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9日 星期日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病毒阻断措施、安全距离……一场瘟疫迫使新加坡一众经济活动暂停。什么都变了,但不变的是新闻依然时刻发生。报纸不能停,属于必要服务的新闻行业不能停。但你可知道,这场疫情也改变了新闻业和记者的生活?一起来了解新加坡《联合早报》新闻室过去56天的真实情况。

过去两三个月,新加坡新闻从业者的工作发生了什么改变?照片中的主人公直接“现身说法”,既是与关心我们的读者分享疫情期间工作的甘苦与体会,也是给仍冲在新闻最前线的同事们留下一份特殊记录。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这张照片没告诉你的是,我们在镜头前忙着,安全距离大使们可是在镜头外监督着。摄影:邬福梁

新闻中心记者:卢凌之

“Hello,听得到吗?” “Can you hear me?”

这应该是过去两个月我(褐色上衣者)做采访时说得最多的两句话了。

新闻是一项强调沟通的团队工作,但我们所习惯的作业环境与模式在疫情冲击下,被迫迅速改变。“过去很熟悉 现在不懂你 想看你眼睛 你却给我背影 ,”同事说,台湾歌手张信哲这首《回来》的歌词,挺适合形容新闻从业员一开始应对变化的状态。

例如我,一个喜欢面对面采访,以近距离观察受访者肢体和神情变化的记者,在一周内从无比抗拒到逐渐被动接受使用即时连线采访的现实。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隔着屏幕你看我、我看你,看到对方的嘴巴在动,却听不到声音。随着各自网络快慢步伐,不时出现本文开头的场景。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为了捕捉到采访与拍摄的最佳角度,记者们有时无法顾及安全距离。摄影:陈斌勤

新闻中心记者:卓彦薇

2020年5月10日,新加坡人力部长杨莉明走访位于大士1道的JTC Space@Tuas医疗站及站内的拭子测试隔离设施后,接受媒体访问。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新闻中心记者卓彦薇长时间戴着口罩、举着话筒进行客工医疗站参观后的场边采访。摄影:陈斌勤

很少看到部长活动场边受访时也戴着口罩,有种不寻常而恍惚的心情。访着访着,头脑在专心听部长讲话,眼神已然暂时“飘走”。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即时连线前,先要找个像样的房间,确保光线、隔音和收音效果好。摄影:李健玮

新闻中心高级记者:蓝云舟

给我地址,变成“给我meeting code”

参观内阁部长的书房,我还是头一遭。若不是因为得通过视频连线访问部长,大概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平时访问新加坡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上图中屏幕),都得跑一趟政府部门的大楼,或是部长会在活动场边受访。突然改用即时连线,还有点措手不及。

视频连线采访和面对面采访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因为网速的关系,不一定能准确判断受访者是不是已经把话说完,有时会出现同时说话、然后马上又“歹势”(福建话:不好意思)打断对方发言而同时打住的情况。对于平时就习惯“你有来言,我有去语”的记者来说,这是采访工作中需要调整的部分之一。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3月13日起,出席的记者首次被安排拉开距离就坐,台上的工作小组成员也保持约一米的距离。摄影:陈来福

新闻中心高级记者:刘智澎

新加坡政府成立的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记者会,是各路媒体获知关于疫情进展、政府政策与发问的重要渠道。

最初在通讯及新闻部大楼举行的记者会,记者们密密麻麻地坐在一起,还能不时就部长某段发言小声交换意见。

参加今年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三)首次举行的那场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记者会,绝对是毕生难忘的经历。我是初二晚上还在拜年的时候接到上司通知,需要第二天临时支援记者会。当天出乎预料地,竟有10个部长或高级政务部长参加,轮流阐述各部门负责的抗疫范围,各政府部门都发各自的新闻稿。

上午9时开始的会,接近中午12时才结束。要消化的信息太多太多,但只有一小时的时间赶一整版给《联合晚报》。与会的三个同事要边听记者会边分工,同时汇报内容给晚报的主任,还要发即时新闻。在记者会现场赶稿时候手心和额头冒汗,濒临崩溃。还记得搭的士回报馆时倾盆大雨。当天工作结束,已经是半夜了。现在每次参加抗疫记者会,还是会紧张,因为不知道会宣布什么,只能随机应变。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感谢这场大雨,让我们拥有安宁自在的晚餐时间,突然觉得雨声好像变顺耳了。摄影:严宣融

新闻中心高级记者:涂健强

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办公室。

雨滴滴答答打在车上,为我们三人的“车上晚餐”伴奏着吵杂的乐曲。但我是感激这雨的,因为下大雨停车场没人,所以我们不必承受路人异样的眼光。

在病毒阻断措施期间,意外组的记者和摄影同事在值晚班时,必须打包晚餐在车上吃。路过的行人总会有意无意瞄向车内,好像我们做了什么错事。

他们心里可能是这么想的:“这几个人躲在车上开音乐吃大餐,岂不是聚会开派对?要不要拍照发给《联合晚报》?”大部分的人看了几眼就会走开,一些热心的街坊则会一直盯着我们看,一直盯,一直盯,我感觉自己好像动物园里的动物,在笼子里表演着“吃晚餐”的节目。

我总不能下车跟大家解释,我们是在工作中,我们也是必要服务行业哦!我只能假装自在,不理他们的目光,大口大口把晚餐吃完,然后开车继续追新闻。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他的一位采访对象,在采访过后被确诊感染冠病病毒。为保护家中妻小, 他住进酒店自我隔离。摄影:邝启聪

新闻中心高级摄影记者:邝启聪

虽然有过沙斯采访的经历,但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的另一次前线采访,却更加丰富了我的采访经验。

当接到公司电话得知受访者可能成为确诊患者后,为保护家人,自己就先在车上度过一晚,只敢在第二天早上孩子上学前保持距离说声早安,家人离开后洗个澡,就去公司安排的酒店开始13天隔离。

这期间也有劳主任来回酒店两次,送上手提电脑,使我得以帮忙分担大家的工作量。隔离有如出国工作,只能通过视频连线和太太女儿联系。遇到休息天,困在酒店客房的时间真的有点难过。13天后隔离完毕,回家还是戴上口罩,一直到第21天才安心把口罩拿下。

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不正是媒体工作的魅力之一吗。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虽然很多时候口罩会影响自己和受访者交谈,但我们也深刻明白保护自己和保护对方的重要性。摄影:邬福梁

新闻中心记者:王康威

病毒就算有再强大的能力,也无法阻止意外和社会类新闻每天上演,我们仍然需要争分夺秒采访与报道。

意外还是意外,犯罪也还是犯罪,采访的内容丝毫不受疫情影响,但采访中的细节却须时刻谨记。和以往不同的是,我们因在家办公而换成从家中出发,而出门时黑色口罩也和记者证一样,成为必备品。

在外面跑新闻的时候,从来没想过吃一顿饭是一门苦差事,直到经历在车上吃饭或回办公室吃才有所感。有时候到感染群附近采访,或在受访者大门外看着对方口沫横飞时,即便戴着口罩,也是有所顾虑。但看到社会新闻还继续上演,我们也继续报道,似乎是在不正常的时代里,“社会还是正常的”的表现。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摄影:新加坡人力部

新闻中心记者:梁伟康

想看你,却只看得到你的眼睛。

这两个月里,我多次穿过客工宿舍闸门,采访和拍摄那里的客工与工作人员。从一开始为自己是否会被传染而感到担忧,到后来的只是一心想要报道出客工的心声,每次踏出宿舍都会有一种新感受。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摄影:海峡时报

客工宿舍内外两个世界,这就是我国冠病疫情现实。病毒阻断措施一眨眼而过,但疫情却仍然挥之不去。客工之所以被隔离是为了保护新加坡,但我们何曾真正为他们在抗疫所扮演的角色给予肯定?我在客工宿舍中走动,穿的个人防护设备比他们的好得多,难道是因为我的生命比这群功臣更重要?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摄影:新加坡人力部

我步出闸门,脱下个人防护设备和N95口罩,换回外科口罩后回头一望:他们何时能再次自由地穿越这个闸门?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摄影:叶振忠

新闻中心高级摄影记者:梁麒麟

在阻断措施刚开始时确实很抗拒戴口罩,因为呼吸会很不顺畅,鼻孔呼出来的热气也直接提高体温。要是在炎热的天气下跑动和拍照,戴着被汗水浸湿的口罩更是难受,因为口罩会紧贴鼻孔,严重时甚至会感觉短暂窒息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摄影:叶振忠

在不通风的巴刹里拍摄人潮,好几次要争取拍摄画面,只好在眼睛被汗水浸湿的情况下按下快门。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图为新闻中心副摄影主任何炳耀,和组内同事开会讨论工作。摄影:邝启聪

新闻中心副摄影主任:何炳耀

开会,是这么近又那么远。

为了保持安全距离,即便同在办公室,也只能坐在各自的座位通过视频连线软件开各类会议。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全民抗疫期间,很多人的生活步伐都放慢了,我却慢不下来,反而觉得工作还那么有意义。摄影:林明顺

新闻中心数码平台副主任:李丽敏

数码平台组负责经营zaobao.sg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只要有网络和一部能登录公司系统的电脑,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工作。不过,因为有《疫起过生活》和《新闻抢先看》等节目制作,我和几位同事过去两三个月几乎天天仍得到公司上班。我不能完全体会居家办公的滋味,但现在的办公室很安静,少了很多会使人分心的人事物,也挺好的。

“综艺咖”、“十项全能主播”…最近有同事这样叫我。因为我在zaobao.sg《疫起过生活》节目中,除了陪宅在家的观众朋友唱歌跳舞做运动,还“负责”搞笑搞气氛。

我没有刻意做效果,只是明明不擅长却还硬着头皮上,“不小心”就会出现很多滑稽的画面。不过,因为我喜欢让人发笑让人开心,所以我乐在其中。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所以你看,偌大的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办公的同事寥寥无几。摄影:李天錡

“你怎么还没回来?” 变成 “你怎么回来了?”

在报馆上班时,偶尔会想象,在家穿着便服,不施粉黛地做工多好,还能省下通勤费用;阻断措施期间,活动空间局限在家里的天花板与地板之间,想回办公室办公竟成一种“奢念”。

除了个别同事,记者想回办公室,得先写信向主管申请,部门主管批准后,呈交具体名单给集团人力资源部门(HR),再上报到新加坡政府部门…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合力追踪(TraceTogether)、SafeEntry系统,人到哪里…手机扫到哪里,办公室门口也不例外。摄影:邝启聪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 那些变与不变

随着防疫措施不断收紧,每天到早报会议室出席报纸版面安排讨论的人数不超过10人。摄影:李天錡

还是张信哲《回来》的歌词,“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对不对” ?

科技的发展方便了新闻工作的进行,但新闻工作的核心没有变,每一篇优秀的报道都少不了记者身处事件现场的感知,人与人之间(同事之间、采访人与受访人之间)直接交流迸发的灵感与火花。

这在疫情期间必须有所妥协,但在疫情过后,是科技无法取代的。有些工作方式的确是回不去了,但新闻行业的宗旨,始终如一。

上一篇新闻

当未来正向我们走来,HR的转型之路在何方?

下一篇新闻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与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合作成立机器人创新中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