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7日 星期五

朱敏袁征赵斌和 WebEx 创业黑帮

朱敏袁征赵斌和 WebEx 创业黑帮

谁是企业服务第一创业黑帮,左林大叔的答案是 WebEx 创业黑帮。

如之前《雷军王峰和旧金山创业帮》一文里提到的,一个公司要当得起创业黑帮这个称号,需要有精神领袖,需要人才辈出,需要当下有明星公司,还需要有源远流长的文化作派这些形而上的东东,这几点 WebEx 都有,特别是企业服务这个领域,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创业黑帮。

WebEx 创业黑帮的精神领袖当之无愧是朱敏。

1948 年生的朱敏已经年届 70 有余,文革中下过乡,当过厂长,改革开放后老三届,1984 年成为最早公派出国的那批人去了斯坦福,斯坦福还木有毕业,1986 年就在硅谷参与过创业,第一个公司 Future lab 历经 N年折腾卖掉后又开始做第二家公司,也就是后来的 WebEx ,并在 2000 年在美国上市,直到快 60 岁,才被人广泛认知。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2007 年,朱敏作为主要创始人的 WebEx 以 32 亿美元卖给 Cisco。


朱敏袁征赵斌和 WebEx 创业黑帮


被思科收购后的 WebEx

朱敏袁征赵斌和 WebEx 创业黑帮


WebEx硅谷所在地

这虽然不是华人硅谷创业公司出售的最高记录(就公司市值来说,邓锋、柯严、谢青联合创办的 NetScreen 卖了40 亿美元是当时的标王),但当时也是行业前三的大案子,要知道 Skype 卖给微软也才 26 亿美元。

朱敏在硅谷和邓锋交往甚深,他们俩都是硅谷华人高科技组织华源的两任会长。在他们俩之前,华源的会长是陈宏,就是后来创办汉能的陈宏,也是分众并聚众最重要的推手。在他们之后,华源的会长是邵亦波,就是把易趣卖给 eBay 的邵亦波。陈宏、邓锋、朱敏和邵亦波,他们基本上是 2005 年 - 2008 年那波 VC 的中坚力量。这些人的故事,大叔在《沸腾新十年》之后的《热钱.COM》会详细展开,敬请关注。

这其中,陈宏创办了投行汉能,邵亦波接下了 Matrix 中国的活(之后禅让给张颖是另外一个故事),朱敏开始与 NEA(NEA 本身也是 WebEx B轮 3000 万美元那一轮的领投方,投了 2000 万美元)合作,而邓锋则创办了北极光。

有个未经当事人确认的段子是,邓锋在创办北极光前拜访红杉的执行合伙人莫里茨,希望莫里茨做北极光的 LP,红杉是邓锋的 NetScreen 从 A 轮起的股东,股份甚至和邓锋等三个创始人加起来相当,莫里茨也是邓锋的董事,两人本就相熟,此时硅谷老牌 VC 到中国去也成为显学,可以想见两人相谈甚欢。

结束会谈后,莫里茨将邓锋送出沙丘街红杉美国办公室,在沙丘广场走了好一会儿,煞有其事地问邓锋一句,“你发现脚下的红地毯木有”,邓锋看了一眼脚下,老老实实地回答了句,“脚下没有红地毯啊”。莫里茨意味深长地说,“红杉想在中国找一个合伙人,如果你愿意,那么你脚下就是我们欢迎你加入的红地毯”。邓锋很是感慨,十动然拒,想着还是要建立自己的独立品牌。

莫里茨后来找了携程的沈南鹏和 DFJ 的张帆做红杉中国的合伙人,张帆则因为华视的事情淡出红杉中国,现在在硅谷做一个慈善基金(好吧,邵亦波也在做慈善基金)。今天沈南鹏不仅独掌红杉中国,也是红杉全球三个合伙人和执委会成员,不日将接红杉全球 CEO ,这真心是华人之光来着。

比起邓锋径直自创品牌的决绝,朱敏显然要更加迂回一些,他先于 2004 年加入 NEA 做合伙人,帮助 NEA 投资了中芯国际、展讯以及红孩子等明星项目,期间朱敏与邓锋也有过短暂合作。但最终到 2006 年,朱敏开始成立属于自己的专属基金赛伯乐,NEA 和北极光都是赛伯乐的 LP,朱老板真心长袖善舞,左右逢源。

与朱敏一起合作打理赛伯乐的陈斌也是 WebEx 的旧人,他之前在 TCL 工作,于 2003 年加入 WebEx,2006 年起与朱敏一起做了赛伯乐。赛伯乐的人民币基金在募集路数上接近深创投,与各个地方政府走得很近,这也是他们能管理超过 2000 亿人民币盘子原因所在。

赛伯乐早期还闪过沈剑的身影,沈剑是 WebEx 最资深的创始员工之一,是最早被朱敏忽悠到硅谷加入 WebEx 的十来个优秀工程师之一。这十来个人,大叔称为 WebEx 的“十君子”,“十君子”的大部分人,今天都成为行业翘楚。多说一句,一个公司的前十个人决定这个公司的未来价值,是不是很有道理啊,这是乔布斯说的。

沈剑 1989 年浙大本科入学,1997 年浙大博士毕业,被朱敏忽悠去美国后,工作一段时间后又回杭州帮助建设和管理 WebEx 的杭州研发中心。沈剑师从浙大人工智能权威董金祥(董是浙大何志均老先生之后的下一拨老教授,何志均是中国人工智能研究 Top5 的先驱者之一,何志均潘云鹤董金祥陈纯何晓飞代代相传的故事是我们《中国人工智能简史》的重要样本,目测《中国人工智能简史》会先于《沸腾新十年》出版,敬请邻里垂询),董教授还有一个学生叫方毅,1981 年生的方毅比沈剑要小 15 岁的样子,但不妨碍这两人成为创业搭档。

左林大叔第一次见到朱敏本尊,应该是松禾 2012 年春季年会,应松禾创始合伙人罗飞的邀请,朱敏做了主题演讲,在演讲中讲了他有次在浙大演讲后被一浙大学生拦住,之后三次投资这个大学生支持他创业的故事。大叔当时木有对上号,后来和方毅交往多了,才知道这个朱敏三投佳话的主角就是方毅。

各位邻里会问,哪个方毅,就是刚刚在我大A股挂牌的个推的 CEO 方毅。方毅在 2011 年放弃个信转型做个推,一家给各个 APP 公司提供推送 SDK 服务的技术提供商后,作为这个项目的主管合伙人沈剑奋不顾身地跳了下去,成为联合创始人。沈剑的入局,帮助个推建立起做整个 APP 技术和数据服务提供商的底层技术逻辑,个推这几年后发先至,技术架构的优势是决胜因素之一。


朱敏袁征赵斌和 WebEx 创业黑帮


个推上市,方毅(左一)、沈剑(右一)与团队一起敲钟

WebEx “十君子” 出来的诸多人等都是好 CTO,Zuora 的 CTO 邹成也是 WebEx “十君子” 之一Zuora CEO 是 Saleforce 的第 11 号员工左轩霆,他在 Salesforce 老板与朱敏开会时认识了在 WebEx 工作的邹成和 Rao ,一起碰撞出为 SaaS 服务厂商做订阅管理服务的 idea 。不过 Rao 和邹成拿着这个 idea 出来创业时并木有找左轩霆,而是投资人认为这个 idea 不错,但邹成团队太技术化,试探性找左来做 CEO ,一拍即合,左跳了下来,于 2008 年 1 月正式加入。如今的 Zuora 也 是家美股上市公司。

邹成于 1983 年在北大计算机就读,在 WebEx 员工里属于年龄大的一个,另一个则是陈海滨,陈海滨是邹成的北大同班同学。2009 年,陈海滨自行创办了展视互动,一家为教育、直播等行业提供视频解决方案的提供商。2015 年,展视互动以 5000 万美元的估值卖给老牌上市公司 263 ,陈海滨有过半股份,回报也还 OK 。


朱敏袁征赵斌和 WebEx 创业黑帮


陈海滨 (图片来自小饭桌,已获准使用)

WebEx “十君子”里另一个北大系的代表人物是赵斌,赵斌比邹成低 5 级,1988 年就读北大,从小酷爱编程,大学还木有毕业就到中关村上街了。赵斌也是当时 WebEx 的三个参与后端开发工作的工程师之一,另两个是杨光宏(Kevin)和严石。Kevin 杨也是为数不多朱敏从上一家公司 Future lab 带过的老人,在后台传输上颇有造诣,严石最开始也向 Kevin 汇报。赵斌在后端负责大规模服务器集群的事情,同时参与音视频前端开发,所以与 Kevin 杨相对独立。

严石与杨金钰、张轩 2007 年回国在杭州创办了唐桥科技,一家在建筑行业深耕,基于白板的视频会议解决方案提供商。严石后来离开唐桥,辗转全时等公司。

赵斌 2004 年回中国创办泥巴网,2005 年他在北京见到朱敏,本想找老领导融资的,却不想朱敏那时已经投了泥巴网的竞争对手 Mysee ,作罢。

Mysee 的创始人正是 80 创业者 F4 之一高燃,今天也与大叔的同门师弟侯继勇共同创办了风云资本。在 Mysee 这个案子上,朱敏和高燃闹得并不愉快,这是另外一个故事,容后再扒。

回来扒赵斌,赵斌随后拿了晨兴刘芹的钱,晨兴是过去十年中国回报率最成功的 VC(今日头条上市后应该会被 Tim Gong 的 SIG 超过),也是一家信奉小力出奇迹的 VC 。晨兴当时的明星项目是迅雷,迅雷做迅雷看看的时候,赵斌经晨兴创始合伙人也是迅雷董事刘芹介绍,参与了迅雷看看的技术外包,迅雷看看最终木有选择赵斌的方案,而是自己做。之后李学凌做 YY ,基于网易泡泡的技术体系做语音 IM ,怎么做都过不了 40 万日活,李学凌得找个能搞定这个问题的大牛入场。刘芹又把赵斌介绍给李学凌,并推动了泥巴网与 YY 的合并,赵斌也在 2008 年成了YY 的 CTO。

李学凌是当仁不让的 YY 之父,赵斌则可以称为 YY 之母。赵斌进入后不到一年,完成了对 YY 底层代码的重构,YY 也很快实现了李学凌提出的不卡不掉不延时的产品需求,并迅速突破百万日活甚至一年十倍到千万同时在线,一下子把对手甩开,即便腾讯 QT 来袭,也未能打赢。记得有一年,因为用户暴涨技术特别给力,李学凌自掏腰包给赵斌订了辆奔驰,取车的时候,李学凌忽悠赵斌跟他一起去取车,打的是帮自己看新车的名义,等到现场,赵斌试车感觉不错啧啧称赞的时候,李学凌当场说这辆百万豪车是送赵斌的,赵斌立即石化。

赵斌于 2013 年离开 YY ,创办声网并担任 CEO ,一家为有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服务需求的 2C 客户提供 SDK 和更多开发者服务的技术公司,股东阵容里有顺为、晨兴、GGV 等,最新一轮融资 7000 万美金,已步入独角兽行列。


朱敏袁征赵斌和 WebEx 创业黑帮


左林大叔(左)和赵斌

邹成、陈海滨、赵斌来自北大,魏松祥、冯业猛则来自清华。

1995 年,魏松祥已经从清华毕业,但还住在清华。当时,先是一个朋友经人介绍去见了朱敏,回来就推荐魏松祥也去聊聊。按照魏的描述,朱敏见到他,问了一个两台联网电脑各自画一个圆,如何同步的问题。这个问题朱敏称是他研究远程视频会议的初始问题。在中关村混迹多年并在汉化领域颇有积累的魏松祥很快就此问题给出正解,朱敏大为吃惊,随即表示想邀请魏松祥去硅谷一起工作,但什么条件都还没提,就被魏松祥一口拒绝了。当时,魏正在中关村一家很有名的教育软件公司科利华负责研发,收入可观,该公司曾因发行《学习的革命》一书名噪一时。朱敏后来自己做投资,最大的一笔亏空是在科利华上,不过,魏松祥本人曾对朱敏投资科利华一事提出反对意见,他的观点是科利华老板宋如华太妖,一语中的。

虽然对去美国兴致不高,但魏松祥提出可以在中国建立一个写代码的团队,邻里可以理解为一种深度协同的外包,朱敏欣然同意,这些人陆陆续续都蚂蚁搬家去了硅谷的 WebEx,最后才是魏松祥,他是 WebEx 早期团队中最晚去美国的人。

接受朱敏的橄榄枝后,魏松祥也忽悠自己的大学同学冯业猛一起加入 WebEx。WebEx 早期团队中,有四五个是相对突出的,最突出的是魏松祥和杨光红,分别负责客户端和服务器端,title 是 WebEx Fellow,而袁征与沈剑两人情商高,协调、管理能力强,分别管理客户端研发队伍和服务器端研发队伍。至于赵斌,则兼顾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2003 年,魏松祥和冯业猛最早从 WebEx 出来创业,当时这个决定让中国同事们都非常吃惊,甚至直接影响了赵斌、沈剑之后的选择。早在 1995 年就在北京和魏松祥相熟的袁征后来跟魏讲:“你们这一辞职让我好几晚没睡着,大家一下子陷入了对未来和人生的思考。”

魏松祥和冯业猛出来后一起创办了盛维新世纪,一家远程教育技术提供商,2010 年卖给了华为。两家原本是网络会议合作伙伴,之后华为提出把盛维的技术深度整合到自己的硬件视频会议产品线中,帮自己在通信网络方面赢得更多可能,而选择盛维,也是看中了其技术和创始人背景。这次收购是郭平拍的板,具体操办的是时任华为软件公司 CMO 的朱波。而朱波和魏松祥也就此结缘,之后进行了诸多事务的合作,成就了兄弟般的交情。

详细的故事是,收购完成后不久,华为进行了重大业务重组,成立了企业 BG 与互联网业务部,朱波任互联网业务部 CEO,而华为软件公司团队则拆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去企业 BG,一部分去互联网业务部。按说当时魏松祥应该归属于企业 BG 部门,但在朱波的极力主张下,最后被分到了互联网业务部。魏松祥并不看好互联网业务在华为的前景,采取躲避的策略,窝在美研,没想到待在华为美研所时,朱波竟然亲自跑到美国向美研所领导要人。魏当时专门请了病假避开见面,结果第二天回去上班,朱波还在那里等着,这让他对朱波建立了很大的好感,觉得可以一起做点事情。

魏松祥本应该在华为锁四年的,但在华为木有待满,一年半后,他看到 VIOP 电话的大浪,创办了叮咚电话。而离开华为的朱波成立创新谷搞投资,也投资了叮咚电话。大叔严重怀疑是朱波创办创新谷后忽悠魏松祥创业的,朱波的说服能力和他演唱毛宁的歌曲一样声情并茂,感动人心。

老黎这个时候已经加入赛伯乐做合伙人,他也是猪八戒网的重仓下注者,26 亿人民币折合 4 亿美金在重庆互联网历史上肯定空前,多半也绝后。

魏松祥还是通信链 TOP 网络项目的创始人,TOP 是火币 Prime 计划的第一期项目,魏松祥亲自站台,还拉来袁征等做顾问。哪个袁征,就是老 WebEx 人口里的 Eric ,也是当红明星公司 Zoom 的 CEO 袁征。

Zoom 刚刚上市,飙到近 200 亿美元这个量级,今天的袁征就是当年的杨致远啊。


朱敏袁征赵斌和 WebEx 创业黑帮


袁征

魏松祥和袁征在去硅谷前就认识,魏松祥和袁征是两个最晚去美国的 WebEx 核心工程师,在魏松祥之前的工程师被大叔统称为 WebEx “十君子”。

坊间津津乐道袁征去美国签证被拒签了 8 次,第 9 次才去成,但连续被拒 8 次多少有些无厘头。大叔被告知,如果移民倾向拒签三次以上基本就木有可能去了,所以一种可能是袁征之前申请的是 B1/B2 签证,虽然过了但一直等到 H1 签证过了才动身。

大叔有次在硅谷偶遇了同是 WebEx “十君子”的司纪涛,司一段时间在打理 WebEx 中国业务,现在在山东做在线教育的项目,司当时去美国办的是 B1 。司去美国也是朱敏帮着办的,1996 年 9 月,司在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师兄在朱敏的帮助下去了美国,来年,师兄向朱敏推荐了司,朱敏和司见了一面问了几个技术问题后,就安排其去了美国。


朱敏袁征赵斌和 WebEx 创业黑帮


Zoom 在纳斯达克上市

左林大叔前几天因为 AI 研习社的事情拜访赵斌,赵斌的赴美签证则顺利得不可思议,签证官问赵斌英语咋样,赵斌答不咋地,签证官继续问,那你去美国咋办,赵斌说我们公司有很多中国人,说中文就 OK 的。签证官当场就让赵斌过了,还是 H1 。关于赵斌的美签办得有多快有个段子,赵斌当时同时在办新加坡的工作签证,先递的表,但新加坡工作签证还木有办下来,赵斌的美签 H1 就下来了。

关于袁征为何多次签证被拒,一种说法是袁征在国内有公司,是法人代表,这种情况下办美国的工作签证不通。而这种锲而不舍一定要去美国的决心也在于,当时在北京的袁征接触了不少外企,对外面的世界非常心向往之。

Anyway,袁征最终拿着 H1 签证去了美国,也最终在美国扎根下来。袁征的勤奋是出了名的,每天都是前几个来,最后几个走。在 WebEx ,袁征也是坚持时间最长的人之一,说是之一,王庆来得比袁征略早几个月,2011 年与袁征一起离开 WebEx ,现在还在 Zoom 。

朱敏也是 Zoom 最早的投资人,但按照清谷资本的表述,真正投钱给 Zoom 的是 Susan,朱敏的妻子。一种说法是 Zoom 出来做的是和 WebEx 对着干的事情,朱敏不便表示直接的支持,于是让妻子出面,但这无法解释为何朱敏在 WebEx 的印度合伙人 Subrah S. Iyar 也参与了 Zoom 最早的天使轮。但不论如何,Zoom 天使轮的各位投资人都有 500 倍以上回报,50 万美金进去有 2.5亿+美金回来。


朱敏袁征赵斌和 WebEx 创业黑帮


Subrah S. Iyar 和朱敏(图片来自monkeymatic)

Susan 的中文名叫徐郁清,是个奇女子,在硅谷也是著名的教育家,她的丈夫、儿子、女儿以及儿媳都读斯坦福,想想蛮了不起的,Susan 也在硅谷发起创建了一所高级中学。

1997 年前后,朱敏和妻子徐郁清经常在中美之间往返,见了大批北大、清华、中科院、浙大的名校毕业生。这批优秀的工程师团队集结之后,成建制地被直接输送到美国,同时,朱敏在杭州、苏州、合肥都开设了办公室,与硅谷的团队多地协作。朱敏夫妇应该是中国软件外包的践行者,朱敏后来忽悠浦东政府搞软件外包的产业园与这段经历颇有关联。

选择合肥是想找更多中科大的人来干活,但去了才发现,中科大的人基本都不呆在合肥,一多半都去了美国。WebEx 合肥分支倒成了合肥工大人的天下。扒得有些远了,回到主题,WebEx黑帮人才辈出,目前作为核心创始人至少产生了 5 家中美上市公司,如果加上被卖项目,更是达到两位数,成功率高得令人发指。那么,是什么造就了 WebEx 黑帮的成功呢?

大叔试着整理下 WebEx 创业黑帮的成功法则:

法则1:尽其所能找到足够聪明的人。

朱敏创办 WebEx ,招募的这批工程师都是当时国内计算机领域的顶级高手,基本都来自北大、清华、浙大、中科院自动化所这些顶级学府,袁征是个例外,但遇见朱敏时袁征已经在中关村混迹一段时间,是中关村汉字系统(你可以理解成基于 Windows 的外挂系统)这个极具技术含量的小圈子成员,这个圈子里有王选的学生,有贺文和王志东,也有魏松祥和赵斌。

袁征做 Zoom ,也秉承这个原则,袁征最在意的奖项是全球最佳雇主这个奖项,这让 Zoom 能招募到足够多聪明的人。袁征招募员工的一大杀招也来自朱敏的言传身教,那就是鼓励员工做内部推荐,江湖传言 Zoom 早期 60% 员工都是内部推荐的。

Zoom 在杭州有个 500 人的分支机构,这点也与 WebEx 很像,核心工程师在硅谷,一多半的工程师在中国,充分利用两地的智力资源。

赵斌同样也是对聪明伙伴极其追逐的人,在 YY 期间,赵斌到处找人,一次找到一个在音频学术上很有成就的学者,电话打过去,对方很惊讶,说“我是个科学家”,就把电话挂了。赵斌的成就如果进入学界同样是科学家的级别。在声网,赵斌也是穷其所能招募足够多聪明的小伙伴。YY 里公认智商超群的何峰同学也在声网,大叔为何说何峰智商超群,不仅仅是因为其之前数学竞赛拿过大奖,更重要的是他打德州基本都是扮演收款机的角色。

大叔身边技术有追求也够聪明的小伙伴无一例外都被赵斌勾兑过,也是赵斌对聪明人从不放过的例证。

法则2:形成创造力勃发的组织。

多位 WebEx “十君子”成员都和大叔感慨当时这批人在硅谷没日没夜做研发虽然辛苦但快乐的往事,当时硅谷工资并不如今天这么离谱,也就人均几万美元的样子,这群人在中关村已经能拿到一个月五位数的钱,因此两地收入虽然有差距,生活条件也有差别,但并非天壤之别。关键是,WebEx 形成了能一起做研究一起出新产品的氛围,能激发出这些来自各个地方的绝顶高手们相互碰撞、相互交流、做出牛逼产品的创造力,这个弥足珍贵。

袁征在接受媒体采访则多次提到,快乐这个元素在企业文化中贯穿,袁征的理念是:如果你让别人快乐,你就会获得可持续的幸福。因此,在雇佣新员工时,袁征希望他们能够为彼此传递快乐。“这五件事情很重要:关心社区,关心客户,关心公司,关心队友,关心自己。我们要相互关心,专注为彼此提供快乐,最终作为公司,我们为客户提供快乐。

有意思的是,我们与赵斌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声网同样是家很重视员工幸福感的公司,只是并木有主动去传播去广而告之而已。

我们参观了声网在上海的办公室,不论会议室设计还是办公室布置甚至前台都很硅谷范儿,赵斌最得意的是他给声网每个员工买的都是欧洲进口的可升降的桌椅,这点让他的某个投资人都很羡慕。


朱敏袁征赵斌和 WebEx 创业黑帮


朱敏袁征赵斌和 WebEx 创业黑帮


朱敏袁征赵斌和 WebEx 创业黑帮


声网上海办公室

赵斌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创造力和执行力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创造力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执行力,在明确起点和终点后,都会用通行的办法去解决,创造力的体现是用更加有效率的方式去达成。所以创造力不仅仅体现在 idea 上,还要体现在执行上,要能产生好结果。赵斌认为,塑造和形成一个开放公平的讨论环境是激发创造力的前提

关于怎么建立起一个蓬勃的组织,WebEx 的重要做法是“向团队传递胜利的声音”。这是因为 2B 项目推动起来,尤其早期是非常辛苦的。据说朱敏早期是靠带着团队给人打工赚来的钱来养活创业团队。朱敏每次出外回来都要装作信心满满,告诉团队在外面谈得很好,如何如何得到客户认可。后来真的单子做起来,就安排人在公司敲锣,后来多到不行了就周五集中敲锣。

同样的经历发生在个推,个推前身个信早于微信一年,但被微信干死之后士气低落,被逼裁员。在个推业务出现成效之后,大家还是很焦虑压抑。方毅和沈剑商量买了一个锣挂起来,上面写个“定”,一旦发布一个版本就敲一下,签订一个合同敲两下,用户增长 100 万敲三下。有 VP 不好意思炫耀,方毅怒而喷之,“又没让你去死,你干嘛不干。”方毅给小伙伴讲马拉松的典故怎么来的,就是战士为了向后方传递胜利的消息,把自己都跑死了也要坚持到底,敲个锣不是炫耀,尤其在困难的时候,极其需要打胜仗的感觉。而魏松祥对这种传递胜利声音的总结是: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法则3:提供超出客户满意度的产品和服务。

赵斌认为 WebEx 当年在技术上有很多领先,在产品上同样领先,他津津乐道地是当年 WebEx 首创的在浏览器下一点就能同步开会的功能点。

大叔木有用过 Zoom ,但朋友圈里有不少 Zoom 的死忠,其中黄一孟的评价是:好产品的使用过程真是种很大的愉悦,甚至因为产品之美带动了使用的需求。就像会因为 Netflix 想看片,因为 Kindle 想看书,因为 Zoom 想开会。黄一孟是上海互联网产品力 Top3 的大神,他这个发自肺腑的评价背后是 Zoom 产品真有两把刷子。

Zoom 最让人称道的是一个普通用户注册马上就能免费邀请会议,而且会议体验非常好,所以很快很多被邀请的用户也会开始付费来使用更高级的功能。这个策略和赵斌的声网也有些像,声网给每个开发者有一万小时的免费开发时间,同时自费举办各种技术会议,再配以与 BAT 一个级别稳定性的产品和服务,得以不断地口碑相传。

个推同样秉承这一法则,其内部提法是“让客户能够轻松换掉你,才会开始用你”。个推早期,讨论是否要做一系列的产品矩阵和策略,让用户用了之后“黏上”,沈剑坚决反对,坚持必须让客户确信能够轻松换掉你,并推动成为个推产品准则。这是源于 WebEx 早期销售时,很多公司已经用了 PollyCom ,客户担心会依赖脱不开,WebEx 的销售就现场演示,如何 5 分钟内干掉 WebEx 用回其它产品。个推在实战中奉行“跪式服务”,其中要点之一就是,必须做到让客户来去自由,个别停止付费后,也确保未迁移的用户能够继续得到保障,由此收获了很多二进宫的“回锅肉”。

如今转做 2C 项目的魏松祥也对用户体验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认为,做 2C 产品没有与用户直接打交道的机会,不免会稍微官僚主义一点,很容易出现与用户越来越远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状况发生,魏松祥在内部制定机制,公司所有一级干部、产品经理和核心开发人员每月轮值当一次客服。公司每天会收到上千封用户反馈邮件,通过处理这些邮件,团队可以更真实感受产品质量和用户痛点,发现并解决产品设计、开发流程、质量保证上的问题,推动用户满意度不断提升。

WebEx 黑帮得以蓬勃发展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们依托的视频会议这个行业,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是一个需要累积足够多智力资源,兼顾聪明才智和技术资源投入度的行业,是一个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挖掘更多需求,就能产生更大价值的行业。

这样兼顾技术创造性和服务满意度的行业,蛮适合咱中国人的。

上一篇新闻

华为的新荣耀

下一篇新闻

视觉灵感|25种世界上最奇异的生物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