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实业 中信银行争当改革开放先锋号
回顾改革开放40年,作为对外窗口的中信集团不得不提。
1978年中国拉开改革开放大幕,为了探索国际经济合作之道,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支持下,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荣毅仁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设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公司)的建议。中信公司(后发展为中信集团)成立后,荣毅仁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为了更好担负对外开放窗口的使命,荣毅仁向中央专函提出,在中信公司基础上成立银行。1987年中信实业银行(现中信银行)正式成立。
中信银行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早期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较早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并以屡创中国现代金融史上多个第一而蜚声海内外,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如今的中信银行已成为一家总资产规模超5万亿元、员工人数近6万名,具有强大综合实力和品牌竞争力的金融集团。中信银行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和生动写照。
正如中信银行董事长李庆萍所说:“在改革开放中,中信银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变强的过程。我们完全享受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政策和红利。”
在改革开放中应运而生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1985年4月,国务院和人民银行同意中信公司在其财务部的基础上成立银行部,进一步扩展对外融资、外汇交易、发放贷款、国际结算、融资租赁和吸收存款等全面银行业务。
1986年,中信公司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将中信公司银行部改组成中信实业银行,随后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1987年,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先生任中信实业银行名誉董事长,亲自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信实业银行成立,总行设在北京国际大厦,注册资本8亿元人民币。
中信实业银行是中信公司所属的国营综合性银行,按照荣毅仁先生的期许,中信银行成立伊始就向着“面向全国,面向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型商业银行”的目标努力前行。
在改革开放大潮下,中信实业银行一经成立便积极走出国门,大胆参与境内外金融市场竞争,并代表中信集团在东京、纽约、伦敦等资本市场上成功地发行了一笔又一笔债券,多次作为国际银团参与行和牵头行参加对国内外企业的银团贷款,为改革开放前期我国大力引进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书写了中国金融发展史上多个第一。
1987年12月份,中信实业银行与美国惠誉证券合作开展民航租赁,成为国内率先与国外公司合作从事飞机租赁的商业银行;1993年6月,代理中信集团在美国发行2.5亿美元扬基债券,成为建国后首家在美国代理中国企业发行公募债券的商业银行;1996年,牵头国内13家金融机构为伊朗德黑兰地铁项目提供了2.69亿美元出口买方信贷银团贷款。
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1992年5月,中信实业银行装设全国首个外币自动柜员机;1994年3月,成为国内首家与美国运通公司合作通过速汇金开展速汇即付业务的银行。是国内较早提供出国金融特色服务的商业银行。自1998年起便成为美国驻华使馆在中国境内唯一官方授权代收赴美签证费用的银行。
中信实业银行拥有高质量的对公客户基础,在2006年,全国500强企业中超过50%都是银行的客户,也是较早取得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金融服务代理资格的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
早在2005年,该行便获准成为七种主要货币和美元对人民币交易做市商,是同时持有上述两项交易资格的三家中资银行之一。根据《亚洲货币》杂志当时报导,中信银行被金融机构选为“中国地区最佳外汇交易服务银行”。
自成立以来,中信实业银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资本金、经营规模及经营效益不断提升。经过迅速发展,银行的总资产一时之间占整个中信集团总资产达80%以上,稳固保持中信集团最大子公司地位。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商业银行向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目标迈进。2005年8月,为实施逐步向零售银行与公司银行业务并行发展的战略,中信实业银行名称正式变更为中信银行。
在改革开放中谋划改革
2004年2月末,我国监管部门全面借鉴巴塞尔协议,制定和颁布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2007年1月1日前所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都达到8%。
为了适应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中信银行于2005年先行启动了改制上市的步伐,于2007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股份制改造前,中信银行一直是中信集团全资所属的国有企业。经国务院原则同意,并经财政部和原银监会批准,中信集团与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信国金”)作为发起人,于2006年将中信银行整体改制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行股份公司完全承继了原中信银行的资产、负债、机构、业务等。
2006年11月,股份制中信银行设立时注册资本311.13亿元,中信集团占该行股份84.83%;中信国金持股占比15.17%。与中信实业银行注册资本8亿元相比,股份制中信银行注册资本接近前者40倍。
与此同时,为提升竞争力,中信集团、中信银行还与境外战略投资者BBVA(西班牙对外银行)分别及共同订立了协议,于2007年3月以美元形式完成认购中信集团所持中信银行股份的4.83%,以按议定参考汇率计算等值于人民币48.85亿元。与BBVA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中信银行在相关业务经营、管理方面的水平,并进一步提升了该行的价值创造能力以及国际参与度。
2007年4月27日,中信银行在成立20周年之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同时上市。
中信银行的发行上市在同业中创下了股改上市的最快时间纪录,同时也创下了较低的价格敏感性、较高的定价水平和创纪录的市场需求等多项纪录。
上市期间,中信银行再展创新风采,受到了境内外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和追捧,引发了市场的巨大反响,发行市净率高达2.84倍,市盈率高达39倍,发行估值水平超过彼时已上市的所有中资银行,A股和H股合计共筹集资金(扣除上市发行费)约448.36亿元人民币,书写了中国企业上市发行的崭新篇章。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中信银行资本实力快速提升,实现了股权多元化、经营国际化和治理现代化,为下一步的发展和应对各项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市后不到一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酿成了前所未有、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为了应对这场危机,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从“防过热、防通胀”,到“保增长、控物价”,进而转向“保增长、扩内需”,政策出台的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密度之高,历史罕见。
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经营环境中,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这一年,中信银行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优化经营与业务架构、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强化内控体系建设,经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
在此情形下,中信银行在充分拨备的基础上实现了利润的快速增长,2008年实现净利润为133.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68%;平均资产回报率(ROAA)和平均权益回报率(ROAE)分别为1.21%和14.84%;每股收益0.34元,同比增长47.83%。拨备覆盖率为150.03%,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达14.32%和12.32%,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充足的拨备为银行抵御风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末,中信银行在英国《金融时报》全球市值500强企业中位居第260位,并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1000家大银行”评选中按一级资本位列第77位。
在进一步发展探索中,中信银行逐步确立了“坚持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追求滤掉风险的真实效益,追求稳定增长的市值,走在中外银行竞争前列”的理念,经营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改革开放中创新发展
纵观中信银行发展史,“创新”是根植于中信银行文化的基因,在传统的优势业务上该行积极创新,引领了行业的转型方向。
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下行、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和跨界竞争对商业银行影响深远。中信银行审时度势制定了《中信银行2015~2017年战略规划》,确立并清晰了发展战略,在转型发展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在此三年期间,中信银行的战略定位之一就是以公司银行为主体、零售银行和金融市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业务结构。
对公业务是中信银行的传统优势和强项之一,中信银行广泛与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和保持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雄厚的政府和机构客户资源对该行对公业务经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信银行始终坚持发挥中信集团金融与实业并举的独特竞争优势,以解决客户融资需求为出发点,采取“银行+中信集团子公司+本行子公司”的集团军作战模式,逐步探索出一条与中国经济新常态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新兴股份制银行发展之路。
近三年来,中信银行发挥对公业务支撑作用,在业内首推“交易+”品牌,债券承销、并购融资、银团贷款规模保持领先,对公存款日均规模、存贷利差率优势明显。2017年末,中信银行集团对公活期存款占比57.4%,比2014年末提升15.9个百分点,对公存款成本率1.62%,比2014年下降0.74个百分点。同时,该行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加快发展普惠金融,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在践行该行战略、顺国家大势而为中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2017年,中信银行更是加强市场形势研判,紧跟市场大势,紧扣监管要求,明确了“降增速、提转速、调结构”的对公资产负债经营策略,由“存量经营”向“流量经营”转变,主动调整资产扩张速度,成为首家主动“缩表”的银行。
2017年,中信银行公司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819.55亿元,占全行营业收入的55.54%。其中,公司银行非利息净收入128.48亿元,占该行非利息净收入的24.00%。
在零售业务方面,中信银行出国金融始终以独特优势领跑行业。截至目前,中信银行拥有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巴西、南非、新加坡、新西兰、以色列等9国使馆权威授权,签证服务覆盖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要出国,找中信”在人们脑海中烙上了深刻的印记。2018年,恰逢中信银行与美国使馆合作20周年。近期,双方在中信银行总行举办了合作20周年纪念仪式。
中信银行在持续升级签证服务的同时,也关注到客户从简单的支付结算需求逐渐转化为资产多元化配置需求。中信银行应势而动,接连推出外币定制存款、美元薪金煲、保证金外汇买卖、电子银行渠道外汇支付结算等多项产品,并通过打造产品组合,满足客户套餐化、组合化金融需求。根据市场的变化、客户的需求而不断推出迭代的产品,中信银行如今更致力于打造个人客户的“外汇主办行”。
在金融市场业务上,作为国内外汇业务的先行者之一,中信银行长期以来深度参与了人民币外汇业务市场化改革,多年来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现货(即期)交易综合指标位列市场前三。2017年,针对人民币汇率双向大幅波动的新常态,中信银行综合运用汇、利率多种交易工具组合产品,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市场风险。
今年3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发布,中信银行一举收获2017年中国外汇市场“最佳做市奖”“最佳交易奖”“最佳即期交易奖”“最佳远掉交易奖”等九项大奖。其中,“最佳交易奖”“最佳即期交易奖”两项排名全市场第一,体现了中信银行在外汇市场卓越的交易能力和全牌照、全产品做市能力。
在改革开放中华丽升级
成立至今31年间,中信银行成就斐然,如今已发展成为具有强大综合实力和品牌竞争力的金融集团。
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中信银行总资产达56247.05亿元,为1987年注册时的7000倍。
2017年中信银行净利润达425.66亿元,年度净利润规模翻至10年前上市时期的5倍。
在排名上,2006年,中信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按总资产对全球银行排名中第134位,而到了2018年,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该行排名第24位,一级资本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银行排名”中排名第27位。在《福布斯》公布的“全球企业2000强”排名中,该行排名第85位。10多年间,中信银行在全球排名稳步上升。
在创始人荣毅仁亲自制定的“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谦虚谨慎、团结互助、勤勉奋发、雷厉风行”32字中信风格坚守和发扬中,中信银行一路收获掌声与荣耀。
2017年,中信银行获评英国《银行家》杂志2017年度“中国最佳银行”,为中国地区唯一获奖银行。
同期,中信银行获得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度优秀自营机构奖”。该行获得亚太区贷款市场公会(APLMA)“亚太区最佳杠杆收购融资项目奖”、“亚太区最佳银团项目奖”。
在《亚洲银行家》主办的2017年度“卓越零售银行金融服务”评选中,中信银行获得“中国及亚太地区最佳进步零售银行奖”。该行获得中国扶贫基金会“2016年度扶贫明星奖”。
截至2017年末,中信银行员工人数近6万名,事业规模不断壮大,在国内142个大中城市设有1435家营业网点,同时下设5家附属机构,包括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信银(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浙江临安中信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在香港、澳门、纽约、洛杉矶、新加坡和中国内地设有41家营业网点。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该行与百度公司发起设立的国内首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直销银行。
近期,中信银行还与哈萨克斯坦人民银行等交易方签署了股权交易协议,收购阿尔金银行股份。阿尔金银行是一家拥有全牌照的综合性商业银行,为对公和零售客户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积极开展私行业务,在阿拉木图、阿斯塔纳、阿特劳、阿克套等地设有4个分支机构。中信银行成为国内首家在哈收购银行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中信银行董事长李庆萍表示,接下来,中信银行还将成立香港分行和伦敦分行,通过“机构国际化”和“服务能力国际化”相结合,提高在境外的服务水平,帮助更多的客户走出去,努力建设最佳综合金融服务企业。
在持续保持战略定力、推进经营转型下,虽面临经济新常态、金融新常态、监管新常态、科技新常态叠加交织的情形,但中信银行依然稳步提升效益,总体发展稳中有进。在此情形下,中信银行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在2017年年度分红中,共计派发现金红利约人民币127.72亿元,其中派发A股现金红利金额约人民币88.88亿元。
2018年,是中信银行新三年战略的开局之年。中信银行表示,将坚持回归本源,推动对公、零售、金融市场业务从“一体两翼”向“三驾齐驱”转变,大力促进金融与科技融合,致力发展成为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有尊严的最佳综合金融服务企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