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系消费金融迎来政策红利,中国市场会出现下一个“捷信”吗?
近一年时间以来,关于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声音不绝于耳。
随着金美信消金的开业,光明欧诺消金、申能消金陆续签订投资协议,可以预见的是,对中国市场觊觎已久的外资,真的要来了。
金融监管研究院院长孙海波向消金界表示,有外资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将迎来政策红利。
持牌消金的又一场大战一触即发。上海作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点,也成为外资首先争夺的战场。
问题是,此时中国的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发生了新的变化。此番外资争相涌入,究竟还有掀起多大的风浪?
借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政策东风,中国消金市场,会出现下一个“捷信”吗?
外资消金:站在门口的“野蛮人”
7月20日,金融委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提出了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更大程度地欢迎外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
其实,早在5月1日,银保监会推出12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新措施,具体到消费金融公司,是“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同时放宽中资和外资金融机构投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方面的准入政策”。
纵观24家已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其中共有北银、锦程、捷信、苏宁、中邮、杭银6家拥有外资背景(持牌消金成立情况及分布地区见附表)。
2018年4月,借助金融市场放宽准入的政策东风,金美信消金获得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筹建。
在消费金融公司审批停滞的2018年,金美信消金是全年唯一获批的消金公司,是中国银保监会合并以来首家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同时也是首家两岸合资的消费金融公司。
这和上海争取金融业对外开放试点不无关联。
近一年以来,上海一直力推外资银行落户。在消费金融机构的审批上,上海也先行一步,成为继广州之后,第二个打破消金公司“一省一家”原则的地区。
虽然已经有中银、尚诚两家持牌消金公司,但是成立新的消金公司的消息依旧源源不断传来。
2018年4月,法国欧诺银行和光明食品集团等签订投资协议,拟共同设立上海光明欧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2019年6月28日,申能集团与新加坡大华银行签署协议,双方计划在上海合资成立“申能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初期注册资本为5亿元,申能集团与大华银行分别持股80.1%和19.9%。
在此情境下达成合作,其背后的用意显而易见。
知情人士向消金界表示,在金融业开放的导向下,上面不是“光喊口号”,申能消金很有可能成为第一批试点机构。
“2019年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加剧,我们将继续强化风险管理并打造面向未来的人才队伍,以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增长。凭借我们在东南亚所积累的长期经验和丰富资源,我们也全力把握区域发展的红利。”在公布2018年业绩状况时,大华银行有限公司副主席兼总裁黄一宗先生曾这样说道。
“此次合作基于双方股东的诉求,我们确实都看好国内消金行业的发展”,申能集团相关人士向消金界表示。
显然,对于中国这个新兴的市场来说,外资机构以及背景雄厚的国内企业都觊觎已久。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外资的涌入,除了拓宽资金来源,带来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还能享受股东在经验、技术、人员等方面的输入。
以捷信为例,作为捷信集团独资的消金公司,也是中国唯一一家纯外资的消金公司,捷信以2018年13.96亿元的净利润,稳坐着持牌消金的头把交椅。
当下,捷信集团率先冲击IPO,成为外资消费金融第一股。
除了捷信,其他有外资背景的消金机构也都或多或少地获得了股东的支持。拿中邮消金来说,公司主管风控的副总就是从星展银行派驻过来的。
对于苏宁消金来说,虽然股东法国巴黎银行的出资比例并不高,也几乎没有参与过苏宁消金前期的经营,不过会时不时组织一些国际培训或研讨。
有业内人士称,正是得益于巴黎期间的出国培训机会,苏宁消金的风控前总监身价暴涨,并于2018年底任职哈银消金首席风险官。
然而,并非所有的外来的和尚都好念经,“水土不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以杭银消金为例,虽然获得了西班牙对外银行在风控技术和高管人员方面的输入,但是开业之初连年亏损,频接监管罚单。
在其他机构大放异彩的2017年,杭银消金实现营业收入4991.04万元,净利润-3459.84万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杭银消金成立之初,西班牙对外银行派驻了三个高层,后来运营主管离职去了中银消金,待遇翻了几倍。
可以看到,除了捷信之外,其他有外资背景的消金,业绩表现均只是差强人意。
外资加入,“狼”来了还是“鲶鱼”来了?
总的来说,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大棋盘已经打开,下一步只是棋子怎么散落的问题。
金融监管研究院院长孙海波对此向消金界表示,有外资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将迎来政策红利。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的外资系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国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长期以来被银行系垄断的局面,将有望被打破。
“越是落后的地区,相对对外资金融机构越保守,因为金融机构是产业上层,利用优势,很容易对一个落后的地区的财富打劫。”业内人士向消金界称。
外资金融机构的入驻,究竟是“狼来了”还是“鲶鱼来了”?对此,业内有不同的声音。
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的入驻,起到了带动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使得持牌消金竞争加剧。
正如捷信招股书曾提及:
中国政府已多管齐下,务求刺激经济增长及指导资源分配。有关措施或惠及中国整体经济,但亦可能引致对我们的服务需求下降。例如,中国银保监会主席最近表明,中国政府正考虑放宽中资及外资机构在中国投资及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准入政策。任何有关法规放宽将减少对新市场参与者的监管障碍,可能加剧我们在中国面对的竞争。
拿中国来说,消费金融早已过了初期的暴利阶段,如今正值严监管阶段。
“政策只会严,不会松。”大华银行工作人员在与消金界交流时,已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
首先,各家机构资金成本都不会差太多,贷款利率也有严格的监管红线。
此外,消费金融的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比较大,后来者能否撼动已经形成的行业格局,也是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消费金融行业,马太效应真的太明显了,正如蚂蚁的借呗只可以准入10家消金机构,数据和客群也都掌握在他们手中。所以如果仅仅是多几张牌照的话,对整个行业没太多的推进作用。”一位从业者对新入局者持悲观态度。
但机会往往就在峰回路转。
互金在中国兴起成功后,以蚂蚁金服、腾讯财付通等平台为首的代表,已在全球复制相关模式,结识了海外大批金融机构。
在2017年底,史上最严现金贷监管新规出台。之后,国内本土大批金融科技企业纷纷选择出海,寻找机会。
2018年4月,金融科技平台品钛科技与大华银行在新加坡成立合资公司华钛科技,其中品钛占股40%。
如今国内政策重新确认,以优化外资经营环境为重要内容的金融开放扬帆起航。
在7月20日的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政策措施发布之后,证监会负责人指出,关于取消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将提前到2020年。
在新一波政策红利到来之际,此前出海企业结识了不少海外金融机构,他们会不会结伴回归呢?这会不会成为新趋势呢?我们试目以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