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西南政法大学13位院长亲自为您介绍学院啦
西南政法大学
控制线分数出炉啦!
选个心仪的大学呗~
这里是西南政法大学
是数不清的梦想汇聚的地方
也是无数个梦想起航的港湾
你是否了解
这方校园里
书写着怎样的学院专业
拥有着怎样的学科实力
西南政法大学13个学院院长
为您带来权威解答
寄语考生,为梦想助力
9月,西政与你,不见不散
民商法学院
民商法学院院长 李雨峰
作为万法之母与时代法制之先锋,民商法融贯了传统与现代、智慧与理性、理想与笃行。君有凌云之志,民商海阔天空。道路有千万,愿君通过民商之路抵达产权保护的法制彼岸。
学院概况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现下设民商法、知识产权法2个二级学科,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婚姻家庭继承法4个教研室,具有民商法和知识产权法两个专业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资格。截至2019年4月,学院共有教职员工12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共约3000名。
学院教学成绩显著。拥有“商法学”和“民法学”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外国民商法”,第二期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另有3门重庆市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拥有国家级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及我校最早的国家级教学基地“复合型知识产权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于2016年创办“企业法务”“资本市场法务”法学实验班,与商学院及经济学院协同培养法商融合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拥有1个重庆市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市场交易法律制度研究基地,1个重庆市级研究中心——云计算知识产权研究中心,1个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学院现为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研究方阵”理事单位,“金融法治研究方阵”轮值单位,“创新驱动法治保障研究方阵”成员单位。学院创办了公司与金融法制国际论坛、私法与社会治理国际论坛、民法成长论坛、西部破产法论坛以及知识产权名家讲坛、论道西南系列学术平台,在全国形成强大社会影响力。
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9年4月,学院共有专任教师97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42人,已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91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13人。
2010年6月,成立知识产权学院,与民商法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并单独设置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于2012年开始单独向全国招收本科学生。
经济法学院
经济法学院院长 卢代富
仰望星空,经济与法律同行;脚踏实地,理论与实践并重。法律人既是生活、工作与事业的“标配”,更是法治中国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学院概况
经济法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经济法系,是西南政法大学建立较早的法学院系之一。2009年9月学校院系调整后更名为经济法学院。2018年1月成立生态法学院,与经济法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学院现下设经济法学、环境资源保护法学2个二级学科,经济法基础理论与房地产法、企业法与竞争法、金融财税法、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5个教研室,具有经济法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2个专业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资格。截至2019年3月,学院共有教师10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2753人。
经过34年数代经济法人的不懈努力,学院取得较显著的发展。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重庆市首批高校创新团队1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市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拥有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17个,其中包括1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打造有《经济法论坛》《中国农村法治论坛》等学术丛书和刊物共8个,其中《经济法论坛》系CSSCI来源集刊。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形成了“以经济法学、环境资源法学的知识体系为依据,以动态性教学方式为主线,以多平台互动为补充,以拓展教学功能为中心,以实现知识传授与社会经济法制的快速发展相适应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特色,确立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教学目标。
学院狠抓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近5年,我院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教学成果奖、规划课题、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其它教改项目近三十项。学院通过拓展教学实践基地数量和类型、走访调研实习单位、与法院合作开展评案工作、签订教学与科研战略合作协议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多样化、标准化的实务教学。学院已建有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金融机构等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共 91个,海外实习基地3个,近三年来本科生集中实习率99%以上,稳居全校前茅。
法学院
法学院院长 梅传强
往昔,莘莘学子上下求索,承先贤绝学,研今世困结,参致用学问;而今,蓬勃青年扬帆起航,守社会公平,经家国生民,宏法之正气。
学院概况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原名法学三系, 2002年更名为法学院。目前,学院有在校全日制学生2830人,其中,本科生1860人,硕士研究生823人,博士研究生147人。学院下设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司法文书四个教研室,拥有刑法和诉讼法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位点。学院共有专职教师9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62人;有正高职称的26人,副高职称的37人, 40岁以下专职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此外,学院还聘请了近200名来自全国各级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的专家做兼职教师和实务导师,共同参与学院的实务教学工作,以满足高级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需要。
学院所属诉讼法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团队和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团队均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均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刑法学科系重庆市重点学科和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刑法学》为重庆市精品课程。学院设有毒品犯罪与对策研究中心、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等14个研究中心。此外学校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建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应用法学研究基地、与最高人民法院共建的人民法庭研究中心也设立在法学院。
学院切实贯彻“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培养理念,根据“坚定理想信念、扎实理论功底、系统专门知识、良好职业能力”的一流人才培养要求,充分吸收近年来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成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政法特色、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并能够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和应用型高素质一流法治人才。学生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行政法学院
行政法学院院长 谭宗泽
立志如山贵坚持,行道如水善曲达。苦难困厄磨砺吾,天下公平法丈之。欢迎加入法律职业共同体!
学院概况
行政法学院系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6月院系调整过程中,在整合法理、法史、宪法、行政法、法律逻辑等学科的基础上,新成立的一个学院,也是全国第一个被冠名为“行政法”的法学院。
监察法学院成立于2018年3月20日,是全 国首家。监察法学院依托行政法学院,整合全校师资力量,开展监察法学的科学研究和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的人才培养。2018年5月,招收首届监察法实务方向法律硕士研究生49名;2018年9月,遴选首届监察法学实验班本科生40名;2019年4月,已招收首届监察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7名。2019年将招收首届监察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伴随着学校“第三次创业”的前进步伐,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建设发展成为全校学科最多、硕士点和博士点最多的法学院。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60%,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团队。
学院设有法理学、法律史学、宪法学、行政法学、法律逻辑学、监察法学6个教研室。
学院现有4个硕士学位点: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律逻辑学。3个博士学位点: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均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拥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法理学、法律史学、行政法学3个省市级教学团队。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法理学》,省市级精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学院的科研基地有: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地方立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法文化博物馆(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等。
国际法学院
国际法学院院长 张晓君
筑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的法治梦,
国际法学院约你携手共进!
学院概况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成立于2009年。十年来,学院全体同仁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秉持“特色发展”理念,在党建工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智库建设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不平凡的业绩。
在党建工作方面,学院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抓党建,把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为学院的教学科研保驾护航,为学院建设发展提供保障,形成了一支政治过硬、思想过硬、能力过硬的优秀师生党员队伍。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始终坚持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贯彻落实国家对外开放发展战略部署,不断优化管理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了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体系,建立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个教研室,现有76名教职员工,45岁以下教师实行100%的博士化率,聘请了30余位国内外法学和实务界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学院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开设涉外法治人才和“一带一路”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涉外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计划。
人工智能法学院
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 陈亮
拥抱人工智能新时代,探索法学研究新领域,争当法治中国建设生力军!
学院概况
人工智能法学院(应用法学院、中国仲裁学院)以“回应国家战略、坚持错位竞争”为发展理念,以“应用法学前沿、实务教育高地”为发展目标,以培养“通识和专才皆备、知识和技能并举”的高层次法律职业人才为己任。学院前身为1999年成立的应用法学院,2016年挂牌成立中国仲裁学院,2017年更名为人工智能法学院。
学院现有“人工智能法学”和“应用法学”两个学科。人工智能法学学科设立于2018年,以培养人工智能治理法律人才和法律人工智能产品研发技术人才为目标,于2018年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应用法学学科设立于2011年,以“法律实践技能理论化”“法律技能知识体系化”和“法律技能教育专门化”为目标,于2014年面向全国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
学院设有 “人工智能法学”“法律职业伦理与技能”和“仲裁学”三个教研室,建有“国家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基地”“重庆市2011智能司法协同创新中心”三个教学、科研平台,开设基层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以及“案例大数据研究中心”“法律大数据挖掘与应用研究中心”“龙图合规研究中心”“刑事司法与刑事执行研究中心”四个研究机构以及“司法大数据实验室”和“区块链法律创新联合实验室”,成为学院教学与科研的有力支撑。
刑事侦查学院
刑事侦查学院院长 胡尔贵
希望同学们只争朝夕,好读、好思、好问,早日加入西政刑侦大家庭!
学院概况
刑事侦查学院是全国最早开办侦查学本科专业的院系。学院有教职工68人(另有研究院兼职教师19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硕士生导师40人,博士生导师4人,占5.6%;教授11人,占15.4%,副教授及副高职称34人,占47.8%,讲师25人,占35.2%;具有研究生学历68人,占95.7%;博士41人,占比57.7%。海外获学位4人、有出国留学经历6人,占11.1%,聘请校外专家近30人。
学院目前有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治安学、法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设有监察调查法律人才实验班、侦查学专业海外利益保护方向实验班、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网络安全与法治方向实验班3个实验班),侦查学、国家安全学(治安学)、法医学、经济犯罪侦查与监察调查、网络安全、痕迹与文检6个教研室,侦查学、警察科学、国家安全学等3个学科方向。
学院有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硕士研究生180余人。已经培养研究生33届810余人、本科生38届8350余人、专科生4届200余人、为公安司法战线培训学员近万名。毕业生中有相当部分同志已经成为各级公安司法机关、侦查部门及科研院所的中坚力量和领军人物。据不完全统计,历届毕业生中,有教授近100人,副教授300余人,也涌现出了公安部一级英模芦振龙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学院目前建有58个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是首批国家级侦查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级侦查学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国家级证据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有4个市级特色专业、4个省部级一流专业、1个市级重点学科;有2个市级科研基地;有1个新型二级学院建设项目。这些奠定了刑事侦查学院坚实的办学实力,成为我国高级侦查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
商学院
商学院院长 黄胜忠
这是一个成长的熔炉,无论你来自哪里,都能找到未来的方向,塑造合意的自我。这是一个成才的摇篮,无论你选择什么专业,都能体验法商融合的魅力,培养面向未来的能力。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监察审计学院欢迎你!
学院概况
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是一个年轻、和谐、务实、进取的教学科研单位。学院起源于1985年的司法行政管理系;2003年,成立管理学院;2017年,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
自1985年成立以来,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逐步形成了法商融合的办学特色,目前设有工商管理、会计学、审计学、劳动关系、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及法律6个专业(管理会计和工商管理卓越法商人才两个实验班)。学院有博士点培育学科1个——工商管理,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企业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法务管理学5个二级学科),审计硕士、税务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商学院拥有一支年富力强、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全职教职工89人,专职教师70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7人,60%以上教师拥有博士学位。
商学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目前在校生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余人,研究生200人,已向社会输送数千名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获得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近几年,商学院教师先后获得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2次,学生在“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等全国性管理类权威大赛中屡获第一名。
商学院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日益增强。近几年,学院教师主持各类科研项目近20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省部级项目70余项,累计新增科研经费1300多万元;在《Complex》《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管理世界》等SCI、SSCI、CSSCI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出版著作40多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
商学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内布拉加斯大学卡尼尔分校、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英国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基尔大学,澳大利亚的麦考瑞大学等的商学院或工商管理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究和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
全院师生员工正凝心聚力,以法商融合为特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重庆一流”的商学院而努力奋斗!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院长 余劲松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团队、完善的教学条件和学科平台。
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
学院概况
经济学院成立于1993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现有教职工86人,教授12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61人。教师队伍中有“巴渝学者”特聘教授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重庆市“322”工程第二层次人才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第五批重庆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
学院开设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和金融工程四个本科专业,设置了经济学、金融学(含金融工程)和国际经济与贸易3个系,4个学术研究中心,8个课程团队和10个教学团队。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681人,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03人,留学生60人。现有3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实验室和2个省部级以上教学建设平台。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为重庆市一流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为省部级“三特专业”,《国际贸易》为省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重庆市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应用经济学为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设国民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法经济学5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专业硕士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在“制度与法律经济学”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
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务实创新人才,彰显“经济学+法学”的人才培养特色。实施了CFA(特许金融分析师)本科人才实验班 和“一带一路”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重庆证券期货业协会合作完成2期期货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近3年学生取得26项国家级奖励,10项省部级奖励。荣获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2016年CFA全球投资大赛中国西部赛区冠军、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投资理财规划大赛一等奖等众多奖项。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研究生就业率历年均为100%,本科平均就业率超过95%;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等。根据麦克思公司2019年的统计调查,我院应届本科毕业生收入以5768.17元/月排名校内各专业第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8%以上。
欢迎报考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外语学院
外语学院院长 李立宏
正德以行稳致远,笃学以厚积薄发,强健以登临巅峰,尚美以修炼心性,勤劳以成就人生。
学院概况
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前身外语系,成立于1993年,同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专科生,1995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2003年成立外语学院。2003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2004年开始招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主攻英汉对比法律语言学和法律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两个方向。2010年英语(法律经贸方向)专业获得重庆市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1年开始招收翻译硕士,主攻法律翻译、经贸翻译。2013年英语(法律经贸方向)专业被确定为重庆市特色专业,是重庆市市属高校英语专业中仅有的两个之一。2019年英语专业成为重庆市一流专业,德语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学生。
学院拥有一支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一支98人的师资队伍,其中正教授8人,副教授19人;聘请有兼职教授13人。目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人,国内外在读博士生10人。硕士生导师18人。学院教师先后有40余人去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泰国等国家进修、学习和工作。学院现有英语专业(法律经贸英语方向)本科学生近700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近130人。
学院下设英语专业教研室、大学英语教学部、法律英语教研室、研究生外语教研室、他语种教研室和法律语言文化与翻译研究中心等机构,承担了全校从本科生至博士生各层次的外语教学任务。大学英语课程为重庆市精品课程,英语写作和高级英语为西南政法大学精品课程,法律英语教学团队为重庆市市级教学团队。
学院宗旨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精通英语,兼懂法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院以科学的课程设置和高质量的教学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优秀的实务能力,博得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学生遍布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公、检、法、司、教学、科研、外经、外贸等各类企事业单位。
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李珮
新然而至
六月是奋斗的季节,
六月是收获的季节,
六月也是从“新”出发的季节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你
愿你有“新”愿——
持中国立场,拥全球视野,
传播新时代的最强声响
愿你有“新”鲜——
多读书,读好书,
在时间与汗水中成就责任与担当
愿你有“新”语——
拿镜头为笔,蘸正义为墨,
写尽新时代的最美华章
同学们
以心为帆,江海放歌能行远,
以梦为马,青春扬鞭奋蹄闯!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期待你的到来!
学院概况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始建于1994年,始终秉承“中国立场、全球视野、法律正义、社会责任”的发展定位,走出一条与综合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错位发展之路。
学院在重庆市高校中最早设立新闻学本科(1995年),最早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最早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和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2010年,学院更名为“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首次提出以全球新闻视角打造国内一流新闻学科、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法治新闻传播人才的办学理念。
2018年,学院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三全育人”试点院系。“蓝鲸计划”探索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突破,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西政模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3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教师党员32人,教职工党员11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17人,双语教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34人,博士化率达71%。
学院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四个本科专业;设有新闻学硕士、传播学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三个研究生专业;其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及传播学为重庆市一流专业,新闻学同时也是重庆市特色专业。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周振超
政治人的精彩在于既能看清大局、把握主流,又有“工匠精神”;公管英才以经世致用的专业精神与技术方法服务于就职单位的事业发展;社工人“帮助他人实现自我”!
学院概况
学院现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和社会工作4个本科专业,政治学、公共管理2个市级重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重庆市一流专业,2个重庆市“三特”特色专业,2个重庆市“三特”专业学科群,1个公共管理(MPA)专业硕士授权点,2个重庆市教学团队,3个省部级科研基地(智库),4门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1门重庆市精品课程。重庆市政治学会秘书处设于学院。
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如下探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定期开展学习会;出版学生刊物;实现拔尖人才培养创新计划;建立大学生社会调查小组;积极推进校际交换生项目;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加大集中实习的比例;强化学风;积极适应互联网发展现状,进行网络资源的建设,建立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库。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邓斌
要胸怀远大理想,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要坚持科学思维,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学院概况
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成立于2012年,2018年9月入选重庆市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2个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马克思主义法哲学、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与党内法规建设博士学位培育点;建有思想政治教育、哲学2个本科专业,均为重庆市一流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入选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专业纳入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马克思主义传播人才特色专业建设群项目。除承担本院教学任务外,学院还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28人,讲师25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4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8人。学院教师治学严谨,研究成果丰硕,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管理世界》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等权威学术期刊转载;出版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著作和教材32部;2012年以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余项。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创建国内同领域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为发展目标,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我校现有13个学院,28个本科专业。其中有4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分别是法学、侦查学、行政管理、新闻学;18个省部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省部级“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项目,6个省部级“三特行动计划”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项目,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编辑:黎雪、王祖琨
摄影:邹卫东
素材审核:吕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