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昭隆传统之大美:中国文化如何成为全球治理的建构者

作者介绍:生于江南,澳洲名校终身教授、英国伦敦大学法学博士。居海外17年,致力于中国文化复兴的研究和实践。独创高端跨文化法律课程,以向外国青年及产业界彰显中国文化正统为其特有风范,为西方培养了一批紧缺的前沿人才。

《昭隆传统之大美》撰写时,尚未出现中美贸易战。如今,在美国逞威炰虓的背后,却隐现出本书探究的中国文化之根本困境。这些困境鲜为人知,却深刻影响着你我的现实命运。它的根本规律和答案,都在本书之中。

静读本书,顿悟中国文化平视西方、走向复兴的精妙之门。

问:您为何要提中国文化的根本困境?

中美争端,隐现着中国文化的根本困境。要说清这个困境,可以先提一提美国副总统彭斯。去年他曾说,中国正在“化犁为剑”。这是将《孔子家语》里的典故“铸剑戟以为农器”倒用了。化剑为犁,是化干戈为玉帛。但化犁为剑,可不只是换个顺序。

彭斯这么一倒用,瞬间把中国文化的根本困境抖出来了。我在书中,不但详细描绘了这种困境,更提出了突破困境的方法论。

任何思维背后,都有一幅图景。彭斯说“化犁为剑”时,脑海中浮现出的图景是这样的——自古贫穷落后、奸诈呆板的中国人,现在蜂拥而上,把老土的锄头变成剑,要来驱赶美国了。

大家听了一定很气愤,说彭斯有歧视、诬蔑中国。

问题绝不这么简单。

TED演说者、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安密·库第(Amy Cuddy)有一个著名的实证研究,做了15年。她发现,人们衡量一个人时,最在意的是此人是否德才兼备。一种文化给人的印象,同样如此。为什么很多人崇洋?因为他们心中有一片西方文化,光彩夺目、高人一等,令其欲罢不能。

因此,我在书中指出,中国文化的根本困境,是它数百年来早已破碎支离,尚待重现令人豁然开朗、心悦诚服的完整图景。西方人(以及大部分中国人)不知道、没体验过完整的中国文化,因此对于中国的一些人和事,也就难免心生误解、猜疑或恐惧。

这种感觉,是西方政、商、律界精英的共相。

他们也来到我的课堂,参与学习或成为合作伙伴,将他们在跨国项目中千锤百炼得来的中国文化“真经”,传授给西方职场小白。正如某世界大银行的一位高管在课堂上说出的肺腑之言:“我们终于认识到,要想在中国成功,一定要尊重中国人不守合同、讲究关系的历史传统。”

切莫去指责人们有偏见、歧视、诬蔑。只要我们专注于昭明、隆盛中国文化全体大用的真价值,使之充实于建设美好中国的具体实践之中,则一切西方中心论、韦伯思维或殖民心态,终必云散烟消。亲历中国经济成就的外国精英,莫不由衷赞叹。当年新加坡的成功,使得西方对东南亚华人社会基层伦理都另眼相看。那么,一旦真切体验到了雅正的中国文化,他们又怎会不心生敬意呢?

问:我们目前的文化复兴,难道没有效果吗?

在文创、艺术、影视等领域有一定效果,但远远不够。更关键的是,人们尚未找到契合时代的文化复兴门径,更不知如何在跨文化视野里恰当呈现中国文化。

由于数百年来中国文化早已破碎支离,我们迄今重现传统的努力也不免是片断的。我的澳洲学生在考察博物馆之后常说:“宋瓷真高贵,不敢相信已过千年。”我问:“如此雅器,会产生于愚昧、无序的时代吗?”他们一愣,说:“这还真没想过。”

在西方印象里,中国古代是落后的。一时体验宋瓷之美,不见得刹那颠覆落后之感。中国人亦如是。我们赞叹唐宋的繁荣,但一想到唐宋制度,不免仍是皇上万岁、微臣该死。对于中国文化,大多数人在细节上是串不起来的。

同样,十多年来中国学界及民间的文化复兴努力,尚处在春寒乍暖的阶段,里面有大量不能衔接的片断。当前的汉服、祭孔等一众文化元素,多是臆想之物,难登大雅之堂。一些国学研究,显得局部化、鸡汤化、苍白化或龙钟化。这都无法令人感知中国文化生意盎然的完整图景。

问:您说的中国文化的完整图景,是指什么?

这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实践。我在书中称之为全景之法,它的真境界,是人文化成、心物咸美的雅境。这是本书的终极话题。

中国文化的根本特质是什么?我将之概括为雅境(elegant state)。雅境是东方文明追求的高度发达的人文世界。它是生生不息的创造力的杰作,是人的天命,是修齐治平的指归,是一切内心、制度、生活、美学之高度文明的全体大用。它不只是修身养性,它有很高的标准。

要真正在生动活泼之间昭明雅境,得运用全景之法,以呈现中国文化的完整图景。这就需要不断点滴积累,用力既久,则表里精粗无所不到,最终能在“形神相应”之间自如地体会、重现并实践我们的文化。

全景之法是对不为人知的细节的联缀和贯通,能如电影或工笔长卷一般,现生动于细微之间。只有全景之法,才能昭明雅境。只有昭明雅境,才能走出文化困境、令人们对中国文化心生敬意。

问: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到底有什么问题?

2017年,哈佛大学教授罗爵克(Dani Rodrik)在新书《直言贸易:如何构建神志正常的世界经济》中说,西方精英们沉溺于过度全球化(hyper-globalization),为西方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及大药企不停索要过分的跨国保护,以致“各国难以实现经济繁荣、金融稳定和公平的愿景”。过度全球化,是以强势知识产权为中心的西方商业规则的全球化——这是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年梓行的巨著《全球商业规则》在采访了500多个世界政商领袖之后得出的结论。

中美贸易战以来,国人对西方的反思深入了。英国法学家威廉·特文宁(William Twining)说,全球化不能是西方价值观的一言堂。那么,雅境昭明之后的中国文化,将在未来的全球治理中展现不可限量的潜力。通过全景之法,本书对此进行了非常细致的例证。这种例证的对话群体,不限于西方学术界,更包括其产业界、律师界的精英——他们担负着制定全球规则或对华谈判的重任。中国的相应群体,也应当诚恳地推动这种全新的对话,成为中国文化参与全球治理的和平主角。

世界格局里的中国文化,定格了你我的真实命运。我盼望,读者能从本书妙彩纷呈的东方大美雅境中,发现自己的内在创造力,并在宏大的全球视野里找到真正的文化自信,进而实践人人从自己做起、共同建设美好中国的文化复兴路径。

十数年前,他负笈西洋,治西学而不改中国境界。研京练都,千虑百琢。潜心巨制,春日共赏。

昭隆传统之大美:中国文化如何成为全球治理的建构者

《昭隆传统之大美:中国文化如何成为全球治理的建构者》

邵则宪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上一篇新闻

2021年四月份恶意软件之“十恶不赦”排行榜

下一篇新闻

点赞率100%的手机照片,就该是这样的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