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6日 星期四

一份名单的变迁

一份名单的变迁

创业者往往是一个公司的天花板,而突破自我是一件尤为困难的事情。创业者们也需要找地方学习,因此出现了一批“创业营”。如早先的联想之星、黑马营等。互联网大佬们更愿意扮演“一呼百应”的角色,如马云联合了柳传志等人发起的湖畔大学,马化腾低调地开了青藤大学,独角兽创始人们纷纷成为学员。

而那些即便已经是行业大佬的人,也需要持续学习。如新东方的俞敏洪、好未来的张邦鑫,都是混沌创业营的学员;精锐教育的创始人张熙,前昂立教育的董事长刘常科,则是中欧创业营的学员。和商学院不一样的是,这样的“学习营”更多是一种圈层象征,需要经过严格的层层筛选方能进入学习。进入这样的学习营,本身就是一种符号化的标签。

如果教育是个江湖,那么今天的“双盟主”必然是新东方和好未来。如同互联网的“AT”一样,其影响力遍布行业的各个角落。从市值上看,好未来暂时略胜一筹。颇有盟主之风的好未来CEO张邦鑫,在2014年做了一件日后来看影响深远事情,就是出钱出力开了一个创业营,来上课的人都是在线教育行业的创业者。这个营的名字,就叫做“未来之星”。当然,其中的“未来”二字就是得名于好未来。若干年之后,新东方也做了这件事,开了东方坐标学院,俞敏洪担任院长。

在未来之星在这个舞台上,在线教育的拓荒者、继承者、投机者、有缘无份者等等均悉数登场。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之后,一些事情也慢慢浮出了水面,如同解锁了被封印已久的档案。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捋一遍“未来之星”每一期的学员名单,通过这份名单来审视整个行业的变迁过程。我们顺着它抽丝剥茧,解开隐藏在时间中的奥秘。

[壹]2014:元年

“元年”通常意味着一个行业的爆发起点。但如同皇帝的庙号一般,往往只有在尘埃逐渐落定之后才可回溯而产生。一个行业最大的悲哀,就是每一年都是“元年”。

所幸,在高喊出“在线教育元年”的2014年,确也点燃了资本的热情,并燃烧至今。这一年,在线教育行业吸引了44亿元的风险资本,其中的一半进入了英语培训领域。这和英语培训的用户习惯、供给链条等不无关系。这一年拿到钱的公司中,有些持续发力增长,在日后成长为独角兽,有些公司则渐行渐远,迷失在创业的战争迷雾中。

这一年,也是未来之星第一次开班。此时“坐而论教”的创始人们,都可以称为行业元老。我们看到其中的一些面孔,日后依然活跃,如VIPKID的米雯娟、一起作业的刘畅、学霸君的张凯磊等等。这批人在这里相遇和熟悉,并一同推动行业的前行。

女性创业者向来是个颇能吸引眼球的话题。然而在教育行业中,确有着生长出霸道女总裁的土壤。这是因为,教育天然是具有母性的。也是在这一年,PC互联网时代的女性创业者代表,龚海燕,折戟了在线教育。其创办的梯子网、那好网纷纷资金链断裂。但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在未来之星的第一期名单中,赫然呈现着的女性创业者的名字。她们包括VIPKID的米雯娟,童学部落的胡瑞燕,飞博教育的梁晔,琅琅的杨蕾,米豆网的曾懿仪。占总共36名学员的约1/7,远高于女性在整体创业者中所占的比例。

米雯娟和曾懿仪,这两位女性创业者分别创立了VIPKID和米豆网,并在这一年同时拿到了创新工场的百万级天使投资。后者还有联想之星、好未来的加持。但结果我们看到,VIPKID时至今日走到了E轮,估值高达数十亿美金,而米豆网则没有进入天使轮之后的下一轮。非战之罪,VIPKID踩中了在线英语的时间点,而米豆网将国内外优质的K12资源进行整合展示,商业模式和市场成熟度均有不足。在回看过去的时候,我们能够得出结论:“方向感”是一种非常玄的能力。路径依赖也好,行业分析也好,在一个特定时间点的方向选择,往往就决定了事情的成败。

这一年,黄佳佳同学带着他的51talk,进入了第3个年头。走出清华以后,这位在线教育的拓荒者,以他的“菲式外教”通过低客单价打出了一片天地。彼时的51talk甫完成B轮融资,黄佳佳可能未曾想到过,在之后的2年时间,会被老股东连续投到纽交所去敲钟,成为“在线教育第一股”。虽然“菲式外教”的教学质量饱受争议,但从结果来看,低客单价的在线英语教学服务确实很好地培育了市场。然而时至今天,10亿人民币左右的市值,增长乏力的51talk,面临着诸多问题。在面对挑战的时候,身为85后的黄佳佳,正逐渐褪去学生时代的印记。

似乎没有“学而优则商”这样的说法,但在教育行业中,学生创业者不是个例。对于大学生来说,教课是为数不多能做的,并且有一些门槛的事情。于是在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席卷中国的时候,出现了一大批线下的教育培训机构,其中很多为学生创办。显而易见的天花板问题,便是这些培训作坊不自知的桎梏。作为学生创业者,很重要的一项能力是持续学习并且不断进化的能力。我们看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创业成功了,不是应该鼓吹学生创业,而是这个人本身足够强,恰好在他的学生时代做了一件事而已。

“文曲星下凡时,天生异相。” ——from 中国古代传说

究竟谁是天选之人?唯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

生性狂狷者往往自命不凡。一期学员中的陈伟大,带着天生的伟名,和“教育生态”的蓝图登场。陈伟大同学在大学时便暂露头角,创办了后来“考试吧”的前身:狂风校园考试网。这一年是2000年,BAT还只在襁褓中。如椽大笔一挥,将“考试吧”、“雄鹰网校”、“万题库”等画了个三角,表示会发生“化学反应”。“伟大”,“狂风”这些词,似乎也在预示着些什么,文字使徒手持命运的三叉戟,看着人们出口成罪。想必是在古典互联网领域郁郁不得志,陈伟大的热情在2017年的区块链投机热潮时得到了爆发,于是“教育链(EduChain,代币名:EUD)”横空出世。

EduChain自称教育行业的公链,要通过区块链颠覆教育,我们看他做了什么呢?开了一期“总裁班”,教授人们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并且将“EDU”作为唯一支付手段。然而仅仅这一点也无法实现了,因为在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中,EDU出现了“代码漏洞”,瞬间归零。

武术有正邪之分,挣钱的路径也有差异。如笑傲江湖中口口相传的辟邪剑谱,纵使能够得以真传,也会造成永久而不可逆的损伤。对于区块链和教育的“结合”这样的做法,我们可以说:同学,你离题了。

之后便是矢口否认。如同秦岭那成片无人认领的别墅一般,无数的币也孤零零地挂在交易所里,由微乎其微的买盘承托着,开发团队消失在白皮书里。

当然,通过正常资本市场路径实现退出的,在第一期名单中也不乏身影。如陈广涛创立的多贝网出售给松发股份,侯景刚的乐博乐博机器人被盛通股份并购。有人入局,有人离场,这便是行业。而离场的人,或许也会成为产业的LP,成为一种持久的助力。

上岸的,溺水的,挣扎求生的人们。欣喜的,悲伤的,留恋往返的人们。

“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利益和力量,但不妨在过程中也最求一些理想。”——from 《SIn City》

[贰]2015:风口

经过第一次的尝试之后,未来之星初步在圈内形成了“顶级在线教育创业者”的平台美誉。此时到了2015年初,第二期开营。里面这厢探讨得沸反盈天,是在线教育的行业格局,而在外面,则是近十年来的都不得不提的经济史,那就是我们A股的千股涨停的大牛市,与千股跌停的大股灾。

就是这一年,领涨整个大盘的妖股,便是一只教育股——全通教育。15年3月24日,全通教育以涨停收于320.65元,成为A股有史以来第一高价股,巅峰时期市盈率高达2193倍,估值过千亿,远超茅台、新东方等。然而如同当时的某财经大V评论:“全通教育就是一只猪”,当风口过了之后,此后的两年间股价下跌了80%,走势完全不输数字货币。

事出反常必有妖。彼时无论是一二级市场,都是在线教育概念如日中天的时候。牛市大背景、教育股稀缺、并购效应等等多种综合因素,造就了这只昙花一现的妖股。这一年,也是A股并购的大跃进之年,其弊端到今天才反应出来,即并购时的承诺没有实现,于是进行商誉减值,出现了“集体亏损几十亿”的奇观。这就是我们带有蛮荒意味与奇幻色彩的资本市场。

我们一直知道,教育是慢行业。即使加上“在线”的前缀,也避免不了教育服务慢的本质。二级市场是炒家的游乐场,抵制住诱惑,愿意为行业持续贡献的人,才能够真正持久。

在未来之星第二期的名单中,“学习宝”的联合创始人黄湧涛,在盈利模式的探索过程中,也曾希望转型试水区块链。这个集BAT团队背景、软银金沙江等一线美元基金股东于一身、站在风口中的项目,也难以改变在线教育的工具类应用难觅盈利模式这一事实。我相信有些时候,另寻手段解决资金问题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学习宝”是一个为K12阶段学生提供作业解答、教学辅导的移动应用,提供作业云搜索、辅导、拍照获得题目解答服务等。其融资历史,也停留在了14年。这样的app还有很多,武星宇做的易题库等题库类的产品,侯秀峰做的求解答等搜索引擎类产品等等,商业模式全都落空,继而不得不转型。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早期,一定是充满波折的。创业者之所以是创业者,在于其探索精神,在视线未及之处开创一条新的通路。

工具之外,还有一个已经在今日被“证伪”的概念,今天的很多人可能都忘了。2015,那是一个非此不投的年份,那是一个企图用它来“颠覆所有传统行业”的年份,那是一个“风口论”甚嚣尘上的年份。至少在6月份之前,随着股价的日日涨停,连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也无心思考,冷静者极少。有心者可翻出今日的诸多大佬在那一年上半年的讲话,颇值得玩味。这个概念,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了整个一级市场与互联网行业,甚至蔓延到普通用户。

这个概念的名字就是:O2O。

可能很多人已经遗忘了。O2O在当时的火爆,已经到了绝大多数投资人说出“我们只看O2O”的程度,并诞生了一套一套系统性的理论,如“时间重组、空间重组”、“高频打低频,刚需打非刚需”等。我们只有在冷静的今天才会发现,绝大多数O2O都是伪需求,O2O之于教育,至少在当时并没有根本性地改变营销、交付等任何一个环节。但这并不妨碍,当时的项目通过这个概念拿到大笔融资。

“2015年9月,家教O2O平台'老师来了'因为B轮融资失败,这家在线教育机构2014年7月成立,短短一年时间烧掉1000万元后,黯然退场。 ” ——from 2015年随处可摘的新闻

从轻轻家教出走,并创办社区化教育共享平台"私塾家"的胡国志(第二期学员),除了资本层面的安排之外,想必也是想尽快逃离这个是非之地。还有同为第二期学员的斯坦福回来的冯米,做了“突破网”,陷入了家教O2O和在线1对1两个巨坑,虽然拿了真格和红杉的几百万美金,但也未能成功突围。

总之,2015不是个幸运之年。所有人被迫塞入了同一所过山车,急剧地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客观来说,想要脱离出当时的大环境,早早看破股市的不可持续性、O2O的伪命题,是一件极难的事情。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把握好人生的尺度。当时有一个人外号叫做“复旦股神”,在股票狂飙突进的时候风光无两,亮相第一财经,与李大霄论战,自封“90后第一个基金经理”,在刚毕业的时候通过光环募资600万,却在股灾到来的时候由于实战经验的缺乏,进行了一系列加杠杆的高危操作,“委托人责任”被激素催眠,最终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委托资金亏损清零。这个人叫刘正泰,当时是我的好友,此后再未能联系上。

如果人生是一只股票的话,我们要寻找到内在的驱动价值,涨涨落落都是暂时现象,不要停牌退市就好。

这一年,在人们的视野之外,行业的很多事情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来到这里的第二期学员中,有三个人不得不提一下,因为其所代表的,是接下来的时代。一个叫做姬十三,一手缔造了果壳网,并在这一年推出了“在行”,引领了知识付费的行业兴起。一个叫做王翌,打造了“AI+教育第一股”的英语流利说,开启了智能化教育的时代。另一个叫做张永琪,以3亿美金卖掉环球雅思之后,和ATA的董事长马肖风一起创立了“鲨鱼公园”,早早将目光射向素质教育。

[叁] 2016:记忆

“你知道为什么13是不吉利的吗?”

“北欧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12位神正在一起大摆筵席,而这时,没有收到邀请的第13位神来到了宴会现场——这位神就是北欧神话中著名的恶作剧之神洛基。洛基诱骗黑暗之神霍德尔杀死了光明之神巴德尔。巴德尔的死让世界陷入了一片黑暗和哀伤之中。”

这类的问答,只会出现在两个中文互联网社区上。一个是知乎,一个是果壳。我们越来越没法适应信息海洋、平庸的内容,于是产生了为“优质内容”付费的需求。这就是知识付费,以2016年为起点的知识付费。在这之前,人们其实无法想象知识是可以被定价和交易的,并且这个交易有机会形成一个教育市场。知识付费和教育,有着那么一道若有若无的分界线。如果一定要说两者的区别的话,在我看来,知识付费交付的是信息,而教育最终交付的是能力。

总之,在2016年,诞生了得到、分答(后并入在行)等一系列明星产品。但正如所有的新兴概念一样,我们不能过度吹捧。过低的留存和完课率数据告诉我们,这不是烧钱能够形成的市场。这样的市场恰好符合姬十三“慢公司”的属性,同样调性的还有豆瓣。

金钱永不眠。这一年的资本市场依旧风起云涌,VIPKID融了1亿美金,并拿了科比的钱,进入了第一梯队;猿题库转型为猿辅导,开始全面发力K12在线班课,并被腾讯投资;掌门一对一在这一年融了两轮,成为准独角兽公司(在这之后的一年张翼成为了第四期学员)。英语、K12这两大成熟领域,已经验证了在线教育商业模式的成立。同时,BAT在在线教育的布局也已经开始显山露水,淘宝教育的房卉林也来到了未来之星的第三期学习。

这里我们沿用BAT的说法,毕竟是在回顾2016年的历史。那时候李彦宏的“All in O2O”战略才执行了一年,200亿还没有烧完(一年之后才开始“All in AI”,我们还是要对百度的“AI+教育”抱有期待)。腾讯的战略依然是买买买,投资新东方在线、疯狂老师、猿辅导等等,在K12领域出手频频。阿里则发力信息化布局,推出直播工具,赋能老师个体,沿袭了淘宝的打法。这里很有意思的是,在在线教育这块蛋糕中,BAT的做法无一例外有着自身浓厚的基因。李彦宏有技术,马化腾有钱,马云做平台。

这一年的腊八那天,海南三亚,马云再次为100名乡村教师颁奖。我们要相信阿里会在教育领域将大有建树,毕竟,几位中只有他是真正当过老师的人。

我们来看这一期未来之星榜单上的其他人。除了K12和英语之外,有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多了一批早教(PreK-K3)领域的创业者。在小学阶段,由于大脑发育阶段的差异,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在教学模式上有着显著的区别。这里的创业机会,在于陪伴。

具有“福建流量王”之称的陈远河,在创立请他教之后又创立了连锁早教机构可爱学。原巨人教育的副总裁成君霞做了巧问教育,提出4-7岁“幼小衔接大”的概念。 麦淘亲子游的孙舒浩,为几十万个孩子提供了人生新体验。妈妈帮的张良,打造了母婴内容和服务的平台。腾讯的早期员工曹传宇做了小伴龙,成为了国内最大的儿童早教应用。

在16年,民办幼儿园还没有被政策打压,智趣互联的陈亿将其幼教软件推广到了过万家的幼儿园内,在教育信息化和幼儿园扩张的双加持下快速增长,并挂牌当时还甚嚣尘上的新三板。这一年“太平无事”,民办幼儿园狂飙突进。以首控为代表的“门口的野蛮人”已经盯上了幼儿园这块显化资产。然而行业的雷已经埋下,只在等待着一位风水先生的谶语。

此时,在线教育经历了三年左右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产业性质的服务公司。如梅初九创立的教育科技媒体“芥末堆”,经过精心耕作到今天建立了广泛的行业影响力,并投身于教育信息化2.0的服务中;李好宇创立的“多知网”希望用文字和数据诠释行业的发展,此后成功退出,让股东获得了丰厚回报以后,接着创办了考虫;常筠创办的 “腾跃校长社区”,给培训学校的校长提供服务;这些人都出现在了这一期的学员名单中。包括第二期的学员葛文伟,彼时也在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提供服务,此后担任真格教育基金的负责人,并和姚玉飞(第三期嘉宾学员、第六期学员)一起创立多鲸资本,持续投资这个专项领域。当一个新兴行业逐渐进入深水区,产业服务的细分化发展为必然趋势。

此时我们注意到,在学员中陆续出现了一些代表着未来一两年主流趋势的人。高思教育的联合创始人、曾任巨人教育高级副总裁的窦昕,做了专注语文培训的“中文未来”,“大语文”已经暂露头角。郑杰甫在教培信息化1.0的时代创立的校宝,日后和杭州的硅易科技(张以弛创立,第一期学员,也接受了好未来的投资)合并成为校宝在线,并开始了长达500天的“闭关”,似乎是为了迎接教育信息化2.0的到来。学员中还有一名中央电教馆技术部的处长杨非,似乎预示着好未来将在教育信息化领域进行深挖。

记忆中这一年是2016年,时间很慢。AI还在储备训练集,素质教育还在水下。但经过了前几年的试错,在线教育的基础赛道逐渐确立。行业的专业服务者也形成规模,在线教育的一出好戏,才刚刚拉开序幕。

[肆] 2017:进化

这一年,掌门一对一的张翼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27岁的他,进入了“福布斯30 under 30”的榜单中,并在年内斩获两轮融资。张翼属于文理思维兼备的人,交大高金毕业,也是个文艺青年。也只有这种思维方式人才会在创业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K12在线一对一的鏖战中杀戮至头把交椅。在“福布斯30 under 30”的榜单中,“社会企业和教育”板块还有一个人,就是海风教育的郑文丞。同样的27岁,并将在两年之后成为未来之星的第六期学员。

这一年的“福布斯30 under 30”还是有一定公信力的,毕竟一开始无法进行商业化。只是这种榜单,只要主办方没有足够的实力,就不可避免地沦为一个PR的场所。我们看到真格和红杉发起的创业者的社群组织“鸵鸟会”,采取了“不公布、不收费”的方式,却是一个让人惊喜的做法。组织越是神秘,越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并在里面产生强连接的纽带。这背后的人是徐小平、王强、另一家教育巨头新东方的三驾马车之二,与中国的风险投资教父沈南鹏。

尽管如此,我们的传统还在延续。在未来之星第四期的名单中,除了张翼之外,DaDaABC 创始人郅慧、三好网的CEO何强等人也忝列其中。在线一对一的模式,从一开始的饱受质疑,面对的是很多投资人一听一对一就摇头的局面,到如今的磕磕绊绊却也形成逐渐明晰的通路。大公司也纷纷入局,如好未来的大海一对一,将考满分收购之后请了刘庆逊(第一期学员)作为负责人。高企的获客成本一直是行业之痛,直到今天也没能解决。背后的原因之一,来自于标准化服务带来的同质竞争。这一点,或许只有头部玩家形成联盟,才能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在在线教育中,除了本身提供的教育服务之外,产品体验则是互联网人的主战场。其实每一期的名单,都或多或少有着互联网人的身影。比如来到这里的,有作业帮的创始人侯建彬,百度最早的产品团队成员;伴鱼的CEO黄河,曾是今日头条的产品合伙人。狸米学习的CEO霍亮,则是新浪的创始团队成员。互联网人始终觊觎着教育这块蛋糕,但在线教育终究还是教育互联网,作为创始人来说,跨界的学习尤为关键。降维打击是不存在的,只有让自己升维,进化。

那些年所有喊出降维打击,用所谓“互联网思维”去颠覆传统行业的人,都偃旗息鼓了。牛腩和煎饼,也并不会因为这些人的存在而有着分毫的变化。

这一期的名单中,除了互联网人之外,也看到了投资人的身影。如彼时还在担任蓝象资本合伙人的沈文博,属于好未来的嫡系,创立了“未来工场”,致力于做“教育界的YC”,以孵化和播种为主。在沈文博离开蓝象以后,创立了自己的基金“北塔资本”,快速成为了“教育+”基金的代表,业内对其称谓也从“场长”变成了“塔长”。“北塔”的谐音是希腊字母“β”,意味着:进化。

“人生只有一个节日,就是你完成向上进化的那一天。所谓的节日过了,重返人间,满眼都是狗屎。只有孤注一掷地去进化。”——from 某founder

我们之前提到过女性创业、学生创业,其实在投资人群体中,也不乏亲自动手做项目的创业者。这一期的学员名单我们就看到了林桢,作为快乐学的联合创始人。此前,林桢也是百度系,曾担任过爱奇艺的董秘,任职于百度并购投资部。但投资人创业,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林桢现在的身份是天善资本的MD,经纬系的一支早期基金。

这一期的学员中,翼鸥教育的谷岩,也是投资人出身,看起来创业之路显得顺畅点。翼欧的主要产品是在线教室ClassIn,拿了好未来、新东方、ATA的过亿融资。谷岩此前担任CID华威国际的“资深投资经理”。我们看到其实有那么一批来自于PSF(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的人,往往在发现了一些产业的痛点之后,亲自进入产业做项目,不论是投资、投行、咨询。如货拉拉的创始人Shing,创业之前就是在Bain做咨询。

但即便是最顶尖的投资人,在创业这件事上,都是小学生。如私募股权业内的一位奠基人,孙强先生,一手创立了华平的中国业务。可能投资做太久了,开始着手创业,选了一个比教育还“慢”的行业:农业。其一手创办的“黑土地”,在三年间花光了5亿人民币之后,孙强的创新思维和国际化团队,仍旧无法颠覆中国根深蒂固的农业系统。在承认项目失败后,孙强回到了投资行业,担任TPG的中国区管理合伙人,掌管百亿美元的资本。大佬毕竟是大佬,创业失败的退路都如此光鲜。这里面当然有诸多原因,但确实是能够看出来,投资人创业,强在认知,难在执行。进化是关键。

从创业者转型为投资人的也不乏其人。有的人是创业不行但投资很有天分,如某“独角兽捕手”。而有的人则是“创而优则投”,如我们第三期学员中的乔帅,在其创立的跨学网被并购以后,联合几位教育圈好友成立了“星耀资本”,希望在另外的赛道上续写功绩。

这时,已经是元年起的第四个年头。我们的名单也在进化,演变出了新的分支。教育信息化这个赛道,同样也是千亿级市场,此前多由大公司、出版巨头掌控。但如前所说的,到了互联网技术充分纯熟的今天,教育信息化也到了2.0时代。

未来之星教育信息化的专题营,同样也是36个人一期。就这份名单来看,很明显我们处于一个新旧传承的时代。一方面,老牌公司掌控渠道资源,新公司也无法脱离旧时代的印记。如这一期的学员中,挂牌新三板的明博优课的创始人程学义,便是传统出版出身,曾任职于四川新华文轩。主打的产品包括地理学科教室、智慧教学系统、AR课堂等,给学校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Old School指的是那些信息化程度低的学校。”——from 某玩笑杂志

教育信息化产品的平台化、SaaS化,则是我们看到的进化方向。如这一期的学员李可佳做的极客大数据,面向 B 端学校提供辅助教学系统,对学生作业、考试等数据动态化采集和分析,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学情分析。这是一种DaaS(Data-as-a-Service)模式,尽可能挖掘学业数据背后的价值,从而最终提升教学和学习效率。极课大数据也是“AI+教育”在B端应用的代表,曾获得故去的张首晟教授的丹华资本投资。

回到我们的榜单中,发现这一年,多了一些不那么“在线”的教育项目。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线上线下的界限也在不断模糊,如一件事物的一体两面一样。一旦我们开始专注在教育效率的提升上,也便越来越接近本质了。教育本就是多彩纷呈的,如曾创办泡泡少儿英语的谢琴,打造了迈格森国际教育;刘恋在新加坡开设了TBI国际教育集团。教育作为家庭的大宗消费品,由于家庭属性的巨大差异,分层供给也是必然趋势。同时,“教育+”也在出现,如吴晓菁作为CEO的万科教育,将教育注入地产中,打造综合体、营地教育。我们会发现,那些VC射程之外的市场,反而在夜以继日地创造巨额的利润。单体的国际学校,按照10万每人的学费,每年1000个学生来计算,就是1亿的营收。当然,这和在线教育无关,我们把它叫做:优质资产。

[伍] 2018:波澜

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年份。“阶级固化”的论调开始弥漫,中产阶级的财富在一次次爆雷中被收割,P2P、长租公寓、数字货币等等。只要涉及到预收款,就会存在跑路的可能,如健身房,美发店等的会员。防不胜防。

星空琴行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17年9月的一天,融资到了C轮的星空琴行,一夜之间关闭全国60家门店。周楷程在消失了一段时间后,回来加入了瓜子二手车。星空琴行是一家什么公司?打着培训的名义,实际做的是卖琴的事。几万块一架的钢琴,被一个个蜂拥而至的家长刷卡带回家。我们看到的,是这背后家长对素质教育巨大的需求。疯狂扩张、粗放的经营、在主业未稳定的时候出手投资、财务的漏洞等等原因,使得这家曾经的明星企业速生速死。周楷程所缺失的,是对基本规律的尊重。虽然同为第五期的学员,但其他人做的显然要好得多。

尽管18年是波澜起伏之年,但政策的鼓励、中产焦虑带来的需求激增,让素质教育在市场上的表现异常亮眼,延续了超过30%的行业增速,领跑整个行业。未来之星也分化出了素质教育专题营,而且由于市场的火爆,人数增加到了50人。包括ahaschool的CEO陈世欣,打造了新时代的“十万个为什么”;Mad Science中国区的CEO黄丹娇,将全球知名的STEM内容品牌Mad Science从加拿大引入中国;卓美的CEO张思路,将“Helen O' Grady”英文戏剧教育课程体系引入中国等等。在综合营中,还有如编程猫的创始人李天驰,领跑了在线编程的资本市场热点。素质教育中的兴趣类、思维类、STEM类,无处不存在着机会。

在我国古代,除了科举之外,其实还有“武状元”,放在今天来看就是体育。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外早已成为标配。我们看到这次未来之星素质营的学员名单中,有着索福德CEO范承恩,将SoccerWorld从欧洲带到中国,覆盖了几十个城市的上百家球场,描绘了中国商业足球的版图;宏远时代的联合创始人贾洪波 ,推广篮球、羽毛球、网球、足球、击剑等运动,拓展体育赛事、体育场馆、体育科技等领域。龙格亲子游泳俱乐部的CEO任赟翔,引进德系水上教育学课程,通过直营结合加盟的模式在全国拓展了近百家门店。体育教育,也到了遍地开花的阶段,单个项目都有可能支撑起上市公司。国人薄弱的普惠体育基础,与庞大的人口基数,构成了低起点、高潜力的市场。

但体育毕竟无法“在线化”,相比于艺术类来说,模式总是重的。体育的在线化,就是电子竞技,但如今主流的游戏类型,无论FPS类还是MMORPG类的游戏,都不可避免地会和暴力相伴。而这奥林匹克的精神是相悖的。相比如绘画等艺术,后者会有实体的交付物,艺术带来的财富效应在和平年代会更明显。艺术教育的在线化,应运而生了VIP陪练、画啦啦这样的公司,在新的方向上全力探索。

世界上最大的泡沫,就是艺术。因为人的精神无价。

从2014年的K12作业工具的狂热,到2018年的素质教育兴起,我们看到在线教育在政策、经济、资本等等综合因素的裹挟下蹒跚成长。这一年,同时也是洗牌之年。14年的时候是移动互联网、O2O带来的投资狂潮,相应而生的是很多新的基金。随着这些基金的倒下,一级市场整体缩水,在线教育也难独善其身。这一年也是政策频出的一年,小学生的智能手机中,app被广泛限制。供给端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然而普通人的焦虑感越来越强,需求驱动的在线教育市场,依旧焕发出勃勃生机。

波澜意味着起伏。人们的智性是非线性的,反映到资本市场,就是周期性的波动。2018年,教育公司纷纷上市,英语流利说、尚德机构、卓越教育等等,要用一种睥睨的姿态告诉人们,我们做的是教育,我们的现金流很好。只可惜上市之后的股价表现,多数未能和人们的预期相匹配。以及非常老牌的在线教育门户沪江网,在拟港股上市的时候,因为市场大环境的原因搁置了计划。这家来自上海的互联网公司,有着上海人的精致和从容,2001年便已成立,并和好未来合办了前两期的未来之星。

资本的周期如同潮汐,是为自然规律,只盯着财务数据的话,将会看不到真实的存在。尊重常识,顺应规律,是在起伏的市场中长久生存的唯一方法。有些人,真的过着过着就消失了。

[陆] 2019:群星

“群星闪耀之年,人才辈出之地。”——from 《Sin City》

我想起茨威格写过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记叙了12个历史的瞬间。如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一分钟、 南极探险的濒死斗争等等。这些记录,提醒着我们世界上确实有“英雄”般存在的。确实有这样一群英雄,他们目光如炬,披荆斩棘,创造世界上原本不存在的事物。这样的人群,我们叫做“创业者”,占所有人的比例不到万分之一。

时光飞转至2019,和旧的日子还没来得及说声再见,新世界已经猝不及防地到来。我们来看看,在最新一期的名单中,创造了“新物种”的人有哪些?

画啦啦的李伟,就是将“画画”这件事,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并获得了好未来、真格教育基金的投资。画画的在线化,和英语、K12的线上化相比,有着相同的驱动因子,即成本结构的改变。在创业初期的时候,李伟坦言自己“做了20多个城市近2000名家长的调研”,之后打磨出了在线美术的产品雏形,并接受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塔长”沈文博的早期投资。在授课形式上,采用的是一对六、一对八的“小班课”模式,调优了一对一的经济模型。在营销手段上采用了微信群获客,成本较低。一整套创新组合拳的打法,让画啦啦乘上了素质教育的红利列车。新物种正在成长中。

“小班课”是对在线1对1模型的修正,在英语、K12领域,也大有尝试者。第六期学员中,吴昊的“鲸鱼小班”就是在英语小班课领域深耕。及至18年年底,鲸鱼小班已经实现了正向现金流,在他看来,一对一的财务模型如果没有VC的输血,是难以为继的。这一点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小班课”也将成为接下来在线英语的行业增长点。

同样使用“小班课”模式的,还有这一期的涂炬,他创立的“子曰语文”,将大语文的概念带入教学,把政史哲和语文结合起来,传播传统文化。前文中我们提到“大语文”的时候,还是在2016年。这也是教育这一强政策导向的市场给人们的机遇。原本发展缓慢的小班课,碰上强劲增长的课程需求,是否会出现新的火花?

此外,独辟蹊径的谭野,用他的“餐饮老板内参”给全中国数以万计的餐饮老板上了一课。餐饮这一看起来低门槛的行业,里面包含着大量精细化运营的知识,一旦自行试错,势必会多交学费。结合庞大的餐饮店基数,这里便出现了职业教育的机会。当然除了教育之外,餐饮老板内参还会有产业链的其他商业模式,而绝不仅仅是一个自媒体。

除了刚提到的这些人之外,我们还看到名单中的其他人,也各自带着自己的产品,进入了在线教育这场现世盛会当中。如罗剑从玩多多转型到火花思维,提高孩子们的数理思维和专注力,斩获红杉资本等一线基金的千万美金级融资。曾鹏轩的核桃编程,采用“录播+双师”的模式与独创的测评方法,一路成长为赛道头部选手,获得高瓴资本的1亿美金融资。尹方鸣作为联合创始人的ROOBO,连年获得数亿巨额融资,将AI能力平台化,野心不止于教育机器人。诸如此类。

如果时光倒回到2014年,纵使再有想象力的天才,也不会想到若干年之后,会出现“这盛世,如你所愿”的景观。人们总是担心,未来的创新点或许会越来越少,大的颠覆性的创新已经不存在了,科技树似乎被三体人封锁,苹果的发布会也只能展示“双卡双待”这样的“微创新”。但令人欣慰的是,我们今天目之所及,新生事物层出不穷。

不亚于一场格莱美。

这就是属于我们的2014-2019,在线教育这五年。未来之星的logo也做了更换,仿佛昭示着一个周期的结束,一个新纪元的开始。2014我们在元年懵懂出发带着旧思维装备面对着重重迷雾突围;2015我们被大环境裹挟一跃而上至风口却不料寒风凛冽;2016我们冷静思索在各自的领域占山圈地留下曾经战斗的记忆;2017经过了时间测验之后我们要突破自我开始疯狂进化;2018在波澜中掌舵航行穿洋过海并不断告诫自己不能忘却初心;2019我们轻装上阵希望成为夜空中闪耀群星中的一颗最亮的星。

在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我们都站上了一个新的起点,未来之星也将继续开营。往者不谏,来者可追,不管过去发生过什么,我们的疑惑和恐惧也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逐渐减弱,我们的经验和智慧也会随着行路的积累而释放能量。我们期待新星,我们创造新星。

我们就是新星。

参考资料:

1.“EdStars未来同学会”公众号

2.《EduChain教育链白皮书》EduChain官网

3.《火币站台的垃圾币EDU即将归零 投资者要找李林讨说法》 搜狐财经

4.《近400亿市值灰飞烟灭 全通教育如何从妖股走到预亏》 金融界

5.《星空琴行创始人周楷程: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崩盘》 凤凰财经

注:本文来自于投稿,不代表芥末堆观点。

上一篇新闻

特辑:当世界放大100000倍

下一篇新闻

华为的新荣耀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