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8日 星期六

此人与孙中山并称反清“四大寇”,革命成瘾功成归而今隐鲜为人知

“人知创民国者孙,而不知导孙革命者尢也。”宋居仁等46名革命元老1935在尢列七十大寿的祝寿征文中写道,“天生孙不可无尢,天生尢不可无孙,孙尢合而革命种子成矣。”

此人与孙中山并称反清“四大寇”,革命成瘾功成归而今隐鲜为人知

尢列,字令季,别字少纨号小园又号吴兴季子晚号钵华道人。1865年生于广东顺德北水乡新基坊。17岁时在上海参加洪门,21岁入广州算学馆。常与孙中山、杨鹤龄、陈少白等畅谈革命,时人称之为“四大寇”。1895年在香港参与组织兴中会,先后参加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的筹划工作。1900年赴日本,被选为中和堂会长。次年赴南洋,于各地组织中和堂分会,并在新加坡创办《图南日报》,宣传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后,反对袁世凯称帝,并组织救世军讨袁。1921年任孙中山护法军政府顾问。后脱离政界,居香港设皇觉书院讲学。1936年9月扶病入京,面陈救国方略,不久病逝于南京。

尢列自小在脑海刻下“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烙印,力主发动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民主革命,在南洋苦心经营“中和堂”成革命联络点,在日本手定“中华民国”国号,辛亥革命后两度组军捍卫共和政体。同时,他淡泊名利,诿推官位,在港悬壶济世,著书立说,提倡伦理救国。

此人与孙中山并称反清“四大寇”,革命成瘾功成归而今隐鲜为人知

1888年合稱四大寇的楊鶴齡、孫中山、陳少白和尢列在雅麗氏利濟醫院三樓合照

尢列5岁时授业于南朗先生,其中一景象一直记于尢列脑海――当课堂上学生背诵至“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时,南朗以戒方猛抽尢列说道:“我要尔毕生记此一句。”

17岁时,尢列开始漫游神州大地,考察民情,并足至日本、朝鲜,以求深造。1886年,21岁的尢列到广州算学馆求学。当年5月,他和堂兄在一水果摊前与孙中山相识,其兄与孙中山是博济医学院的同学。之后,尢列利用职务之便常往香港,每次都到杨耀记处与算学馆同学杨鹤龄聚旧。当时孙中山在港学医,也常到老乡杨鹤龄处。因此,孙尢交往甚密。

此人与孙中山并称反清“四大寇”,革命成瘾功成归而今隐鲜为人知

1888年10月9日,尢列被告知升任为中法定界委员,要被派到越南工作两年。10日,尢列从广州匆忙赶到杨耀记,并由杨鹤龄通知孙中山、陈少白有要事相商。也就是这次商议,尢列表明放弃升官。是日,四人秘密合影一张,并进行宣誓:“天地鉴容,驱除满人,实行大同,四人一心,复国是从,至死不渝,务求成功。”

由于孙中山、陈少白、尢列、杨鹤龄隆重其事,肃整衣冠,登天台烧香炉等,引起了杨鹤龄兄长的注意。其兄说道:“你们‘四大寇’搞什么鬼,时时躲在这阁楼里说推翻清政府……”此日起,杨耀记上下便称呼他们为“四大寇”,四人也乐享此名。

此人与孙中山并称反清“四大寇”,革命成瘾功成归而今隐鲜为人知

1923年2月20日孫中山在香港大學演講

1893年冬的一天,孙中山、尢列、陆皓东、郑士良等8人相聚广雅书局南园抗风轩开会。尢列主持会议,孙中山提出创立兴中会,与会者一致赞同。

第二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冀望通过和平手段挽救国家存亡。但尢列力主革命,认为:“期望清廷修明政治,何异对牛弹琴,无济于事,强调除实行革命之外,别无他法。”

孙中山投书改良无果后,认识到幻想清政府变革图强根本行不通,只有革命才是唯一出路。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895年春,兴中会设总机关于香港士丹顿街13号,对外榜其名曰乾亨行,实为共商起义之地。“此为中国革命事业由游说至实行之起点”,冼江在《尢列事略》中写道。

此人与孙中山并称反清“四大寇”,革命成瘾功成归而今隐鲜为人知

自此,兴中会开始筹集经费、网罗人才、购买军械等。1895年重阳节,兴中会在广州发动第一次起义,但因前一天走漏风声而失败。陆皓东等四人为此献出生命。孙中山、尢列等革命党人被迫逃亡海外。兴中会遭受重创。

1900年惠州起义,尢列负责长江一带为之声援。事败后,尢列作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志不成时誓不还。埋骨岂惟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尢列从上海逃亡日本横滨,与从台湾潜往日本的孙中山会合,并提出了“中华民国”国号。

此人与孙中山并称反清“四大寇”,革命成瘾功成归而今隐鲜为人知

根据冼江在《尢列事略》中的记载,在横滨山下町前田桥第121番馆,尢列手定“中华民国”国号,并刻“中华民国万岁”圆形象牙国玺一枚。1901年元旦,孙中山及尢列约留学界于东京,公布建立共和后的国号及即日启用国玺。同时定下两条革命大计:一是沟通学界,二是开导华侨。

此人与孙中山并称反清“四大寇”,革命成瘾功成归而今隐鲜为人知

定下革命大计后,尢列于1901年秋季前往新加坡,悬壶行医,鼓吹革命。当时保皇派在南洋华侨商界中影响甚大,尢列主攻工界及下层社会,授医治病,并宣传革命。

尢列曾孙尢迪桓说,由于当时兴中会在南洋并无组织,尢列便在吉隆坡、槟城、新加坡等地创立“中和堂”分部,久而久之,革命思潮,始渐传播。

此人与孙中山并称反清“四大寇”,革命成瘾功成归而今隐鲜为人知

在尢列的努力下,华侨商界也逐步接受革命思潮。商人陈楚楠、张永福与少数侨商成立的“小桃园俱乐部”,成为商谈革命之地,尢列常到此畅谈革命。在后者支持下,尢列于1904年在新加坡创办南洋第一份革命报纸《图南日报》,任名誉总编辑。从此,革命思潮在南洋发酵,追随者与日俱增。1906年,同盟会南洋分会成立,“中和堂”并入其中,同盟会吸收了这股新生的革命力量。

此人与孙中山并称反清“四大寇”,革命成瘾功成归而今隐鲜为人知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枪响,清王朝封建统治大厦将倾。此时,尢列则往云南催促蔡锷起义,直至局势稳定,举蔡锷为云南都督。去往云南之前,尢列命王和顺、关仁甫等负责广东军事,“中和堂”统率的各路民军在惠州、顺德等地发动起义。

“民国成立之初,张勋挥军南下,姚雨平奉命北伐,尢列除策动滇黔诸省挥军救援外,并令原‘中和堂’成员率领的诸军,联合组织中和北伐军策动响应。”

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组成护国军第一军,与李烈钧第二军一致行动,兵分三路出发讨袁。尢列之“中和堂”成员关仁甫,则组中和救世军从粤出发讨袁。在多方合击下,最终袁世凯被迫下台,“中华民国”国号得以恢复。1913年春,袁世凯派人到香港邀请尢列北上共商国事,尢列初时以为袁世凯尚有为国诚意,就与吕信之等人入京。后识穿袁世凯之真相,即秘密离京赴津。第二年,尢列潜返汉口,组织中和救世军讨袁,事泄遭通缉,再度避居日本。袁世凯死后,尢列见政权仍被北洋军阀窃踞,认为事无可为,继续避居于日本神户,以教馆著书为业。1921年,尢列由日本返港,孙中山即派人相邀,对他说:"尔我故交,人所知也。向有大事,子必与闻,今国事飘摇,子何忍心使余独肩患难耶?" 尢列于是回广州受聘为总统府顾问。不久,孙中山督师北伐,打算将后方政务托付给尢列,因胡汉民力阻而未果。后来,尢列与同是总统府顾问、早年"四大寇"之一的陈少白不合,遂趁势引退返港,创办皇觉书院,阐扬孔子遗教,倡论伦理救国,并致力发扬中医事业。他一向对于中医学造诣很深,曾任香港东华医院医师,认为"不为良相,即为良医"。1931年,与香港中医黎琴石等人组成香港中华国医学会(即香港中医师公会前身),被推举为总干事。同年,日寇侵华,东北沦陷,国民党中央政府在洛阳召开国难会议,邀集海内外的隐退元老出席,尢列告病不赴,电陈御敌救国方略。后来又多次致电中央政府及粤桂当局,呼吁和平,主张统一御侮。

之后,淡泊名利的尢列退出政坛,在日本著书立说,行医济世。1921年,他接受孙中山邀请受聘总统府顾问,力陈十四大主张,但遭胡汉民异议,辞官赴港,提倡孔子遗教,发挥理论救国。

此人与孙中山并称反清“四大寇”,革命成瘾功成归而今隐鲜为人知

尢列著有《孔教革命》、《四书章节便览》、《小园诗存》等。其诗多为有关革命纪事之作,读之使人感到其中有一股壮烈之气,深具历史价值。谨录《狱中赠诸将》二首,以见一斑。诗曰:"诸公回首故乡来,战马嘶鸣彻地哀。如此笼城真劲敌,从今面壁已凋材。银铛现势身边赘,金甲当年劫里灰。试听寒蝉寄无赖,头颅搔遍憾徘徊。""琼海遥连想远香,珠江屈曲似回肠。自来霸气钟棉树,剩有蛮花覆石羊。合浦忽闻明月采,崖门终见夜光殃。楼船十万今何在,太息禺山旧战场。"

1936年9月,尢列抱病赴南京谒祭中山陵,追念当年"革命倡言,晨夕快悦;意气相期,满腔血热",嗟叹今日"抱玉悲号,知音弦绝",他躬亲捧读祭文,声泪俱下。同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诞辰之日,尢列就在这一天病逝于南京。各方闻讯,纷纷前往哀悼,吊祭者达数千人。尢列遗体于1937年5月卜葬于南京麒麟门外小白龙山,由孙科主持葬礼,盛极一时。

上一篇新闻

草豆蔻和肉豆蔻,2者有何区别?一篇文章教你区分

下一篇新闻

佩洛西专机敢来,解放军就敢去,在中国土地上,轮不到美国人撒野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