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了!这次究竟有哪些国宝亮相?
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筹备多年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于6月22日举行了开馆仪式,开幕展上亮相的是来自故宫博物院的超过900件文物,其中166件是一级文物,绝对国宝级别,而绝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在香港展出。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外景
据媒体报道,这是故宫博物院在1925年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外借展品,数量之多、级别之高是从来没有的。开馆仪式之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于7月2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并将分阶段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借出的900多件珍贵文物。
香港与故宫博物院始于40年前的缘分
香港与故宫的缘分,因为这套“故宫三书”,在40年前就曾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商务印书馆有一份名为《风光》的杂志,其中有几期专门介绍了故宫的文物,后来,时任联合出版集团总裁李祖泽希望将这些图文汇集起来,出一本图录。但若想让这本图录做到世界一流水平,就必须在图书内容和印刷质量方面做到最好,而这一点,也是当时香港出版业和印刷业的优势。
出版之初,故宫博物院与香港商务印书馆就抱定要使这套书“具有国际高水平、能打入国际市场”的决心。为打造这三部经典之作,故宫各部门通力合作,提供了一流的解说团队和珍贵的一手资料,为摄影工作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香港商务印书馆也投入了大量的编辑力量,甚至还带了一个专业的摄影团队去到北京。
故宫成员与香港摄影组成员在漱芳斋前合影
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前总裁陈万雄在1982年至1985年主持了这三本书的出版工作。在他看来,出版《紫禁城宫殿》,是香港商务印书馆与故宫缘分的开始。
1982年,陈万雄作为责编,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编辑出版《紫禁城宫殿》大型画册。他连同设计师和摄影师,在王府井的华侨饭店足足住了一个月。每天来往故宫与华侨饭店,两点一线,早上六点出发,晚上八点才回到饭店。
《紫禁城宫殿》书中只占二个版面的乾隆花园内“禊赏亭”和“流杯渠”的几张照片,是故宫人员和摄影组花了两天的时间,才打扫好恐怕已有百年历史的庭内“古董”的积尘,才灌通了堵塞的流杯渠。其他如三大殿上三台螭首的排水孔的喷水、交泰殿的铜壶滴漏、后六宫的夜景等,无一不费尽心思,动用不少人力,才拍成的。
1982年,《紫禁城宫殿》率先出版,全面揭开了六百年紫禁城建筑的隐秘角落;1984年,《国宝》出版,精心遴选当时故宫九十多万件藏品中的一百件珍品;1985年,《清代宫廷生活》出版,全景披露三百年来清宫别苑的生活实况。
这三本书出版后,立即风靡海内外。在当时,中文图书如此被肯定,受青睐,极其不易,而在这背后,是老一辈故宫人和香港出版人所齐心付出的巨大努力。
让“故宫三书”成为中国出版文化史的一段佳话
当年,为将这几本书打造成故宫主题的经典之作,编写阵容空前强大,作者均为各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如朱家溍、于倬云等在故宫的威望已是众人皆知,这些资深研究专家,常年与文物面对面,这样的研究和写作优势是得天独厚的,书中所收录的数据、史料更是有着绝对的权威性。
陈万雄在故宫办公室对照片颜色
而《故宫与皇家生活》的三位主编,万依是明清宫廷史学者,王树卿是清史专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陆燕贞是故宫陈列专家,他们通过对宫廷遗物的观察思考,从文献的字里行间去寻觅摭拾,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神秘而真实的宫廷生活画卷。
陈万雄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这几本书籍的出版,不止轰动整个中文出版界,甚至轰动世界出版业。
《紫禁城宫殿》很快就被当时日本规模最大的讲谈社出版了日文版;《国宝》一书出版后,成为了当时中国政府官员赠送外国元首的正式礼物,在地少人稀的新加坡,也销出了三千册,并在当时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获得一流图书奖。故宫的工作人员曾经和陈万雄说过:故宫这几十年来出了很多很多书,但能够永恒流传下来的三本书,应该就是这三本了。
讨论《紫禁城宫殿》书稿和照片 由左到右:陈万雄、刘北汜(时任故宫研究室副主任)、郑连璋(古建部)、吴空(时任故宫研究室主任)
如今,自香港首版过去了40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这三本书合璧出版,首次冠以“故宫三书”的名义(《国宝》更名为《故宫国宝100件》,《清代宫廷生活》更名为《故宫与皇家生活》),让这套故宫经典读本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新一代读者。
为了让经典之作更好地适应当下读者的阅读需求,重新焕发生机,编辑们在这次经典再版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了精力。
出版人汪家明对此次“故宫三书”的出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此次新版最大的特点就是编排设计现代化,凸显原版书本身就有的雅俗共赏的追求——对文字重新进行梳理分层,更紧密地和图片咬合在一起;放大细节,放到超出实物尺寸的地步,给读者以冲击力;把左右页合起来当做一个画面,横向排列内容,错落有致,不考虑中缝;为此,则需要裸脊装订,如此内页可以完全打开伸平;为读者方便,增加许多正文的背景资料,这部分是由编辑完成的……”
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版“故宫三书”出版之际,陈万雄说,故宫博物馆与香港商务印书馆,四十年来筚路蓝缕、同心协力,为中国文化的承传和弘扬,为社会和大众文化的提升,开出一片天地,相信会成为中国出版文化史的一段佳话。
在“故宫三书”里抢先打卡香港故宫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外观设计撷取了中国古代艺术文物造形的精髓,设计亮点之一是在空间上响应了紫禁城建筑的一大特色──中轴线之概念。设计团队于地面、二楼及四楼分别设计了三个面向不同方位的中庭空间,参照紫禁城中轴空间平面递进的布局,层层递进贯穿整座大楼,引领访客向上层参观。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内景
从7月2日起,来自故宫的珍藏将于七个展厅中亮相并面向公众开放,以展示故宫引人入胜的历史和文化。而此次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展陈策划,似与40年前“故宫三书”的编写逻辑有着某种契合。两个专题展览“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和“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正对应着“故宫三书”中的《紫禁城宫殿》和《故宫与皇家生活》两书。
在此次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所预告的即将展出的国宝文物里,也有不少正是《国宝》一书所收录的,如被乾隆定为“洛神赋第一卷”的国家一级文物《洛神赋图》、北宋定窑瓷名品孩儿枕、商代青铜礼器杰作之青铜亚方罍等。
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取材于三国曹植的《洛神赋》。原作运用神话寓言的手法,描写诗人在洛水边与洛水之神的邂逅,以寄托他对不能相结合的情人的伤怀和思念。
孩儿枕
定窑传世精品之中,孩儿枕堪称孤品。整个瓷塑手法细腻入微,在塑造形体的同时,注重线条的运用。面部轮廓的柔和、衣着形体线条的流畅、饱满,生动地表现了孩儿形象的姿态和特征,凝聚了匠师艺术创造上的真、善、美。
䣴亚方罍
䣴亚方罍,广肩,口微敛,屋顶形盖上立一四阿式钮。“䣴亚”是一个氏族的名称。目前已知有这一氏族徽号的铜器多达五六十件。铭文中有“者姤”二字,指历代先王。这组铜器既然用以祭祀历代先王及太子,说明这一氏族与殷王朝关系密切,或许就是殷商帝王之宗族后裔。
对此次展览感兴趣的读者,不妨打开全新的“故宫三书”,先来上一场精美绝伦的纸上游览。
故宫三书(全三册)
(《紫禁城宫殿》《故宫国宝100件》《故宫与皇家生活》)
编者:于倬云 朱家溍 万依 等
出版时间:2022年02月
“故宫三书”是一套关于故宫建筑、馆藏国宝、皇家生活的经典读本,是1980年代集故宫各部门权威之力,用一流的解说团队和珍贵的一手资料打造的经典之作,由《紫禁城宫殿》《故宫国宝100件》《故宫与皇家生活》组成。这套书全面揭开六百年紫禁城建筑的隐秘角落,精心遴选故宫九十多万件藏品中的一百件珍品,全景披露三百年来清宫别苑的生活实况,是一套学术性与普及性兼顾的精深之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