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吞舟十万吨 运货六级风走进“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颜新文 通讯员 杜玲玲 张东红

吞舟十万吨 运货六级风走进“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

图为宁波舟山港内正在作业的无人集卡。杨江琦 摄

吞舟十万吨 运货六级风走进“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

图为宁波舟山港龙门吊远程控制作业场景。胡锦渠 摄

吞舟十万吨 运货六级风走进“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

图为在宁波舟山港梅山岛国际集装箱码头,工人使用桥吊为货轮装卸集装箱。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4月的宁波,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有“世界第一大港”之称的宁波舟山港,更是一片繁忙景象:无人集卡车往返穿梭、集装箱升降腾挪、远控自动桥吊擎臂而立……

作为中国大运河的终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宁波有着河海交汇的黄金位置,自古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核心港口。“东方跃巨龙,呼吸四海通。吞舟十万吨,运货六级风。”这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赵朴初当年在宁波港写下的诗句,描绘出宁波港振翅欲飞、蓄谋发展的气势。

从历史悠久的黄金码头到全球唯一年货物吞吐量超11亿吨、连续十一年位居世界第一的超级大港,近年来,宁波舟山港以高效、绿色、安全的高质量发展态势,与190多个国家(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建立了贸易通道,成为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

世界第一大港是如何实现高速运转的?有哪些先进科技为其提供支撑?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进宁波舟山港。

效率之港:智能作业,动态可视可控

效率和服务是港口的生命线。宁波舟山港目前有集装箱航线244条,日平均吞吐量近8万标准箱,如何实现高效运转、快速流通?答案是——从集装箱卡车作业到理货作业,再到进出口手续的办理,宁波舟山港都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

走进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可以看到数台远控自动桥吊擎臂而立,身后的引桥上,一辆蓝色集装箱卡车有序行驶。令人称奇的是,驾驶座上空无一人,方向盘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自动旋转,指引着车身主动避让开其他作业车辆。宁波舟山港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宁波舟山港即将正式投产的无人化集装箱卡车(简称集卡)项目。得益于5G网络技术,区域内龙门吊、集卡等运行位置可以实现精准定位;而强大的5G通信系统则能为多路高清视频回传、集装箱追踪、集卡自动驾驶等提供安全可靠的无线通讯服务。这些都是宁波舟山港建设无人智能化港口的重要内容。

在港区的另一面,记者看到了智能理货的场景。理货人员坐在监控室内,只要轻轻点击按钮,就能通过桥吊上不同位置的枪机和球机摄像头对船上装卸的一只只集装箱进行箱号、箱位、箱况检查。记者了解到,宁波舟山港是全国首个实现智能理货全覆盖的港口。智能理货系统于2017年底在宁波港域全线推行。“在梅山港区,1名智能理货员能承担原先由3人至4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人力资源精简50%以上。”梅山港区理货相关负责人说。

宁波舟山港口也是全国首个实现集装箱进出口“无纸化”的港口。在传统进出口集装箱物流环节中,船公司、货代、车队、集卡司机、堆场、码头等之间的业务往来需要通过纸质单证进行人工流转,既耗时也耗力。在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背景下,2019年4月29日,宁波舟山港全面实现了各物流节点信息实时动态可视可控,真正实现从码头办到“码”上办。

“以前遇到码头、堆场箱子紧张,我们不知道哪里有箱子,要跑好几个地方才能提到箱。现在手机一查就能知道哪里有箱子,提前预约时间,到了地方二维码一扫就能提箱,不用空跑也不用排队。”对此,舟山市诺安物流有限公司集卡司机王宽宽深有感触。据测算,“全程无纸化”一年可减少集卡司机作业总时长约700万小时;节省燃油成本1.2亿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万吨;减少各类单证用纸6300万张;折算成经济成本可为物流业降本1.5亿元以上。

不断创新的科技让宁波舟山港的运转不断提速。数据显示,2019年,宁波口岸通关时间较2017年大幅压缩,提前超额完成2018年国务院相关会议上“五年内进出口通关时间均压减一半”的要求。

绿色之港:清洁能源,零排放零噪声

2020年前3个月,宁波舟山港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5亿吨,为去年同期的98%以上。日益增大的货物吞吐量,给宁波舟山港带来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近年来,宁波舟山港投入大量资金,在全国港口率先实施了一大批规模大、覆盖面广、综合效益突出的重大节能减排项目。

在港区,记者发现,虽然众多外轮停靠岸边,龙门吊车不停地装卸集装箱,但码头上非常干净,几乎闻不到一点异味。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宁波舟山港是全省首个废气治理典型,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龙门吊“油改电”项目实施港。

“要是在以前,龙门吊启动的时候就会冒很多黑烟,而且噪音很大,你站在这里根本听不到我说啥。”从业14年的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龙门吊司机赵恒昌告诉记者。据了解,一台普通柴油驱动龙门吊正常作业情况下一天排放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固体颗粒物合计约103公斤,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此,2012年底,宁波舟山港集团所属5个集装箱公司,将300余台集装箱龙门吊全部改造为以市电为动力,总投资达4亿元。“油改电”后采用市电作为清洁能源供电,现场不再排放这些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大为改善。同时,油电存在价差,使得“油改电”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每年可为企业减少动力成本1亿元。这也意味着,宁波舟山港只需4年即可收回改造成本。

船舶停靠码头产生的废气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此,宁波舟山港开始实施船舶接岸电项目,使船舶在停靠码头期间,用电缆接通岸基电源,替代自身燃油发电,为船舶提供生产、生活用电,实现“零油耗、零排放、零噪声”。2016年5月22日,载箱量1.3万标准箱的“中远丹麦”轮在宁波舟山港远东码头9号泊位成功使用岸上高压电力,标志着国家电网与宁波舟山港合资建设的国内首个高压变频岸电项目正式投运。

绿色环保的“油改电”龙门吊、川流不息的“油改气”集装箱卡车、成功使用岸上高压电力的巨轮……机器上的油污没有了,噪音基本没有了,冒黑烟的现象更是彻底消除。目前,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降至3.34吨标准煤/万吨吞吐量,年节能量2.52万吨标准煤,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9万吨。

安全之港:智慧管理,自动预警排险

安全是港口的命脉。2019年10月30日,宁波舟山港“港口企业危险货物标准化程序化智能化管理示范工程”通过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验收,意味着宁波舟山港“互联网+”安全管理迈上新台阶,在国内港口企业中形成了危险货物智能化管理的示范效应。

“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场地内的256个储罐的内储物、液面高等信息,也可以查询当前任意一项装卸船作业流程、物料经过的管线,所有关于危险品的信息都能一览无余。”宁波舟山港镇司化工队队长姚迈向记者介绍港口的危险货物安全管控平台。

在宁波舟山港危险货物码头堆场上,遍布其间的探头24小时监控着危化品液面的高度、温度、压力值等参数,这些数据会实时显示在信息平台上,一旦超标,危险货物安全智能化管控信息平台就能收到警报。姚队长告诉记者,危险货物安全智能化管控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三维虚拟现实等技术,以高清数字地图为基础,将现实中的数据集成在地图上。平台系统主动分析数据,将危化品装卸的过程和堆放的状态直观地展示出来,形成自动报警机制。除了可以发现隐患、提前干预,一旦出现险情,平台也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应对,将事故的发生遏制在萌芽状态。

巡检是危化品监管的必要手段。以往工人们都是按常规经验形成的路径巡检,现在巡检线路由平台来规划,巡检工人走到哪里,什么时间走的,整个过程可查可控,巡检的可靠度更高。“这个平台最大的好处就是将监管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数据化,以前码头危化品的监管靠的是工作人员的经验和责任心,监管有可能存在盲点,现在监管系统将巡查工作标准化,通过固定程序把这些隐患排除掉。”姚队长感慨地说。

目前,宁波舟山港危险货物安全管控平台已覆盖至宁波舟山港各港区,实现危险货物安全管理可视化覆盖率100%、重大危险源在线管理比例100%。

从“机械”到“机智”中国港口快速崛起

有这样一组数据:1980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二十名中,中国内地港口数为0;2000年,中国有三家港口跻身世界集装箱港排名榜前二十,两家进入前十;2019年,世界排名前十的集装箱港中,中国占据7个席位,分别是上海、深圳、宁波、香港、广州、青岛、天津。

从“0”到“7”,这一数字的变化,折射出的是中国港口的快速崛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大部分港口都处于落后甚至停滞状态。此后,随着中国改革发展脚步的加快,各个港口也焕发生机,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中国港口的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高速增长,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桥梁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作为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很早就开始发展水运和港口事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渤海沿岸就已经有了碣石港,这是燕国国都蓟连接辽东、朝鲜的重要渠道。到了汉代,国内一些大港开始与国外开展频繁的海上贸易活动。唐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日的宁波)已成为著名的外贸港口。其中,泉州和明州是宋朝少数几个设置市舶司的地方,与各国间的贸易及交通往来十分兴盛。明州港是中国与日本等东北亚国家交流的主要枢纽,《新唐书》记载:“新罗梗海道,更繇明、越州朝贡。”而泉州港在元代甚至晋升为“东方第一大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这样描述当时的繁荣景象:“如果有一艘载着胡椒的船去亚历山大港,那必定会有100艘的船来到刺桐港(泉州港原名)。”

如今,古老的中国港口已经展现出全新的风采,开启高质量发展模式,不断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2019年世界港口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38亿TEU(集装箱和港口吞吐量的重要统计、换算单位),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此外,中国港口规模连续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已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沿海港口群,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正显著增强。

就单个港口来说,成绩也分外亮眼:上海港2005年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过新加坡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又跃居世界第一。此后,上海港一直稳居集装箱吞吐量榜首,到2019年年底,已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桂冠。宁波舟山港2013年全年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越上海港,位居世界第一。2019年,成为目前全球唯一年货物吞吐量超11亿吨的超级大港。

中国港口,不仅仅重视“数量”,更重视“质量”。依托先进的科技,近年来,中国港口不断向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国港口不断以科技创新促进行业发展,加快建设智慧港口。”中国港口协会常务副会长陈英明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表示,目前,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在中国港口得到应用,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及营运日臻成熟。

2017年5月,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投入商业运营。该码头和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深度融合,形成“超级大脑”。码头上,无论是塔吊、牵引车、还是轨道吊,均根据程序统一运行,无须驾驶人员操纵,生产作业彻底实现了人机分离、人货分离,更加安全可靠;操作运营全部集成世界最先进的系统,更加智能高效,过去码头工人忙碌运输的场景一去不复返。2018年年底,上海洋山自动化码头也开港试运行,如今,洋山深水港四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化码头。从“0”到“7”,从“机械”到“机智”,中国港口如同一张张蓝色名片,展现着新时代中国的别样魅力。(何夕)

上一篇新闻

《家 乡 菜》

下一篇新闻

综合消息:同温共暖向春天——我驻外人员、华侨华人、留学生举办庆祝活动欢度新春佳节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