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隆回长鄄马氏文艺人物

隆回长鄄马氏文艺人物

隆回长鄄马氏文艺人物

文/马晖晖 图/网络

“未到长鄄向往之,通灵山水产名师。隆回四个人才窟,马氏当今秀一枝。”这是隆回诗坛巨擘李传补先生的咏《长鄄》一诗。诗中所说的“四个人才窟”,是指司门前镇金潭魏姓、罗洪镇邹姓、鸭田镇谭姓、荷田乡长鄄马姓。

长鄄马家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其文学人才尤为引人注目。

长鄄介于九龙山、望云山、六都寨之间,原名强占马家,后裔取其谐音取名“长鄄”。该地原属新化县永宁二都,后为永固镇(今高坪),1952年划入隆回县,从1950年至1994年一直设乡为长鄄乡,1995年撤区并乡后并入荷田乡。

长鄄马氏的始迁祖马成龙,原籍山东历城,族谱上记载马成龙为汉族,但也有一些专家,如本族诗人、学者马少侨等,考证其为元末回族将领。他1997年9月在给本族诗人、《西北军事文学》主编马萧萧的回信中说:“我始祖马成龙系山东历城人,在与陈友谅、朱元璋等作战失败后据有长鄄(系强占),娶瑶族酋长李万十三郎两女为妻。李姓退出长鄄,今聚居于高平横岭一带。马成龙是回族,为元军将领。元代汉人特别是南人无当兵权力,更不能当将领。只有‘色目人’才有资格,建国前树山里(今荷田乡长兴村)藏有马成龙雕像一座,为元代将军装饰。该像系拆竹子圩马成龙老屋时拆出,现不知下落。民间有关于马成龙吃人的传说,是因为回族与汉人、瑶人的饮食习惯不同,马成龙之女阿烈嫁马家庄(马家庄之名系阿烈之陪嫁田,故称),不吃当地饭菜,只吃娘家送的吃食,故有此种说法。”当然,马少侨先生此说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长鄄马氏的始迁祖马成龙迁至长鄄后,近700年来,为什么其后代武将不多,而文学人才灿若星辰呢?除了古梅山文化的浸染,多民族文化的融合等因素,很多人认为长鄄的文风之盛还与其地形地貌有关。长鄄四面环山,面积约6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千米以上,最高峰狗脑寨海拔1250米,夏天最高气温30度左右,风光优美,物产丰富,民风勤朴,旧有世外桃源之美称。俯瞰群山环抱的长鄄,像一方砚池,池内幽绿如香墨的溪水星罗棋布。四面的山,就有三面是笔架山。东边的桃树山,像一排长长的笔架;北边的三角寨,三个山峰突立,酷似一个硕大的笔架;尤其是西边的元古寨,一月牙形的大笔架,既形似又神似。人们戏说,生长在这灵山秀水的长鄄人,天天喝着灵性的墨水,只要灵感一来,就可以把文思之笔架在笔架山上,不出文才才怪哩!

尤其是长鄄村著名的新屋院子,有个三代是秀才的书香世家。“祖德宣公,嘉庆癸酉科(1813年)县学生员,壬申科(1872年)授增贡生。父介亭公,光绪壬午科(1882年)府学生员,辛卯科(1891年)优等补增生。介亭公有子4人,长日长早逝;次即公(即马国霖);三国梁字善长;四国棠,字命长。均积学广识。而公为之最。”(马少侨《先祖父莲仙公传》)。从马国霖至今,马非百、马子谷、马少侨、马赫、马铁鹰、马一平、马一鹰等如雨后春笋,人才辈出。

马成龙生二子一女,长子添麒,次子添麟,女儿阿列。长子添麒迁居距长鄄三十里的枧田(俗称枧田马家,今岩口镇),次子添麟留居长鄄。马成龙的第九世孙马志坤公迁居广西发展。从长鄄迁往国内外各地的马氏人口,是长鄄现有马氏人口的几十倍。受时空限制,以至交流不便,资料难寻,所以本文所写文艺人物,没有包含岩口、广西及从长鄄迁往国内外各地的马氏英才。文中疏漏,有待以后增补和更正。

1、策论秀才马国霖

马国霖,清同治七年(1870年)生,男,隆回县荷田乡长鄄村人。马国霖少年才思敏捷,胸怀开朗,抱救民济世之才,从小受魏默深、邹汉勋学术思想影响,对八股文不感兴趣。后来清朝废八股,改策论。马国霖认为天下学子的出头之日到了。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他集资创办扶风义塾于匡家冲,以振奋合族文化为己任;并放下家计,奋志读书,考中光绪戊戍科(1898年)县学生员,时年28岁;光绪辛丑科(1901年),取准史学优等,时年30岁。他的试卷中有“习洋操、读洋书、引用洋人之长技以谋富国强兵之道”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字句。宣统三年(1911年),他改扶风义塾为新化私立长鄄两等小学堂,出任首任校长,大力推行新教育。1920年,出任宝郡联合中学校长,开当时宝庆最高学府之教育新风。

马国霖十分关心国家大事,曾当选为新化县参议员,并参与省参议员竞选。其在长沙时期,曾与次子马非百、三子马子谷及同乡学子周方等同住于岳麓山下蔡和森同志家,时毛泽东同志之母亦住蔡家,得识毛泽东、蔡和森同志。他常与毛泽东、蔡和森、周方及二子同游岳麓山,坐爱晚亭上,毛泽东、蔡和森英姿倜傥,谈笑风生。他对二子说:“毛润之气质非凡,将来得天下、定乾坤者必此人也。汝辈当永从之!”见马非百《樱宁室日记》。

1924年,马国霖因肺病逝世于长沙寓所,享年五十四岁。其古文辞若干篇见于光绪《马氏四修族谱》;有诗若干首,辑存于《庚甲酬唱集》。

2、隆回长篇小说第一人马永灼

马永灼,男,生于1890年代末,隆回县荷田乡长祥村人。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后从军,从文,从事新闻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家乡从事教育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病逝于长鄄,生卒具体年月不详。

马少侨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出版他的《清代苗民起义》,曾与湖南人民出版社多有联系。出版社几次向马老打听《未了缘》一书,意欲找到一本,可以考虑再版。建国后还能引起出版界的关注,足见此书影响之广。马老回忆说,昔时曾在家乡见有一残本,已经无头无尾,中间部分亦破损不堪。此后,这残本也杳无影踪了。

现在只能在网上得窥《未了缘》身貌,不但有封面书影及版权记载,且有内文《本书编撰趣旨》及《序言》数篇,拷下洗印出来,有些字迹虽然模糊难辨,但仍可帮助对该书的了解。

从版权页了解的信息是:这本印行于民国二十年三月的书,已是再版;总发行所为上海平化书社,外埠各大书局均有代售。从该书终了处页码可以大致推算出全书约二十余万字;《编撰趣旨》中提到这部章回小说,共有三十六回。

该书封面设计简明晓畅,旨意明了;书名《未了缘》三个篆书红字横陈于上,左侧是一对时髦情侣的靓丽背影,右侧则标有“言情小说”四个醒目的大字。

知人论事,莫若兄弟手足。马永灼的贤弟马永定,在序言中介绍了哥哥“与世多忤”,特立独行的秉性,又概括了他写作的艺术特色是“悱恻缠绵,哀而不伤;潇洒浑脱,艳而无荡。”至于该著作“其情节多采事实,其理想顺应潮流”之旨,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也还可以说是与忠实于生活,不玄想戏说,并且着眼现实,与时俱进的精神有一脉相通之处。

如此看来,马永灼的这部长篇小说,不论从思想、艺术来说,还是很有可取之处,虽云“言情”,却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个社会侧面,而通俗的传统章回形式,更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这本小说的畅销,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令人遗憾的是,岁月不居,时至今日,这部小说很难找到。

世事如烟,稍纵即逝。迄今不到一百年的事物,转眼即已湮泯。保护文化与抢救遗产的紧迫,于斯可见一斑。

3、杰出历史学家马非百

马非百,1896年生,男,原名元材,字若村,隆回县隆回县荷田乡长鄄村人。长鄄人亲切地称其为“若二爷”。他1919年入北京大学文科肄业,1926年至广州,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历史、政治教官。1928年任河南中山大学教授,1931—1939年供职河南省政府秘书处,曾参与安阳殷墟考古发掘工作。1940年任西北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陕西政治学院教授兼文科主任,次年任山西大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1942年主持筹办鲁、苏、豫、皖边区政治学院,次年离职去重庆,闭户著述。1945年任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赴北京大学秘书处工作。1947年任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北平解放后,任中国历史博物馆设计员兼办公室主任。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调中华书局哲学组从事编辑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的“右派”之名得以平反。

隆回长鄄马氏文艺人物

1919年春,马非百考取了北京大学文科。在入学时,马非百却碰到了难题。当时北大有个规定:新生入学,要有一位京官担保。他与其他京官也毫无瓜葛。眼看入学已成泡影,年轻气盛的马非百就给校长蔡元培写了一封信,尖锐地批评了京官担保这种陈规陋习的守旧和迂腐。信末则坚决表示:如非按此实行不可,“我宁愿退学,也决不低头求人!”信寄出去后,马非百吁了一口长气,对入学之事已不抱希望,打算在京再盘桓几天就返家。谁知事情竟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只隔了一天,马非百就收到了蔡元培校长的亲笔回信,打开来看,这信开头就称“元材先生”,紧接着对马非百的批评意见深表赞赏,认为是很有见识和道理的。但是“京官担保”的制度是教授会议决定制订的,不便擅改。怎么办呢?“如先生不以我为不合格,就请到校长办公室找徐宝磺秘书长代我签字”云云。信尾则署名“弟元培谨启。”

马非百顺利地进了北大,自此他如鱼得水。在这所名重天下的高等学府里,他进一步和毛泽东相识相知,使他的学术研究和人生抉择明确了方向。

马非百年轻时曾以《左传》所提的“三不朽”,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的格言鞭策自己。他知识渊博,治学严谨,一生致力于秦史和中国经济史研究,具有创见,一生著述丰富,最主要的有:《桑弘羊年谱》《秦始皇帝传》《秦史纲要》《秦集史》《管子轻重篇新诠》《桑弘羊传》《盐铁论简注》等。

马非百学术著作中最突出的贡献是他对秦史的研究,他是第一个肯定秦始皇功绩的学者。北大校长胡适题他的书室曰“秦史书屋”,并题有跋语云:“非百百非而不非秦,因以名其室。”马非百对此感到“深得我心”,著名学者陈垣更以为它“正好体现了一位秦史研究者独特的见解”。1984年12月,马非百病逝于北京,享年89岁。

4、进步民主人士马子谷

马子谷,1898年2月18日出生,男,名式材,隆回县荷田乡长鄄人。马子谷从小天资聪明,好交际,善言辞。马子谷早年就读于宝庆第二联合中学。1918年,马子谷随父来到长沙,住在蔡和森家,与毛泽东相识,经常游爱晚亭,指点江山,畅谈时事。1919年春,马子谷考入北京交通大学预科,毕业后转入本科,积极参加五四爱国学生运动,在民主革命中崭露头角。1924年,马子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接触了共产主义思想。1925年,马子谷因父亲和继母病逝,弃学南归,参加北伐战争。1935年1月,马子谷任华北民族革命同盟统战工作,从事反蒋抗日活动。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马子谷在上海抗日后援会工作,不久到第七十军军长兼第十九师师长李觉部工作。1938年1月第七十军干部培训班在宁乡创办,马子谷担任教官。李觉升任第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时,马子谷任少将参议。1942年6月,马子谷出任福建省政府顾问、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46年1月,马子谷在长沙以私立枫林中学校董为掩护,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47年12月,马子谷担任中共湖南省工委的统战与军事工作。1948年7月,程潜出任湖南省政府主席,马子谷以湖南省特种矿务局管理处专门委员身份,联络并动员进步力量,从事反对内战、争取和平解放湖南的革命工作。1949年8月4日,湖南和平解放,马子谷任湖南省临时政府办公厅主任。1950年,马子谷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被选为民革中央团结委员。同年5月,马子谷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兼省民政厅副厅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人民代表、湖南省政协常委。1961年12月20日,马子谷因脑溢血病逝于长沙,终年63岁。

5、格律诗人马永定

马永定,男,1904年生,隆回县荷田乡长祥村人,系马永灼胞弟。湖南一师毕业,擅长写作格律诗。因为为人低调,很遗憾,没有诗歌保存下来。幸好他一九二四年五月二十日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为其哥哥马永灼的《未了缘》做过序言,留下了唯一的“言辞简约,文采斐然”(胡光曙《一部风靡一时的长篇小说》)的文字。现摘录部分以飨读者:

“……胞兄永灼,心性好孤,与世多忤。不奔走权门,不乞怜胥吏,惟以诗文自娱,所著《未了缘》一书,刊印行世,其情节多采事实,其理想顺应潮流。悱恻缠绵,哀而不伤;潇洒浑脱,艳而无荡。俾多情人读之必更多情,无情人读之必转而有情,不致受猛器之刺激,徒为悲怆,然而心灵上则觉有无穷之幽思妙想焉,此小说之别开生面者也!海内不乏明达之士,盍购而读之!”

1999年,先生无疾而终,享年95岁高龄。

6、邵阳诗坛泰斗马少侨

马少侨,1920生,男,号啸樵,民国9年(1920)生,隆回县荷田乡长鄄村人。民国32年(1943年)华中美专毕业。1949年4月在安化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宝郡联中、武冈师范、邵阳市二中文史教师。为中国民族史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任湖南省政协委员、邵阳市政协常委、民盟邵阳市委会主委、民盟省委会委员;湖南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诗词协会副会长,邵阳诗词协会会长,对苗瑶民族史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

隆回长鄄马氏文艺人物

出版的专著有《清代苗民起义》和《湖南苗族人民革命斗争史略》,前者为英国《剑桥中国史》所引用并列入参考书目。胡起望在《苗族研究丛书》代序中指出,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研究苗族历史的开拓者之一。主要论文有《窜三苗于三危新释》《〈天问〉犬体新证》等约60余万字,为中外学者所推重。工古典诗词,其诗风强调时代性、个性与艺术性。曾为“南社湘集”社员。共有诗词作品1000余首。《当代八百家诗词选》、《中国当代诗词选》《当代诗词点评》等10余种专集选有他的作品。《中国当代历史学学者辞典》《中国当代教育家辞典》《中国当代民间文学家辞典》均有他的词条。他担任邵阳诗社社长和邵阳诗词协会会长期间,创办了《邵阳诗渊》和《双清诗词选》2个刊物,每年出版l至2辑。他创作了古体诗词数百首,多数在国内有关刊物发表。他的诗词专集有《马少侨诗词选》和《马少侨诗词续选》两本,他先后在《历史教学》《史潮》等全国影响较大的刊物发表《太平天国前夕湖南天地会李元发的起义》《太平天国革命时期贵州的苗民起义》等论文,并撰写出《清代苗民起义》和《湖南苗族人民革命斗争》2部专著,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其论点、论据被多种史学刊物引用或转载,英国剑桥大学《剑桥晚清中国史》两处引用他的论述,并将其书列入《参考书目》,他也因此被尊为中国苗族史研究的鼻祖。其学术成果专著有《邵阳历史钩沉》《楚辞新证》。有关学者称他为苗瑶历史研究的开拓者、梅山文化研究的奠基者、楚辞文学研究的创新者、宝庆人文研究的推进者。

2006年9月,因病逝世,享年87岁。

7、著名民主人士马赫

马赫,1933年生,男,隆回县荷田乡长鄄村人,系马子谷之子。1951年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辽宁人民广播电台记者。1958年至1977年下放劳动,当过工人、农民。1978年落实政策后在抚顺市高中、职工大学担任过教师。1981年调任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做研究员,1988年调九三学社中央任组织部副部长,卸任后任九三学社中央刊物《民主与科学》杂志主编。退休后任武汉大学北京校友会文学分会名誉会长。

8、多才多艺马轶麟

马轶麟,1946年生,男,隆回县荷田乡长排村人。1965年当上小学老师。当时,学生缺少数学教材,他自编自教,教学质量公社第一。他排的文艺节目,不仅让山里人看傻了眼,还先后在县城各种会议上公演5次。后来,全县小学教育现场会竟然开到了他教书那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山村。1978年,公社中学看中了他,五年之间,他所教的语文课、生物课、历史课,几乎与县城中学持平,有时还名列前茅,升入高中的学生年年增加,长鄄中学和他一起出了名。

隆回长鄄马氏文艺人物

1982年,只有高中部的隆回二中准备办初中班,急需优秀的初中教师。经过多方协调,隆回二中如愿把马轶麟调来。他所担任的初62班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但三年下来,这个班的学生不但成绩名列全县之冠,而且思想品德不同一般,成了二中办学史上的一个亮点。

在二中工作期间,马轶麟硕果累累,参加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比武获得了一等奖,受到北京大学唐作藩教授等评委的高度赞扬;作为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协助宋鹤鸣校长圆满完成了隆回二中因地裂房危由六都寨到县城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搬迁;二中搬迁后,负责学校政教工作,以得力的措施整顿校风,开展多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使学校得以健康发展,给学生留下长久的印象。因工作成绩特别显著,他于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4年下学期,任隆回一中党总支书记兼常务副校长,为隆回一中成功跻身省重点中学的行列立下了汗马功劳。

隆回长鄄马氏文艺人物

2006年退休后,他退而不休,一是受聘于万和实验学校参与三年管理,为城乡多所中小学辅导演讲,讲授对联,做思品教育、安全教育、礼仪教育讲座,辅导排练文艺节目;二是为教师进修学校、县委党校当客座教师,为县老年大学国学班当古文教师,老年大学很多老同志在他的熏陶和指导下,写出了像模象样的诗歌对联,有的还出了专辑;三是笔耕不辍,全县很多单位、乡镇、旅游景区,都有他的对联,自己出版了诗歌对联集;四是担任县诗词楹联学会的会长,县演讲家协会、县音乐舞蹈家协会的名誉会长,为繁荣隆回的文艺事业献计献策。收集整理出版了《隆回历代诗联》。荷田乡成为湖南楹联之乡,也洒下了他智慧的汗水。在他的家乡长鄄,家家户户都有木刻或石刻的永久对联,这,都是他的功劳。过去,农村文娱生活平乏,现在,每到农闲时节和晚上,很多村民到他家学对联学诗词学吹拉弹唱,为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和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殚精竭力。

9、“德艺双馨文学家”马铁鹰

马铁鹰,1953年5月生,男,隆回县荷田乡长鄄村人,系马非百和马子谷侄孙,马少侨之子。研究员。湘潭大学民间文学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湖南省楹联学会会员。邵阳市八、九、十届政协常委。湖南省第九届和第十届人大代表。曾任九三学社邵阳市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现任邵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其中2010年和2011年兼任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隆回长鄄马氏文艺人物

1982年起定向从事民俗学、民间文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及理沦研究,发表民间文学作品150余篇;民俗学、民间文学理论文章50余篇。其中,历史故事《桃花江的故事》获1989年全国民间文学一等奖;论文《梅山文化的民俗特色》获1995年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优秀奖;著有《傻子学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梅山文化概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该书系梅山文化研究领域的第一部专著,2000年荣获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1996年邵阳电视台“文化名人专访”栏目专题播出其文学经历及成就。1997年《文坛艺苑》刊出了《走近民间文学家马铁鹰》的报告文学。1999年获全国”德艺双馨文学家”称号。2005年,与法国远东大学合作课题《梅山医俗》结题;2008年,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课题《梅山坛神信仰习俗调查》结题。主编《中国第三届梅山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第一届梅山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和《宝庆风情百期集萃》等书。

10、山村学校的特级教师马康贵

马康贵,男,1958年生,隆回县荷田乡长家村人。湖南省优秀教师。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湖南省中学历史特级教师,被载入《三湘优秀教师名典》。隆回县教育学会、诗联学会会员,《英语辅导报》特约记者、通讯员。

在教学上,他是一个多面手。担任英语、历史、语文等多门学科的教学都得心应手,成绩斐然。上课幽默风趣,板书图文并茂,深受学生欢迎。并且常常把所教的历史课文编成通俗易懂、简洁明快、提纲挈领的歌诀供学生诵读,学生易记易背、兴趣盎然,事半功倍。

隆回长鄄马氏文艺人物

教学之余,他笔耕不辍。诗词、散文、通讯、教学论文等多有涉猎。他写的诗词对联在邵阳、隆回的诗联书刊频现身影。撰写的通讯报道和散文见诸《湖南日报》《邵阳日报》的有20多篇。其中《归来兮,稻草人》一文获《山西青年》《山西环境报》联合举办的“只有一个地球”环境保护征文二等奖;所写教学论文《自主、合作、探究的英语教学策略》发表于《中国当代教育教学研究》。获国家、省级、市级一二三等奖的论文若干篇。辅导学生多人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获一二等奖。这些学生有的为国效力,有的留学海外,可谓桃李满天下。同时,他在《初中生》他撰写的英语论文和文艺作品一投就中,在《中学生英语之友》《中学生英语园地》《英语辅导报》等专业报刊教育教学论文40余篇。

他还擅长民俗写作,采访创作的《长鄄风情》《历史学家马非百》等在《隆回文史》发表。他还是《荷田乡志》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他的书法和对联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一个农家子弟,一个最初的民办教师,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考上邵阳师专。毕业后,仍然献身山区教育。凭着他对教书育人的执着和不懈追求,凭着他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实绩,终于实至名归,被评为湖南省特级教师,走向了作为一个山村教师的人生辉煌!

11、美术英才马一鹰

马一鹰,男,1968年出生,隆回荷田乡长鄄村人。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艺系。

隆回长鄄马氏文艺人物

90年代初期,马一鹰以他的黑陶作品《印象》系列被陶艺界称为“开中国现代陶艺先河之经典作”,使他一直以来成为中国陶艺圈重要艺术家之一。2000年以后经历练、沉修,他开始进行影像、影像陶艺的探索与油画创作,从而进入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2009年起,他自觉地肩负起“让中国抽象艺术真正崛起”之使命,并为之付出诸多实际性推进行动:在国内策划并开展大小艺术展览近百个,其中代表作有“中国(临沂)国际艺术大展”,此展集结近千个艺术家、囊括中国当代艺术圈顶级大咖,展出上万件作品。

马一鹰现为文化部中国当代美术研究院油画院副院长、中国抽象艺术促进沙龙执行召集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工作室客座教授。

12、早慧奇才马萧萧

马萧萧,男,1970年6月出生,隆回县荷田乡长兴村人,诗人,作家,周易学者,取名专家,水墨画家,奇石鉴赏家。

马萧萧少年早慧,13岁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5岁创办全国第一家中学生自办诗报《青少年诗报》,16岁被评为全国十大校园诗人。17岁出版了诗集《甜甜的季节》《少年诗人马萧萧作品》。他中学时代在《诗刊》《中国青年报》《湖南日报》《湖南文学》等报刊发表诗文120多首(篇),并获得全国中学生文学创作大奖赛二等奖,全国校园诗歌大赛一等奖,中南五省中学生诗歌大赛一等奖等十余个奖项,多次到南京、庐山、北戴河等地领奖,得到臧克家等文坛名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少年天才、少年何其芳、1980年代中国校园诗歌运动的旗手,在黄河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校园诗歌备忘录》中,他的名字重现了200多次。

隆回长鄄马氏文艺人物

1989年3月,马萧萧被特招入伍,在四十七集团军历任炮兵、排长、干事等,后调任兰州军区机关,先后担任编辑、专业作家。现任兰州军区政治部《西北军事文学》杂志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诗《中国地名手记》,诗集《马萧萧军旅诗选》《在西北行走》《行军大西北》《血书的两种写法》《以中国地名的名义》,散文随笔集《谢谢你的美丽》,长篇纪实文学《红色婚姻档案》等著作近20部,作品入选上百家重要选本。荣获首届中国十佳军旅诗人奖,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奖,第九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第一、二、三、四届昆仑文艺奖,第一、四届甘肃省黄河文学奖,《飞天》十年文学奖等,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联评为“首批甘肃诗歌八骏”。在大西北军旅,马萧萧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从著名校园诗人到优秀军旅诗人的成功晋级。

在文学创作的同时,马萧萧倾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推广,长期研易、绘画、赏石。他精通周易、姓名学、地理学等,为企业、名流、个人提供名称策划与发展咨询上千例。他的国画面目一新,刊发于全国各大报刊,入选首届中国诗人作家书画展,首届中国诗人书画展、首届甘肃作家书画展,并在浙江画报社和新加坡卓尔书店分别出版了画册《春水遥》、《诗书画:马萧萧作品选》。他还热衷于奇石收藏与鉴赏,被甘肃省观赏石协会聘为顾问。诗画易石的齐头并进,使马萧萧在文坛内外迸发出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力。

13、著名青年诗人马卓

马卓,男,曾用笔名卓马、卓子,1977年1月生,隆回县荷田乡长兴村人。1994年11月在《湖南教育报》发表处女作《娘》,其后有诗歌散文300余首(篇)散见于《诗刊》《星星》《扬子江诗刊》《青春诗歌》《散文诗》《中国校园文学》《中国铁路文艺》《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等数十家报刊。2006年后辍笔,2013年底重拾诗笔。出版爱情诗集《开满霞的天空》。

长鄄人的血液里仿佛流着谦和低调的品性,马卓亦如此。不像有的人心机多多,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千方百计捞取荣誉、头衔和好处。早在2002年,就有赏识他的文艺前辈要他申请加入湖南作协,但他说,省作协认为我合格,自然会抛来橄榄枝。其实,不管从人脉和作品的质量,马卓都可以加入省作协的,但他坚持自己不申请。这既是马卓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对艺术的尊重对自己的自信,更是诗人掷地有声的高贵气质。

隆回长鄄马氏文艺人物

作者简介:马晖晖,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闪小说学会秘书长,中国闪小说学会会员,入选《星星》诗刊诗人档案。出版诗歌、散文、小说、文史集《谢谢你的美丽》《白天寻找黑夜的感觉》《一听钟情》《风景》《毛泽东与隆回人》5部。《毛泽东与隆回人》获全省党史优秀成果三等奖。创办《九龙论坛》《隆回风情》等刊物,2016年,《隆回风情》作为湖南唯一的县级优秀期刊代表,荣幸参加全国优秀史志期刊代表会议。

上一篇新闻

城步天元农业走出扶贫创新路

下一篇新闻

“马菲博士”就是“水博”?走出学历鄙视怪圈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