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遏制中国行不通?英国经济学者列出三个原因
来源:环球时报
英国《金融时报》2月2日文章,原题:遏制中国是不可行的选项 应如何应对崛起的中国?这是美国新政府面临的一大问题。许多美国人认为某种形式的遏制是可行的。但这种政策真的可行吗?笔者认为不然。
由某匿名“美国前政府高官”撰写的“长电报:朝向一个新的美国对华战略”认为,为应对中国试图取得全球主导地位的威胁,美国须捍卫一系列重要利益。这包括保持美国的总体经济和技术优势,保护美元的全球地位,保持压倒性军事威慑力,巩固同盟和伙伴关系等。但与此同时,要应对共同的全球威胁,特别是气候变化。这些目标能实现吗?不,笔者认为不能。
首先,中国是比苏联强大得多的对手,拥有远更成功的经济、更具活力的科技产业、更多人口、更有凝聚力的政体和更有能力的政府。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潜力。目前,中国人均产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是美国的1/3——2000年为8%,是欧盟的一半。若到2050年这一数字只上升到美国的一半,那意味着中国经济规模将与美国和欧盟之和相当(原文如此)。
其次,中国经济高度融入国际。尽管这会造成脆弱性,但也增加了中国的影响力。中国市场对全球众多国家产生磁吸力。正如新加坡学者马凯硕所强调的,大多数国家都希望与美中保持良好关系,不愿意重美轻中。
最后,过去20年里特别是过去4年里,美国破坏了自己在理智、正直、可靠、甚至遵守基本民主准则方面的声誉。这点很重要,因为在这场美中竞争中,盟友至关重要。美国过去常扬言让中国做“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但在经历了“单极时刻”的狂妄、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和特朗普任期后,美国算是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吗?
美中关系会有很多竞争,但也必须有深入合作。在意识形态之争中,西方自由民主仍更具吸引力。他们面临的真正挑战并非中国,而是在自己国内恢复这些价值。(作者马丁·沃尔夫是《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香港《南华早报》2月2日文章,原题:新冠疫情使美国更加依赖中国,脱钩机会减少中国是去年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种好运气看起来将继续。到2025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达到美国的90%,几年后可能会超过美国。此外,中国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医疗用品和疫苗以帮助抗疫,从而扩大了全球影响力。至少未来几年,世界将向中国进一步靠拢。
在此背景下,拜登政府似乎想延续特朗普对华政策的诸多方面,但华盛顿限制中国的空间已大大缩小。由于疫情影响,美国现在更加依赖中国,而非相反。华盛顿最有可能的贸易策略是要求中国增购美国商品,而这只会进一步加强两个经济体的融合程度,并成为中国在其他方面与美国谈判的筹码。(作者Zhang Lin,乔恒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