一起创业。思前想后,他最终找到了Shirley,希望她能到上海来负责这个新品牌的国内业务,一起实现这个发烧梦。怀着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也出于对这位朋友的信任,Shirley接受了这份邀请,成为了这个新品牌的开拓者之一。
缘,妙不可言。
只身一人到上海来创业的Shirley,从此成为了Dita这个新加坡品牌的国内负责人。从创业初期开始,Dita选择的就是一条有些“曲高和寡”的路线:设计风格极具个性、调音取向相对‘中庸’,产品的价位普遍较高。作为一个还未在业内站稳脚跟的品牌,Dita许多独特的理念在最初并未能得到大部分烧友的理解,身为品牌主理人的Shirley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在这个男多女少的HiFi圈内,许多烧友把她当作是Dita请来的一位模特,对她的专业能力并不看好。生性要强的Shirley并不甘心于此,在求胜心和好奇心的驱使下,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来研究HiFi这个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同时也逐渐被这份工作所吸引。“在我看来,做好一行的前提是发自心底地爱上它,并为之倾注全部的热情。我熟悉并热爱着关于Dita的一切,无论别人对我有什么样的怀疑,我对这份工作、这些产品的感情都不会受到丝毫动摇。”说到这里,Shirley自然而然地开始向我们介绍起了Dita这些年的得意之作: Answer, Truth, Dream……对于每一款产品的声音特点和设计理念,她都烂熟于心,信手拈来。此时此刻,她眼里洋溢的自信和兴奋,与那些对护肤品和漂亮衣服如数家珍的女孩子们并无二致。
从一位完全不了解HiFi产品的房地产投资工作者,到圈内广为人知的品牌人,Shirley走过了一条艰辛的路。说起在Dita创业的经历,她坦言,尽管这一路上吃过的苦头还历历在目,但她始终感激Danny当年给了她追梦的机会和成长的平台,让她可以投身于这份充满挑战性的事业。
二、“不疯魔,不成活”
一转眼,Shirley已经在音频行业默默耕耘了近十年,她长年累月的投入,也在Dita的品牌形象中融入了鲜明的个人烙印。可以说,对于HiFi圈而言,这两者已然成为了密不可分的整体。然而,当我们问起Shirley对自己公司的评价,她竟苦笑着说出了一个我们怎么也想不到的词——刁钻刻薄。
在Shirley看来,比起“精益求精”这样官方化的褒义词,“刁钻刻薄”反而更能形容出她和整个团队这些年在工作过程中收获的五味杂陈。Danny是一位无可救药的完美主义者,对团队里每一个人的要求都极尽严苛,哪怕对着Shirley这样的“老战友”也从不手下留情,相隔数千公里、充斥着争论甚至争吵的越洋电话这些年里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一份“刁钻刻薄”也同样深刻影响到了Shirley自己,作为Dita的国内负责人,她永远会犀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将工作计划事无巨细地落实,不断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提出更高的标准,追求心中的“零瑕疵”。
在采访当天的晚饭时分,我们有幸在Shirley的邀请下一同准备晚餐。当我们打开她家的冰箱时,发现里面所有的饮料和食品都如同超市专柜一般被按类别码得整整齐齐,让人一时不知该从何下手。在制作菜肴的过程中,她的“强迫症”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每完成一个步骤,她都要将用过的碗盘洗好,将灶台擦干净,然后再进行下一步。两小时的烹饪结束,我们看着光洁如新的厨房暗自叹气,似乎,跟这位“较真女神”一起生活,并不是那么轻松。
三杯酒下肚,我们试探性地问Shirley,是否会觉得Dita这家公司有些太过于“理想化”。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她毫不犹豫地连连点头称是,并一脸无奈地向我们透露,自己这些年面对这份“理想化”,始终是痛并快乐着的:在Dita的眼中,新产品的第一要义永远是拥有超越自身的创新,而并非简单迎合市场的潮流。这种坚持让公司仓库里多了无数尚未得见天日便被“枪毙”的产品图纸,也从商业角度上对品牌的市场表现多了一些制约。她曾经迷茫过,却最终被Danny一句有些鸡汤的话所说服:“产品被制造出来,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作品’的创造,是为了实现人们心中的梦。”
用Shirley的话说,人和人走在一起,靠的是“气味相投”,Dita的工作对于她而言,早已不是一份单纯的谋生工具,而是成为了同样“理想化”的她实践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朋友、爱人、事业,宁缺毋滥。理想的人生,一定要充满精彩和挑战,否则便是白走了这一遭。”
在说着这些话的同时,Shirley的眼神清澈而坚定,洋溢着属于少年人的意气风发。在Shirley看来,是Dita让她成为了现在的自己。而在我们看来,Shirley又何尝不是成就了今天的Dita呢?
三、“女强人”的两种面孔
这些年,Dita推出过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而论及Shirley自己的最爱,既不是具有开创意义的Answer和Truth,也不是价格最昂贵的Dream XLS,而是2018年问世的一对双生子耳塞——Fealty和Fidelity。在这对耳塞上面,她投入了远超一名普通产品人的感情与精力。
说起双生子的产品内核,Shirley两眼放光。她说,光是为了敲定Fealty和Fidelity这两个产品名,就费了整个团队的不少心思。这两个词在中文里都有“忠诚”之意,然而它们代表的却是两种不同内核的忠诚。拿产品本身来说,Fealty更为迎合耳朵对温润听感的喜好,注重情感的表达,忠于发烧友对于“好听”的追求;Fidelity展现的则是一种真实、正确、高还原度的听感,其风格要更为冷静精准,忠于HiFi对于“保真”的追求。而这双相伴相生的耳塞,又映射了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要面临的选择——是要忠于传统观念与规则的指引,还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欲望。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Fealty和Fidelity的声音和产品特点,请点击:DITA双子星FEALTY&FIDELITY耳机评测
Shirley表示,每次看着Fealty和Fidelity,她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她自己和身边的人。这对同根同源却又相互区别的耳塞,就好像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个体,渴望遵从自己的内心,同时又不得不在大环境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说到此处,她的眼神里露出了一丝少见的疲惫,拿起桌上的手机便开始向我们“大吐苦水”:作为品牌负责人,她的生活与工作几乎是密不可分的。打开微信主界面,一眼看去全是和工作相关的内容——和同事沟通的工作小组,烧友交流群,品牌售后群……排在置顶位置的近二十个群组里,几乎没有跟朋友家人的聊天。“做品牌人很多时候只是表面风光,背地里的牺牲其实是很大的。我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每天从早到晚都忙于回复各种消息,忙着发邮件,忙着解答客户的各种问题……”Shirley一边向我们展示手机上的各种信息,一边习惯性地开始回复那些永远回不完的消息。此时此刻埋头工作的Shirley,完全符合圈内人对她的普遍印象:脸上常常挂着一副标准的职业微笑,礼貌之余又给人一种距离感;对于产品特点和研发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她了然于心;对于烧友提出的问题,她往往会给出令人惊叹的专业解答;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她也能迅速高效地找到应对方法,令人钦佩。
然而,在我们看来,Shirley这一“无懈可击”的人设,更像是一副精致却有些单薄的脸谱,脸谱之下的她,拥有着更为精彩的人生。
点进Shirley在外网的社交平台,你会发现这位每天忙得团团转的品牌人其实也是个“会玩一族”:她喜欢美食,乐于下厨;热爱旅行,每年都要和闺蜜们一同出游;她还是个狂热的Party爱好者,对上海的每一家优质酒吧都了然于胸……在工作之外,她像一个贪玩的孩子,对新鲜事物有着无穷的好奇心。让我们十分意外的是,这位在外人眼中成熟稳重的大美女,居然还是迪士尼的超级粉丝和“公主病末期患者”。在饭桌上,她兴奋地向我们介绍下周“回归上海迪士尼”的宏大计划,“我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要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今年我早都去迪士尼打卡无数次了”。说起迪士尼,刚刚还露出一丝疲态的Shirley顿时精神焕发,她一边给我们介绍家里琳琅满目的布娃娃和花哨卡通贴纸的来头,一边细数她最爱的游乐项目。此时此刻,她的脸上露出了与校园小女生别无二致的喜悦,身后的满墙娃娃似乎也在用微笑回应着这份快乐。
这样的两面性,被Shirley自己调侃为精神分裂。在同桌的我们眼里,却是一种迷人的对立统一。回看被Shirley作为心头最爱的Fealty和Fidelity,它们让Dita在实现自身“求真”品牌目标的同时,也迎合了烧友们“求美”的喜好。Shirley自己,也同样在奋斗的这些年里,求索出了一种 “遵从”与“自在”间的平衡。如今的她在工作上已然成为别人欣赏的优秀职场女性,在生活中则活成了自己心目中那个永葆童真的大女孩,以一种坦诚又潇洒的态度,将真实的自我展露无遗,让人越是深入了解,便越是想与之亲近。
我们与Shirley的这次采访在觥筹交错间已经从下午进行到了深夜。酒足饭饱之际,望着窗外的浦江夜色,Shirley感叹道,进入Dita,来到上海生根发芽,是她的幸运。这个繁华又包容的城市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其对于“成功”多元化的定义: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实现目标与理想。在这样的一种环境里,年龄和身份所代表的不是一层桎梏,而仅仅是一种状态。作为一名女性,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无论是作为妻子、母亲、员工还是老板,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所在,拥抱属于自己的精彩与美好。
采访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让Shirley回忆在Dita的这十年间,自己最为“高光”的时刻。
Shirley望着我们,眼神里有一种让窗外的灯火都仿佛黯然失色的神采,一字一句地说:
“永远是现在,这一刻,这一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