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助推PE投资加码 IDC头部企业完成6.2亿美元融资 红杉淡马锡等入局
《科创板日报》(记者 敖瑾)讯,近日,数据中心运营商和服务商万国数据,宣布定向发行新一轮6.2亿美元的可转换有限债券,由红杉中国新基建基金、ST Telemedia Global Data Centres和一家亚洲主权财富基金共同投资。
对于这笔金额的用途,万国数据称,将用于开发及收购新的数据中心、一般企业用途及营运资金需求。
据报道,本次投资之后,万国数据和红杉中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确定并寻求业务协同的合作机会,包括万国数据区域化战略的开发及实施,以及对中国及海外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的战略收购及投资。
另一投资方STT GDC,早在2014年就开始大手笔投资万国数据,一举拿下万国数据40%的股权。此后,STT GDC对万国数据持续注资,包括在万国数据登陆港股前增持1.05亿美元股份。截至目前,STT GDC仍是万国数据的大股东,持股比例33.93%。STT GDC隶属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在全球进行传媒、数据中心和科技领域的投资。
万国数据这次融资正好赶上“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的时间节点。其处于IDC产业链中游,属于第三方数据运营商和服务商,主要以向第三方批发租赁数据中心的方式服务企业客户。
一名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IDC板块早前就已受投资机构关注,“两年前就属于在一级市场比较热门的项目。”他判断,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加码,IDC细分行业未来仍会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但IDC行业属性决定了,这块会是重投入”。
PE多种形式进行投资
IDC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需要通过持续的收购或自建数据中心实现业务扩张,因此对资金需求量大,融资动作频繁。因为这样的行业特点,PE等投资机构有更多向IDC企业投资的机会和方式。
《科创板日报》记者通过梳理近年来IDC企业的融资信息发现,PE等投资机构对数据中心的投资主要分为几大类型,包括对IDC服务商直接的股权投资,对数据中心资产的投资,还有通过夹层基金等方式进行债权投资。
股权投资IDC服务商,是PE参加IDC行业最简单直接的方式。STT GDC就是采取这种方式多次向万国数据进行股权投资。
对数据中心资产进行投资方面,2019年,万国数据与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万国数据此后在非一线城市的数据中心项目,在施工完工后,会将90%的项目股权出售给GIC,自身保留10%的的股份并承担管理和运营服务。
此外,在2020年,全国首单IDC新型起初设施ABS发行成功,这也是IDC领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单ABS是由PE机构远洋资本领衔,联合远洋集团、北京云泰数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发行,该笔ABS的基础资产为云泰数通的IDC服务收费权益,项目储架规模为32亿元人民币,首期规模为11.06亿元。PE参与到IDC领域的方式多样化趋势明显。
而夹层基金形式,是一种债权投资形式,单个夹层基金通常会向多个数据中心项目投资,相对更加稳健,也成为了险资投入IDC领域的一种方式。去年,鼎晖投资旗下一支IDC夹层基金完成了20亿元的募资,主力LP就有太保、泰康等。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IDC行业融资信息大多集中在2020年,尤其是万国数据、世纪互联等行业头部公司动辄亿元级别的融资项目完成,以及资金背后站着的黑石、高瓴、新加坡主权基金等顶级投资机构,IDC行业得到更广泛关注。
近两年来,IDC行业的投资热度持续上升。二级市场上,热门IDC公司股价表现亮眼,万国数据、宝信软件等在2020年以后股价倍数增长,但部分公司股价在2021年达到高点后持续回落;一级市场上,包括高瓴、红杉等投资机构,都在大手笔亿元级别加码对IDC行业的投资。
政策助推 IDC热度持续
5G发展带来的网络数据增量,会拉动IDC需求增长。利好的政策也对行业发展起推动作用,包括2018年新基建概念首次正式提出,到如今“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在过去五年不断增长,互联网应用的市场下沉和持续渗透,也使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规模扩大,推动了IDC需求的增加;与此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纷纷上云,也促使IDC行业进一步发展。
根据“东数西算”的部署,未来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有分析指出,短期来看,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通信主干网、IDC数据中心、IT设备采购,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获益。中期看,云计算产业链、运营商、云厂商、信息安全将得到发展。长期而言,下游应用,超高清、自动驾驶、AR/VR等,将随着数据中心建设的完善进一步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璐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西部地区由于要素价格较低,包括土地、电力、人工等,而数据中心对土地和电力等需求较大,西部建设数据中心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因此从以前的‘西电东送’到如今的‘东数西算’的发展演变,其实也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地,像贵州这样的地区还有独特的气候条件优势,这又可以节省一些硬件设备运行环境的制冷成本。”
调研机构IDC预测,在新基建的政策引领下,短期内,中国IDC行业热度快速上升,大量资本涌入市场;中期,新建项目陆续落地投产,需要一定的消化周期,投资热度或有所下降;长期来看,IDC存量资源逐步消化,5G、AI等新技术规模化应用激发更多数据中心需求,数据中心投资将进入新一轮的上升期。
晶凯资本副总裁寇士琪告诉记者,因为网络数据增量持续,许多投资机构已经对IDC行业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关注,“不会等到政策出来了才开始追热点。”
她进一步表示,IDC产业链条长,覆盖门类广,比较看好产业链中的基础软件和DPU等领域。“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的技术壁垒较高,是IDC必不可少的配套软件,之前国内市场大都被国外厂商占领,但国内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做国外替代的数据基础软件企业,比如星环科技等。DPU则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专用处理器芯片的一个大类,为高带宽、低延迟、数据密集的计算场景提供计算引擎,有望成为数据中心场景中继CPU(中央处理器)和GPU(图像处理器)之后的第三大算力支柱芯片。目前,国内DPU行业已开始涌现出一批本土初创企业,这些都将会是未来的关注重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