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万亩千亿”平台:越城新产业崛起火车头

作为浙江“顶配版”产业发展平台,越城“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近日迎来了高光时刻。

5月18日,全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越城区召开,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与会嘉宾,实地考察绍兴集成电路和绍兴滨海新区高端生物医药两大产业平台后,对平台建设的“越城速度”赞叹不已。

“万亩千亿”平台:越城新产业崛起火车头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2020年集成电路和高端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产值均突破300亿元,目前,两大平台全省综合考评分别排名第2、第3。

“绍兴‘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发展模式,特别是集成电路产业IDM(半导体垂直整合型)的产业模式,值得各地学习借鉴。”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金彪在推进会上点名予以肯定。

“链主型”项目纷至沓来

在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有限公司里,与会嘉宾通过大屏幕参观了先进的芯片制造车间。中芯绍兴项目一期投资超过80亿元,创造了一年多就达产的速度。2019年11月份投产,目前月产能已达5万片。“一开始只有124名工程师,现在已有2200人。”中芯绍兴董事长丁国兴介绍说。

“万亩千亿”平台:越城新产业崛起火车头

“中芯国际”是国内晶圆代工的头部企业,2018年3月正式签约落户绍兴,成为绍兴建设集成电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第一块重要拼图。“引进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带动一条产业链的发展。”在集成电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展示中心,集成电路产业园管委会主任任宇说,目前,围绕中芯绍兴这个“链主型”项目,平台已集聚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家。

离中芯绍兴项目不远,一期投资80亿元的长电科技绍兴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我们计划今年8月完成净化厂房装修并开始搬入设备,今年年底要实现量产。”长电科技项目总经理梁新夫说,项目产品应用主要面向5G通信、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以及自动驾驶等,2025年预计销售收入近40亿元。

目前,绍兴集成电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已招引了70余个产业项目。绍“芯”产业,正在经历从起步期到黄金期的跨越。“绍兴花大力气在短期内集聚了国内数家顶尖企业,产业链招商出手稳准狠,扎实作风值得学习。”温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徐金隆说,绍兴集成电路产业离“千亿”产值目标已经不远。

产业发展,龙头引领。绍兴集成电路和高端生物医药相继被列入全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后,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将招商引资确定为“一把手”工程,深入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赴北京、上海、深圳等重点城市招商洽谈,成绩显著。

目前,集成电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有中芯国际、长电科技、豪威(韦尔)等50亿元以上“链主型”项目,高端生物医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则引进了浙江医药昌海生物产业园、越海百奥、国科生命健康创新园等重点项目。

“链主型”项目纷纷而来,无疑进一步拓宽了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宽度”和“厚度”。“大项目引领创新动力不断增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影响力初步呈现。”滨海新区招商服务一局局长王黎萍说,2020年,平台招引了生物医药产业项目15个,总投资360亿元以上。目前,平台已集聚了一批生物医药创新企业,累计获批一类新药3个,数量居全省前列。

制度突破构建产业生态

在越城区皋埠街道,滨海新区的招商人员指着一块空地向与会嘉宾介绍说:“这是我们预留的土地,目前正与郝跃院士、邱爱慈院士等积极对接,计划建设绍‘芯’实验室,推动集成电路产学研深度融合。”

“万亩千亿”平台:越城新产业崛起火车头

围绕产业链,绍兴两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正积极部署创新链、人才链,加快推进三链深度融合。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绍兴创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共建研究院、科创中心,引入国内首家集成电路科学工程学院,启动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建设。

两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是绍兴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最具辨识度的高能级平台,对产业人才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据测算,到2025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将分别达到6万人、4万人左右。

为破解产业发展的人才困局,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出台了全国首个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服务专项计划,还举办了首届“万亩千亿”新产业人才全球创新大赛,不断引入产业发展和平台建设的“源头活水”。

为汇聚用好全球人才资源,对符合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两大省“万亩千亿”产业方向的外籍高层次人才,支持其在创办科技型企业方面享受国民待遇。实施高层次人才“双聘制”,对“双聘制”人才将实行年薪制、项目工资制、股权激励等多元化薪酬制度,激励全国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来绍创新创业,且人才政策兑现不受地域、户籍、档案、社保、人事关系等限制。设立高层次人才出入境和外国人来华工作服务“专窗”,为外国人办理来华工作许可、邀请确认函、居留许可等手续提供“一条龙”服务。

滨海新区引才机制实现了大突破,“飞行博士”“候鸟教授”纷纷来加盟。今年34岁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张颂婧,作为第一批“免评审”落户认定人才,将加入江南大学(绍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从事人类生命健康相关研究。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马思伟教授作为“双聘制”人才被引进,将在滨海新区开展芯片设计,助力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实现新突破。

“高层次人才难招引,滨海新区出台的‘双聘制’等创新举措,切中了时下人才落户的难点。”丽水市发改委副主任王绍金说,在美丽的迪荡湖畔,绍兴水木湾区科学园、复旦科技园绍兴创新中心等平台建成,加上创新的引才新政,一定会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落户,助力“万亩千亿”平台建设。

“万亩千亿”平台:越城新产业崛起火车头

目前,我市还在推动绍兴技师学院新设微电子学院,开办“中芯班”“长电班”等,为龙头企业定向培养人才,从而加大本地人才的供应量。

“保姆式”服务凸显竞争力

去年6月,长电集成电路(绍兴)有限公司300mm集成电路中道先进封装生产线项目一期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用了22天时间,刷新了项目推进速度纪录。“芯片的生产线复杂,要求严苛,可是中芯绍兴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用了78天,长电更是仅用了22天。”杭州紫金港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陈杰说,应该为越城服务大项目的专业能力、“保姆式”精神点赞。

在启动“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之初,绍兴就强化政策集成,在全省率先制定平台奖补政策及建设实施意见,出台招商、人才、金融、税收等一揽子扶持政策,提供阳光雨露和土壤。同时,强化上下联动,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市县合力,“一事一议”“一项一策”解决制约项目落地建设的瓶颈难题,设立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个百亿产业基金,直接撬动民间资本187亿元。

中芯绍兴、长电科技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离不开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支持。2020年市、区两级政府基金完成出资超45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也是百亿级的,目前分成了10只小基金,有效助推了产业新平台的发展。”滨海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两区协同,双向赋能”理念指引下,越城区、滨海新区建立健全了投资项目“闭环管理”机制,滨海新区负责增量项目审批服务、越城区负责存量项目审批服务的机制进一步确立。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袍江、高新、江滨三大片区各设立一个审批服务中心,实行“前台无差别受理、后台集成服务、统一窗口出件”机制,实现企业、个人办事只需“最多跑一地”。

去年,滨海新区牵头成立了绍兴生物医药“万亩千亿”新产业联盟。联盟是由“万亩千亿”平台内生物医药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单位自愿结成的组织,是助推企业间强强联合的一个重要平台。

滨海新区还围绕产业生态营造及项目全生命周期需求,融合知名医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平台等多方资源,推动产业互补与协作,着力在多个方向构建产业链条。目前,在绍兴滨海新区,国家级检验检测基地、浙江省药品审评中心绍兴滨海新区分中心、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药品安全评价中心等生物医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相继建成,为区域内生物医药相关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此外,新产业平台强化数字赋能,打造“产业大脑”,建设服务库、人才库、企业库,集成电路和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平台双双入选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场景试点。(绍兴日报 王旭东)

上一篇新闻

总投资超87亿!越城要大变样

下一篇新闻

绍兴买学区房:越城区拼爹,柯桥区拼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