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第一的传媒院校香港浸会大学读硕士,收获世界名企入场券
在近期举办的启德教育第三届线上教育展中国香港频道,香港浸会大学传媒管理硕士课程主任、专业应用副教授李文先生,介绍了在亚洲第一的传媒院校浸会大学读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李文先生此前也是一位资深媒体人,在BBC英国广播公司任职逾20年。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有很多不同的硕士课程:包括传理学文学硕士课程、传媒管理社会科学硕士课程、国际新闻文学硕士课程、影视与新媒体制片管理文学硕士课程、人工智能与数码媒体理学硕士课程,这些都是一年制的课程,还有一个比较特别,是三年制的电影、电视与数码媒体艺术制作硕士课程。浸会大学的授课型硕士课程在香港、珠海、深圳都有班级授课,李文老师也介绍这些课程的区别:“在香港校区的课程,全职的就是一年制,如果兼职的就要两年制,珠海联合国际学院只有一年制全职班,深圳只是有两年制的兼职班。另外在香港是英文授课,而在深圳和珠海,是用中文来授课。我们提供的课程设置可以说是非常多样化,希望能够满足不同的同学的需要。”
浸会大学传媒管理社会科学硕士课程最大的特点是跨学科设计,这个课程是由传理学院与商学院合办的,因此课程内容也结合了双方不同的优势,这个课程的学生既能够学到传媒方向与工商管理方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其实我经常会形容传媒管理课程,它就是传媒行业中的工商管理的硕士课程,对传媒行业的管理、领导能力和素质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课程的提供一个非常全面的综合的局面。”
传媒管理硕士课程中有四门必修课、四至五门选修课,必修课分别是传媒管理入门、企业财务管理、策略管理与商业政策以及环球营销策略,选修课大概有30门,其中既有一些是由商学院提供的课程,也有很多是由传理学院提供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选择。一般来说整个课程要修27个学分。传媒管理硕士课程的老师也是分别来自于传理学院和商学院。李文老师在传媒管理硕士课程中教授《传媒管理入门》必修课程,李文老师善于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内容,并会邀请许多传媒高管分享实战经验。另一位来自商学院的彭教授是一位营销专家,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营销传播以及社会责任营销,彭教授负责主教传媒管理专业的选修课《整合营销传播》,彭教授善于运用框架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意与洞察力。除了浸会的老师,课程也会经常邀请业界的领军人物来开设讲座。
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第二个硕士课程是传理学文学硕士课程。这个课程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推出的硕士课程中历史最悠久的,已经24年了,毕业生可以说是遍布两岸三地,每年约有100多名学生毕业,课程内容中安排了传播学理论的课程与公关、广告等实务方面的课程,总共需要修满27个学分,课程设置包括两门必修课,其中一门必须要上的课程是《传播学研究方法》,另外一门的必修课可以从《传播学理论基础》和《媒介与社会》两门课程中2选1,除了修两门必修课之外,还要上7门选修课,所以他选择也非常广泛。
传理学文学硕士课程的授课老师都是传播领域的知名学者和资深业界人士,比如传理学文学硕士课程的主任石静远博士,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者,现任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传播系助理教授,在很多有关传播方面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她的研究主题覆盖传播与说服,健康传播以及新媒体研究。此外,公关、广告方面偏实践类的课程,还会邀请不少资深业界人士任教,比如国际公关、广告公司的地区负责人,还有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公关总监、传讯总监,或者香港公关广告业界的一些领军人物。比如毕业于浸会大学传理系的老师袁文俊博士也是传理学院的客席讲师,在业界也非常资深,曾任奥美集团香港及华南地区主席,并于2005年至2010年期间担任香港广告商会(HK4As)主席。袁博士也曾经在香港特区政府的一些顾问委员会中担任职务。
传理学文学硕士除了在香港本校有课程,在深圳特别开办了深圳班,据李文老师介绍,深圳这个班有三大特点:“首先学位证书跟香港的课程是一样的,都是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发出的。第二点是任课的老师绝大部分也是香港校园的老师到深圳为同学们授课,而且是用普通话授课,不要求英语考试成绩达标,所以这个课程适合一些英语成绩不是太好的,或者对英语不是很有信心的同学报读。此外,这个课程是兼职的,所有修读这门课程的同学其实都是在职人士,所以课程都是安排在周六或者周日集中上课,平时也靠大家自学,或者通过我们网站提供的内容来修习。”
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的第三个非常有竞争力的硕士课程是国际新闻文学硕士课程,这个课程主要是培养可以在英文媒体中担任记者、主持人或主播的人材,比如路透或彭博,所以这个课程对英语的要求也比较高。课程的授课老师都曾是一些主流英文媒体的资深记者或编辑。这个课程有两个不同的专业方向,一个是时政新闻方向,一个是财经新闻方向。国际新闻专业,必修课有5门共15个学分,包括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或国际新闻体制比较概论、国际新闻与专题写作、进阶国际新闻报导写作、新闻法规与专业操守以及多媒体新闻工作坊;财经新闻专业必修课也是5门15个学分,包括财经新闻报导写作、经济学概论、商业与金融、进阶财经新闻报导写作以及多媒体新闻工作坊。选修课的要求是修满12个学分,选择比较多,包括大众传播、传媒管理等,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规划进行选择。
李文老师也特别介绍了目前担任国际新闻文学硕士课程主任:两岸三地非常著名的前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博士。闾丘博士在媒体工作了二十年,曾在凤凰卫视担任记者、主持人、评论员以及新闻总监,她是2006年哈佛大学尼曼学者。她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在浸会大学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获得大众传播博士学位。国际新闻文学硕士课程的副主任RobinEwing女士来自美国,她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取得英国文学学士学位,并在德州大学取得新闻学硕士学位。过去十八年来,她在亚洲担任记者以及在学校任教。她的研究领域包括叙事性纪实文学及电子化新闻。Ewing女士在2006年透过美国国务院奖学金计划来到香港浸会大学,并成为传理学院教师团队的一员。
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第四个授课型硕士课程是影视与新媒体制片管理文学硕士课程。这个课程旨在配合两岸三地蓬勃发展的影视及新媒体文化产业,致力培养影视业的制作管理人才。过去七年来,毕业于影视与新媒体制片管理文学硕士课程的学生近 800人,这个专业毕业的同学也基本都进入影视行业成为制片人,或者向管理方向发展。
课程内容主要是制人工作中涉及的一些重要内容,比如项目融资、市场调研、财务管理、营销宣传、推广发行等,这个课程也要修满27个学分,9门课,其中5门是必修课,包括影视与新媒体财务(融资)管理、影视与新媒体宣传、广告及发行、影响与新媒体政策与法规、制片剧本分析、媒体艺术基础。影视与新媒体制片管理文学硕士课程主任是亚太地区资深影视制作管理人文树森教授,曾经担任新加坡政府的广播与电影司的司长,也是《仙剑奇侠传》的总监制,并被好莱坞娱乐杂志评为亚洲五十名杰出电影领袖。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人工智能与数码媒体理学硕士课程是一个新开设的项目,19年9月份才推出,这个课程由传理学院主办,计算机科学系协办,也是一个跨学科的课程设计,所以招生可以面向不同的专业背景,这个课程中有些同学本科是学习计算机相关学科的,也有不少学生本科是传媒相关专业的,还有一些学生本科与这两个专业都不相关,也可以申请这个课程。
由于这个课程对专业背景的包容度比较高,那么如何让不同背景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就成为课程设置需要关注的要点,因此,人工智能与数码媒体理学硕士课程设置了四类科目:衔接科目、核心科目、专业选修科目和自由选修科目。衔接科目主要是针对没有计算机或传媒背景的同学开设的两门课程,如果没有传媒背景的同学,可以选择Basics in Media andCommunication、如果没有计算机相关专业背景的同学可以选择Basic Programming for Data Science,如果两个专业背景都不具备,则需要两门衔接课程都学习。总体来看,学生需要修满10门课共30个学分,包括1-2门衔接科目、2门核心科目,2-4门专业选修课,2-4门自由选修课。其中核心课程AI for Digital Media和AI and Digital Media Workshop都是必修课程。
人工智能与数码媒体理学硕士课程主任张昕之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研究领域包括数码媒体与社会变迁、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效果、以及健康传播,已任教于若干跨学科课程,包括数码媒体中的人工智能(AIfor Digital Media)、计算新闻(Computational Journalism)等。课程副主任王小辉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结合自身工程学和信息学的教育背景,致力于数字时代背景下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研究。研究关注于信息传播学的跨学科领域,包括社交媒体、大数据、健康信息以及人机交互。王小辉博士的课程以实际案例探讨大数据分析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包括AI and Digital Media Workshop,Big Data Analytics for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李文老师也特别强调了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的申请事项,目前只接受网上申请,费用450港币,学费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安排,也有所差别。香港校园的课程费用最高,这也是因为香港校园的规模最大,各方面的资源也最丰富。入学申请要求方面,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大部分授课型硕士课程对申请人英语的要求是雅思6.5分或以上,托福79分或以上。除英语成绩外,申请人还需要提供大学学位证书及中英文成绩单,一篇500字英文个人陈述,以及两封推荐信(推荐人为任课老师或实习时的上级主管均可)。
香港浸会大学也安排了丰富的校园活动,比如传理学院每隔两年会举办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邀请一些普利策新闻奖得奖者到浸会大学,利用一周左右的时候,开办讲座,给学生上课,同时学生们也可以采访这些普利策获奖者。传理学院甚至还出过一本书,由闾丘露薇老师主编,将8位获奖者的采访结集成书出版发行。亚洲出版业协会卓越新闻奖可以说是亚洲非常有份量的新闻奖,浸会大学也会每两年举办工作坊,邀请获奖者到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给学生上课,组织论坛等,也是一周左右的时间。此外,浸会大学传理学院还会举办国际传媒沙龙活动,邀请一些知名的国际媒体人来上课或开讲座。浸会大学还在2018年首次举办了全球大学生电影节,大约有99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来参加,参赛作品有1300多个。
除了丰富的校内活动,浸会大学也为学生创造了不少走出校园,走出香港,积累更多国际经验的机会。比如今年1月份,浸会大学安排了5个实地考察交流的项目,包括中国台湾、巴黎、布拉格、威尼斯、伦敦,除了当地名胜古迹的游览,还会有相应的课程,比如在伦敦的时候,浸会大学邀请了伦敦电影学院为学生开设了一周的课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