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 星期日

谱曲不谙中文逐字查字典 大马音乐人爱上中文诗词

中国侨网9月25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从小受英文教育的马来西亚音乐人邓莉璇,中文基本沟通都成问题,一次在本地诗人要求下为诗词谱曲后,就一头栽了进去欲罢不能,自此爱上中文诗词,接踵而来的更是一发不可收拾,除了逐字查字典了解方块字之义,更学习各种录影和剪接技巧,将诗词制成音乐影片。

“因为中文这语言实在美,我希望能让不看诗词的人或像我这种受英文教育的人,也能欣赏诗词的内涵,爱上诗词。”

自嘲中文不好,看到陆游词作中提到的“红酥手”都反问“这什么东西,可以吃的吗”的莉璇,现时却能以中文对话,词牌、平仄、五律、七律等诗词专用名词都朗朗上口,她笑说:完全拜为诗词谱曲所赐。

谱曲不谙中文逐字查字典 大马音乐人爱上中文诗词

马来西亚音乐人邓莉璇。(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首次接触一窍不通

邓莉璇的第一支作品是应本地诗人莫顺生要求为他的诗词谱曲。

当时她对中文诗词一窍不通,但看着到手的诗,不期然地好似发现新大陆:中文诗词,要用生僻字可以,简易字也行,表达的意境包罗万象、广袤千里;这语文竟如斯高雅,连要描述花凋花谢的手法都有千百样,再没有另一种语文有这样的表达方式了。

一开始邓莉璇只是谱曲,作品具体化后就是五线谱,要真正欣赏,唯有识看谱之人将其唱成歌,否则对着谱上的音符只能空挠头;完成莫顺生赋予的任务后,恰好是智能手机的爆发潮,进入人手一机时代,她此时接触到中国诗人杨逸明的诗词,突然灵机一动:制成影像化的音乐影片(music video),岂不更为吸引?从谱单曲到音乐影片,日益精进。

MV中西合璧深受好评

至今,邓莉璇共为23首杨逸明的诗词制作音乐影片,中西合璧的风格备受好评,作品统归为“诗词与音乐的邂逅”系列,被上传到微信的订阅帐号“小楼听雨诗刊”属于她的栏目“诗乐影像”,获得主要来自中国的诗词爱好者赏识。

她谱的曲风纯然就是跑流行歌曲路线,有的采用探戈节奏,有的中国风和重摇滚杂糅,有的还跑偶像风,找来两个年轻靓丽的朋友演绎,就是希望使更多新生代对诗词产生兴趣。

从谱曲、编曲、弹奏、拍摄、录制、剪接,除了演唱部份寻求友人帮忙,整个过程都是她独自包办,不会的自学,需钱的自贴,作品完成后却是上传到社交媒体和网络,免费公诸同好。

豪爽的邓莉璇大笑:“要发扬就必须让它容易被接触到,唯一的方法就是免费。从第一天做这个开始,我就知道是没钱赚的!”

莉璇在上海拍摄视频,作为音乐影片素材;踏上这条路后,她从玩摄影变成玩录影,连相机也特别升级了。杨逸明老师(右)赠莉璇一句话:诗词长上音乐的翅膀,可以飞得更高更远,她笑着吐吐舌:写诗的人都是这样说话!莉璇为曾议辉《鹊桥仙。七夕》和杨逸明《七夕小调》谱成的曲子,在戊戌七夕海内外诗人雅集晚宴上,由霹雳太极气功十八式总会合唱团呈献,她出任指挥,获得观众好评。

谱曲不谙中文逐字查字典 大马音乐人爱上中文诗词

莉璇为曾议辉《鹊桥仙。七夕》和杨逸明《七夕小调》谱成的曲子,在戊戌七夕海内外诗人雅集晚宴上,由霹雳太极气功十八式总会合唱团呈献,她出任指挥,获得观众好评。(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中文程度只限沟通 诗词谱成曲更易吸收

今年42岁的莉璇毕业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主修钢琴演奏,考获一等荣誉学位;小学家里送她去上华语班,小孩心野,上课都在玩,敷衍蒙混过去,终究连基本沟通也没学得,与中华文化的接触也淡薄得很。

1997年大学时期,她首次在收音机上听到《黄河钢琴协奏曲》,惊为天人,和老师说自己的钢琴荣誉学士学位钢琴独奏中,一部份的时间要弹奏这曲;教授回说这曲“意义不大”,最终改弹别的,但之后这曲却一直在她脑里回旋不去。

考获音乐硕士后,她进修法律系,毕业后担任法律顾问,业余时依然积极参加音乐活动;2012年,因母亲是怡保山城诗社会员,她认识了本地诗人莫顺生,后者请她为自己的诗词谱曲,让诗词可吟唱,以传给更多人。

诗曲可一字不漏唱完

“莫老师的点子很好,比方一首七言律诗,56个字,拖再慢,30秒就读完,形成的印象不深;如果变成曲,可以反复唱,拖上3分钟。好像我中文实在不行,但如果给我唱一首诗,我可以一字不漏从头到尾唱完。”

她笑说,当时拿到莫老师第一首诗,基本上——看不懂!逐字查字典或请教人,花了一个星期,也因为对得久,这首诗就此忘不了;当时她谱得战战兢兢,在署名时还为自己起了一个笔名璇子,“就是怕自己写不好哇!”

她前后共为莫顺生谱了九首曲。2015年,她去中国潮州汕头全球汉诗周年集会,某天采风时和团友走散后在集合点等待,认识了也在那里等待的中国诗人杨逸明。

谱曲不谙中文逐字查字典 大马音乐人爱上中文诗词

杨逸明(右)赠莉璇一句话:诗词长上音乐的翅膀,可以飞得更高更远,她笑着吐吐舌:写诗的人都是这样说话!(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偶然结识中国诗人杨逸明

“我看到一个安哥在那里,他问我:你是写诗词的吗?我笑了,我中文这么不好,怎么写?他人很好,当时我还不知道他是中国其中一名具影响力的当代诗人,只知道聊了半天也听不懂他在讲什么,临别,他送我一本他的诗集。”

当时恰好是智能手机兴起年代,影像信息多是靠手机获得,她便潜心学习制作音乐影片,不会的就上网看教学影片,杨逸明的诗词就这样一首首在音乐影片里呈现出来;不仅杨逸明的学生喜欢,杨逸明本人听了后,还主动点出两首作品让她尝试制作。

她笑言,自己无法摆脱西方音乐背景,写不成纯中国风曲子,就干脆用这个根底来谱曲,结果中西合并的风格反而让很多朋友觉得新鲜特别。

据知为诗词谱曲的人不少,但单为同一个诗人谱写多首曲的为数不多,就她一个人。

莉璇的一些作品邀来友人当男女主角,跑偶像风。这首是杨逸明的《水龙吟。春雨》。这首杨逸明的《对月》,唱到“诗人仍想入非非”时,莉璇加了一个嫦娥在月亮上,和词相匹配。

“旧体诗韵律比较美” 友人受感染爱上诗词

莉璇对中文旧体诗词特别喜欢,除了喜欢它的结构,也喜欢它的节奏:“旧体诗很美,新诗就是少了这种韵律,一没有这些,所有东西都不见了。”

她发现,有些人从来不听中国风的歌曲,但若写成k-pop或硬式摇滚,把高雅的诗谱成让人容易接受的风格,他就会听,听完后会问: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从此开始注意诗词。

不仅是观众,连她邀来充当主角拍MV的朋友在拍摄完后,也对诗词产生兴趣,她说,看着朋友一个个被“转化”成诗词爱好者,还蛮有意思的!

说到变化,恐怕其中一个变化最大的就是她自己;从很多中文字都不认得,字字都觉差不多,打出来错字连连,到现今出错减少,来接受采访时家人担心她中文沟通成问题特地陪伴前来,结果只有坐在一旁光听的份儿。

她最近为怡保山城诗社社长曾议辉的词《鹊桥仙。七夕》和杨逸明的诗《七夕小调》谱曲,并在戊戌七夕海内外诗人雅集晚宴上,由霹雳太极气功十八式总会合唱团呈献,让观众眼前一亮,也让长年在新加坡的她觉得,学了许多额外的技能后,是时候回归家乡,和一些本地诗人合作,做出一些东西来。

制成MV让小学生传唱

此外,应出任小学校长的表姐邱爱玲要求,她也将杨逸明的其中一首诗《雪中漫笔》制成适合孩子观赏的音乐影片,使用孩子比较喜欢吸收的纯音、节奏、影像;这是一个尝试,邱爱玲的愿望是将小学生课纲内的诗词,制成吸引他们的音乐影片,通过音乐掌握诗词快乐学习,也是莉璇另一个构想。

至于如何推广这些音乐影片,她表示在现今越来越少人使用光碟、连电脑都没有光碟盘的情况下,不应制成光碟,但应该让它们免费,才会使更多人可接触到。

如果免费,制作的钱从哪来?莉璇先是打趣说或许有人可以赞助一些,随即不失认真表示:“我音乐背景出身,却转行做别的,因为创作没钱赚;目前我暂停工作修读法律系硕士,除了为了日后吃饭生计,也让这种为诗词谱曲的工作,能继续做下去!”

上一篇新闻

十余万人围观的虎门服装业盛会长啥样?带你去现场看看

下一篇新闻

我的导师Bernhard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