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五品邮:丁斑鱼与小海马
2014/12/3丁斑鱼与小海马
从小喜欢集邮,不仅集本国的邮票,还集外国邮票,因为厦门是侨乡,与海外特别东南亚一带,书信往来密切,机会多多。上个世纪60年初,厦门大学还设有“海外函授部”,对外教授汉语和中医药,教学和作业全部通过信函,该部的废纸篓里宝贝多多,我们一放学,就经常到那里去淘邮票。不同颜色的印尼总统邮票和新加坡鱼类邮票最多,这些从信封上剪下来的邮票放在脸盆里浸泡,让邮票和背贴的纸片分离,然后贴在玻璃窗上晾干,这个过程快乐无比,是我童少时期最幸福的记忆。特别是新加坡的鱼类邮票,泡在脸盆里,脸盆宛若水晶宫,一尾尾鱼儿载沉载浮,栩栩如生,好像随时就要游动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新加坡鱼类邮票愈集愈多,居然集齐了神采各异品种不同的6枚,插在邮册里,美不胜收,最是面值6分那枚,让我浮想联翩:那时厦大校园里东澳农场的菜地沟渠纵横,渠水里有种食蚊小鱼,我们叫它“丁斑鱼”,那架势与邮票上的那头长得有点像。放学后我们下水渠摸到这种小鱼,异常兴奋,把它养在圆口玻璃瓶里,拍只蚊子放在水面上,这鱼即刻全神贯注,一如邮票上的姿态,然后飞身一啄,将蚊子吞入口中,玻璃瓶里的鱼、邮票上的鱼,相映成趣。记得“丁斑鱼”还好斗,两尾雄鱼放在一个瓶子里,鱼就会发威,鱼身的颜色加深,让人联想到孔雀开屏,进而相互啄咬,堪称“水中蟋蟀”。
长大后,我有次观赏鱼类学家何大仁教授的鱼专题邮集,才发现原来这套新加坡鱼邮票是7枚一套,而非6枚,缺的一枚居然是面值2分钱的“海马”,那样子憨态可掬,比“丁斑鱼”长得更讨人喜欢,奇怪的是这套邮票面值25分的高面值邮票我都收集到了,而且有好多枚,而偏偏面值最低的反倒成了空缺,这是为什么呢?想想顿时恍然大悟,亲爱的读者们不妨猜猜看这书信年代顺理成章的面值传奇。
这回我到华东师范大学开会,顺道买了160元的门票,看了校园边上的“长风海洋世界”,终于见到真“海马”。“海洋世界”里有一个“海马区”,展示着好多不同品种可爱乖巧小海马,我特别找到了邮票上的“老朋友”留了影,以满足我心灵深处的“海马情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