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幕后:杨洁被师徒四人踢出剧组,白龙马横尸荒野无人知
《西游记》开播至今重播次数已经超过3000次了。
殊不知,电视上不断重播的“八十一难”,也是杨洁导演的“九九八十一难”。
而这部杨洁呕心沥血拍出来的《西游记》,却是杨洁导演心中永远的痛。
究竟是怎样深刻的痛,让杨洁导演“十年没看过”《西游记》,一看到它就想换台呢?
跟随杨洁的视角,一起来看看她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吧!
01
1982年,上级领导突然下达指示,要求拍一部经典名著《西游记》所改编的电视剧。
文中那些上至腾云驾雾、下至潜海摸虾,
随便拎出来一个形容词放到现在,那都是天方夜谭。
想象到位了,技术却远远不到位。
而且当时《西游记》剧组的资金方面可是相当的捉襟见肘。
因为《西游记》剧组是当时四大名著影视化中最不受重视的一个剧组。它的拍摄资金只有300万。
而《三国演义》有一亿七千万,《水浒传》稍微少一点也有四千多万,就连《红楼梦》也有600多万的资金。这么一对比是不是显得《西游记》剧组更惨了。
就连摄影机也只有一部,画质清晰度还是最渣的那种。
但就是在这样已经能够提前预知的重重困难之下,
杨洁导演接下了这个重任。
由此开启了“九九八十一难”。
02
既然接下了这个任务,那就要做到尽善尽美。
考虑到这部剧一经播出就要面对全国观众,所以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如何取景。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还原原著中的真实场景,让观众能够在观看的时候有代入感。
杨洁导演在剧组开拍之前,带着摄像师王崇秋(同时也是杨洁丈夫)、
场记李诚儒以及美工师、照明师、剧务等,一行六个人跋山涉水前往全国各地进行采景。
为了让画面每一帧都贴合原著,开拍之后杨洁导演带着剧组几乎踏遍了半个中国的大好河山,途径21个省级行政区,有一段玉兔精用箭射中唐僧的戏份还千里迢迢跑往泰国取景。
就单单是第一集《猴王初问世》,取景地就有八个省份。
比如石猴降生这一段戏的取景地是河北省的北戴河;
悟空出世后在花果山椰树林奔跑这一段戏的取景地是海南文昌。
水帘洞的外景拍摄地是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内景拍摄地是湖南冷水江波月洞。
真真切切天南海北的距离了。
取景地的问题解决了,但是等到开拍之后,最大的困难也随之而来。
那就是特效技术的问题。
腾云驾雾、千变万化、上天入地,这些都要怎么实现呢?
正巧70、80年代的香港的武侠片、动作片遍地开花,比如79年的《浣花洗剑录》、80年的《上海滩》,都曾火遍全国,戏中吊威亚飞来飞去的动作都相当出彩,可见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1982年,杨洁和摄影师王崇秋带着美工团队来到了香港,准备学习吊威亚的技术。
但因当时部分香港人犹如离了家的叛逆小孩儿,对内地人不太欢迎。
杨洁费尽心思才求到一个机会,到当时TVB在拍的一部金庸剧中学习怎么吊威亚。
进剧组后,杨洁态度诚恳地对导演说明来意,导演眉头一皱,略显不耐烦。语气生硬地说:“ 只能在一边观看,禁止拍照录像。”
杨洁想再深入了解一下道具材料和用法,谁知他们连展示都不愿展示。
时间紧任务重,杨洁一行人白天在剧组抓耳挠腮,眼都要瞪瞎了,晚上回到酒店立马让美工人员画威亚图纸。短短几天也只学了一点皮毛就不得不打道回府。
一回来就开始敲锣打鼓复刻吊威亚的道具。连“猪八戒”马德华都调侃道,“这和当年制造超级武器的劲头差不多。”
没有专门的钢丝,就拿军用航空钢丝代替。因为把控不好钢丝的角度以及承重量,经常多根钢丝搅在一起,意外也频频发生。
在《三调芭蕉扇》这一集中,有一个情节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一起在空中追牛魔王,但是在拍的时候,“妖精,哪里跑”,话音未落钢丝突然断裂,马德华不受控制的重重摔在地上的纸箱子上。
虽然开拍之前,已经在心里做了种种预设,如果真掉下来,立马扔掉耙子,一个手撑地直接抱圆滚过去。
然而计划总跟不上变化,等到危险来临那一刻,脑子一下就乱了,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
所幸老猪有一个硅胶大肚子,缓冲了落地的冲击力,这次没啥大碍。
“上天入地”的特效磕磕绊绊地解决了,“千变万化”就没那么好解决。
为了特效问题,剧组专门申请了一笔资金,引进购买国外的特效机器,用来抠像。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这机器也没那么十全十美。
简单的镜头进行抠像是没问题的,但只要把抠出来的人像加上动作,那人物就是活脱脱的纸片人。
所以很多特效都不能真实呈现出来。
其中我们所熟知的《三打白骨精》这一场戏中所做的人物抠图就扁平如纸。
那其他效果都是怎么呈现的呢?
用滑板来“腾云”
用干冰来“驾雾”
因为取景地遍布全国,加之技术受限,几个月只能拍一集就成了稀松平常的事了。
但恰恰因为拍摄效率的低下,让前来视察的人不禁怀疑他们是不是借着拍剧的名头
集体游山玩水去了。
这罪名要是落下了,那就是以权谋私,浪费国家资源,这罪名可大了。杨洁导演可是真冤枉啊。不过咱们清清白白,可不能背这口黑锅。
所以导演白天不仅要紧赶慢赶兢兢业业地拍剧,夜里还要抽空给领导写报告汇报实际情况。
03
在有限的技术上精益求精的结果就是,拍完《大战红孩儿》后,剧组的资金已经全部用光了。
然而此时才整部剧的一半左右。为了能继续拍完这部剧,不影响后续的进度。
杨洁导演不得已,厚着脸皮向台里申请后续资金。
但是领导的一番话让杨洁导演的心凉了半截。
台里领导表示:“最后300万的资金已经拨给《红楼梦》了。”
前面我们也说了《西游记》剧组是最不受重视的剧组。
即便如此杨洁还是想争取一下,谁知接下来的话让杨洁彻底心凉了。
领导直言:“台里不会再投入资金了,要么拍到这里直接完结,要么自己去找投资方,但是版权还得是我的。”
这一番言论惹怒了杨洁,和领导闹了个不愉快。
最终,制片主任李洪昌不愿西游记就这么夭折了,准备去求一求自己的老领导。
没想到老领导十分支持西游记的拍摄,表示“能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何乐而不为?”铁道部第11工程局直接给剧组投了300万。
光说李洪昌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认识,但一说剧中的“蜈蚣精”,大家是不是就恍然大悟了。
没想到最后竟然是“童年噩梦蜈蚣精”拯救了剧组。
靠着这笔钱和全剧组人员的高涨热情,杨洁导演才把这部剧拍完。
而该剧播出后,剧方特地把“铁道部第11工程局”加在了剧尾进行鸣谢。
除了技术和资金方面的重重坎坷,剧组的演员选择也经历了跌宕起伏。
04
相信看过剧的小伙伴肯定也发现了,唐僧前前后后用了三个演员。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个唐僧的饰演者是汪粤。他跟“皇帝专业户”张铁林和“霸王别姬段小楼”张丰毅是同班同学。
汪粤是杨洁导演亲自在众多照片中一眼挑中的演员。
为什么说是在照片中挑的呢?
因为当时杨洁是准备亲自去电影学院挑选演员的,但是很不巧,学校放假了,学生们都不在校。所以只能从照片中挑选了。
但是照片终归和实物有一定的误差,没有面对面挑选来得准确。
汪粤进剧组后跃跃欲试,满怀信心地拍摄第一场戏《除妖乌鸡国》,但是当他穿着一身袈裟走出化妆间,看着众人不甚满意的表情,听着众人议论纷纷的声音,他的心里开始打鼓。
甚至领导也对此颇有微词,觉得汪粤黝黑的脸并不符合唐僧的形象。
这时杨洁走到汪粤身旁,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胳膊:“千人千面,谁说唐僧非得白白净净,你这形象也不差,拍了才知道效果如何。”
杨洁的话无疑给了汪粤极大的信心。又陆陆续续拍了《祸起观音院》、《偷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等剧集。
正准备接着往下拍的时候,汪粤却对杨洁说,他想去拍另一个电影。
杨洁也不能强人所难啊,所以就放他走追逐自己的新电影去了。
迫于无奈,只能重新找演员来演唐僧了。
第二位饰演唐僧的演员是徐少华。
说来也巧,徐少华原本中意的是“小白龙”这个角色。
但大家也知道,小白龙除了要英俊,还要够英武,毕竟原来的小白龙可是一身反骨。
杨洁细细打量着徐少华,略一思考,就让徐少华试试唐僧。
帽子一戴,袈裟一穿,这不活脱脱唐僧现人间了嘛
于是徐少华就成了第二位唐僧的扮演者,与女儿国国王来了一场既无今生,也无来世的“恋爱”。
大家都知道唐僧是一个出家人,“恋爱”一说明显是“离经叛道”了
但杨洁导演不这么认为,她在拍这部戏之前就说了,
"我要唐僧在这里谈一点恋爱,动一下心,他如果不动一下凡心,他怎么能是个活男人呢?"
这番话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但是仔细想来也是说得通的。
唐僧虽然是出家人,但也只是肉体凡胎、凡夫俗子一个,人的七情六欲还是有的。
想法是出来了,但是演员又是一个难题。
因为女儿国国王这个角色,原本是要给饰演“白骨精”的杨春霞
让一个正派的京剧演员演“白骨精”原本就是杨洁“哄”来的。
把女儿国国王这角色送给她也是两全其美的顺水人情。
但是杨春霞演的白骨精实在是太精妙了,把白骨夫人的妖艳和狠辣演绎得淋漓尽致。
杨洁一看,“那怎么行呢?你女的不能贴脸,一贴脸,人家一看,这女儿国国王白骨精来了。”
成群的“小喽啰”一人分饰多角那倒没问题。但白骨精和女儿国国王这种人设成极端的单元主角出现“贴脸”,显然很突兀。
所以杨洁导演只能食言了,得另找一姑娘来演女儿国国王。
问题又来了,怎么才能找到一个贴合原著,又能让一代圣僧动凡心的奇女子呢。
杨洁从全国各地搜罗了近千张女演员的照片。依旧没找到一个完美的女儿国国王。
正当杨洁找人找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一张照片犹如“久旱逢甘霖般”,直接抚平了杨洁焦躁的心。
照片中的女子肤白貌美,眉目含情,一身温润如玉的气质直接抓住了杨洁的心。
这位女演员叫朱琳,还是场务李诚儒的大学同学。
至此,开启了女儿国国王与一代圣僧的“爱恋”。
也给观众呈现了永远不可超越的女儿国国王。
圣僧终究是圣僧,女儿国国王也只是他的一个“劫”。
唐僧拜别了女儿国国王,徐少华也拜别了杨洁。
在钱少又累的剧组和学业之间,徐少华选择了后者。
就像挽留不住汪粤一般,杨洁也挽留不住徐少华。
新一轮物色唐僧又开始了。
最后一位唐僧也来了,他是迟重瑞,跟着剧组取得了最后的“真经”。
其实,取得真经的除了师徒四人,还有那个贯穿全剧的白龙马。
然而白龙马的遭遇把“人走茶凉”体现到了极致。
05
在拍摄初期,因为跨地区拍摄,所谓的“白龙马”在当时只能走一处借一匹。
比如在海南拍戏时由于借不到白马,剧组只能把一匹棕色的马涂上白颜料,充当白龙马。
为了防止穿帮,还只能远景拍摄。
杨洁对此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找一匹健壮又漂亮的白马,不是简单事。
直到1983年在内蒙古拍摄孙悟空天河放马这一幕戏时,杨洁终于遇到了她心中完美的白龙马。
遇到了“梦中情马”,通过交涉,杨洁顺利借到了这匹马的使用权。
出乎杨洁意料的是,在接下来几天的拍摄过程中,这匹白马相当的通人性,顺利地驮着唐僧完美的完成了拍摄。
这无疑坚定了杨洁要把这匹马买下的决心。
于是杨洁拍完戏立马向上级领导请示,要买马这件事。
最后在杨洁导演的据理力争之下,台里领导同意了要买马这件事。
领导的口风探好了,到买马这一环节又出了问题。
因为这是一匹军马,是有军籍的。有军籍的马是不能进行买卖的,除非开除军籍。
同时这匹人白马是当地骑兵团团长的坐骑,这位团长也是相当的爱护自己的白马。
但是杨洁导演也是真心实意想要这匹白马,最终在各方领导的沟通协调一下。
这匹极通人性的白马被开除了军籍,西游记剧组以800元的价格买下了它。
从此,这匹白马加入师徒四人,成为第五位演员,随着西游记剧组踏遍山河。
因为当时剧组条件艰辛,不仅演员受苦,连白龙马也多次死里逃生。
有一次在剧组在苏州拍完戏要换场地,白龙马在上卡车时不慎踏空,不受控制的栽向一旁的水坑里。
整个身体被卡在水坑里动弹不得,在帮助白马时,杨洁突然发现白马竟然流泪了。
它的泪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它的痛苦仿佛在这一刻让所有人都感同身受。
从此,没人再把白龙马当做一匹马,而是把它作为自己的同伴对待。
剧本终究有杀青的一天,人也终究会各奔东西,但是这匹马的归宿呢?
因为白龙马属于剧组所有,它无法回到曾经驰骋的草原,私人也无权处置它的去处。
在领导的安排下,最终无锡影视基地成了它最后的去处。
杨洁走之前对工作人员千叮咛万嘱咐,要好好照顾白龙马。
有些人,人前对你假言辞色,人后把白龙马当成圈钱工具。
1995年,当杨洁导演再次去看望小白龙时,眼前的一幕深深刺痛了她的心。
白龙马被关在阴暗发臭的破石洞里,身上的肋骨清晰可见。
半点不复往日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样子。
杨洁也曾向领导提出,要好好照顾白龙马的请求。
领导却表示,它只是一匹马,活不了多久,已经照顾的够好了。
1997年的某一天,白龙马终于结束了它这一生,没有人知道它葬于何处。
他原本是一匹在草原上恣意飞驰的军马,却最终在无尽的荒野发烂、发臭。
无人知晓,也没有人记得。
杨洁导演在得知消息后,潸然落泪,为它苦难的后半生,也为它从此解脱。
2014年,杨洁在自传《我的九九八十一难》中,写下“白驹悲歌”,以此纪念白龙马。
06
人心最是难测,何况是面对利益。师徒四人竟然联合起来把杨洁导演踢出了剧组。
西游记播出后,捧红了师徒四人,一时间声名鹊起,各种商演纷至沓来。
其中就包括新加坡的邀请。
杨洁导演为了宣传正统的中国文化,打响《西游记》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新加坡之行开始之前,安排师徒四人和其他人一起排练节目。
可是排练着排练着却听人说师徒四人去外面接了商演。
这下杨洁奇怪了,据她所知,迟重瑞在家休息,怎么会出去商演呢?
原来啊,跟着其他三人去商演的是徐少华。
这可触到了杨洁的逆鳞了。
把拍摄《西游记》视为艺术而非名利的她,哪里能忍受这种利用角色捞钱的行为。
立马把他们叫回来,当众严词批评了他们的作风。
作为正当红的演员,他们几个哪里能忍受杨洁的批评。
扭头回台里就把杨洁给告了。
杨洁为了拍摄《西游记》也得罪了不少台里的领导。
这领导一合计,直接把杨洁给炒了鱿鱼。
至此,《西游记》算是和杨洁再无利益瓜葛。电视剧正在热播,外面的活动如火如荼,一众主演也享受着观众的鲜花与掌声。
独留杨洁一人孤单冷清。
所以尝尽利益之下的世间冷暖,杨洁才会说:“西游记是是我心中永远的一个结、一个痛,十年我没看过它”,“我恨不得《西游记》不成功!”
此时的杨洁,不就像那匹陪着剧组历经八十一难,最后却沦为赚钱工具,最后横死荒野的白龙马?
写在后面
一部《西游记》,明面上记录唐僧师徒四人的九九八十一难,背地里却是杨洁导演以及白龙马的八十一难。
杨洁十年不愿再看《西游记》,难道不是因为她透过这部剧,早已看透利益背后那一张张假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