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买够12年用的!为什么他们急着囤卫生纸
看到网上外国人抢卫生纸的消息,很多小菠菜在后台问波叔为什么?
就像新加坡贸工部长说的:
囤米囤面我可以理解,囤厕纸干嘛?没有厕纸,用水也可以啊!
在国内,你见过抢口罩,抢双黄莲,抢酒精、消毒水,抢粮食等,就是没见过抢厕纸的。
此次疫情中,打响抢厕纸第一枪的,算是香港人。
2月17日清晨6时左右,3名戴口罩男子闯至香港旺角道97号地下一间超市,趁运输工人将厕纸运到店外叠高摆放之际,持刀恐吓职员以示打劫。
案发现场
歹徒没有逼受害人交出现金,而是将50包,600余卷厕纸搬上车扬长而去。
很快全世界都知道,香港有人持械抢劫厕纸.......
接着,邻国日本,超市排起长龙,厕纸论车来买,
然后,远在南半球的澳洲开始出现厕纸荒,有市民为抢购厕纸大打出手,
一名女子一次性网购了12年的厕纸,3月初厕纸卖断货之后,她又以高价出售,大赚了一笔。
澳洲厕纸女王
而那些坚持要“口罩自由”的欧美人,口罩可以不戴,厕纸不可以不抢。
美国大型连锁批发超市costco,瓶装水和厕纸是最先抢空的物资。
英国的商家则趁机抖了个机灵,把抓娃娃机变成了抓厕纸机。
如果厕纸有灵,一定想不到这辈子还能有这种待遇。
那么,为什么疫情期间会有人疯狂囤厕纸?
这件事情,每个国家的情况不相同。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客观的数据:各国卫生纸人均用量。
排在前三的美国、德国和英国,而亚洲最费纸的是日本人(91卷/年),中国人均每年才使用49卷(每个月不到5卷)。
这组数据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中国人那么淡定,而欧美人对厕纸抢购那么疯狂。
同样是亚洲国家,日本人对厕纸情有独钟,除了他们本身超费纸,还有一个历史原因。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时不时来个地震、海啸或洪水,过往的经验告诉他们,发生灾难时最难熬的不是没口粮,而是没厕纸。
日本国内的卫生纸生产基地只集中在一个县,沿海的静岗县。这个地方一旦受灾,全国的卫生纸就断供了。
2011年,日本卫生部在地震和海啸后推出“卫生纸供应连续性计划”,其中有一项运动就叫“让我们一起囤厕纸吧”。
所以,囤厕纸,不过是日本人应对灾难时的常见反应之一。
而在反应慢一拍的其它国家,囤厕纸,很可能是谣言引起的。
中国疫情爆发,国内口罩供应告急,全世界的华人纷纷从所在国家大批量采购口罩,再运回中国。
网上便开始有谣言,说厕纸和生理用品的原材料都拿去做口罩了,无法从中国进口原材料……
各种虚假消息被胡乱拼凑,民众不由自主脑补:完了完了,厕纸要断货了,要先下手为强。
甚至有投机者,抱着“先大量采购,等物资短缺时再高价出售”的心态。
接下来,超市的厕纸就开始遭殃了。
另一方面,因为超市的仓库储备空间有限,所以体积大、利润低的厕纸进货不会很多。
从经济角度,每个超市不会用有限的储备空间来放大量的厕纸,所以相对罐头等其他体积小的商品,厕纸架子空得更快。
当厕纸被抢空之后,剩下空空的架子,看着更显眼,对其他消费者来说是一种视觉冲击。
这种突击会促使他们加入抢购的行列,以满足自己内心的消费冲动和欲望。另外,大体积的厕纸还能带来满满的安全感。
于是乎,就算超市及时补货,也经不住消费者的手疾眼快。
当人心开始恐慌,又不明白自己该怕什么的时候,跟着别人走,就是最容易做出的选择。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从众心理”,大家都在抢,自己也跟着抢就对了。
其实有一部分人囤货,并不是自己想囤,而是看着别人囤,自己不做点什么总感觉哪里不对,甚至有点慌。
囤厕纸的行为,在拉丁语系国家,还可能是一个搞笑的误会。
(请允许波叔先笑一下)
新冠病毒的英文名叫coronavirus,部分人可能一不小心把它误认为norovirus,即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早就名声在外。最关键的是,感染诺如病毒,会导致肠胃炎,腹泻等症状。
所以,你懂的。画面太美,不忍想象。
钱花了,人也累趴了,囤太多还难以存放。这样互相伤害,何必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