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巡礼水运篇」风劲帆满海天阔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巡礼水运篇」风劲帆满海天阔

湖北武汉人爱吃的盱眙小龙虾,装在冷链箱中,由集装箱船从江苏淮安起运,沿京杭大运河在扬州进入长江,约6天后抵达武汉。11月底,“武汉—淮安—徐州”集装箱直航航线开行,是长江与大运河畅通畅联、推进形成国内大循环的一次生动实践。今后,小龙虾等货物经该航线批量运输到武汉,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化肥、有色金属、商品车、工程机械等也可源源不断输送到江淮地区。

4月,武汉解封;5月,长江中上游第一条国际水运航线——武汉至日本集装箱江海直航航线开启“周班制”班轮化运营;6月起,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6个月正增长……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武汉,水运加速经济复苏,是“十三五”水运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力证。

大江奔腾、港通天下,勇立潮头、踏浪先行。5年来,黄金水道深水深用、流金淌银,世界一流港口建设装上“智慧芯”,航运网络开放融合,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彰显了韧劲和力量,为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巡礼水运篇」风劲帆满海天阔

宁波舟山港衢山港区鼠浪湖卸船码头巨轮到港常态化。

水网畅 提效率

这5年,是综合交通加快发展的5年,其中水运在补齐高效率的普通干线网短板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到今年年底,预计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将达1.61万公里,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达2530个。

“多吃一厘米水,效益多几千元!”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后,大宗物流集散地江阴港呈现“大船大港大物流”的喜人态势,江阴港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小龙不禁感叹,深水航道使沿江港口活力大增。

长江南京以下航段货运量占长江全线货运量的七成,其中海轮年承运量超过8亿吨。以前航道水深只有10.5米,5万吨级以上大型海轮需大量减载、亏载运输。

2018年5月8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试运行,长江口到南京的431公里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5万吨级海轮可直达南京港,10万吨级海轮可减载抵达。

大船入江,改变的还有长江流域的经济版图: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向临港园区集聚,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依托深水航道,江苏沿江地区集中了全省90%以上的大型冶金、石化企业及60%的电力企业,初步形成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四大产业集群。

5年来,长江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改善干线航道里程1284公里。下游“咽喉”疏通——长江口航道北主南辅、相得益彰,中游“肠梗阻”也正被打通,6米水深航道即将通达武汉。到今年年底,长江经济带高等级航道里程将达到1万公里,占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的六成以上。

依托“水上高速路”,珠江—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我国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关键通道。“十三五”期间,珠江新增三级以上高等级航道1045公里,3000吨级船舶畅行粤桂,港口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年综合通过能力新增1.04亿吨,年均增长3.8%。

与此同时,京杭大运河山东、江苏、浙江段航道扩能、河畅水清,黑龙江、松花江、闽江等高等级航道建设有序推进。

「“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巡礼水运篇」风劲帆满海天阔

招商港口“妈湾智慧港”可停靠全球最大集装箱船。

“智慧芯” 强港口

山东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内,大型集装箱货轮旁,蓝色的自动化岸桥、高速轨道吊、自动导引车穿梭往来,偌大的码头“空无一人”,生产作业却“行云流水”。

2017年5月11日,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一期正式投产运营。该码头设计平均效率40自然箱/小时,是当时世界设计效率最高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比传统码头作业效率提升30%,车辆进出闸口周转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较传统码头缩短50%以上。两年半后,集合了全球首创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全球首创5G+自动化技术等6项“黑科技”的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投产运营。

“十三五”期间,沿海港口多个全自动化码头落成,智慧港口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港口发展的标志性成就之一。

全球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四期码头,从设备到“大脑”,均为“中国制造”。投入运营3年来,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发出的指令控制着整个码头的智能设备高效运转,不断刷新码头吞吐量纪录。

在京津冀海上门户天津港,岸桥自动装箱、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集装箱地面智能解锁站……昔日的传统码头已经实现了全流程无人作业,为智慧港口建设给出了“天津范本”。在码头上做了十多年货车司机的惠学静,曾经紧张忙碌的双手被无人驾驶技术解放,车辆根据预定指令自动行驶装卸集装箱,他只需保障车辆安全。

5G技术正在为智慧港口赋能。首个5G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项目——厦门远海码头5G智慧港口项目落地,130万平方米作业区域全面覆盖5G信号,为港口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带来全新的生命力。

港口安全管理也正朝着数字化转型发展,一系列智能化管控手段和方式得到应用。宁波舟山港通过实施港口企业危险货物标准化程序化智能化管理示范工程,在全港范围内实现了危险货物安全管理可视化覆盖率100%、重大危险源在线管理比例100%。唐山港京唐港区建设了货物三级联动监管平台和危险源多层次可视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危险货物集中可视化管控。

“十三五”以来,我国港口预计完成投资3644亿元。天津港、青岛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厦门港、深圳港、广州港等港口集装箱码头,唐山港、黄骅港等北方港口煤炭装船码头以及南方公用煤炭接卸中转码头建设稳步推进,黄骅港、日照港、宁波舟山港等港口铁矿石码头,唐山港、日照港、宁波舟山港、揭阳港、洋浦港等港口原油码头,以及商品汽车、液化天然气等专业化码头建设有序实施。目前,我国港口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五大沿海港口群、八大运输系统为畅通经济循环提供了强大动能。

「“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巡礼水运篇」风劲帆满海天阔

长江汇兴隆洲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为过往船舶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加减法 护生态

节能减排做“减法”、绿色发展做“加法”。5年来,水运行业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打出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绿色船舶、绿色运输组织方式“组合拳”,为高质量发展铺就绿的底色。

2016年开始,交通运输部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推进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旨在控制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改善沿海和沿河区域特别是港口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

通过一系列措施,2018年船舶排放控制区的船舶硫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相比2015年分别下降33%和22%。2019年1月1日起,船舶排放控制区“扩容”,覆盖全国沿海港口及长江、西江干线。

污染物排放量下降明显,离不开“绿色动力”的加速推广。岸电作为减少船舶靠港期间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得到重点推广。2017年7月,交通运输部印发《港口岸电布局方案》,推进已建集装箱、客滚、邮轮、大型客运和干散货5类专业化泊位的岸电设施改造。

长三角区域内设立“岸电应用试点港区”,探索推出“岸电使用成本分摊机制”,积极推进构建“政府补贴一部分、电价优惠一部分、设备供应商和投资商让利一部分、码头企业负责一部分、航运企业承担一部分”的“五个一”分摊共赢新格局,提高岸电使用率。

宽阔的长江波光粼粼,“皖池州货5666号”货轮停靠在安徽省铜陵市海螺码头旁。船主江宝红从船上牵出一条黑色电缆,向岸边走去,接上转接头、插入岸电桩、刷卡取电,不到10分钟,船上灯光亮起。“以前船舶都用柴油发电机发电,噪声大,还有气味。用上岸电后,靠岸的时候船上的十几台电器都能同时用,很安全,也便宜得多!”江宝红说。

港口多管齐下守护万里碧空,航道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在荆江河段倒口窑心滩,一眼望去是无边无际的绿色滩涂,成群水鸟不时擦着水面飞过。过去,这里是个大沙洲,枯水期犹如一片沙漠。

全长280.5公里的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从项目设计阶段开始就以生态修复为重点,开展了水生、陆生动植物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保施工工艺研究等生态科研和实践,共修复陆生、水生环境218万平方米,丰富了工程区域动植物生活环境,营造了绿色景观河岸。

“十三五”期间,长江干线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港口接收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5座洗舱站投入运行,1361座非法码头完成拆除改造,累计拆解改造5万余艘老旧落后船舶,水清、岸绿、产业兴、环境美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船舶驶过,蓝天依旧;航行千里,清波永随。

「“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巡礼水运篇」风劲帆满海天阔

京杭大运河湖州段航道展现江南运河的生态画卷。

勇创新 激活力

创新驱动是“十三五”水运行业的主旋律。5年来,水运行业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推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改革创新,海事“放管服”激发市场活力。海事系统全面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流程整合构建、流程再造、数据共享,使行政相对人线上办事“一次登录、全网通办”,线下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调整和系统升级加快实行,船舶通关申报审批环节单证数量大幅减少。证书电子化工作持续推进,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全面完成内河船舶船员证书电子化工作,将有80多万内河船员享受证书便利化办理。

——管理创新,内河航运管理突破体制机制壁垒。2016年,长江航运“一体化管理、一条线运行、一条龙服务”的新格局正式构建,长江干线水上综合执法全面实施,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机制开始运行。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建立5年来,汇聚起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珠江黄金水道建设,权责清晰、科学规范、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航道治理新格局加快构建。

——竞合创新,港口资源整合领跑区域协同发展。5年来,资源整合、区域一体化是港口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长三角港口间资源要素合作越来越紧密,以上海港为核心,江苏、浙江港口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港口群已基本形成。津冀两地港口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扩大集装箱码头、航线领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经济互动日渐频繁。山东省整合7市沿海港口资源成立港口集团,统一优化配置岸线资源,实现省内各港口特色化、差异化、规模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项目启动,着眼港口、海关、物流、企业、银行、保险等贸易全流程,创新推动“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

——服务创新,描绘惠企利民、精准细腻的“工笔画”。数字航道高速运转,航道职工实现了“远程看,坐着管,走着用”,海事服务送到船员手上、装进船员“口袋”,技术进步、服务创新的红利源源不断。琼州海峡实施客滚运输班轮化运营模式后,困扰司机、旅客多年的不知何时登船、不知上哪一艘船、不知船舶靠哪个码头的“三不知”难题彻底成为历史,联网售票更是刷新了过海体验。

创新驱动,还让水运行业筑牢安全防线,护航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专业救捞力量基本覆盖我国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4个救助飞行队的领导和管理体制,由部救捞局和各海区救助局双重领导、以部救捞局为主的模式,变为纳入海区救助局管理,逐步建成以部救捞局抓总、海区救助局管理为主、基本覆盖重点海域、反应快速的海空立体救援体系。

「“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巡礼水运篇」风劲帆满海天阔

“猎鹰”轮航行在长江口北支航道上。

谋共赢 促繁荣

海运承担了我国九成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5年来以更加开放融合的姿态,加速与世界同频共振、深度交融。

作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自贸港建设让海南成为我国最开放、最具吸引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3天后,“中远海运兴旺”轮成为海南自贸港登记的第一艘国际航行船舶,也是第一艘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注册的货轮。如今,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的国际船舶超20艘。

每天都比昨天更开放。6月1日至11月26日,海南新增市场主体18.71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23.94%;其中新增企业9.97万户,同比增长175.54%,增速居全国第一。

作为推进国内国际市场深度融合的门户枢纽,国际航运中心开放作楫、创新为帆,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

上海港已经连续10年稳坐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集装箱班轮航线直达全球近300个港口,航运交易、经纪、保险等各类产业形态加速聚集……“交账”之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给出优异答卷。《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0)》显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已跻身国际航运中心前三强,仅次于新加坡和伦敦。

以上海为代表的国际航运中心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有力推动了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5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海运船队,完善全球航运服务网络,维护国际物流链供应链稳定。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港航企业积极发挥海运主力作用,畅通对外贸易通道,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民生和能源物资满足需求。

航线联通、贸易畅通也带来了人心相通、期许融通。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国际海事组织先后6次向全球分享中国疫情防控经验,促进全球加强合作、联手抗疫。

回首这5年,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走上国际航运舞台,换来的是多方共赢、和谐共生。我国多次举办中国欧盟、中美欧、中国丹麦等多边、双边海运会谈,签订中巴(拿马)海运协定等,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潮涌风帆劲、逐浪正当时。站在“十三五”收官与“十四五”开局的交会点上,水运行业将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人民群众,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澎湃动力。

数说“十三五”

「“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巡礼水运篇」风劲帆满海天阔「“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巡礼水运篇」风劲帆满海天阔「“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巡礼水运篇」风劲帆满海天阔

数据来源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新闻发布会等。

大事记

2016年

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4月1日,长三角水域率先正式设立船舶排放控制区。

4月15日,深化长江航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9月,《关于深化救捞系统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新一轮深化救捞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9月18日,三峡升船机正式启动试通航。

12月2日,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全面启动基层执法机构改革。

2017年

4月15日,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昌门溪至熊家洲段)航道整治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7月,交通运输部印发《港口岸电布局方案》,“十三五”重点推动主要港口和排放控制区内港口岸电设施建设。

12月10日,全球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四期码头开港试运行。

2018年

1月6日,“桑吉”轮碰撞燃爆事故发生。中国救捞人冒着浓烟和爆炸危险,找回VDR设备(黑匣子)及两具遇难者遗体。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5月8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试运行,南京至长江出海口431公里的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

2019年

1月29日,交通运输部南沙群岛海上救助中心成立,标志着专业救捞力量基本覆盖我国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

4月16日,长江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正式启动运行,开创了长江航运安全绿色便民服务新模式。

9月起,琼州海峡开始实施客滚运输班轮化运营模式,实现了“定码头、定班期、定船舶”。

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水上搜救工作的通知》。

11月,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

2020年

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6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内河航运发展纲要》,提出到2035年,内河千吨级航道达到2.5万公里。

6月23日,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行,长江口新添一条86公里优质辅助航道。

8月25日,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全线投入使用,结束了珠江口至南沙港区巨轮单向通航的历史。

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11月,深圳海事局签发了全国首份内河船船员电子证书。

亲历者说

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原总工程师范期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1990年浦东新区开放,过去长江口航道勉强维持7米的水深根本无法满足上海港的发展需求。打开拦门沙、治理长江口,建设深水航道,成为当务之急。1998年以来,长江口一期、二期、三期工程陆续上马,12.5米深水航道于2010年开通。总长逾100公里的两条长堤、19座丁坝呵护着长江口航道,成为打开长江黄金水道的一把“金钥匙”。

长江口工程推进过程中,将深水航道上延,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被提上议事日程。2011年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后,交通运输部迅速落实国务院决策,启动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先易后难,逐步上延。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约283公里的12.5米深水航道提前半年试通航,让沿江市县提前享受到了深水航道带来的红利。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锐:

随着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深入实施,长江绿色航运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迫切需要水上服务设施向集约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作为长江航运的参与者,长航集团在积极推进打造绿色环保船队、统筹绿色能源供应的同时,与沿江省市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研究推进水上综合服务区建设。

长航集团打造的六圩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有效减少了待闸船舶的污染问题,还能为待闸集泊的船舶提供维修保养、物料供给、超市购物等“一站式”便捷服务。随着水上服务路径不断创新,行船生活所需逐渐实现“一揽子”解决,接下来要积极推进上下游合作,助力长江水上综合服务区布局更合理、覆盖更广泛,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连钢:

过去,自动化码头是西方国家的“专利”。我们能建最大码头、做物流强港,但必须成为科技型大港,这样才有竞争力。

2013年10月,青岛港成立自动化码头项目组,我被任命为组长。国外自动化码头建设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不符合青岛港实际需要。我们根据青岛的口岸实际、货源结构、码头流程、操作习惯,设计出自己的工艺流程、总平面布局、技术指标体系和规格参数。每个单元、每个环节、每个数据,都反复论证选出最佳方案。

2017年5月,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投入商业运营,以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全智能决策、全系统管理,颠覆了传统集装箱码头作业模式。我们用3年半时间建成并运营自动化码头,走完了国外8年至10年的路。

图片均为资料片

上一篇新闻

《四川画报》7期推荐|大江起宏图——长江经济带的天府力量

下一篇新闻

党代表手记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