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遗症开始涌现
5月中旬,新加坡这周以来可以说是好消息不断了——
“开始解封!走,剪头发~”
“新加坡社区病例个位数已保持第4天!”
“单日病愈人数的记录又又又破了!昨天近千人出院!”
来源:elven media group
尤其是这周从冠病中痊愈的人越来越多:
5月11日,504例治愈
5月12日,626例治愈
5月13日,958例治愈
而且仅三天内,就有两天是治愈病例人数超过当天的确诊人数!
新加坡昨天近千人治愈!
如果加上上个礼拜的数据,新加坡已经连续6天,每天都有好几百例出院。而昨天飙增的958人,又是一单日新高。
现在新加坡的总出院人数已经达到了4809人,足足占总病例近2成。且据说这个数字还会以一个较快的速度增加。
来源:moh | 住院和出院对比
联合领导抗疫工作小组的国家发展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黄循财在前几天的会议上就有特别提到:“到月底约有2万名客工能出院。”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到下个月的痊愈病例将会更多,到时6月1日解封后,也能为各行业复工做准备。
但就这样的情况,似乎还有人不满了......
现在客工宿舍的疫情算是已在当局掌握之中,但由于客工群体本身就十分庞大,要对全部30多万人做完检测,据预估得到7月底。
来源:bangok post
而不满的地方就在于,一个个检测过去很耗费人力物力,而且还夜长梦多。“有必要吗?为什么不直接采取那什么群体免疫,自然而然好了不就更好?”
来源:wikipedia
但是在新加坡实行群体免疫?
这个后果,可能比想像中还要可怕......
为什么不在新加坡实行群体免疫?
首先,群体免疫第一步就是要“放任病毒自由”。不过一旦不对病毒传播加以控制,那么新加坡的感染病例绝不止今日的2万。
来源:bandwagon asia
在还没有到2万确诊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另外建立隔离设施来安置病人。
那么放任病毒自由传播会有什么后果,看看美国就知道了。确诊逼近150万,死亡8万5千人。
确诊人数几乎是新加坡五分之一人口。
来源:wikipedia
卫生部医疗主任Kenneth Mak,在昨天的会议上就有明确表示,新加坡如果想要用群体免疫来应对疫情,将需要“付出太大代价”。
“假设我们让新冠病毒在人群中自由传播,那么新加坡将会迎来老年人的生病高峰,我们将不得不承担和面对大量高龄患者。
来源:nestia
“再加上这个群体容易有并发症,除了治疗费用,更多的老年人甚至可能因此死亡。”
“此外还有我们的医院,我们的重症监护病房将挤满新冠病患,这是非常危险的。”
来源:todayonline
新加坡传染病中心的专家Vernon Lee副教授也认为,在新加坡实行群体免疫“非常危险”。
因为这意味着新加坡约有60%至80%的人,首先会先被感染,之后才能对这种病毒免疫。
这6成到8成的人还只是“最佳猜测”,意思就是可能需要更多人被感染。
来源:yahoo news
那么假设在新加坡实行群体免疫,也就是说,所有人都不管这个病毒了,就让它在人群中“自由发挥”,那么新加坡会变成什么样?
你可能会发现不知道某一天,自己常去的食阁有个安哥不知道在哪被感染了。
来源:st
这个安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又将病毒带给了自己的家人,可能有上学的孙子,有工作的儿子儿媳,还有帮佣。
来源:propertyguru
他们继续他们的日常活动,学校,工作地点,商场,公园等等。而新加坡也就是个岛,病毒兜个圈都不用太长时间。
往后会迎来什么,全岛人心惶惶,不知道哪天自己会中招,医疗系统难堪负荷,物资紧缺,家人可能面临生命危险,外来客工难堪医疗费用......
这种疫情下的场景,已经可以视同灾难了。
来源:CNN
就连最初提出“群体免疫”这个概念的英国,最终也放弃了这个应对措施。
因为他们发现,这样做会导致英国的医疗体系崩溃,并且可能会多数十万人因此死亡。
事实上,群体免疫根本就不能用在新冠病毒上。因为新冠病毒的呈阳性比率,要远低过可以进行群体免疫的标准。
来源:GLOBAL TIMES
所以不管是哪方面考虑,群体免疫这条路子,在新加坡可以免谈了。
可是......
新冠病毒,似乎远超大家想像。
新冠治愈后也会有后遗症?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个疑问:
“新冠病患治好出院,是真的好了?”
人类可能很难想像自己的人体,经历过一次病毒的侵袭后究竟会发生什么程度的改变。
来源:BI
近期越来越多报告显示,那些新冠病患即便出院了,身体也大不如从前——
后遗症
咳嗽、胃痛、易疲劳、呼吸急促、肌肉酸痛等等。
情况轻微的病人再复诊时被检查出肺部功能受损,足足损失了30%的肺功能,稍微走得快一点就得喘。
不能再像平时那样在公园快走,或是正常走上一段时间,这个结果已经算幸运。
来源:纽约时报 | 新冠治愈对部分人来说不像是恢复
情况严重的有病人肺纤维化,肺功能衰退。且没有其他特效药可以阻止衰退的进程。
再发展下去到晚期就只能肺移植。
来源:快资讯
明知道自己的肾功能正在衰退,可是自己还只能眼睁睁经历和承受这种衰退......
“我真的被治好了吗?”
后遗症
肾脏功能被破坏,甚至衰竭
除了肺功能,肾脏功能也是目前发现会受新冠病毒影响较大的。
据加拿大肾脏专家透露,加拿大8%-12%的新冠病患,出现了严重肾损伤。
来源:DW | 世卫:出院的人要经历“长期挣扎”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肾脏专科医师表示,美国有20%-40%重症监护的新冠患者,因肾衰竭而需洗肾。
来源:tweeter
有一个25岁的年轻人,病情不容易才转好从重症监护室里出来。想着念家就回去住几天,可是却没想到......
肾衰竭拿掉了他的命。
后遗症
血液凝结,脑中风,偏瘫
据纽约西奈山医院表示,新冠病毒可能会以多种方式引发血液凝结。这些方式和后果是一般人所想不到的。
来源:PSI
比如突发死于脑中风:美国近期类似死亡病例急剧增加。
比如中风偏瘫:出现在无症状或者轻微症状的新冠病患。
这些不幸的人有着相同的命运:他们都是新冠病患,他们都正当壮年。
后遗症
神经系统,头痛,幻觉,失忆
据说在日本山梨县一个20多岁的新冠男病患的脑脊髓液里,发现了病毒的存在。
等到人救回来的时候,近两年的记忆也没了。
而在中国,则是有患者表示大脑会出现幻觉。
来源:nhk
肺、肾脏,还有心脏、肝脏和神经系统。新冠病毒就像一张蛛网,似有若无笼在那些“已治愈”的病患身上。
“好像治好了,又好像没有。” 各自前路如何,各自健康如何,没有人能预料。
而上述这些也只有等到出现了,我们才能知道原来新冠病毒对于人体远不止只是“生了一次病”那样简单。
来源:global time
现在本地疫情相对缓和了,而且马上6月也要解封,是时候来谈谈新加坡的经济该怎么恢复了~
新加坡可能成为
最后一个恢复经济的国家......
除了疫情,新加坡的经济也是备受关注。只不过就各方人士的分析及预测来看,新加坡可能不太妙。
来源:gen by medium
综合各方可以暂时总结出一句话:
“新加坡经济受疫情打击太大,想恢复?难。想迅速恢复发展?难上加难。”
早前就有专家分析,亚洲地区就新加坡和日本的经济受到疫情打击最严重。而近期国际金融公司摩根史坦利(业界:大摩)预测:
“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会是最后一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国家。”
来源:coindesk
在大摩的预测中,除了新加坡,同为出口导向型的国家比如泰国和马来西亚等,都可能要等到2021年第一季度才能迎来经济复苏。
咱来看看原话:
亚洲地区(除日本外)是最依赖出口的,其中一些国家实施封锁措施,导致出口和内需受到双重打击,因此预测需要更长时间,可能到明年第一季度才能恢复。成长风险倾向于下行。
按照这个预测,想看到“盛世繁华”的新加坡至少还得半年时间,那2019年的新加坡真是凉凉了...... (估计有小伙伴内心已在咆哮。)
不过大摩也给出了3个关键性的经济复苏要点:
1)贸易
2)旅游
3)大宗商品等部门的受影响程度、各国对疫情的反应机制,以及国家平衡财政政策的能力。
来源:spotlightonsg
如果从上面三点分析的话,新加坡的情况其实还没有那么的“不妙”。相反,大摩认为新加坡:
“是财政政策应对方面最有空间的国家,也是‘抗疫’有效的典型。”
只是受这一波疫情影响,新加坡的出口经济较为疲弱。
来源:BI
而相比之下,大摩预测中国经济恢复起来可能是亚洲跑最快的。预计在今年的第三季度就能恢复,也就是约7、8、9月这段时间。
现在中国已经逐步放宽娱乐限制,部分地方的学校也已开学,可以说是正在步入“经济恢复”的正轨了。
但!对于大摩的这一波预计,有网友表示不服!
新冠疫情对新加坡,就是个考试~
国家小才容易转变,政府能力强着呢~
不要嫉妒啦。内部需求就是一个国家经济最有力的倚靠!如果看出口小国家当然比不过,但小才容易恢复。
网友对于新加坡恢复经济的能力,那是相当有信心的。新加坡经历风风雨雨到今天,难不成还能怕了一个疫情不成~
最初的时候谁都不知道新冠病毒的危害,新加坡也不知道。但是当局对疫情的处理态度却是从一开始就很明确的。
这是一场战斗,新加坡加油
【相关阅读】:
新增753例!新加坡航空48年来首次亏损!封城期6人参加聚会,或被罚1万新币激增768例!实拍抗疫!昨晚在超级月亮下,新加坡全岛首次变成了蓝色!激增932例!李显龙总理的五一演讲信息量巨大 | 新加坡这些行业会先解封!新增884例!仅2个月,新加坡厕纸价格涨了这么多!今天起开始解封,全岛都在排队!第一步长按扫码关注椰子
第二步在后台输入关键字在狮城椰子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 病例获得目前全部确诊病患详情回复关键字 感染群地址汇总获得目前全岛感染群地址地图详情
移民留学工作新加坡病例教育肺炎洗手液口罩白卡护照遛娃
在看的你一定很好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