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掀起飞行汽车开发热
据日本《朝日新闻》3月6日报道,空中旅行正变得像地面交通一样触手可及。为了将这一切变为现实,全球范围内关于小型电动航空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研发工作正在取得进展。各地都在进行飞行试验,具体的使用方法也正在被外界获悉。但要想像出租车一样简单实用,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
这里是位于新加坡东北部的实里达机场。与全球知名的空中枢纽樟宜机场不同,实里达是个小机场,仅有一条1840米长的跑道。
但是,实里达周边云集了以空客、波音为首的超过60家航空业相关工厂和研究所。这主要得益于预见到航空产业未来可期的新加坡政府,在最近十余年间采取的积极引资政策。
今年2月,新加坡政府又公布了吸引eVTOL企业的构想。
2月14日,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在两年一度的新加坡航展开幕式致辞中强调说:“一些发明将最终改变航空产业的形态。重要的是现在正在进行的探索和尝试。”
eVTOL是使用电动发动机、可以垂直起降的小型航空器。外形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酷似无人机,一类与普通飞行器相似、带有两个机翼。
从技术上看eVTOL也能够作为无人运输设备使用。eVTOL不仅机动灵活,如果还不需要飞行员的话,那将会变得像汽车一样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所以,eVTOL也被称为“空中汽车”。
开启飞行试验
很多地区已开始飞行试验,但尚未达到商用程度。如果新加坡能够成功吸引到该行业的顶尖企业,或将在未来创造大批就业岗位。政府积极招商引资的背后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德国eVTOL企业沃洛科普特公司首席商务官克里斯蒂安·鲍尔说:“为了支持新加坡的政策,我们将研究是否在此建设保养和研发基地。”
该公司计划于2024年在新加坡实现“空中出租车”商业运营,预计在2030年前创造1300个就业岗位,实现约3600亿日元(约合31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研发中的eVTOL可搭乘两人,乍看上去和直升飞机有些类似,但没有巨大的旋翼,而是靠18个小型螺旋桨飞行。
早在2019年10月,沃洛科普特公司就制造出了试验机,并在新加坡地标性建筑滨海湾金沙酒店周边试飞。今年2月,公司终于公布了具体的商业计划。
2024年将率先推出有驾驶员同行的观光飞行业务。飞行路径主要以滨海湾和圣淘沙岛为主。之后,还致力于开通连接邻近诸岛的“飞的”服务。
市场前景可期
报道说,在世界范围内,飞行汽车和空中出租车已经逐步走入现实生活。在美国,由丰田等企业参与出资的JOBY公司力争在2024年实现空中汽车的商业运营,今年2月全日空航空公司已经宣布与JOBY开展合作。
在日本,2025年大阪世博会或将成为空中汽车行业的发展契机。日本航空为开展空中出租车业务已经在与沃洛科普特合作遴选可用的候选机型。
但现实是,eVTOL投入实际使用的时间可能比预计要晚一些。
摩根士丹利2018年12月曾围绕eVTOL主导的城市航空的未来发布了预测报告,预计2040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左右。其他一些大型金融机构也作出过类似预测,一时间吸引了全球的关注。
但去年5月,摩根士丹利将预测值下调至1万亿美元左右。理由之一是航空监管部门的规则过于严苛。
航空飞行器有着严格的安全标准,制造商生产的产品必须获得满足全部标准的证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旗下电动飞机制造商Eve公司首席执行官安德烈·斯坦说:“从以往的经验而言,飞行器的安全审查是极为严格的。”
Eve从今年2月开始为自己研发的eVTOL办理向巴西当局申请安全性证明所需的正式手续。准备工作从2017年就开始了,但预计距离正式取得资格还有3年时间。
欧美国家的审查也需要时间,目前看来有望最先开始商业服务的就是中国。
中国一家初创企业在2021年12月透露,该公司研发的可搭载两人的飞行汽车,有望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有关部门发放的安全性证明。如果证明能够尽快发放,中国有可能在全球率先开展空中汽车服务。
未达商用阶段
报道说,要实现“空中出租车”的商用,社会接受度也将面临考验。
毕马威公司去年10月公布了基于政策、技术、基础设施、消费者接受度等多个参数计算而来的“空中出租车成熟度指数”。
调查对象包括25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排名第一,新加坡位居第二,荷兰第三,日本由于消费者接受度较低等因素只排在第13位。
熟悉业界发展的日本庆应大学研究生院系统设计管理研究所顾问中野冠分析认为:“eVTOL的普及需要具备基于技术、制度、社会包容度、适销性等在内的全方位体系。在日本,尤其是有关适销性这方面的讨论并不充分。”
比方说,eVTOL受制于恶劣天气。在人口众多的东京、大阪等地,就需要其他交通工具作为补充,所以究竟会有多少人会特意选择飞行汽车这种方式目前并不清楚。反过来说,在那些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或许能够催生新的需求。
来源:参考消息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