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

作为继新闻、综艺、电视剧之后的荧屏“第四驾马车”,纪录片正全速驶进观众视野。去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策划了《当纪录片遇上卫视频道》主题论坛,邀请多家卫视参与,见证纪录片夏天的到来。

随着纪录片产业的升温,更多优质纪录片“杀入”卫视黄金时段,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与此同时,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成果丰硕,成为“中国梦”的最好注解。

时隔一年,在201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迎来了《纪录魅力与新时代的卫视‘场’态”》主题论坛,广东、湖南、江苏、浙江、新疆五家卫视聚在一起,探讨在新形式下,纪录片应如何回归与转型。

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副司长王小亮、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陈晓建、广东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施燕峰等领导及嘉宾出席。

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在发言中,讲述了关于纪录片的两个预言。

首先,高司长以“一边养鸡,一边孵蛋”的趣味预言,寓意在优质平台播出纪录片,拉动了纪录片产业的发展,形成政策洼地;有了这个洼地,人才和资金才能往纪录片产业回流,进而诞生更多优秀的作品,引发更多关注。

第二个预言,则是纪录片也许将“拯救”电视。在视听产品中,新闻注重时效、电视剧注重情节,而只有纪录片,强调视听效果最大化,通过4K高清等技术手段,调动着受众的所有感官,极大程度吸引着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受众群体,回归客厅,回归电视。

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

广东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施燕峰将南派纪录片比作老火靓汤,讲述了创作者在“烹调”过程中,以慢火炖熬,让其历久弥香的匠心“秘籍”。

为了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观看需求,广东广电纪录片人,在题材和内容上都下足了功夫。从人文地理到美食佳肴,从励志人物到大型航拍,以创作具有岭南风格、中国风骨、世界风尚的现象级纪录片为己任,通过吸收世界先进纪录片创作经验,力争向电影级制作水准转型,以记录新时代为己任,为市场持续输送更多品质精良的纪录片。

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

广东卫视频道总监余得通以“广东卫视的纪录片产业链探索”为主题,分享了频道在纪录片产业链探索的做法和体会。

从2015年开始,广东卫视尝试“扩大纪录片播出版面,将精品纪录片放在黄金时段”。2017年,广东卫视在黄金档播出了《秘境神草》《老广的味道(第二季)》《中国梦·创新动力》《技行天下》等自制纪录片,收视成绩可圈可点。

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

广东卫视对纪录片的重视,培养了多个纪录片团队脱颖而出。除了30多年如一日坚持纪录片创作的马志丹外,两年来,通过打造节目生产及品牌推广的“广东卫视梦之队”,涌现出不少纪录片精品。目前全频道从事纪录片创作的团队达6-7支,专业人员近50人。

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

广东卫视出品的多档纪录片作品,除了有口碑,也有市场。《秘境神草》第一季开播前就获得了康美药业1000万元赞助,同时出售给东南卫视等省级卫视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电视台播出。大型美食纪录片《老广的味道》第一、二季播出后好评如潮,在央视纪录频道黄金档及多家卫视及地面等平台播出,实现经济上的盈利;屡屡推出精品力作的马志丹工作室,也开始实现盈亏平衡,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

在新的纪录片“场”态下,广东卫视将继续探索,把产业链拉得更长更扎实:

依托精品IP,打通线下产业链。近年来,广东卫视力求将纪录片的制作播出IP化,尽量将每一部纪录片做成一个IP。今年已经将“老广的味道”、“秘境神草”等做了商标注册,同时与广州万科达成意向,在广州旧城文化地标恩宁路改造项目中,共同打造独具岭南风情和国际气质“老广的味道”美食街。

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

拓展定制类纪录片市场。未来,广东卫视将探索定制化纪录片的市场,如为著名零食企业“来伊份”定制的纪录片《零食的诱惑》,为肇庆市政府定制对广府文化寻根觅源的纪录片《广府之源》,为云浮市政府定制的挖掘和传承岭南文化的纪录片《云浮之光》等。

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

江苏卫视频道副总监、总编室主任陈其庆:以内容突围,《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本草中国》、《茶界中国》收视好口碑佳,纪录片站稳黄金档。以匠心制作,坚持好主题好品质,制作播出一系列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题材为主题的纪录片,呼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精神。引领价值回归,有方向、有目标地挖掘纪录片市场巨大潜能。

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

湖南卫视频道副总监宋点:在2017年的纪录片探索中,湖南卫视让年轻人发声,实现主流传播;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实现价值提升;内容接地气,与时俱进,《百心百匠》、《日出之食》都是其中的绝佳例证。在2018年记录新时代的愿景中,湖南卫视从年轻话题找角度;坚持用黄金时段播出纪录片佳作;以频道实力继续创作精品。

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

浙江卫视总编室副主任许继锋:作为纪录片《西泠印社》的总导演,我们将在纪录片产业的探索中,融入更多年轻化的实践。杭州有三大怪,孤山不孤、长桥不长、断桥不断,而现在,我们希望打造杭州文化的第四种奇观,那就是“西泠不冷”。带着年轻人去寻宝,打造一个全新的西泠精神文化IP,让纪录片产品体系化。

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

新疆卫视节目中心纪录片团队制片人石峰:在新疆,大自然包裹着我们,给了我们关于地球最丰富的认知。新疆卫视始终在追求不同类型、不同样态的创造。通过拍摄纪录片《野马》,我们建立了两支自然类团队,现在正在制作山河系列纪录片《塔里木河》。在新疆拍纪录片,就六个字——“我愿意,我热爱。”

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

美兰德咨询董事总经理崔燕振:今年,各家省级卫视播出纪录片的总量和独播数量,均有较大程度的增加,卫视纪录片走向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广东卫视结合地域特色成立“吃货”专属基地;东方卫视树立“中华系列”文化品牌;江苏卫视打造商业纪录片“边播边卖”模式;湖南卫视坚守制作“青春特色”的国产纪录片……纪录片借力省级卫视的传播,爆款频出。

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

广东卫视主持人王世军

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2018年,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精品力作的诞生,感受炽热的纪录片盛夏时节!

撰稿:车雅静

责编:张瑞祥

主编:蒋长安、高瞻

纪录片将“拯救”电视?五家卫视探讨纪录片的回归转型之道

上一篇新闻

《创业者早报》11月10日|星期三

下一篇新闻

山东十大白酒都是什么酒?孔府家好让人怀念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