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彭博社:可能改变加密行业历史的一次聚会

彭博社:可能改变加密行业历史的一次聚会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小编:记得关注哦

文章来源:比推

摘要:据彭博社报道,在2018年全球加密货币市场崩溃之后,超过20个全球加密行业的顶级参与者在新加坡聚集到一起,讨论如何将数字资产和代币作为全球金融架构的一部分,他们关注的重点并非比特币期货,而是双边加密衍生品交易。

据彭博社报道,在2018年全球加密货币市场崩溃之后,超过20个全球加密行业的顶级参与者聚集到新加坡讨论如何将数字资产和代币作为全球金融架构的一部分。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比特币期货而是双边加密衍生品交易。

彭博社:可能改变加密行业历史的一次聚会

2019年1月20日,二十多名从业者为了创建加密货币衍生品的有序市场框架来到了新加坡圣淘沙岛度假村。每个新生的资产类别都会经历这样的历程,这些真正的“信徒”称,如果他们能够取得成功,那么在这间位于高尔夫球场和海滩之间的索菲特会议室中度过的几个小时有可能成为历史的转折点。

渣打银行资深人士Hoe Lon Leng为此次活动的发起者。他希望加密行业的参与者能够集思广益,让数字代币成为全球金融架构的一部分。他的这个愿景反映了加密货币行业所面临的双重处境。一方面倡导者们为数字货币欢呼雀跃,因为其不受中心化的官僚主义束缚。但是另一方面,随着金融专业人士野心勃勃的展望和机构投资者的跃跃欲试,流氓无政府主义者、犯罪分子和欺诈者却对虚拟货币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这些也是虚拟货币所无法摆脱的困扰。

瑞士信贷集团前合规主管、经营风险与合规咨询公司Temple Grange Partners的经营者Eoin O'Shea表示,“加密货币现在几乎已经成了一个贬义词。如果它想要成为主流,就必须摆脱这种污名。”

据报道,此次聚会的参与者包括对冲基金传奇人物Mike Novogratz旗下的加密货币商业银行Galaxy Digital、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参与投资数字货币创业公司世可(Circle)以及加密货币交易所Binance和Coinbase。他们共同还出席了第一届Crypto OTC亚洲圆桌会议。

他们专注于场外交易合约(OTC)的私人双边衍生品,而并非比特币期货等交易所交易产品。与CME集团等受监管公司管理的公共市场交易的期货合约不同,场外交易合约(包括期权)尚未标准化。参与的交易者还面临者信用风险的挑战。

报道称,此次新加坡的会议催生了第一个加密衍生品交易所,以增加交易量并大幅降低交易成本。 据渣打银行亚洲外汇期权交易主管Simon Nursey称,这个名为Liquidity Offset Network的交易所将在7月份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投入运营并监管,其将成为共同对手方(Central CounterParty,CCP),提供被称为OTSafe的保证金计算和确认服务。

该服务的关键是要消除交易者对每个交易对手发布抵押品的需要,因为这会迅速耗尽小型基金的所有资源。而在新的交易平台上,只需要持有较少的抵押品。

虽然没有关于双边加密衍生品交易的官方统计数据,但据Nursey估计,交易所和期权合约的交易量每月约为7.5亿美元。这是在衍生品市场每周易手的数万亿交易金额中的一小部分。

加州贸易公司QCP Capital驻新加坡的管理合伙人Darius Si称“发展双边市场非常困难”,他帮助Hoe Lon Leng组织了会议,他认为“几乎不可能达成双方都认为公平和平等的机制。”

而Nursey表示,一份公认的交易公约也将为机构投资者和华尔街银行的加入奠定基础。少数主流金融公司正在考虑加密投资或企业,但大多数都和加密行业保持着距离。

Simon Nursey认为:“我们认为,这样做为了吸引传统金融公司进场,以使加密货币市场成形。我们正在见证新的资产类型的出现。”

Hoe Lon Leng已经44岁,他在都铎投资、高盛集团和渣打银行等公司度过了20年的职业生涯,加密货币交易和他看到的一些其他的新兴市场并无不同,他甚至撰写了一本关于加密的入门指南。

Hoe Lon Leng称,数字资产剧烈的价格波动和临时的基础设施让人联想起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亚洲货币衍生品市场,一些知名的交易商开创了市场,随着合同被广泛应用而迅速增长。比特币、以太坊等的场外交易衍生品也可能快速增长。

他们的第二次会议将于5月在芝加哥举行,以吸引更多美国从业者参与其中。香港算法交易公司GSR的联合创始人罗森·布鲁姆说称,考虑到美国的巨大影响力,此举可能至关重要。罗森·布鲁姆认为:

“由于亚洲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所以如何让此类举措在全行业产生影响将极具挑战性。在美国,类似的举动将有机会与更先进的监管机构合作,这可能是决定未来全球标准和法律框架的决定性因素。”

声明:本文为入驻“火星号”作者作品,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上一篇新闻

龚铂洋:新媒体营销“病毒”如何智造?

下一篇新闻

碳金融,谁执牛耳?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