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汀州玉扣纸探究

汀州玉扣纸探究

□吴昌奎

  玉扣纸是汀州古城(现长汀县)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也是长汀客家首府众多手工技艺中最具代表性的农耕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现代化造纸业的快速发展,玉扣纸传统加工技艺濒临失传,老祖宗留下珍贵的天然竹浆纸即玉扣纸也难寻其踪。当前高档玉扣纸在书法绘画、古籍修复、文物会展等文化界尤显珍稀。为更好更系统了解玉扣纸历史渊源、技艺特点、制作工艺、品质特性、应用范围、作用与现状等方面,本文欲作一个较全面的探究。
历史悠久,名扬四海
  汀州玉扣纸沿袭了蔡伦先师传统制作工艺,有悠久的历史传承。该纸以成林嫩竹笋纤维为原料经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手工高品质竹浆纸。《天工开物》记载:“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汀州盛产土纸已有千余年历史,长期以来民间称其为毛边纸,上品称“玉扣纸”。因其纸质细嫩柔软,色泽洁白如玉,以“扣”为计量单位,即现称“刀”而得名。玉扣纸兴于南宋时期,当时被列为皇室贡品,作为宫廷记事和修葺古字画用纸。因其托墨吸水性能好、耐老化,既适宜于毛笔书法,又可用于印刷古籍和作画,备受书法名家的喜爱。

汀州玉扣纸探究

工人正将纸张分开(图片来源网络)

  明清时期,汀州已成为中国最大产纸区之一。清道光元年(1821)《临汀汇考》云:“汀地货物,惟纸远行四方,各邑制造不同。长邑有官边、花笺、麦子、黄独等名”。所谓“官边”“花笺”,即今天的毛边、玉扣纸。
  据纸业界相传,清乾隆年间汀州年产玉扣纸达5000余吨,产量位居全国之首,在国内纸业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主要销往东北、鲁、豫、苏、浙、皖、粤、赣各省及台湾等地。五口通商后,进入国际市场畅销新加坡、马来亚、印尼、暹罗(泰国)、菲律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上世纪20年代,英国传教士连作梅姑娘参观长汀造纸作坊后,连声赞扬,叹为神工。1964年9月,国家手工业管理部门通过省、地有关部门推荐长汀造纸技术人员赴马里,指导造纸生产,所造出的马里竹浆纸,得到马里总统凯塔赞誉。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大型纸厂的发展,汀州玉扣纸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现唯有长汀铁长张地、长汀闲星纸业仍继承传统手工工艺制作玉扣纸。
技艺精湛,天然唯美
  汀州产玉扣纸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一是具有丰富的竹林资源。主要原料“竹麻”,具肉厚柔嫩,纤维细长,韧性好,且拉力强等特性。二是有充沛天然优质山泉水。汀州玉扣纸的加工对水质要求高,必须用纯净的山泉水,而汀州玉扣纸生产纸槽均分布在闽赣大山深处,山高林密,有充沛的山泉水源,而清澈洁净的山泉,是造纸的理想用水。三是有优质的窑烧石灰。玉扣纸对石灰十分讲究,要求其水溶性达98%以上,而汀江源龙门附近的石人村石灰窑烧制的石灰具备灰渣少、水溶性好、碱性高等特性,为最佳选材。综其三大自然优势与精湛造纸技艺,故制出的纸张,才能达到纤维细长,光滑柔韧,拉力强,摩擦不起毛茸,张片均匀,色泽洁白,莹润如玉,卫生无毒,清晰透度,书写易干,墨迹不褪,经久不被蛀蚀等特色。是绝佳的书画、古书画修缮、古籍修复、契约制作、史志印刷的专业用纸。据悉,清朝民国期间汀州张地丁万茂、吴炳辉等槽户(纸槽坊)生产的玉扣纸最为盛名。
用途甚广,稀有难觅
  汀州玉扣纸用途甚广。一是用于印书。玉扣纸用于印书,始于宋代。明朝四堡版印书籍印刷用纸均采用汀州玉扣纸,四堡雕版印刷有发行半天下之誉。除全国性书籍经史读物外,汀郡地方志书、名人著作,均借以该印行。如李元仲《寒支集》,杨澜《临汀汇考》,郝凤升《九龙诗刻》等。当时禁书古版宋体《金瓶梅》亦曾在四堡刻印,民国时汀城尚有藏本(这些藏本均用汀州玉扣纸印制)。二是用于长期保存且不褪色的各种记载。如:国家档案、史集、佛经、族谱、账本、重要契约等。从宋代起,大臣给皇帝写奏本都爱用此纸。
生产设施和主要工艺
  (一)制作工具
  1.纸寮一座,约1000㎡
  2.湖塘若干个(用于醃制竹麻)
  3.竹麻柞一个(用于滤干竹麻中的水分)
  4.打浆设施一套(将竹麻制成纸浆纤维)
  5.纸槽一个、纸浆木桶若干个(装纸浆纤维)
  6.纸簾一张(造纸专用)
  7.纸桌及凳一套(放置湿纸和干纸)
  8.铺托、纸柞一套(用于滤干湿纸水分)
  9.纸焙一个及4张纸桌、纸刷把2个(将湿纸烘干专用)
  10.裁纸刀一把
  (二)工艺流程
  砍竹麻(竹麻系已成林即将开枝的毛竹笋)-削、片竹麻-醃竹麻(石灰)-洗竹麻(洗干石灰水)-漂竹麻(用清水将竹麻漂烂成竹麻纤维)-剥竹麻(去掉竹麻中杂物)-制浆(将干净的竹麻捣烂为竹麻浆,古时用脚踏烂,现改进了用打浆机)-打槽(将竹麻浆置于木制的纸槽中用清水和蓝水调为造纸浆)-做纸-榨纸-焙纸-切纸-包装 

上一篇新闻

罗源玉石文化艺术节暨凤山雅集潘惊石师徒传承展参展艺术家(五)

下一篇新闻

太祖婆何氏擅长飞砣绝技。喜事不在祠堂摆酒?花东这家祠堂奇怪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