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海撞机到中国玩具风波——周文重的外交生涯
2009年9月,周文重大使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左);周文重的题词:努力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右)
【导读】文汇报自今年1月3日起推出《我和我的祖国·70年70人》系列报道,关注共和国70年波澜壮阔奋进历程中,在各条战线上为国家发展、为民族复兴、为人民幸福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奋斗者、建设者。今天文汇报近距离版面刊发第26位人物——前驻美大使周文重。此前已刊发了马盛德、柳鸣九、于漪、谢辰生等25位各行各业的大家,1月31日,讲堂曾贡献98岁哲学家张世英先生访谈。(见文末链接)
【人物档案】
周文重,1945年出生于重庆,幼年随父母迁居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73至1975年,在英国巴斯大学、伦敦经济学院进修。
1970年初,周文重开始外交生涯,先后在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外交部翻译室、美大司工作,是“一国两制”提法的第一个翻译者。历任中国驻巴巴多斯、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美国大使。曾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现任中国-美国人民友好协会副会长、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著有《出使美国2005-2010》《斗而不破:中美博弈与世界再平衡》等。
【正文】
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的第二天,周文重出现在中美企业家对话现场,来往的招呼声中,不时还能听到“秘书长”的称谓。“不要再喊我秘书长了,我现在只是论坛的咨询委员”,周文重多次纠正。如同9年前,人们努力习惯将“周大使”改口成“秘书长”。
2010年4月9日,时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论坛年会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由卸任驻美大使的周文重接任秘书长。“善于沟通,比较圆润”是当时外界对这位新秘书长的评价,而这样一种风正源于周文重数十年的外交智慧。从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到奥运火炬在旧金山的“戏剧性传递”,从人民币汇率问题到两国高层互访,周文重见证了中美外交的风云变幻,其“沉稳、冷静、寻求平衡”的外交风格也愈发为人称道。从大使到秘书长,身份更迭,但与“人”打交道的沟通智慧始终相伴。
2010年,卸任驻美大使的周文重接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来自网络)
交心:拜访一百多位美国议员,最好的外交在民间
飞机呼啸着穿越云层,再度向大洋彼岸的美国飞去。
2005年,周文重接替原驻美大使杨洁篪出任新中国第八任驻美大使,花甲之年的他再一次回到了熟悉的华盛顿。回想起1978年,已多次在重要场合为中央领导担任翻译的周文重,作为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柴泽民的助手抵达华盛顿,目睹五星红旗在中国驻美大使馆上空升起,由此与美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但和当年境况非常不同的是,“中美关系已经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在美国做大使,就要随时准备处理各种棘手问题。”这给新上任的周文重出了大难题,也让他愈发感到有一件事迫在眉睫:“美国人民需要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于是,一上任,他就开始制定目标:一是遍访美国50个州;二是尽可能多见些联邦国会议员;三是想方设法增加美国公众对中国的了解。周文重笑称这是“下基层”,“人都是讲感情的,但这样的沟通绝不要指望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一个水滴石穿、逐步积累的过程。”对他而言,外交就是做“人”的工作。
2007年4月,周文重应蒙大拿州鲍克斯参议员(穿白衬衫者,后曾任美驻华大使)邀请访问蒙大拿州
周文重兑现了他的承诺。五年时间里,周文重在忙碌的行程中见缝插针地完成计划,拜访了一百多位议员。他几乎走遍了美国的每一个州,每到一处,就积极地宣讲中国的立场,同时实地调研,希望增加当地公众对中国的了解。
周文重回忆,2005年11月初,他受邀访问了全美第二大农业州艾奥瓦州,交流中,他强调通过对话妥善处理中美经贸摩擦分歧,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当时的州长维尔萨克向周文重表示,中国从艾奥瓦州进口大量农产品,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也价廉物美,艾州人民从中美贸易中受益匪浅。作为一州之长,他热忱欢迎中国成为艾州的投资者、供应商和客户。他同时也对那些阻挠中美经贸合作的联邦议员提出批评,认为他们应该认同贸易和竞争,而不是搞贸易保护主义。周文重至今清晰记得,“离开州长办公室,艾奥瓦州各界人士支持中美友好和互利合作的热情表态在耳边回响,为我驱走了初冬的寒凉。”
半年后,周文重前往在美国中西部的內布拉斯加州和密苏里州举办的美中经贸论坛,当时美国国会和媒体均有人散布言论说,中方的不公正贸易策略正侵蚀着整个美国的工业。“作为驻美大使,我必须尽快将实际情况和中方观点立场告诉美国各界,消除他们将中美贸易不平衡怪罪于中方的误解。”短短的几天行程中,周文重逢人便讲中美贸易,相伴而来的“回报”则是密苏里州副州长金德和共和党联邦参议员邦德异口同声地强调,美中虽然语言文化不同,但都希望为各自的人民创造繁荣。
马克·吐温在自传中写道:“肤色和条件横加给我们一条难以捉摸的界限。”但两次腹地之旅让周文重看到,中美人民之间的“界限”其实并不是深沟大壑。患难见真情,对于任内的两次灾难外交——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和中国汶川大地震,周文重先是代表中国帮助美国救灾,后又代表中国接受美国帮助中国救灾,这让他看到了“最好的外交使者在民间”。
华盛顿时间2008年5月19日凌晨2时,周文重在驻美国使馆全国哀悼日默哀仪式上讲话
当然,繁忙的行程让周文重留给自己的时间所剩无几。一年365天,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常靠外出路上十来分钟打个盹儿来补充精力,锻炼身体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回忆起这些经历,他笑称:“还好我当时年轻,除了一次右眼突发视网膜脱落外,身体基本上还算无恙。”
前瞻:跟踪调研美国金融危机,提前一年多预警
周文重有着敏锐的金融嗅觉,这与他早年的学习分不开。28岁时,周文重曾赴英国留学,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都是他当时钻研的学科。自从美国提出中国要充当“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之后,中美关系的显性和隐性的经济摩擦不断,本就受过专业训练的周文重在金融领域用心用力。在常驻美国的日子里,周文重结识了华尔街的一些“大人物”,美国高盛、摩根士丹利、大都会人寿、摩根大通、纽约人寿、AIG (美国国际集团)等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董事长或总裁都在他的拜会名单中,“一来华尔街行情的波动常常会转变成华盛顿政治风云的起伏,二来可以借机了解他们对中国国内金融改革的看法和建议。”
1973年,周文重赴英留学时在伦敦留影
“持续关注,搜集情报,准确传递信息”,这是周文重“经济外交”的实践准则。2007年4月24日,美国3月成屋销量下降 8.4%,美国次贷危机拉开序幕。周文重和中国驻美使馆迅速地注意到这个苗头,开始关注美国次贷危机,并在第一时间向国内报回了次货危机的发展动向、有关情况及使馆的看法。此前,周文重专门会见了美国前财长斯诺,听取他的看法。斯诺表示,美国正经历非常困难的时期,经济正趋于衰退,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信用紧缩,美联储应采取大胆措施缓解信用紧缩。
“当时我们陆续就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美国股市大幅下跌、美欧金融市场信用紧缩等问题向国内报回了有关情况和看法。”此后,周文重不断关注事态发展,8月上旬,驻美使馆向国内报回了关于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扩大的看法。“我们着重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正加快向美国整个金融体系扩散,美国金融市场正进入大幅动荡期,美国经济前景堪忧,建议国内密切关注,妥善应对。”
后来,周文重从人民银行等部门了解到,驻美使馆向国内提出的上述看法,距离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提前了一年多的时间,是对此次金融危机的最早预警。
2009年4月18日,周文重参观波音公司
冷静:美国人再也不说“不敢给孩子买中国玩具了”
柴泽民在任期内曾向卡特、里根两届政府进行了数十次交涉,周文重皆随同前往,全程从中翻译周旋,内中的艰苦斗争、酸甜苦辣,他一一尝遍。周文重喜欢看人物传记,美国前政要的书他全部翻阅。讲故事,用事实说话,而不是简单地去重复一些原则、立场,正是他从中学到的沟通要领。
其实,周文重上任驻美大使伊始,外媒并不看好,评价为“周出使于一个相对稳定但很难突破的瓶颈时期,任重道远”。5年后,当周文重卸任之际,正在北京访问的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给维基百科有关周文重的简历上补充一条:“周在建设中美关系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个关键作用,与周文重对“人”的沟通分不开。
2009年12月19日,周文重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前留影
2007年,中国外贸依赖度超过70%,而恰恰这一年,输美产品的问题激烈爆发。先是出现了数千只宠物生病甚至死亡的消息,其原因被指为中国进口的饲料有致命的化学物质三聚氰胺;祸不单行的是其后美国美泰公司近百万卡通玩具含铅量超标,查出的原因说是由中国产品的质量引起。媒体炒作带来的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力,迅速发酵成一场引起美国公愤乃至世界注目的恶性事件。一系列危机考验着当时的驻美大使周文重,一方面,他要忙着接待美国政府及各界来访咨询,另一方面又要及时向国内汇报事件重点,分身乏术的同时还要想着如何迅速解决这件事。
出现危机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化危为机。迷雾中,周文重把重点和突破口放在了美国国会议员身上,在他看来,如果把议员的工作做好,一是能够防止对中国企业输美产品不利的提案形成,二是议员的态度是能够减少媒体的炒作,三是议员的声音能说服、安抚美国民众,一举三得。周文重选择从最有威望的议员下手,他首先拜访了两个人——参院民主党领袖之一德宾,以及特别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众院强势女议员德劳罗。
周文重记得,2007年8月的一个周末,他突然收到美国国际特奥会主席施莱佛的拜访请求,施莱佛告诉周文重,他们采购的一批中国制造的玩具送检了,实验室得出的结论是“玩具含铅严重超标”。如同在处理奥运圣火传递、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中保持沉稳冷静一样,周文重思索片刻后问道:“是送到官方认证的实验室检测吗?”这是一个关键的核心问题。
“不是,家长急,随便找了个实验室。”施莱佛很坦诚。
“应该找一个官方认证的实验室去检测。”周文重舒了口气,给出建议。
不久,施莱佛来电说,“官方的检测结果显示基本没有问题。”随后,他送来了复检结果:中国玩具的含铅量为20-30ppm,远远低于600ppm的美国标准。
然而,危机并没有解除,为促使美国人对“中国制造”恢复信心,也为回应美国媒体的不实报道,周文重继续做“人”的工作,给美国民众释疑增信。而强硬的德宾议员再也没有提及“不敢给孙子买中国玩具了”。
冷静化解了危机。五年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2009年11月18日,周文重陪同奥巴马游览长城
服务:因漏排座位给李开复写“致歉信”
2010年3月1日,周文重正式卸下驻美大使一职,“我马上就要轻松啦!”他感叹道。“中美之间各方面的交往非常多,突发事件不断,我时刻都不能掉以轻心。”在大使任上,周文重一直重任在肩。
任期的结束并非意味着外交生涯的终止,接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后的周文重不像大使那般在维持双边关系中发挥作用,反而转向了更复杂的“多边关系”,重担依旧没有卸下。周文重坦言,“当时的博鳌亚洲论坛已走过10年,已成为一个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开放性的全球论坛,如何让其变得更加全球化,如何营造充分交流的氛围是我们不断要研讨的问题。”
上任伊始,周文重便马不停蹄地前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拜访论坛理事,为筹备论坛忙碌。多年的大使经验让周文重坚信,不同的人可以在沟通中达到最大的理解,对话是处理分歧、矛盾以及促进共识的关键。2011年的博鳌亚洲论坛除了开幕大会外,所有分会都采取对话形式,这使“新博鳌”带上了周文重式的烙印。“18年来,博鳌亚洲论坛已经从纯经济论坛转变为综合性高端对话平台,每年除了要准备年会开幕大会外,还有年会的五六十场分会,此外秘书处还要在海外举办研讨会,比如2014年9月在美国西雅图举办了‘西雅图能源、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会议’。”
周文重(左二)在2014年9月于美国西雅图举办的“西雅图能源、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会议”上发言(来自网络)
谈及身份的转变,周文重谦称自己这个秘书长就是一个执行者,是做“服务工作”的。当然,执行也有其艺术。“邀请层次高、有权威的演讲者对于年会的成功至关重要,而他们的时间表都非常满,最早半年前就要开始启动嘉宾邀请。原来当大使,很多人要你帮忙,现在反过来了,要很多人来支持你,这就需要换位思维。博鳌亚洲论坛是个民间组织,并非官方机构,所以人家可以帮你,也可以不帮你,这里面就有很多工作要做。”
对周文重来说,筹办一届论坛年会,从主题的设计到嘉宾的邀请,再到具体会务的安排,千头万绪,如何协调与沟通非常考验人,但有时难免会有疏漏。周文重写过无数感谢信,其中也有不少致歉性。“我给李开复写过一封致歉信,因为阴差阳错把他的名字给漏了,他到场以后发现好像没有他的位置,这很尴尬。所以对一场活动而言,每个环节都要事先想好,而且都要有预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换位新角色的周文重依旧干劲十足,而贯穿其中的沟通智慧也在不断产生新的效果。
无论是在外交一线做大使,还是担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推动民间外交,周文重都在追随自己心中那些优秀的人的脚步。正如其2009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时所说“我的外交生涯中,有幸遇到了许多被人们视为楷模的人物,当听到他们谈论自己的人生经历时,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值得我们借鉴。那就是永远保持干劲,让追求梦想的脚步永不停止。”
有人曾问过周文重,“有什么话是你深信不疑并且最想教给孩子的?”他的回答是:“和天赋相比,勤奋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2009年5月16日,周文重被马里兰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记者手记】
换个方式再“外交”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闭幕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细心的人们发现周文重的左半边脸面色赤红,有脱皮现象。原来,这是他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被强烈的灯光灼伤了。但他并不愿提及这些,脸上更多的是鞍马劳顿后的释然和轻松。
“别谈我,多谈谈论坛”,年过古稀的周文重对自己的压力与操劳,总是轻描淡写,但当提及与论坛本身相关的话题时,他立刻变得兴奋起来,像父亲一样滔滔不绝地诉说着这个“孩子”的成长。尽管卸任了秘书长一职,总还能看到周文重奔波的身影,“哪有退?我还会再做6年的论坛咨询委员,还想看他长得再强壮些呢”,言语中满是期盼。
近年来,周文重还会不时往返美国会会老朋友,“去年参与了芝加哥大学主办的2018中美论坛,以及素有中美经济‘二轨对话’之称的第十轮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等,我想还能在中美关系中发挥些‘智库’作用吧!”
谈及今年的赴美之行,周文重笑言正在计划中。一日大使,终身跟随,虽从驻在国卸任,但使命却成了“终身”。
不任大使,不做秘书长,如今的周文重又换了个方式再“外交”。
今日文汇报第7版近距离版面,见报标题为《周文重:讲好中国故事,用事实说话》
(图片除注明外由受访者提供,感谢孙谊提供部分照片)
相关链接:
98岁哲学家张世英:和黑格尔一起,将哲学带出寂静冷宫
作者:袁琭璐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