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活跃在柬埔寨偏远乡村的中国人
泛亚生活记者 赵耀
1
从东北人特有的直言快语,到遇到刺心的委屈一笑而过。
做了两年慈善后,38岁的女子宝儿一下子想通了。
宝儿所在的慈善机构叫柬埔寨国际慈善总会(前身“善心会”),专门帮助柬埔寨贫困地区建学校,推广中文教育。
本来是功德满满的事,但在工作中,宝儿却经常听到:
“出钱让你们出风头?”
“你们搞慈善把我们道德绑架了,不捐不行。”
“哪有那么多好人,其实就是在洗钱。”
……
别人随口说出的一句句话,仿佛一把把刀子,刀刀刻印在宝儿柔软的内心。
宝儿2006年来到柬埔寨,她的家族在这里开餐厅、开点心厂、做海鲜批发。自小衣食无忧的她,经历更多的是商业的利益博弈,很难理解基于情绪化无缘无故的恶意。
刚开始她会反驳、会抗争,久而久之她发现,恶意像城墙,语言像拳脚,打出去城墙依然坚硬,自己反而会受伤。
慢慢地,她学会宽容对待。
世人皆笑我痴狂,我笑他人着了相。
就像一位智者说的,很多中国人看见香车豪宅就联想到成功,看见美人就想到纯洁,看见有钱人就竖起尊敬,看见贫者就自觉溢出几分傲慢……,殊不知,豪车可能是贷款买的,贫者也可能曾经是位大人物。
对待慈善也是如此,国内慈善相关的负面消息被无限放大。慈善成了最矛盾的综合体,做最善的事,却如影随形着最恶毒的偏见。
想通后的宝儿经常宽慰自己,“看破是一种智慧,放下是一种快乐。”
2
这是叶子经常教她的一句话。
44岁的叶子是一位“宝妈”,也是柬埔寨国际慈善总会的会长。
叶子的丈夫在柬埔寨工作多年,2015年,她带着孩子跟了过来。
刚来时,叶子对柬埔寨的印象并不好,各方面条件太差,和国内根本没法比。
直到有一次,丈夫给她讲一些柬埔寨的故事,这里的贫困、这里的疾病、这里的孤儿……,字里行间闪现的一个个苦难形象让她落泪。
从那以后,她就经常参加当地社团的慈善活动,和好友隔三差五给贫困儿童送日常用品和学习用具。
(中间:叶子;左一:宝儿)
叶子和宝儿就是在那时候认识的。
2018年,叶子有一次发动朋友圈向贫困地区捐衣服,不少朋友响应,把不用的旧衣服送给她。不在家时,叶子会让朋友暂时存放在附近的餐厅,回去再取。
叶子有次出差很久,“积攒”了很多衣服等她取。回去后叶子发现,餐厅把衣服码的整整齐齐,还专门挑了个干净的地方存放。
这个餐厅老板就是宝儿。
两人自此认识成为朋友,叶子后来甚至入股了餐厅,两人成为生意伙伴。
两位女子也成为慈善路上的“苦难”战友,为了省钱,她们经常当苦力,多次跑遍金边角角落落,采购捐赠品。
3
2018年底,一次偶然的经历改变了叶子、宝儿的慈善方向。
实居省乡下有个庙,十多年间,住持收养了50多名弃婴,十里八村没有养育能力的、不负责任的、需要外出打工的父母,都会把孩子丢弃到庙里。
无法兼顾寺务的住持只得还俗,专心照顾孩子们。
50多个孩子要养活,吃喝拉撒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不敢有个意外,比如孩子生病了,因为经常欠钱,住持带孩子去看病时,诊所远远地就把门关上,任他们怎么敲门都不开。
那次捐赠后,叶子第一次思考“怎样从根本上改变被捐赠者的命运”。
信佛的叶子自然想到,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
当时村里没有学校,没有老师,只有邻村一名高二男孩自愿当义工,每到周末过去教一些中文,村里有棵大树,他们就席地坐在树下学习。
回城后,叶子与朋友商量捐建学校。丈夫也支持,表示“你们先捐着,不够的我来添。”
对于这段历史,好友宝儿非常了解,“总有人说叶子借着建学校,拿别人的钱出风头,实际上出钱最多的就是她。”
在家人、朋友和柬埔寨江西商会大力支持下,叶子很快凑齐了工程所需的3.7万美元。
3个月后,拥有两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的学校就建成了。
中南半岛五彩斑斓的阳光下,新校舍宽大敞亮,散发着温煦的讯息。
住持笑了,孩子们笑了,叶子、宝儿等人也笑了。
4
由于女性天生的细腻,叶子主导的慈善总会总是散发出“母性”的温润。
比如学校建好后,一般施善者会认为善缘已了。但叶子不是这样。
她会经常回访,送去孩子们需要的物资。
甚至为了增加孩子们学习语言的兴趣,本身就是“宝妈”的她会下载很多柬语、中语、英语动画片,带给孩子们看。
建校的工作也被她安排的有条不紊。
第二个学校于今年6月落成,位于暹粒某偏僻山区,四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加上从国内订制的桌椅讲台,共花了5万多美元。
第三个学校位于桔井省,原造价只需要3万美元,8月份开始募集,结果一个月下来,有100多人捐款,共筹集资金6.4万美元。
直到现在,还有得知消息的人要捐款。
值得一提的,第一个捐款的是一位柬埔寨老哥,他通过朋友圈知道建校的信息,不留姓名,主动联系捐了5美元。
5
宝儿越来越发现,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慈悲的种子,只是有的人沉睡的太久。
而她们的行动,又仿佛袅袅梵音,催醒了许多华人内心的“善”。
加入叶子慈善团队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已有会员约200人。
会员中,90%是中国人,也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柬埔寨人。
来柬埔寨10多年、经营3家奶茶店铺的郁明是慈善总会秘书长,也是义工骨干。
他和叶子认识在今年初国内疫情刚刚暴发时。
(左一为郁明)
那时柬埔寨人防疫意识还不强。叶子通过努力,从印度进口了一批医用口罩,准备发给柬埔寨群众。
人手不够,叶子到处喊人帮忙,得知消息的郁明就报名了。
那次,义工兵分四路,在金边人流最密集的地方设点,五天时间发了1万副口罩。
叶子观察到郁明做事认真负责、执行力强,就推选他为义工队长、秘书长。
和郁明类似,在做善事的路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成为 “战友”。叶子、宝儿不再孤军奋战,他们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慈善工作也更加专业、分工更细。比如做快递的林明立、做工程的何胜、做装修的顾育利等人,他们有的懂工程、有的通柬语、有的车技了的,都有绝活,他们和郁明一起组成了先锋队,主要负责捐建学校的前期工作,包括调研、造价和办理手续等。
6
甚至有大咖带着团队“入伙”。
半年前,知名房地产公司摩根集团的小Q总看到慈善总会在金边发口罩的新闻时,心里瞬间感到暖暖的。
和叶子一样,小Q总在国内也做过十多年的慈善,来到金边后同样在寻找慈善方向,叶子的教育慈善实践让她感到找到了同类。
观察一段时间后,她选择了加入。“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刚好有这样一个组织,做的事又刚好符合自己的想法。” 小Q总说。
摩根集团人才多,在小Q总的带动下,公司多名中国籍、柬埔寨籍员工,也自觉成为慈善义工。
(小Q总和团队在一起。粉红衣服为小Q总)
小Q总亲自把慈善总会会计工作承担了下来;营销策划部门帮助慈善总会制作纪录片;法务部门帮助慈善总会解决碰到的法律问题……
这是一段激情澎湃的日子。所有人都在凭着热血做事,没人领工资,相反还会积极捐出自己的款物。
小Q总还多次表示提供免费的办公空间,只是由于位置等原因被叶子婉拒。
不过慈善总会搞活动的场地,基本都由摩根提供。每月初一,慈善总会都和寺庙高僧一起搞放生活动,摩根也会提供免费游艇、码头等。
7
慈善这份工作并不容易,却从没有人抱怨。
“战友”们都是企业主、上班族,平时很忙,有任务时,郁明会在微信群里提前通知,大家很默契地调整好时间,按时参加。
比如前几天他们去了班迭棉吉省马来县考察,这里靠近柬泰边境,光车程就花了8个多小时。那天下着雨,车陷入泥泞,最后换乘了20分钟拖拉机,又卷起裤腿蹒跚走了很久才抵达村里。
村里现有的学校其实不能称为学校,那是在村里的一棵大树下,随意划了一块地,搭个帐篷,三面围着铁皮,地还是泥巴地,泥泞齐膝深。
他们和村长聊了很多,并在泥巴地里考察了一天。
“一方面确保建校的实际需求,同时也确定是否符合柬埔寨政府的规划。另外,我们也精打细算,不浪费一分钱。”郁明表示。
辛苦是肯定的,但施予他人后内心的愉悦更让大家开心。
村里之前没有来过外人,村民们第一次见到中国人也都很感动,纷纷把家里最好的食物拿出来款待。
8
越来越多善因善果善缘在身边集聚,“恶”的城墙在悄悄烟消云散。
不知从何时起,宝儿发现,主动参与慈善的人多了,有偏见的人少了;对慈善的尊重多了,随口而出的轻薄之语少了;甚至一些之前有恶意的人,也变得柔和。
在叶子的教育慈善实践中,个体参与者释放善意的同时,也洗涤着身上的浮躁、轻薄和戾气。
叶子说的,“做慈善如同呼吸。善就是善本身,当做善事成为一种本能,参与者自然心无旁骛。”
「泛亚生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