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中德日的战略短视,与美英的地位维持策略
1900年代,“三大”新兴帝国德美日已然定型,他们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与英国采取何种竞争。德国与英国的矛盾逐渐成为列强矛盾的核心。
美国和英国在美洲的矛盾也很尖锐,但就是因为“英德矛盾”是核心,造成英国最终对美采取妥协,逐步将中美、加勒比海地区的势力范围让给了美国。
英国作为“二战”前世纪秩序的最大影响者,他是如何面对竞争的:各个地区寻找“代言人”
“三大新兴帝国”中实力最小的日本,一方面面临虽然已经被打败,但潜力巨大的中国;一方面面临沙俄不断南下,有彻底让日本梦断帝国梦的危险。在列强中,美国虽然曾给日本一定帮助,像1900年之前,对日本关系最友好的就是该国。否则,日本也不会在“甲午战争”中,让美国作为“维护日本在华利益”的国家。
“甲午战争”后,日本舍弃了“中看不中用”的清朝,准备与日本合作。日本对此更是梦寐以求,双方迅速形成“英日联盟”关系。
“英日同盟”合作基础就是对付沙俄,日本成为英国在亚洲东部地区的“代言人”。与此同时,美国从美洲走入世界后,日本也成为英国制衡美国势力的“代言人”。
因为“英日同盟”存在,日本在应对美国在亚洲东部地区势力增长的底气也足了。由此,美国在中国东北、朝鲜半岛的竞争中落于下风。美国也是绞尽脑汁儿想在“英日关系”中插入楔子,但即使“一战”结束后初期,在对待苏俄入侵问题上,英国依然支持日本成为“副统帅国”。
英国和日本的结盟关系,从1902年形成,到1921年12月13日结束,时间大概20年。20年间,日本借助英国的实力,打败了沙俄、更在中国从东北扩展到华北、西北等地。在东南亚地区,日本也在菲律宾、泰国等国扩展了实力。
很显然,英国的战略是成功,拖延了英国在亚洲大陆势力第一解体的速度。英国则将主要精力放在德国身上。但“一战”后,面对日本愈发“强悍”的政策,英国也逐渐对日本产生戒心。最终,英国和日本的矛盾越来越深,终于在“二战”撕破了脸。
“英日同盟”下日本茁壮成长,“一战”中获利最多的就是日本和美国
自1906年之后,日本和美国、英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美英与日本主要在两个领域竞争:
其一:在中国问题上。对于在中国势力上的争夺,美国希望从南向北到东北,日本希望巩固东北情况下南下,这就势必侵蚀英美利益。
其二:在东南亚问题上。美国以菲律宾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基地,严防死守菲律宾为核心的东南亚,日本则对此采取渗透方式,甚至向夏威夷不断移民,导致双方矛盾加深。
当时的东南亚各国主要被英国、法国、美国、荷兰势力控制,像法国控制今天的中南半岛三国越南、老挝、柬埔寨;英国则控制今天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缅甸。当时,东南亚唯一独立的国家是暹罗(泰国)。第一大国印度尼西亚则被荷兰占领。
日本梦的基础是朝鲜半岛,核心是中国,梦想则是东南亚、南亚。基础已经完成,核心已经大有进展,那么,梦想地区不可能等第二步完成了才去做,三个步骤之间有侧重——殖民、划分势力范围、渗透(扩大影响力)。
美国和英国担心的问题就在于:自己对亚洲地区的殖民地在当时的科研下还是有些鞭长莫及,不像日本近水楼台。美国和英国都属于“世界性帝国”,综合实力强于日本,但在单一地区的相对实力则不如日本。在此情况下,日本以“军事优先”为主轴,军费比重逐渐增高,其海军势力日渐增强。
“一战”的爆发,对于日本实力增长则具有“划时代”的促进作用。
德国和日本情况类似,选择道路不同,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地域面积和团结的人口数量确实是“崛起”与“竞争”的关键因素,“科技”则是重要因素,经济比二者比重都要弱
德国选择正面硬扛,其根本就在于欧洲地少、强国集中,德国过于自信导致与英法俄关系日益紧张。“一战”前,德国领土面积在五十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在六七千万。英国三十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四五千万;法国四五十万平方公里、人口四千万。从本土说,德国的综合实力比英国、法国要强。
但不要忘记,英国和法国当时的殖民地问题。在1900年代,英国和法国在殖民地统治上还是比较巩固的。在战争资源调配上,其潜力要比德国强很多。
“一战”总体上就是“几个自恋的欧洲国家的战争”,德国、英国、法国、沙俄、奥匈、意大利六国间的混战。
欧洲太小了,强国太多。英国、法国、沙俄都是纵横驰骋欺负世界各国三百年的老牌帝国。德国在欧洲本土实力大、人口素质高、科技水平高、军事能力强、经济实力强。因此,“狂派”十足。英国携着“日不落帝国”的骄傲——狂;沙俄的民族性格——狂;法国作为欧洲大陆的文化中心,骨子里就有着——狂。
为此,作为当时世界核心的欧洲,在四位狂国带领下开打。
德国的失败就在于:战争潜力难以支撑“以一打三”局面,随着战争被不断拖延,高素质人口不断减少,导致军事和经济、科技实力大幅度下降。这时,又去招惹美国。结果,让当时战争潜力最好的美国介入。“二战”也是如此,去招惹苏联,结果,斯大林埋葬了希特勒。两次失败都是过于自信,导致“疯狂”,不断地去扩大敌人。
日本和德国非一个竞争档次,但日本和德国犯了一样的错误
日本与德国国际环境差不多,但与德国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等级。比如三十多万平方公里,五千多万人口。以1913年为例,日本军费2.3亿美元,德国8.8亿美元。战列舰吨位,日本为70万,德国为130万。钢产量,日本为32万吨,德国为1760万吨。煤产量,日本为1415万吨,德国为2.8亿吨。GDP预估,日本为35亿,德国为183亿美元。
可以说,日本与德国不是一个数量级,与美国、沙俄同样如此。在综合实力上,日本和意大利都属于列强中的三流。但问题是,日本只是在亚州东部“混”。无论是德国、美国还是沙俄都属于世界级列强,他们专门在某一个地区的“力量”并不比“区域强国”强。因此,日本成为“一战”最大的“获利国”。
但很快,日本随着实力增强,自身短板无法克服问题,其战略短视问题比德国更有过之。
历史是用来借鉴的
通过“一战”前四大强国的对比,我们看出:
其一:国家需要盟友。德国选择与奥匈、奥斯曼做战略盟友,很显然,是因其“过于强势”的扩张态势,树敌过多。尽管其人口素质、科技实力强大,但因为所面对的对手在人口、资源上过于强大,特别是综合科技、综合人口素质要远远高于德国,使得其必然失败。日本更不要说了,比德国差远了,但仍与世界为敌,更是“自恋”导致。
人切不可“自恋”。
自恋有的国家是因为“现实强大自恋”,有的国家是因为“历史悠久而自恋”。很显然,我们是后者。
祖先的强大,特别是科技的强大、军事上的强大,当然应该成为我们骄傲地资本。但是这种骄傲不应该是“看不起他人”的资本,应该是“现实中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资本。
其二:不能把军事实力“神圣化”,更不能“唯经济论”。德国和日本的战略短视的基础,都在于“梦想太大”、实力强大,幻想着用军事迅速大败对手,但却忽略了人口和地域背后代表着的是统治能力和战争潜力。因此,“战争”从来不仅仅是“单一致胜”而是“综合胜利”问题。
其三:时移世易,现代已经没有中小国家成为“世界第一”的空间了。人口和地域上中等强国,梦想成为“世界秩序”的主宰就是痴心妄想。“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甚至“海上马车夫”的时代已经过去,过去它们通过贸易、科技成为“世界秩序”的掌控者。现在的世界也因为科技让这种经验不会再出现。除非中小国家能形成“一体化的联盟”,但即使目前最成熟的欧盟都无法做到,更不要是其他中小国家。
其四:掌控“世界主导权”在现实世界最重要的四个因素。人口、地域上的大国,如果想成为“世界秩序”的主宰或改变者,必须提高人口素质、科技实力、军事实力,三者缺一不可。经济很重要,但与这三者相比其权重并不高。经济可以对三者提供促进作用,但不是根本作用。
以科技实力为例,它就要国家的重视、对外的交往、打破官僚主义和外行指挥内行的问题;
比如人口素质,它就需要对标先进国家,用法律并严格执法一方面宣传提高人口素质的必要,一方面要严格惩治催促人们尽快成长。同时更要理解,人口素质的提高,首先是精英素质的提高,身在21世纪,脑袋还在21世纪甚至16世纪那绝对难以成功。精英素质提高了,其次才是全民素质的提高。两者应该有互相促进的作用。
比如军事实力,它不是硬件方面的买装备,就好像晚清时期的李鸿章一切都是买买买,结果一个甲午战争全完了。而是经过不断实战找出自身不足,如此,才能在真正的大战中不因为实战经验不足而吃大亏。
如此等等,“一战”和“二战”给我们带来的借鉴价值还有很多。一篇小小的文章无法说得特别清楚,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那么,如果四大因素人口素质、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经济实力中,非要比比谁轻谁中的话,我认为:人口素质和科技实力是战略问题,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是战术问题。人口素质和科技实力最重要、最基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