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便拥有“三重身份”,投身“中国芯”研究,公司市场估值达10亿!
他在国外取得了博士学位,又接到了国外多家著名公司和高校抛出的橄榄枝,原本可以在国外拿着高薪做一个学者、科学家,然而他却选择了回国,回到家乡西安从零开始。他就是荣获首届“西安十佳科技人物”称号的西安邮电大学张博教授。作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张博在科研领域所做的贡献全都源于他的追梦赤子心。他的梦想,便是追逐研发“中国芯”,让每个人都能用上自主可控高品质的核心芯片。
从零做起,去面对人生未来的无数可能
2011年对于张博来说意义非凡,因为他做了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张博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一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读,2008年作为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第一批国家公派研究生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1年博士毕业,去国外还是留在国内成为令他纠结万分的的事,当时的他既收到了美国著名公司和高校的offer,也接到了到国内顶尖的C9联盟高校当博导的邀请。在家人和朋友看来,这样的机会很难得,大家都力劝张博一定要慎重考虑,选择一个比较安稳、发展起点最高、平台最好,对今后生活更有保障的去处。“我父亲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毕业后他的很多同学都选择去了国外发展,如今都算得上是功成名就,然而他却留在了国内,相比那些走出国门的同学,父亲在国内的发展就有了明显的差距。”张博说,所以那段时间里,父亲也总是用自己举例子,劝他选择留在国外。
但是张博从内心而言,对于选择留在国外却没有那么坚定。他说:“用比较官方的说法来讲,我是公派的留学生学成归来,用自己的所学回报祖国才是正理。这句话换成我自己的话就得这么说,这次抉择就是选择今后自己的人生中天花板与地板之间距离的长短问题。在国外走进一个单位,站在地板上无论是从领导岗位还是从技术骨干岗位做起,一抬头就能看到今后人生,未来我做到极致无外乎就是更高一级的技术人员和高级领导,这样看来我人生中从地板到天花板的距离并不长。然而在国内,我可能需要从零做起,但是发展的前景有无限的可能性,更没有终点,只是在丈量地板与天花板之间的距离时可能会遭遇各种曲折。”
是选择别人眼中光鲜亮丽的安稳生活,还是选择未知的未来?这个问题张博在半年的时间里询问了自己无数遍,最终一颗从小到大热爱祖国的心将他拉回了西安。
“海龟”教授,如何应对创业的心酸挫折
在与一位校友交流后,张博得知西安邮电大学有一个专门做芯片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仅是做科学技术研究,还做产品化转化和产业化发展,这个定位与张博的专业和想法出奇一致。于是,2011年,张博进入西安邮电大学任教,成了一名大学教授,并且他还组建了一支射频微波集成电路和微系统设计研发团队。
作为科研团队带头人,让张博最痛苦的是引进人才,“我们先在国内相关团队选好目标,然后以学术交流等名义跟对方建立关系,再跑过去跟博士们一个一个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办法把人拉到西安来,拉到团队里来。人家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全力解决,就连介绍对象的事也得包办。”张博说,就这样,到了2013年,他的研发团队已拥有了8名博士,共30多名研发人员。
为了更好地实现产品化转化,也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张博开始了职业生涯中第二段创业历程,2014年成立了西安博瑞集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业之初,作为“海龟”、教授、科研团队负责人的张博,又被现实狠狠地教育了。遇到了黑心房东坑房租,去办事遭受冷眼,就连招聘普通员工人家都会嫌公司所在的区域没有公交车上下班不愿意来。“这些困难对于我们这些长时间呆在校园里、实验室里的人来说,简直比突破技术难关要难上几倍甚至是几十倍。一路走来,我掉进过无数个‘坑’,幸好我在选择回国时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为了公司的发展,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只能从坑里把自己挖出来,再继续干下去。”
“让每个人都能用上自主可控的高品质核心芯片”
好在,张博坚持下来了,随着西安近两年来的快速发展,张博的公司也在飞速发展。目前,他的公司已拥有一支近百人的团队,成为国内一流的专用无线通信芯片设计公司,已研发出40多款专用核心芯片,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可完全替代进口芯片,并在多个型号装备中得到应用。公司也在厦门和北京设立了子公司和办事处,完成了三轮融资后,目前市场估值也接近10亿元。
今年,张博还将与著名的500强企业华讯方舟集团合作,总投资200亿元在西安落地以“太赫兹”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链。张博说,“太赫兹”技术作为欧美公认的“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科学技术”之一,能够广泛应用于安检、通信、军工、生物、医疗等领域,在他眼里这就是标准的“硬科技”、核心技术,与西安未来产业发展十分匹配。整体项目将涵盖核心芯片、设备制造和行业应用等各个方面,将以“生产基地+产业基金+专业智库”的形式落地,力争在“太赫兹”这一战略技术领域尽快发出西安声音,将西安打造成本领域国际领先的研发高地、产业化高地。
说到公司今后的发展,张博很自信,着一身素色衣服坐在办公室沙发上的他,立马改变了“理工男”“技术控”满口技术术语的说话的方式。“能做硬科技的企业,在技术上和资金上其实都有强大的实力和支撑,但是想要发展,离不开外部大环境的推进以及平台的搭建。”他说,目前西安在不断提升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营商环境,既让大家看到了西安悠久的文化,又展示了西安的现代之美,加上人才新政的实施,为企业吸引了不少人才,也留住了人才。“三个革命”的实施更是提升了企业运行发展的速度,很明显西安发展得好,在西安的企业和创业者也能有更大的发展。
如今,35岁的张博,不仅是大学教授,也是科学家,更是企业家。他说,目前是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关键期及中国“无芯之痛”风口期,实现“让每个人都能用上自主可控的高品质核心芯片”的“中国芯”梦想,也已不单单是他自己的梦想。现阶段西安正在打造“硬科技”之都的名片,相信未来他的梦想能在西安实现。
“中国芯”不仅仅是张博的梦想,更是所有科研人员的梦想。一直以来,西安邮电大学以信息科学技术学科为主干,将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作为研究重点,在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移动通信、图像处理、信息安全和信息产业经济等研究方向形成特色和优势。研发的GPU芯片已通过省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列为陕西省“十三五”重大产业化项目。
欢迎关注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头条号,让你看到更精彩的西安邮电大学!
(部分来源:西安晚报;部分图片来源:袁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