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中国人首次担任国际乒联主席始末:力推改革,遭日本等乒协反对!

中国人首次担任国际乒联主席始末:力推改革,遭日本等乒协反对!

众所周知,世界乒乓球运动的最高管理机构是国际乒联(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 ITTF),这是个已有近百年历史的组织,大部分时间都由欧洲人担任主席职务。

不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亚洲人在国际乒联中的作用开始越来越大,1987年,日本世界冠军荻村伊智朗通过选举击败了第二任国际乒联主席、英国人埃文斯,成为了第三任主席。荻村伊智朗与国乒和中国人们有着深厚的友谊,所以他的上任也得到了中国乒坛方面的祝福。

中国人首次担任国际乒联主席始末:力推改革,遭日本等乒协反对!

然而天不假命,荻村上任7年后居然因病逝世于任上,结果乒联主席之位又在1994年回到了欧洲人哈马隆德(瑞典籍)手中。此时瑞典乒乓男队仍在领跑世界,其本国人又在国际乒联获得了这么高的职位,颇有些“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乒坛花”的味道。

不过时间才过去了一年,瑞典男队在天津世乒赛上被国乒击败,团体四连冠梦碎;而哈马隆德先生更是继荻村伊智朗之后再次病倒在了任上,最终也撒手人寰,于是领导国际乒联的重任便第一次落在了一个中国人的身上。

他就是乒乓球世界冠军、时任国际乒联副主席徐寅生。

中国人首次担任国际乒联主席始末:力推改革,遭日本等乒协反对!

徐寅生相信老球迷们都很熟悉了,国乒第一代世界冠军选手,曾多次在世界大赛中建功立业,深受球迷朋友们的喜爱。在两位前任均病死于任上、自己“受命于危难之间”后,徐寅生主席遭遇了一个当年乒坛争议不休的话题——乒乓球大球改革。

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乒乓球运动已经走过了制度化建设、全球化推广等阶段,到20世纪末的时候,世界五大洲都已有乒乓球的职业参与者和民间爱好者,但是发展却极不平衡,高水平的运动员基本集中在东亚四国(中日朝韩)、新加坡和欧洲少数几个国家。

中国人首次担任国际乒联主席始末:力推改革,遭日本等乒协反对!

美洲方面,美国一度曾是乒乓强国,但在二战结束后便逐渐掉队了,其他国家更不用说;至于非洲和大洋洲的话,那更是乒乓球运动的荒地,各方面发展水平都很低下,除了世界杯赛会按地域分配名额外,基本上没有运动员能挺进世界大赛十六强。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国际乒联内以荻村伊智朗为代表的一部分人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构想:通过改革,将乒乓球比赛中的一些复杂技术给简化掉,弱化精细技术对比赛的影响,这不就可以人为地平衡各地区之间水平的差距了?

中国人首次担任国际乒联主席始末:力推改革,遭日本等乒协反对!

常言道,“乒乓球是一门相对更讲究技巧的运动”,那么讲究在哪些地方呢?最明显之处便是近台的发球、接发球、搓摆控制等方面。只要对这些技术掌握得当了,就算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也可能在平平球场上将一个力能扛鼎的壮汉给打败。

这本是乒乓球比赛的精妙之处,但是技术越复杂,就越难让新手入门、进阶,从而也就限制了运动的推广——这话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自荻村伊智朗开始,连续四位国际乒联主席都在密切关注着一个改革计划,那便是:

将乒乓球的直径从38mm改为40mm,即后来所说的“改大球”计划。

中国人首次担任国际乒联主席始末:力推改革,遭日本等乒协反对!

乒乓球变大后,重量会增加,击球的速度、旋转都会下降,这样一来技巧低的运动员和爱好者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防备技巧高的对手在前三板阶段所发起的凌厉进攻,与此同时观众也能更清晰地看到回球的弧线和落点,而且不至于一场比赛下来在那里没完没了地看发球、吃发球的无聊剧情。

平心而论,这个想法本身是没毛病的,但真要推广的话也会伤害到许多人的利益,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那些已经适应了小球时代的优秀运动员,如瓦尔德内尔,以及刘国梁等中国传统直拍选手,他们都是以前三板技术为主的人,将球改大,岂不是要断人家的球路?

中国人首次担任国际乒联主席始末:力推改革,遭日本等乒协反对!

其次是各路乒乓球的器材商们(也集中在日本和欧洲),他们的生产流水线都是为小球时代服务的,改大球后又要重新研发、生产新的产品,这自然是划不来的。

所以和今天许多人的猜想不同的是,当年反对改大球计划最凶的人,其实是各大乒乓强国的乒乓球协会,包括提出这一计划的荻村伊智朗身后的日本乒协。唯有中国方面从大局考虑,不但认可了改大球的构想,而且还在徐寅生担任国际乒联主席期间全力支持大球方面的研发工作,为改革提供了大量的试验数据等。

中国人首次担任国际乒联主席始末:力推改革,遭日本等乒协反对!

虽然中国乒坛为推动乒乓球的发展做出了如此多的牺牲和贡献,但日本、瑞典等国乒协仍然极不配合改大球计划,最终徐寅生也没有在自己的任期内完成改革。1999年,考虑到国际乒联内部的新老交替等问题,徐寅生宣布放弃连任主席的机会,主动让贤了。

于是乎,一位极具争议的国际乒联主席上台了,他便是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位来自西半球的主席——阿达姆·沙拉拉。

中国人首次担任国际乒联主席始末:力推改革,遭日本等乒协反对!

沙拉拉的身世是很复杂的,他虽是美洲加拿大人,但却出生于非洲埃及,但不管是这两个国家中的哪一个,其国内的乒乓球水平都很一般。可以说,沙拉拉的上台也算是代表了世界乒坛很大一部分参与者的呼声,即: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乒乓球运动,扶持乒乓基础薄弱的国家和地区发展。

而改大球无疑是发出这些呼声的人们最支持的一项计划。

中国人首次担任国际乒联主席始末:力推改革,遭日本等乒协反对!

但是在1999年8月举行的国际乒联会议上,改大球决议所获得的支持票数仍然不够,瑞典、日本、韩国、朝鲜等乒乓强国的代表都投了反对票,所以改革没通过。但在当时124个协会的代表里有83人投了赞成票,由此可见,“小改大”被采纳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其实改革并不全是坏事,如果对一项运动的推广有益,那也未尝不可。只是因为很多事情涉及了太多人的权益,所以几代乒联主席都是以极其谨慎的态度来看待改革,这也是为什么改大球决议拖了很多年都得不到通过的原因:要对各方面负责嘛!

中国人首次担任国际乒联主席始末:力推改革,遭日本等乒协反对!

然而新上任的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的风格却与几位前辈大有不同,他对改革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很快便将其视作了自己的重要工作任务。不久后,这位大胡子男人终于将向整个乒坛连续亮出自己的大招,从而为整个乒乓球运动员带来几场争议不断的暴风骤雨。

这些,我们都以后再说。

原标题:《乒坛二十四年(224)》,连载未完待续。中国人首次担任国际乒联主席始末:力推改革,遭日本等乒协反对!

上一篇新闻

书法家郑林书法风格犹劲,创新书风

下一篇新闻

20首自作诗草书作品首次面世,见证“近代草圣”于右任的传奇人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