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公募基金清盘数量突破30只,刷新纪录背后有哪些原因?
今年以来30余只公募基金清盘,
这和银行委外调整有关吗?
对个人投资者又有何影响?
首席评论,为您解答
王群航: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
范为:申万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首席分析师
张媛: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资深双语主持人
编者按
2016年以来,银行的理财资金及自营资金快速增加,但受限于自身投资能力,银行资产配置面临一定压力,基金因此受到银行资金欢迎。银行委外资金也成为各家基金公司业务发展的重点方向,有银行股东背景及渠道优势的银行系基金公司的规模更是得到快速发展。
不过,今年以来,这种银行资金委托外部投资的业务方式在多重政策效应的影响下出现收缩,相应的,市场上基金产品遭遇大额赎回、清盘的情况出现增多,今年内公募基金清盘数量已经突破30只,刷新了历史最高全年清盘数量。
例如,博时基金一家今年以来四只基金清盘,摩根士丹利华鑫、德邦基金、银华基金旗下各有两只基金清盘。与此同时,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的数量也在增加。据统计,目前市场上有6%的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属于典型的迷你基金。从基金类型来看,迷你基金基本涵盖了所有类型的产品,债券类和混合类基金是迷你化的“多发地”。
年内公募基金清盘刷新纪录,
这和银行委外调整有关吗?
对个人投资者又有何影响?
更多详情,欢迎关注本期节目!
银行委外资金流向有哪些变化?
张媛:我们看到现在银行委外资金流动性似乎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它也导致现在大量的债券型的基金、固收类产品这样的基金面临赎回,所以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王群航:赎回是有的,但是据我的观察不是很多,它的表现就是有一部分委外的基金经过了去年到现在的运作,有的是一年期的,有的是半年期的,对于一些运作业绩不好的可能会存在一些赎回,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按照证监会的3.17的规定,现在新发行或者新开始运作的一些委外,它里面可能存在一个拼单的现象,过去多出来的壳就没有必要了,有可能清盘。所以目前委外资金略微有一点整体结构性变动,但是表现在公募基金上面,清盘的总体来讲不是很多。
张媛:但是有很多说法认为,从今年以来整个银行委外已经从过往的流动性非常充裕或者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大潮已经过去了,您是否同意这样的判断?
范为:从客观情况来讲是这个情况,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方面就是在过去的三年里,确实是银行的表外理财为了应对一些政策监管,增速非常快,保守的统计可能是25万亿到30万亿之间,在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个国家都强调金融行业要降杠杆的背景下,银行的表外理财,甚至包括上个星期的同业存单都要纳入MPA的管理,这个背景下,银行的理财的增速肯定是呈一个下降趋势,那么相应的委外,就会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减弱,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和资本市场的表现有关系,因为委外大部分的投向是到了债券市场,而在过去十年,债券市场的表现很好,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债券市场是迎来了过去十年最差的一个年份的表现,在这种背景下很多的委外可能收益都不是特别的好,因此这也是造成委外的减少现象的原因。
张媛:在大的调控背景之下,收紧的背景之下,这种资金流动性收紧的趋势是否会持续呢?
王群航:总体来讲,现在看有一种趋缓的情况,在总体有一个收紧,但是,委外的流向在公募基金里面,大概刚刚过一万亿的规模,那么公募基金里面所管理的委外的资金,在整个市场上的占比其实不是很大,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有很多机构都在接委外单子去管理,但是从整个市场的总体绩效来看,公募基金是最好的。所以即使有萎缩,但是对于公募基金的影响相对比较小。
张媛:目前来看其实您二位的观点略有不同,可能委外最直接相关的就是基金的行业,如何看待它和基金行业之间的相关的变化?
范为:从整个委外的情况来讲,我们认为假设有30万亿的理财算大数,可能委外在5到6万亿,其中5到6万亿里面可能有1万多亿是在公募基金,而在委外的机构里面,可能相对来说公募基金的历史沿革最长,管理最规范,所以业绩也相对比较稳定。因此是委外比较好的一个机构,而其他一些相对来说表现没有那么好的。
确实委外从大的趋势上来讲是减少,可能是一个大的趋势。但是我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为我们刚刚讲,在去年下半年以来,债券市场表现非常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委外可能业绩都是亏损的,如果过早把委外比如银行资金赎回的话,实际上亏损就兑现了,浮亏就变成了真实的亏损,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委外的减少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为我们认为整个央行的政策收缩,会持续时间比预期的要长,以前可能上半年就会到头了,但是我们看到现在经济比预想的要稳定,而且持续性好像是更加长了。因此什么时候政策会逆转,可能要等到经济真的开始又出现下行压力,这个时候央行可能会放宽一些货币政策。
公募基金清盘 为何债券型占比最高?
张媛:这里有一个数据,根据万得的资讯显示,截止到8月14号,今年以来有23只债券型的基金相继停盘,8只是混合型的,其中5只是偏债混合型的,目前来看,其实整个的基金的赎回率或者是提前兑现的比例已经出现大规模的变化了。为什么会这样?
王群航:根据我对公募基金的了解,提前兑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这是第一个。
另外一点,它们为什么有的赎回,可能在当时委托基金公司,把这笔钱委托出去的时候已经商定了期限,而且有些基金公司运作的还不错,业绩还不错,所以到这个时候正好把这个钱赎回。
张媛:它和委外退潮这件事情有关系吗?
王群航:公募基金里面,委外的总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刚才说了今年的清盘量,到现在为止最新的数据,到7月底8月初,现在在证监会里面报的待批的委外产品有71个,而且今年从过去的产品,报了批复了以后没有发,转型以后再发的有39个,所以总量现在已经统计出来有110只左右了,再加上这一段时间已经开始发的,所以现在这个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刚才所说的清盘的量。所以从现在8月份开始,在证监会相关的管理新规出台之后,整个委外基金在有了明确的规范之后,又开始出现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态势。
张媛:您坚定看好委外资金流向公募基金这样的一个趋势,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虽然现在出现了一些清盘和提前的赎回,我们看到很多大型公募基金的偏债类的产品已经出现了迷你化的趋势。
迷你基金增多有哪些原因?
张媛:虽然王老师判断钱流向公募基金的趋势不会减,但是如何来看现在这些基金都迷你化了,5000万5000万这样的规模,这样的变化是为什么?
范为:在过去的银行委外里面,很多资金是投到了固定收益市场,而在去年四季度以来,固定收益市场是整个金融市场里面表现最差的一类资产,这个也是造成了固定收益类的基金或者说货币市场基金赎回压力比较大,从而出现一些迷你化。
张媛:为什么会集中在债券型或者固收类市场呢?
范为:从三年到一年前,这段市场应该说固定收益是表现非常好的,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委外资金也到了这个固定收益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去年和前年都有资产荒,因此很多机构都是通过不断地加杠杆提高收益率,但是到了去年四季度以后,央行收紧这个货币政策,包括把银行理财纳入到MPA考核,甚至今年以来要把同业存单纳入到MPA考核,很多的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的指标不达标,在不达标的情况下,就必须要通过降杠杆来降低它的风险。
张媛:一方面,比方说在强监管和降杠杆的背景之下,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受影响比较多的是一些中小银行等等。如何来看待现在的规则对于基金公司这块的规定,如果旗下的迷你基金数量超过10只,将暂停申报新的基金,同类型迷你基金超过3只也会暂停申报。这个时候其实多家基金公司都在积极关注迷你基金的问题,主动申报转型方案,虽然总量不会减少,如何来看待这样的变化?
王群航:这个现象是三个月前的,现在基本上都解决掉了,再补充一下刚才的关于迷你基金那个事情,这个可能要牵涉到公募基金本身,因为这个委外是我发现的,也是我给它定的义,也是我给它取的词。
委外为什么会造成今年清盘,或者说迷你基金加多,因为公募基金里面有一个规定,就是产品成立的时候,规模不能低于两个亿,户数不能低于两百人,那么之前为了满足这个成立的条件,找两个亿的资金,这个问题不大。但是为了凑足200户,这个时候叫基金公司或者托管银行或者代销银行的人帮忙,大家都买一点。
所以那个时候我发现委外基金的时候,当时有很典型的现象,基金成立的规模在亿元位上是个整数,比如说两个亿,两个亿,全部是两个亿,但是在千万元位、百万元位、十万元位全部是零,最后在万元位上面有个几万块钱,所以户数是两百户出头,三百户左右,但是这个基金的规模带个几万元、十几万元的尾数。当委外的资金一赎回以后,这个基金本身是个债券型产品,或者是个以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产品,当它只剩下十几万、几万规模,是根本无法去运作的,而且基金即使无法运作但它还是存在,所以每天真正的管理、清算,整个流程是要有的,所以这个对基金公司是一个固定的成本,是非常不经济的,所以必须要把它清盘。
张媛:现在做出这么一个转型的目的是什么呢?这种转型是一个趋势吗?
王群航:现在讲这个委外基金,要么是大于50%的,要么是小于50%,小于50%必须要有两三个机构的钱在里面,我们称它为拼单。如果几个机构都去拼单的话原来的壳就多了,多了的话就把壳清掉,而且现在市场发行的相当于注册制,所以申报新产品很方便,今年有70多个产品已经开始报了。所以第一壳运作的话对基金公司是一个负资产,第二个,现在报产品很方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多余的壳立刻就清,从公司运营的角度来讲是非常高效率的。
张媛:多家基金公司现在在上报这样的转型方案,这个是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变化?
王群航:原来的产品可能是一年前或者两年前报的产品,现在市场不是很适合了,这个时候找证监会申请,把产品做个转型,比如转成一个定期开放,转成一个发起式,这是过去的产品不适合现在的新形势,而根据新形势做的一个转型。
张媛: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讲的话,设计产品结构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它从起始运营管理的资金规模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可以这么理解吗?
王群航:可以这样理解,现在市场上委外基金是一种行业的特殊现象,2015年之前是没有的,2015年下半年才出现这个情况,所以对这种特定的情况,要采取特定的监管,比方说这个产品是单个客户持有量超过50%的,那么这个时候就规定不能对普通投资者去卖,只能这个客户的钱进来,然后基金公司发起式追加一千万进去,产品成立就两个户。这个完全不针对个人。
个人投资者会受何影响?
张媛:所以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对于市场的影响?
范为:公募基金这么多年,从最开始是为居民投资者来进行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到后来慢慢的这三年可能更加趋向于机构化,现在公募基金的资金有一半以上是来自于机构投资者,第二固收化,有很多的资金是投向到固定收益市场。这个趋势不是一个大的趋势,大的趋势还是要为个人投资者来提供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的服务,这是一个趋势。
另外一个趋势,比如养老金这块是未来新增到基金行业的更多的一个资金量,而不是单纯依靠银行的委外资金来进行管理。
张媛:这就涉及到公募基金发展前景如何,现在已经发现了公募基金机构化和固收化这样的特点,那么作为此前广泛参与公募基金的个人投资者会受到什么影响呢?这样的特点会是暂时的吗?
王群航:这种情况是对市场所有的基金总量的数据,从资金量的来源这个角度去统计的,如果我把委外基金这块完全切除之后,原有的普惠金融这块,开放式基金这块还是针对个人的。另外现在证监会有新规定,如果这个产品是委外的,就不允许对个人投资者去发行。如果是拼单的也称为涉嫌委外,这样的产品一般也不向客户去推荐,而且渠道也不向普通投资者去推荐。所以普通投资者一般是不会买到这类产品。
张媛:其实从公募基金的角度来讲,它设计产品的品类其实也是丰富多元的,并不代表着说普遍都固收化和机构化了,针对于个人投资者的选择不会减少,可以这么理解吗?
范为:从占比来看,比如对比中国和美国,像中国公募基金的资金来源刚才说了,50%以上是来自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而从美国来讲估计不会到20%,美国大部分的公募基金的资金来源还是来自于个人投资者,回到中国,在三年前或者五年以前,公募基金的资金来源也大部分还是居民部门,是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投资、理财或者说资产保值增值的渠道,所以我的观点和王老师观点不冲突,从整个公募基金最开始本源和它的发展趋势来看,应该都是要回到为居民去理财,去资产保值增值。
张媛:涉及到委外这部分的产品,目前其实跟个人投资者的关系就不大了。
王群航:如果穿透来看的话,银行的钱从哪儿来的?还是个人的钱,其实真正穿透了以后还是这么一回事。当然就是说银行是从理财产品把这个钱收进来,它给投资者基本上是一种刚兑,而我们做财富管理市场恰恰是反对这种情况的。
播出时间:
《首席评论》是第一财经全力打造的一档财经新闻评论节目。从当日和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出发,立足于事实,通过多方面的评论和解读,以全新的维度解读最新发生的财经热点和重大新闻。
首播:
周一至周五每晚
23:15 @第一财经、香港NOWTV、新加坡星河有线 同步播出
21:40 @东方财经-浦东频道
重播:
次日12:35 @第一财经@东方财经-浦东频道
电视收看:
全国观众:东方财经·浦东频道
北京地区观众:歌华有线136频道
长三角地区观众:第一财经频道
网络收看:
直播流:www.yicai.com(第一财经官网)
主流视频网站(腾讯、爱奇艺、优酷、乐视等)可在次日观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