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2日 星期日

雁默:印太战略很“米尔斯海默”,然而……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最近绝大部分的新闻版面,都被乌克兰问题占据,以致在此期间出台的“印太战略”遭到稀释。

不过,美国最近在亚太的军事行动投入,比在东欧要高,这就与新闻关注度呈现背离,可见拜登的内心戏,不在于乌克兰,而在于印太。

“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网站于2月初刊出一篇文章《美国制造的竞争对手?》(A Rival of America’s Making?),多面向讨论华盛顿对华战略,在印太战略出炉的此刻,值得在理论与实务面对照分析一下,拜登到底选择了哪一种对华战略。

雁默:印太战略很“米尔斯海默”,然而……

文章标题截图

以下是我对19页印太战略的简白解读:

我们要透过这样那样的方法,压制中国;印太地区的国家要站在第一线,不惜粉身碎骨也要维护美国利益,欧洲要站在第二线替美国看门,并监视那些在第一线可能怯战的伙伴;

游戏规则,以及各伙伴们的战斗位置,由美国来决定,大家都要遵守;

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印度、有钱的东盟、爱人民币却坚决反华的澳日韩,因此所有伙伴的内政应尽可能开放让美国支配,以确保意识形态整齐划一,并切记,务实心态是撒旦的诱惑,万不可取;

所有伙伴都要出钱出力打造一个反华的印太媒体环境,禁绝一切有利于中国的真相与事实,并毫不犹豫地输出有利于反华的谣言;

务必让中国以外的印太地区养活更多美国劳工,目前300多万个工作岗位仍远远不够,养活愈多的美国人,美国经济让利的那一天就愈快到来;

我们美国才是唯一的、唯一的印太强权,所有伙伴都要不惜血本地帮美国证明这一点,大家才有好日子。

以上解读自然是个人心证,难登大雅,但由于台湾受美国完全支配、政治腐败,因此作为受害者,我也有自己的滤镜,分析仅供参考。

华盛顿的五种对华战略观点

《美国制造的竞争对手?》这篇文章是由4位与米尔斯海默主张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他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挑刺,然后再由米尔斯海默一一回应的形式,原则上可视为华盛顿对华战略争议的缩影,颇有参考价值。

雁默:印太战略很“米尔斯海默”,然而……

米尔斯海默(资料图)

简单说,该文呈现了5种美国对华战略取向:

论点a,全面的对抗——米尔斯海默。

论点b,对抗与合作相辅相成——伊肯伯里(G.JOHN Ikenberry),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论点c,不需要对抗——黎安友(ANDREW J. NATHAN),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论点d:最终会和解——董云裳(SUSAN THORNTON),前东亚暨太平洋事务局首席副助理国务卿。

论点e,合作选项不会被抛弃,甚至可乐观预期——孙哲,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项目联席主任。

从a至e是强硬到温和的论述光谱,b、c、d属于中间性论点,在以往是比较容易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学术路线,但现在拜登政府能否走这中间路线,就要以他的印太战略作为检验。

所有论者都不同意米尔斯海默对美国“接触政策”的抨击,也都反对采取全面对抗性的对华战略。此外,b与c同意中国崛起是对美国的威胁;d与e则明显不希望局势恶化,也不认为局势会恶化到军事冲突。

关于a,大家都熟悉米尔斯海默的论调,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文中米尔斯海默明白否认他曾主张“中美终须一战”,相反地,他认为中美间不太可能发生战争。再者,米尔斯海默否认他曾主张美国应战略内缩,相反地,他主张对抗中国,例如在台湾立场上应明确保卫台湾的政策;三者,米尔斯海默澄清,他不曾主张要让中国保持积弱与贫穷,而是强调美国应设法减缓中国的增长,确保它永远不会成为竞争对手。

关于b,伊肯伯里认为美国的接触政策是一项光荣的成就,而且仍然有效,重点是,接触政策里也隐含着遏制手段。若采取全然遏制的政策,美国的朋友只会更少而不是更多。再者,伊肯伯里认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之处,在于“没有使该国融入自由资本主义体系更具‘条件性’”,简言之,就是资本主义必须绑定人权、法治等价值,但因过于强调“自由”,从而促使中国只挑选了物质面的好处,就顺利融入自由资本主义体系里。

总之,伊肯伯里反对遏制战略,认为美国会因此得不偿失;最佳策略就是建立新的竞合关系。

关于c,黎安友认为时下流行的“中国威胁论”过于浮夸,而这很危险。他指出中国有很多重大弱点,几乎不可能取代美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而中国也没想这么做,因此不会威胁到美国的生存利益。重点是,随着中国经济力量的崛起,邻国都害怕地寻求“政治对冲”以确保国安,而这就是美国确保自己印太利益的主要支撑。

虽然中国的邻国不可能全盘接受美国的对华战略,但部分接受也可让中国的“军事计算”复杂化,达到吓阻的效果。例如在台湾问题上,黎安友认为中国既不情绪化,也不是扩张主义,所以强化区域军事联盟即可达到吓阻效果。

雁默:印太战略很“米尔斯海默”,然而……

关于d,董云裳几无保留地肯定“接触政策”,否定疏远中国的策略。她认为在现有的国际规则以及各国利益结构下,冲突是可以控管的,尤其考虑到中美间不可分割的经济关系能有效遏阻冲突,更不用说中美都是拥核国家,谁都不敢按下那按钮。另外,美国人民也不支持在海外与他国发生持久性的大规模冲突。

近来中美关系恶化,董云裳认为这些只是阵痛,一旦痛到双方都受不了,就会选择和解,而不是更大的冲突。

关于e,孙哲从中国立场说话,反对美国的零和思维,并说明中国思维的弹性超乎美国想象。目前中国看中美关系的角度是互相探索、理解与适应、找到新的相处之道,因此不会采取全然对抗的思维处理美国问题,也就是“批评但不疏远;争夺核心利益,但不要破坏关系”。

孙哲认为看中国最准确的角度,是要将其视为一个“保守的、维持现状的大国”(a conservative, status quo power),目标从来不是取代美国,而美国才是修正主义者。他同时认为米尔斯海默的主张与其论述的结构主义基础是矛盾的,因为其预测论断取决于“人”,而非结构。

那么,拜登选择了什么?

印太战略简言之,就是拉帮结派围堵中国;看其五大目标的强烈针对性,表面上是走米尔斯海默的路线,全面对抗。

然而,文本顶多只能代表一种愿景、一种姿态,甚至是一种掩饰。以美国当下的处境来看,在实务上,米尔斯海默那一套是行不通的,一如伊肯伯里的看法,硬干,美国朋友会更少而不是更多,最终得不偿失。

如果内含“遏制”的接触政策已经行不通,那么内含“接触”的遏制政策就很有可能是华盛顿的最佳选项,也就是在战略层次上对抗、战术层次上合作。布林肯最近公开称与中国有对抗也有合作,拜登政府也从来就没说过要全面对抗,这是“接触”与“遏制”都不能放弃的证据。但中美关系确实已回不到过去,因此“内含接触的遏制政策”就成了唯一选择。

形象一点解释:以前美国右手与中国握手,左手偶而打你一下;现在是右手拼命打你,左手偶而跟你握一下。

印太战略并非美国对华战略的全部,而是其“对抗文本”。而在对抗氛围下的合作,隐而不彰,保持弹性作为战术层次,也不需要什么文本,这么做至少不会对选举产生负面效果。

印太战略文本反覆强调在印太地区的参与,旨在塑造中国所处的战略环境,阻绝中国的主导力,从檄文的角度来看,原则性条文没什么毛病,问题只在于美国能做到多少。

围堵要做得好,盟友圈要有一致的利益,而现实却远非如此。此外,缺乏“贸易糖果”,吸引力自然不足。因此对美国而言,实现印太战略“不容易,但这是原则”。从中国角度看印太战略,只觉得“这是原则,但不容易”。

印太战略企图在经济、科技与其他领域上与各国达成一套新的规则,这是论点b与论点c所强调的重点,也就是在伙伴间寻求一致的利益,以及满足某些邻国想对冲中国政治的意愿。毫无疑问,这是关键,一旦让美国取得成效,中国会在各种领域陷入被动。

印太战略企图深化与澳日韩菲泰五国的关系;加强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蒙古、新西兰、新加坡、越南、台湾地区和太平洋岛屿的关系,这是论点c与论点d强调的重点,也就是封锁中国的供应线(supply lines),以及建立更多安全条约束缚中国。

站在中国立场说话,乐观看待合作的论点e,则不在印太战略里,也就是如上所述,合作的部分隐而不彰,战术性运用。

综观以上,结论是,拜登没有选择哪一项,而是将所有论点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对华战略。战略文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拜登政府能在资源与时间有限的状态下实现多少目标。

雁默:印太战略很“米尔斯海默”,然而……

至于印太战略中关于台湾的部分,老调重弹,缺乏分析意义。然而,它是中美间最敏感的问题,于此关节了无新意,则凸显了文本色厉内荏、浮夸却进攻性不足的实情。

米尔斯海默认为“遏制”与“接触”概念彼此矛盾,逻辑不通,可见他对外交、对兵法、对策略的认识不足到让人吃惊。和战两手、以退为进、边打边谈、以柔克刚,都是常见的矛盾策略,只有零和思维才会黑白分明,而这不是外交现实。

难怪题目“美国制造的竞争对手”被打上了个问号,4个专家学者都认为此前美国对华“内含遏制的接触政策”是正确的,中国并非美国“制造”出来的对手。对白宫大老板而言,进攻性现实理论或许只有“进攻态度”可取,却不现实。

印太战略算是敷衍了一下进攻性现实理论,确实很“米尔斯海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上一篇新闻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含IQ智商测试)

下一篇新闻

瑞典公开赛小组赛出线就是这么的难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