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2021年怎么买房?深圳人最关心的6个问题,我都帮你问了

2020年,并不是轻松的一年。

对于深圳的买房人而言,也是如此。


有的人在看房路上没了购房名额;

有的人房票失而复得。


有的人挤破头成功上车;

有的人上车后,司机却分分钟想踢他下车。


有的人放弃了二手房等新房;

却因多次陪跑,买了更贵的二手房。


一个个买房的碎片故事,交错织成了2020年深圳楼市的画卷。


2021年怎么买房?深圳人最关心的6个问题,我都帮你问了


对于务实的深圳人来说,往事不可追。


2020年正在远去,

是时候收拾心情,看看2021年的机会。


明年调控会加码吗?


新房的供应量大不大?哪些片区会是热点?


二手房市场还能捂热吗?


新房跟二手房,我该咋选?


每一问,都直击购房者灵魂。


针对以上问题,@深圳买房计划请教了行业10位大咖,并整理了一份买房笔记,供购房者参考。


他们分别是——


克而瑞深圳区域总经理 陈洪海

Q房网南山前海区董事副总经理 陈建

深职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 邓志旺

广东安云更新律师事务所创始人 耿延良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 何倩茹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李宇嘉

合一城市更新集团董事总经理 罗宇

易居企业集团深圳公司副总经理 潘传灿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宋丁

深圳中原二级市场董事总经理 玉家雄

(以上排名按姓氏,不分先后)


这份笔记里,有关于一、二手房的分析,还有大咖们给买房人的建议。


这份价值500万的笔记,来薅吗?


2021年怎么买房?深圳人最关心的6个问题,我都帮你问了

明年调控加码or放松?


“7·15”新政后,一部分房票消失,一部分换房需求也偃旗息鼓了。


但新房市场的热度依然高居不下。


尤其是润4开盘后,新华社点名深圳楼市“打新热”现象。


一时间,关于深圳再出调控的声音甚嚣尘上。


那么,调控加码的可能性到底大不大?


对于楼市政策,大咖们的预测尽管有些细节上的不同,但大体的原则基本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稳定、深入、精细。


不排除以下这些可能:


稳定。不管是今年深圳楼市的表现,还是长期经济发展的需求,楼市政策将延续今年的表达,不要有放松的希望。


深入。从对价格的调控,深入到对资金来源,购房名额,供房流水的监督管理。实际上,住建和金融部门的合作已经开始。


精细。从片区限价,未来或具体到个别热盘,有针对性的加强监督。


宋丁:明年转向深层调控


明年的楼市政策,会从表面的短期效应的调控方式,会战略上转向深层调控。


比如说供给侧的变革


今年40周年大庆,从国家层面给到的综合改革方针,大量提到土地利用的问题,包括农地、工业用地,政府给出这个目标,到了深圳政府手里,今年31块住宅用地明显扩张,特别是人才用地,明年应该会延续这种放松式土地供应。


2021年怎么买房?深圳人最关心的6个问题,我都帮你问了


供需关系是基础。如果明年加大土地供应,同时不放松对需求的控制,那么政策的整个画风就会发生变化。


由表层向深层转化,这是调控方式的变化。


在这样的一个政策走势下,明年楼市,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端点,都应该是相对比较活跃的。


调控是在的,分化也一直是存在。


二手冷热不均,甚至新房也有些地方卖得不是那么好,这个局面不会改变。


但是由于供给侧,尤其是土地供应加大,给市场的传递的信号的是供应加大了,尤其是未来两年入市的体量会加大,对市场会起到一个预期平稳的作用。


邓志旺:政策继续维持高压态势


明年的政策,基本上会延续当前的政策,可能会有些微调。

总体政策会保持比较平稳的状态,继续维持一个高压态势。


可能会对借名买房、众筹买房,包括买房的资金来源,会做进一步的规定,也会加快、加强这部分的监管。


李宇嘉:政策出台频率更高一些


国家是要求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稳定,深圳也会贯彻这个原则。

同时政策出台的频率会更高一些,小步快跑,相机抉择。


现在来看,市场又出现一定反弹,相比较而言,还是平稳很多,说明调控还是有效果的。


今年底到明年一季度是政策空窗期,因为整个两会关于政策基调的确定还会有所变化,所以在这个期间,是稳定的。


2021年,调控中可能收紧的是资金端。因为现在从近期情况来看,还是资金没有有效的控制,导致房价的上涨失控。


未来将主要对资金端进行监控,特别是对于一些热点、摇号楼盘,会加紧资金端得监控,包括对于购房首付资金、收入流水等是不是能够匹配,以及对资金杠杆的使用等。


2021年怎么买房?深圳人最关心的6个问题,我都帮你问了


潘传灿:明年可能会出现金融政策


接下来有可能出现金融政策,或者在代持成本、持有成本的增加这方面进行调控。


如果出现新调控,可能会形成一个消化期,市场会进入相对平稳的阶段。


玉家雄:更严厉的政策,短期内不一定会出台


政府在制定调控政策时可能不会只考虑短期效果,而是会注重长效机制方面。更严厉的政策短期内不一定会出台。


深圳的刚性购房需求很多,每一次提高购房门槛,效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政府在这方面应该会慎重考虑。


2021年怎么买房?深圳人最关心的6个问题,我都帮你问了

新房供应井喷or萎缩?


明年有多少新房卖?主要集中在哪里?

这可能是购房者们最关心的问题。


看新房供应,首先得看土地供应,这其中再细分招拍挂和城市更新。


今年深圳在公开土地市场上成功出让了31宗宅地,全年宅地成交量占全市土地成交量的比重高达73.6%,光明、坪山、宝安依然是土地供应大户。


陈洪海:今年大规模供地,助推明年商品房供应增长


今年大规模供地,将助推明年商品房供应量显著增长。


2021年怎么买房?深圳人最关心的6个问题,我都帮你问了


参考行业“369”周转策略——3个月内开工、6个月出正负零、9个月内拿预售证,基本上今年出让的土地明年都能入市


未来几年,深圳土地及政策性宅地供应加快将是常态,明年土地市场大概率将延续今年的行情。


罗宇:深圳拆迁难问题或有解


《深圳市城市更新条例》有可能会在明年正式颁布,对于深圳拆迁难的问题,预计会提供一些有效的行政和司法介入的模式。


2021年怎么买房?深圳人最关心的6个问题,我都帮你问了


从目前统计数据来看,无论是拆除计划还是立项主体这两个阶段的项目数量,相比2019年前三个季度有所提升,但是在规划层面会有所回调。


而看新房供应,土地供应只是其中一方面。


截至目前,深圳向市场供应了超过5万套新房住宅。


供应量井喷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深圳放宽了新盘拿预售的条件,令部分原计划明年入市的项目提前到今年开盘,同时也导致今年新房项目的交房时间普遍往后延迟一年左右。


但这一政策只适用于今年。


潘传灿:明年楼市供应或出现断层


预售政策放宽后,实际上是把明年上半年楼市的供应量全部提前到今年下半年释放,这样会导致楼市明年出现断层。


明年初深圳会否延续目前的预售政策,是一个疑问。


如果延续,可能不会出现大面积的供应断层,反而会加快开发商在土地市场的开工建设,预售政策有可能延续下去。


玉家雄:明年二季度末供应量会恢复正常水平


我认为暂时没看到预售放宽的政策延续到明年的迹象,预计明年上半年在供应上受到影响,因为部分项目提前在今年下半年入市。


供应量放缓的情况不会太久,预计第二季度末或者第三季度,供应量会回到比较正常的状态。


2021年怎么买房?深圳人最关心的6个问题,我都帮你问了

东部还能不能买?


今年深圳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都呈现分化的状态。


西部新房很热,但东部也小火了一把,尤其是坪山,万樾府、润樾山、佳华领悦、花样年·旭辉·好时光等新盘入市,去化率高。


2021年怎么买房?深圳人最关心的6个问题,我都帮你问了


同时,在二手房市场上,相比东部的冷,东部的交易较为活跃,价格出现补涨。


这股热度会维持到明年吗?


潘传灿:板块轮动,东部住宅会迎来销售旺点


今年坪山为什么热?


一方面是坪山的轨交加快建设,大家对坪山未来两年14、16号线的通车有期待。


另一方面,在可以买的有轨交的区域里,坪山是目前深圳房价最低的区域,它同时导致大量刚需和少量投资客也在抢市场上车。


明年不能说是东部崛起的一年,只能说在板块的轮动下,中西部供应短缺的情况下,东部市场会迎来销售旺点。


但这只在住宅板块,从公寓市场来看,除了豪宅市场,大部分区域的公寓成交都比较冷淡。


玉家雄:价差令更多刚需考虑东部


西部经过这两三年热度后,房价跟东部形成一定差距,这个价差导致更多的刚需群体可能会考虑东部。


东部居住条件正在逐步成熟。例如坪山的新房,如果你买了期房,两三年后交房,到时候坪山已经具备了非常成熟的居住条件。


2021年怎么买房?深圳人最关心的6个问题,我都帮你问了

▲“六馆一城”和坪山区中心公园 | 坪山发布


所以看到从今年开始,东部例如坪山的市场比较热,一是价差,二是两三年内东部在片区建设上趋向成熟,三是轨道交通的建设。


这是对东部市场带动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陈建:东部二手房补涨的情况明年初或缓解


东部二手房跟深圳原关内地区来比会出现价格差,部分刚需群体、首次置业可能选择东部,因此最近出现了价格上的补涨。


这种情况会随着东部新房供应的增加,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会出现缓解。


何倩茹:2021年东部二手房还会活跃


深圳整体房价上涨的趋势不会有太大变化,明年东部价格补涨的机会依然存在。


今年虽然说东部补涨,但涨幅跟西部来看存在差距,而且东部有很多宜居的区域,也有一些相对好的学区房,我们还是能看到东部补涨的力量


总的来看,2021年二手房成交的机会,应该还有很多在东部。


2021年怎么买房?深圳人最关心的6个问题,我都帮你问了

二手房交易更活跃or更冷淡?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从过户数据来看,11月深圳二手住宅过户套数连跌三个月后止跌回升,达到5812套,环比回升15.1%。


明年,深圳二手房市场会重现“715新政”前的活跃吗?


陈建:成交难再出现今年新政前的巅峰


我们有看到,今年11、12月相比9、10月有所回升。


3、4月是传统的楼市小阳春,2021年的小阳春可能不像往年那么火爆,但会根据市场积压的反应,会有刚需购房需求存在。


预计3、4月二手房成交会回归平稳状态,大概6000套左右,小阳春后会持续平稳。


新政前的巅峰状态应该是没有的。二手房交易受豪宅税影响,购房成本在增加,大家购房会更加理性


何倩茹:明年第一个高峰会在二季度


从以往二手房成交的数据来看,一般在成交大年后次年或者第三年成交量会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明年的成交量应该是达不到今年的水平,预计明年平均每月在5000-6000套区间,全年是7.2万套左右,相比今年会有较大的跌幅。


第一个高峰会在第二季度,春节后一般是二手房交易高峰月,因为是学区房的购买高峰。另外,到明年二季度,“7·15”新政的消化期差不多结束了,因此第二季度是二手房回暖的第一个高峰点。


2021年怎么买房?深圳人最关心的6个问题,我都帮你问了


同时,还要注意明年会不会有一些调控政策出台。预计明年大的调控出台的概率不大,但细调还是有可能存在的。


如果没有大政策出台,第三季度应该会延续二季度不温不火的状态,第四季度成交量有机会再次上升。


2021年怎么买房?深圳人最关心的6个问题,我都帮你问了

会不会出现大量保障房入市?


今年深圳成功出让的31宗宅地里,深圳人才安居集团花了100亿拿下15宗宅地。而前两年人才安居集团拿下的宅地也还没有项目入市,明年会不会出现大量保障房入市?


2021年怎么买房?深圳人最关心的6个问题,我都帮你问了


大咖们对深圳的人才安居政策有哪些观点?


陈洪海:明年深圳新房供应结构有可能改变


2018年6月,深圳二次房改,要求至2035年全市筹建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总量不少于100万套,其中2018-2020年筹建的保障性住房不少于25万套,截至今年9月完成不足20万套,距离目标仍有差距。


明年,政策性住宅或将加快入市,有可能改变明年深圳新房的供应结构。


耿延良:保障房可以缓解深圳住宅的供需矛盾


深圳住宅供应量,相比北上广是最少的,甚至这几年是逐年递减的。但我们人口净流入确是第一的。


在这种情况下,深圳未来的供需矛盾呈现加大的趋势,所以得看未来深圳能不能腾出更多的土地来建设住宅。


今年深圳人才房拿地颇多,截至本月,人才安居集团开工的已经有23个项目,计划供应2.4万套保障房


如果供应量逐年加大,解决了中低收入群体和人才的保障问题,我觉得可以缓解深圳住宅的供需矛盾,为深圳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邓志旺:希望人才安居房的供给,增加更多渠道


人才安居房供应量会逐步增长。


人才住房这块主要是租赁为主,可以解决一些刚入职的年轻人才及家庭的居住需求。


一些有产权的物业,大家的需求量会更大一些,供不应求的状态也是比较严重。


但是,由于整个存量还比较少,难以撼动房地产的市场格局,所以整个深圳的房价和楼市,还是由商品房来决定,不会因为市场人才安居房的入市造成太大的影响。


还是希望人才安居房的供给,增加更多渠道,有产权的比例会更高一些。


同时,在户型设计方面更加人性化,更好的满足人才对高品质居住的需求。


李宇嘉:人才房的作用不能被高估


人才房会大量供应,对于深圳住房需求的分流,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个作用,我认为不能被高估了。


因为人才房,它的产权属性,以租为主,和商品住房差距比较大。这对很多人才来说,还是要买房的。


从一定程度上缓解需求,但是不能根本上缓解大家买房的愿望,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罗宇:深圳土地稀缺,必须让保障的归保障


政府在学习新加坡模式,推出住房二元的格局。把中低端收入阶层和住房保障挂钩起来,然后把市场这部分供应给中高收入阶层群体。


这个措施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在这样的土地稀缺的城市,必须要让保障的归保障,市场的归市场。


宋丁:人才房有可能考量未来封闭式管理


今年到明年大量土地的上市,后年大量人才房上市,要进一步完善巩固人才房、分配管理上市的链条,甚至会考量未来封闭式管理的模式。


我觉得我们留了一个十年的口子,就是将来还能够上市,其实我个人不太赞同的。


人才房、保障房就是要全封闭管理,孵化成功就出局退出,退给政府,你去买商品房。


不让人才房成为炒作的方向,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希望政策将来朝这个方向来改。


2021年怎么买房?深圳人最关心的6个问题,我都帮你问了

刚需/刚改,大咖支招请查收


今年刚需“打新”陪跑,刚改被误伤。有的购房者从年初开始看房,直到现在还还没能上车,感慨“太难”。


明年正确的上车姿势有哪些?大咖来支招。


2021年怎么买房?深圳人最关心的6个问题,我都帮你问了


陈建:买房三招——地铁、学校和自己的实力


与其推荐某些具体片区,不如建议购房者买房看三点。


跟着地铁去买房。

跟着学校去买房。

根据自己的实力去买房。


目前二手房税费高,而且有三年限售的政策,意味着持有期限变长了,要考虑持有成本。


何倩茹:涨幅较高的区域,还在东部


无论是买一二手房,还是要看购房动机


如果是为了教育配套,原关内区域的学校相对较好,关外新校区的学区房的价位已经不低;相比之下,关还内有一些第二梯队的好学校,价格不会特别高。


例如罗湖,翠竹、黄贝岭片区还有选择;福田石厦学校周边的学区房,房价不会太高。


2021年怎么买房?深圳人最关心的6个问题,我都帮你问了


另外,有朋友想寻找涨幅较高的区域,我们的判断还是在东部。


例如罗湖,目前除了翠园、蔡屋围、翠竹片区外,其他片区的价位相对不高,补涨的涨幅还是比较乐观的。


还有布吉地铁沿线区域的补涨情况很明显,我们认为会延续到明年。还有龙中、盐田的房地产潜质还没被挖掘。


西部也有很多好的片区,但价格已经在高位,性价比相对没东部那么高。


潘传灿:明年刚改群体可能会出现买房好时机


2020年新政对改善型刚需群体来说,存在误伤和打压。无论是从税负还是名额限制上,包括买新房倾向“无房优先”等措施来看,改善型刚需最受伤


将来如果这个群体想要换房置业,还是要在合适的区域,建议买新房可能会更好一些。


我相信未来政策会有所调整。对这部分群体来说,将来新房、二手房机制进行调整之后,可能会迎来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玉家雄:刚改“打新”,可以考虑避开热点区域


房价稳步上涨,换房客如果可以忍受先租房再买新房,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一二手房价格倒挂从豪宅蔓延到刚需盘,买一手房还是比较划算。


目前热盘存在“无房优先”,对于刚改群体来说,可以多考虑一些区域,无房优先的情况也不是所有区域都存在


政策导向是无房优先,建议刚改群体拓宽选择范围,避开一些热点区域,选择其他区域进行换房,也是其中一个办法。


上一篇新闻

关心!快看你家孩子读哪所学校?南宁青秀区招生地段划分征求意见

下一篇新闻

最高超5万/㎡!珠海10所热门中学学区房价格名单曝光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