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1日 星期五

国羽不幸中招,无奈退出瑞士赛,积极应对,未来再战

北京时间3月22日下午,BWF世界羽联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由于中国羽协报告了一些阳性检测结果,以及球员伤病情况。出于对所有参赛球员健康问题的考虑,中国队决定全体退出2022尤尼克斯瑞士公开赛。

国羽不幸中招,无奈退出瑞士赛,积极应对,未来再战

羽协官方微信公众号截图



随后中国羽毛球协会官方也发布声明证实了有球员确诊消息,并且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将从医疗、心理、生活等方面,为队伍提供全力支持和保障。瑞士羽毛球公开赛于今天开赛,在开赛前的例行核酸检测中,中国羽毛球队有部分运动员检测结果呈阳性。出于保护运动员身体健康的考虑,中国羽毛球协会决定,中国羽毛球队集体退出瑞士羽毛球公开赛。



国羽不幸中招,无奈退出瑞士赛,积极应对,未来再战

黄鸭组合在全英获得混双亚军



01

辗转参赛是备战巴黎奥运的必经之路


去年东京奥运会和陕西全运会后,国羽随即前往欧洲参加了数站比赛,回国后按规定隔离21天才“出关”备战世锦赛,不仅错过了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三站赛事,也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造成了一定影响。

国羽不幸中招,无奈退出瑞士赛,积极应对,未来再战

中国队众多新组合需要争取积分



如今,“缩水”为三年的新奥运周期已经开始,队中有大量新人、新组合急需参赛赚取积分。在不违背国家防疫政策的前提下,从备战巴黎奥运会的角度出发,国羽确实需要制定新的赛练模式。故此,经上级研究批准后,中国羽协决定在清迈建立训练营,作为未来半年队伍征战国际赛事的中转站。


长期在海外训练、比赛,固然存在防疫风险。对此,中国羽协主席张军临行前曾表示,国外的疫情形势的确严峻,但参赛是队伍目前极为迫切的需要。所以尽管有风险,但队伍还是选择融入到时代潮流当中去,投入到国际比赛中去。同时张军强调,赴外期间,全队上下必须以最严谨的防疫态度和行为去面对挑战。出发前,国羽召开了多次会议强调防疫细节,除携带必备的防疫用品外,队伍也严格要求运动员做好自我管理,尽量不去公共场合,酒店、赛场“两点一线”,在外时不摘口罩。尽管如此,国羽还是不幸“中招”。


02

海外防疫条件惨不忍睹


国羽不幸中招,无奈退出瑞士赛,积极应对,未来再战

全英赛现场的观众几乎无人佩戴口罩



此前结束的全英羽毛球公开赛中,国羽仅靠王懿律/黄东萍、郑雨/张殊贤拿到混双和女双两个亚军,如果说早先结束的德国公开赛的成绩还能让人满意的话,单看国羽在全英取得的成绩,运动成绩确实不能让人足够的满意,不过如今出现的疫情情况恰巧说明了国羽状态不佳的原因。


据了解,欧洲目前每天温差很大,德国公开赛举办地米尔海姆和全英公开赛举办地伯明翰等地晚上的气温会降至零下,白天最高气温能突破15摄氏度。此外协会表示,欧洲目前的防疫政策非常松散,队伍在参赛和旅途中都面临巨大的防疫压力,如全英公开赛的参赛流程、现场运作、现场观众规模都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比赛最后两天的伯明翰体育馆几乎满座,且少有人戴口罩。具体到防疫水平上,德国公开赛要求现场观众佩戴有防护标准的口罩(类似于国内的N95口罩),而全英公开赛则对现场观众的疫苗注射情况以及口罩佩戴情况不做任何要求,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国羽在国外的比赛环境确实在一部分地区的防疫条件相对较差。


在德国公开赛之后尚有部分运动员存在中招情况,这一情况在防疫更为松散的全英公开赛后更为严重,其实不仅中国队,上周的全英赛期间有不少参赛人员感染,其中包括韩国女单名将安洗莹和新科男单世锦赛冠军、新加坡好手骆建佑,是疫情以来感染人数最多的赛事之一。


03

退出瑞士赛,着眼在未来


在此次退出瑞士公开赛后,中国羽协主席张军表示中国队将先在比赛地瑞士巴塞尔原地休整和恢复。之后,部分队员将奔赴韩国参加4月的韩国公开赛和韩国大师赛,没有比赛任务的队员则会前往泰国清迈训练营,提前开始5月汤尤杯的备战。部分目前正在国内集训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此后也会到泰国和大部队会合,共同备战汤尤杯。

国羽不幸中招,无奈退出瑞士赛,积极应对,未来再战


从级别上说,瑞士赛仅仅为级别相对较低的超级300公开赛,因此在这个时间点上国羽还有调整的余地,退出损失的积分,完全可以在日后进行弥补,在调整过后以更好的状态参加之后级别更高的泰国汤尤杯、日本世锦赛,直至杭州亚运会前回国。


就像中国羽协在声明中表示的那样:相信中国队会以更好的状态重回赛场,在接下来的国际赛事中继续努力……对于在外征战的将士而言,他们渴望健康地为国争光的心情不言而喻。目前,他们最需要克服的问题不仅是生理上,还有心理上的。相信经过治疗和恢复调整后,中国队会以更好的状态重回赛场。



上一篇新闻

43岁祝无双:爆红,是我不想回忆的过去

下一篇新闻

张军:国羽计划5月重返国际赛场奥运积分赛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