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03日 星期五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根据民航局发布的2021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去年全行业亏损842.5亿元,其中航司亏损670.9亿元,机场亏损246.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与航司/机场的百亿巨亏相比,保障企业在去年赚了74.6亿元,还比上年增加23.8亿元,此外保障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40.0亿元,比上年增长48.4 %。

其实,民航局所说的保障企业就三家,分别是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航材),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中航油)及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中航信)。这三家公司与三大航空集团相同,也是同属国资委的央企,于2002年民航体制改革时改制诞生。正如三家企业的名称所示,其主营业务分别为航材,航油及信息服务。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航旅圈查询历年民航局公报发现,三家保障企业在疫情前的盈利水平基本都保持稳步提升,即使是在疫情刚发生的2020年,也都实现了盈利那么,这三家民航保障单位为何能扛过疫情的寒冬逆势盈利?都是靠主业赚钱的么?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中航材:2021年营收59.37亿,利润总额1.82亿;

2022年一季度营收7.66亿,利润总额为6536万。

中航材的前身是1980年经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也是中国民航系统成立的第一家公司,主要从事飞机采购及航空器材保障业务。

在2002年民航体制改革之前,所有国内航司采购飞机都要通过中航材,改革后,三大航等也开始组建自己的进出口公司,可以直接向飞机制造商引进飞机。

不过,飞机批量采购仍然是中航材的重要业务之一。对于中小航司来说,每年引进飞机的额度不多,而中航材则可作为“团长”将这些航司的需求打包形成批量,与飞机制造商谈判并签订框架合同,通常出手就是上百架

从2002年集团成立到2020年底,中航材共计签署2700多架飞机的批量采购框架协议,落实2300余架飞机交付任务。最近的一次公开采购还是在2019年,中航材在法国巴黎与空客签署采购300架空客飞机的协议。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批量采购通常更有利于降低飞机的价格,航司也不用向中航材支付佣金,在签订框架协议后,正式的采购合同则是直接由航司及制造商签署,飞机采购款项也不通过中航材由航司直接向制造商支付

那么,中航材靠什么赚钱?其主要通过向飞机制造商在飞机交付时收取技术服务费赚取收益,因此飞机批量采购业务毛利率很高,通常能达到90%以上

然而,受波音737MAX停飞、暂停交付及新冠疫情影响,2018-2020年中航材批量采购飞机的交付数量逐年下降,这也意味着中航材在这项主业上的收入大打折扣,其飞机批量采购业务在21年亏损1.73亿元。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而近年来中航材最赚钱的业务及主要收入来源则是飞机租赁。

2006年,中航材与世界最大飞机租赁公司荷兰爱尔凯普飞机租赁公司(AerCap B.V.)及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航空融资公司(CA-CIB Airfinance S.A.)合资成立爱尔兰奇龙航空租赁有限公司,中航材持股50%,为控股股东,爱尔兰奇龙21年营收为7.99亿元,利润总额2.46亿元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截至2021年底,爱尔兰奇龙共有31架飞机,均为空客A320系列及波音737等窄体飞机,租期6-20年不等,租金水平为20-40万美元/月。客户大部分集中在国内,主要为中国联合航空、吉祥航空、四川航空以及山东航空,国外客户主要为欧洲及印度航司,没有俄罗斯及乌克兰客户,因此目前的收入比较稳定。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截至2021年3月情况,目前爱尔兰奇龙共有31架飞机

此外,飞机零部件等航材贸易分销与共享业务也是中航材的主要及赚钱业务之一,21年实现营收16.2亿元,利润总额1.1亿元

航材业务由旗下中国航空器材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前身为民航局航材处,2016年,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该公司在原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由南航集团、中航集团、东航集团、中国航材及中国国新共同改组设立,五家股东的持股比例分别为24%、23%、22%、21%及10%。

航材租赁等共享业务是其重点推进的方向,目前该业务已为三大航和波音在 777、787 飞机航班北美航线提供周转件集中保障,同时开拓A330增强型起落架租赁和发动机租赁及支援市场。【相关:【现场】三大航罕见携手,不为“超级承运人”只为……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2020年航材业务销售前五客户情况

此外,中航材还涉足地面工程与设备,通航及培训等业务。其中地面工程与设备业务21年营收27.65亿,利润总额2791万;通航业务营收2.88亿,但亏损6346万;与空客合资的华欧航空培训中心21年营收1.44亿,净利润1493万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中航信: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2021年营收54.76亿,利润总额6.64亿。

中航信前身为中国民航计算机信息中心,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是在2000年10月,由中国民航计算机信息中心联合当时所有国内航空公司发起成立,2001年2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交易,2008年7月,中航信完成主营业务和资产重组并在香港成功整体上市,因此中航信的几乎所有业务,都在上市公司内。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中航信此前一度完全垄断国内订座系统服务,所有国内外航司及机票代理在出票时都需要使用中航信的系统,随着2012年民航局放开使用国外全球分销服务提供商(GDS),中航信的“过路收费”盈利模式才被打破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不过,目前航信仍然是国内的唯一GDS供应商,且收费较国外GDS低,国内航线每段预订费为4.5-6.5元,国际航线6.5-7元,并实行累进制折扣收费模式,国内只有春秋及九元航空没有使用中航信的旅客服务系统,但前者在2019年接入了中航信的低成本分销平台。

目前,中航信的主要营收还是来自对航空公司和机票销售代理人订座分销离港等航空信息技术服务的佣金,这部分的收入占21年总收入的38.8%不过相比20年的45.5%和疫情前19年的55.6%有所减少,主要是由于疫情造成的航班及旅客量减少以及客户使用服务有调整所导致的。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尽管其在传统业务上的收入有所下降,中航信还是在疫情期间连续两年实现了盈利。其在年报中表示,由于公司于2021年度加强了市场拓展力度及与客户的沟通,信用减值损失有所冲回,并进一步加强了成本控制,以及机场数字化产品业务增长,故使公司盈利水平同比增加。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中航信所说的机场数字化产品等系统集成服务也是其近年来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且比重逐年增长。

系统集成服务在21年的收入占全年的25.5%,20年为21.5%,19年为14.4%。近年来新启用的北京大兴、成都天府、青岛胶东等机场,在值机、安检、登机等各个环节都新增了不少“黑科技”,例如旅客可以刷脸就完成出行的全流程,这些机场数字化产品的建设就来自中航信。

与这些“黑科技”相关的智慧民航建设也是民航“十四五”发展的主线,航信也在年报中称,国家重点部署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民航领域的应用;航空公司数字化、智能化需求迫切,为公司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此外,对于旅客来说,航空出行经常使用到的航旅纵横APP,也来自中航信旗下的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航旅纵横除了航班信息查询及值机等功能,还拓展了机票、酒店、保险等业务,甚至还在今年瞄准了元宇宙的风口,卖起了数字藏品。不过,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在21年并未实现盈利(营收8249万元,净亏损1亿元)。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中航油:最赚钱的千亿级民航企业,曾连续十年进入世界500强

中航油并未公布其2021年年报,不过根据中航材集团及中航信上市公司的盈利数据,可以估算中航油预计在21年至少赚了几十亿,其在21年4月披露的第一季度报告显示,21年一季度中航油已经赚了18.43亿,营业收入495亿元

中航油是以原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为基础组建的国有大型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是集航空油品采购、运输、储存、检测、销售、加注为一体的航油供应商。

航油供应是其核心业务,通常年营收占集团总体的40%以上,经营主体是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三家股东分别出资19.38 亿元、11.02 亿 元、7.60 亿元,持股比例分别为 51%、29%和 20%。

目前,国内航油的售价由航油出厂价格和进销差价构成,其中发改委负责出厂价格的管理,主要参考新加坡市场离岸价和海上运保费;民航局负责进销差价的管理,依据供油公司的供油成本及合理利润确定。

中航油曾在2020年的一份融资说明文件表示,其在国内航油销售市场处垄断地位,全资、控股、参股企业拥有的市场份额之和约为95%,这也就意味着所有国内外航司在国内加油,几乎都是由中航油提供,大部分机场的加油设施也由中航油建设或管理,每年的营业收入都在千亿级别,并在2011-2020年连续十年进入世界500强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此外,中航油与航司的销售合同均为一年一签,结算方式按客户信用等级分为赊销、预付款。赊销账期为15天, 通常以银行汇款方式结算。

而中航油本身不生产航油,采购主要来自国内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海油等资源企业,结算方式以银行汇款为主,账期为发票日后7至15个工作日。2019 年, 中航油从国内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比为79.07%。国外采购由子公司新加坡公司统一招标采购,按航油的油源性质分为保税进境暂存采购和非保税进境暂存采购。结算方式以银行汇款为主,账期为提单日后27至30天。

由此看,中航油的生意基本上是稳赚不赔的。

不过,由于疫情造成的航班量减少,国际原油价格在2020年一度下挫,以及民航局在疫情期间下调降低8%航油进销差价基准价。中航油在20年收入大幅下降,并在2021年跌出了世界500强的席位,但其在20年仍然实现了1500多亿元的营业收入,以及约46亿元的利润总额。

根据民航局本月发布的2021年民航行业统计公报,去年全行业运输航空公司完成运输起飞架次395.20万架次,比上年增长6.5%。其中,国内航线完成运输起飞架次385.53万架次,比上年增长7.9%。这意味着航司2021年在国内的加油量也将大于2020年。此外,国际航油价格也在2021年不断回升。因此,以稳赚不赔的航油供应业务为主的中航油,在2021年仍然业绩不凡。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此外,为避免国际油价波动,中航油还通过其新加坡公司利用衍生产品进行套期保值,新加坡公司全称为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26日,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主要从事航油供应与贸易、其他油品贸易和油品相关实业投资。值得一提的是,在2004年由于石油衍品交易亏损事件被迫停牌,重组后于2006年恢复上市,中航油持股51.31%,BP投资亚洲有限公司持股20.17%,公众持股28.52%。

新加坡公司也是中航油境外航油供应的主要渠道,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76亿美元(约1180亿人民币),净利润4000万美元(约2.7亿人民币)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除了航油的销售及贸易业务外,中航油也涉足成品油及物流等业务,在不少机场周围也有中航油的汽油加油站。2020年,中航油旗下中国航油集团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证监会网站刊登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在上交所上市。

揭秘|疫情逆势赚75亿,这三家民航企业靠什么

眼下,民航业进入至暗时刻,你认为一直赚钱的保障企业,是不是应该为行业做些什么?欢迎文末留言~

上一篇新闻

夜话丨又一支线航空投奔干线机队,多航司推出长期付费权益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航展尚未签大单 但飞机制造商仍然乐观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