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取新突破中山大学开拓新工艺,首次在二维材料嵌入非碱金属元素
二维(2D)材料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从中可以探索拓扑和多体现象的物理原理。通过用嵌入剂填充2D材料的van der Waals间隙可以产生新的特性;然而,生长后插层通常仅限于碱金属。2020年5月13日,中山大学Luo xin,新加坡国立大学Stephen J. Pennycook及Kian Ping Loh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Engineering covalently bonded 2D layered materials by self-intercal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明了原生原子自插入到双层过渡金属双卤族化合物中,能够产生一类超薄共价结合材料,称之为 ic-2D。这些材料的化学计量学是由范德华间隙的八面体空位的周期性占用模式来定义的,它们的性质可以通过改变填充位置的覆盖范围和空间排列来调整。总之,这项工作建立了自插层作为一种方法,通过它生长一类新的二维材料与化学计量学或组成相关的属性。
2020年3月5日,中山大学苏士成团队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Complement Signals Determine Opposite Effects of B Cells in Chemotherapy-Induced Immun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患者纵向样本中对B细胞异质性进行单细胞解剖,发现ICOSL+ B细胞亚群在化疗后出现。总而言之,该研究表明肿瘤治疗重塑了肿瘤中B细胞,并揭示了补体在B细胞依赖性抗肿瘤免疫中的新作用。 同样重要的是,该研究建议CD55作为增强免疫原性化疗功效的有吸引力的治疗靶标。最后,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病理系Yang-Xin Fu等人在Cell 发表题为“Chemotherapy Induces Cancer-Fighting B Cells”的点评文章,指出该研究发现化疗诱导的补体信号促进了ICOSL + B细胞的生成,从而增强了肿瘤特异性T细胞反应。该研究共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以探索补体系统,B细胞和TLS在影响TMEs抗肿瘤免疫方面的相互作用。
最佳的免疫反应对于多种常规癌症治疗的疗效必不可少。使用接受新辅助疗法的患者的临床样本,证明了在暴露于治疗干预下的肿瘤微环境(TME)中发生进化。因此,TME中由生物标记物指导的免疫治疗和常规治疗相结合的策略为下一代精密医学铺平了道路。
B淋巴细胞构成TME中主要的免疫细胞群体,并通过免疫复合物,细胞因子和免疫检查点组成。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细胞和Th1细胞的密度密切相关,并与患者存活率提高相关。更重要的是,抗CD20抗体的动物实验和利妥昔单抗的临床试验表明,总B细胞耗竭可能会对抗肿瘤免疫力产生不利影响。总之,这些相互矛盾的观察结果强烈表明,肿瘤中的B细胞由功能相反的不同亚群组成。但是,对B细胞在肿瘤中的多样性的详细了解是有限的,其促肿瘤或抗肿瘤表型转换的潜在机制仍然未知。
在该研究中,通过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患者纵向样本中对B细胞异质性进行单细胞解剖,发现ICOSL+ B细胞亚群在化疗后出现。使用三种具有免疫功能的小鼠模型,该研究概述了化学疗法中人肿瘤浸润B细胞的亚组开关。
通过使用B细胞特异性缺失小鼠,表明B细胞中的ICOSL通过增强效应子与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来增强抗肿瘤免疫力。ICOSL+ B细胞的特征被补体CR2信号所标记,该信号由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触发。此外,该研究确定了补体抑制蛋白CD55决定了B细胞在化疗中的相反作用。总而言之,该研究证明了B细胞亚群开关在化学疗法反应中的关键作用,这在设计新颖的抗癌疗法中具有意义。
参考消息: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2.046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2.01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241-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