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 星期日

个人隐私泄露和诈骗

最近,我很频繁地接到广告营销电话,很烦人。


这一类电话的特点是


1、在工作日打(说明对方是客服或者上班族,拿着一堆电话挨个打过去)。

2、营销重灾区是股票投资、职业教育培训、小孩课程;保险、房产中介较少了(说明我的资料在这一块泄露得更少了)

3、区位一般是三四线城市,当然一线城市也会有,但更少


猖狂的诈骗和广告,从运营商到各大平台,甚至包括自己,没有一个是无辜的。我想就个人隐私泄露相关的话题,随便聊聊,想到哪算哪。


1、百度的老板李彦宏说我们愿意用个人信息来换取生活的便利,这个点不同意,但现实的确是这样。


比较尖锐,就是各大政府的平台需要实名认证,这一类政务APP的确是需要实名认证的,但是数据保护和数据安全很难做,我们在某个APP上泄露个人信息的概率是很低的,但是,所有APP至少有一个信息泄露的概率,相对较高。


这是概率论问题,我们可以算一下,假设某个APP信息泄露的概率是P,我们有N个APP有实名认证,那么所有APP的信息都没有泄露的概率就是(1-P)的N次方,假设泄露的概率是万分之一,我们有50个APP,那么数据都不泄露的概率就是0.9995,那至少有一个泄露就是1-0.99995=0.0005,那就是说1000个人里面有5个人的信息是泄露的。


2、数据是流通的,可买卖的


之前潜伏在一个灰黑产的QQ群里面,就有人贩卖快递面单信息,这里面数据很全的,手机号、住址、购买的东西、名字(真假无所谓,但不少人用的就是真名),还听过一个很好玩的,说诈骗电话买面单信息的时候,如果是买了辣条的快递,就不想要,因为觉得没油水。


3、华住集团的酒店旅客信息,也泄露过很多次了。汉庭、全季、桔子都是它旗下的酒店,旅客信息也很值钱,数据验真,而且有人脸识别,更可怕的是还有同住人哈哈,如果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就尴尬了。


4、这几年在东南亚做诈骗的,是没法回国的,捞到钱的很大一部分都在新加坡定居。在新加坡,一个人符合以下特点:1、很有钱。2、没名气,不知道干嘛的。3、福建安溪人,那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做诈骗的。


5、很多App是没有动力去做实名认证的,因为做这个意味着有责任,如果数据泄露是要担责的,比如说一个游戏公司,公司所想的当然是微信登录然后咔咔咔就可以付费,简单粗暴,那有动力也有能力要求公司做实名认证的,就只有一方,那就是xx,至于xx为什么这么要求,按我的理解来看,就是家长式的作风了吧,这一切都是为你好。


6、入侵和泄露数据,是进攻的一方,保护数据是防守的一方,防守是一个盾,要全面才能保证数据安全,但是进攻只需要一个突破点就可以了,有可能被外界破坏系统,也有可能是内部员工泄露。


我们的互联网行业很发达,信息摄取和使用更是如此,信息泄露已经不可避免,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警惕,不在短信链接里填写个人信息,不要相信各种退货退款的短信,可以不实名的就不实名了,防止上当受骗。


当然,能够有这样意识的人觉得我不会受骗啊。


其实自己做到警觉,这只是基本项,更重要的是把这些数据信息泄露和诈骗手段变成共识,和爸妈们的共识,只有亲密的亲人和朋友之间形成共识,知道现在的诈骗手段和做法,才能慢慢避免诈骗的发生。



上一篇新闻

伊利业绩迎“开门红” 全球健康生态圈助力行业发展

下一篇新闻

人物丨新加坡刺绣美女:带着针线去旅行~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