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中国“龙组”的传奇—抗战中潜伏东南亚的136部队(下):成果


4、

136部队登陆马来亚早期,在林谋盛的领导下,曾经尝试冒险进入城镇获取情报,然而尚未有效开展工作即于 1944年 2、3月间被日军破获,人员损失惨重。

陈平回忆录中说:“他们曾试图独立开展情报活动,在霹雳州的怡保建立据点,并派人到新加坡活动,结果机关被破获,人员遭逮捕,林谋盛也因此被捕。”

中国“龙组”的传奇—抗战中潜伏东南亚的136部队(下):成果

林谋盛为了保证同伴撤退,拖延了撤退时间二被捕,在被严刑拷打后牺牲在日本人的监狱内。

自此,136部队放弃了单独行动,完全在人民抗日军的保护下进行工作,直至战争结束这种情况也没有根本改变。有些没有得到人民抗日军帮助的136部队的小分队处境更是悲惨,非但敌后工作无法开展,连自身安全都无法保全。

在龙组特工外围情报网被日本人完全破坏的同一时期,从1944年5月30日开始,日军攻入金马仑高原山区,围剿马共游击队和136部队营地,一度逼得戴维斯等人的美罗营地必须转移。136部队的粮食成了问题,只能靠深山中的土著番人的木薯充饥。

136部队如今处在最困难的时期,盟军东南亚总部长时间没能联系上戴维斯上尉等人,交通断绝、信息不通,几乎对他们已经失去了信心。

恢复马来亚敌后情报工作,首先必须恢复海上交通。

两名原籍马来亚的龙组特工张德爵、郑新发,奉命从科伦坡出发再次前往马来亚。他俩出生在马来亚,熟悉地理人情,在当年4月24日到达霹雳河口,划着橡皮艇冒险登陆。

这是一次非常冒险的行动,第三批龙组特工并不知道前面两组同事的现况,也完全不了解登陆地点的日军安防情况,而且在出行之前盟军总部已完全和136部队失去联系,张德爵、郑新发两人是没有当地接应人的,完全是一次盲目冒险的敌后登陆。

幸好他俩熟悉当地环境,登陆后迅速找到了郑新发的一位亲戚。随后他俩利用本乡本土的人情关系,很快联系上了当地游击队的交通员,5月11日在游击队护送下到达了美罗山区。

到了这时,这两个龙组特工才知道外围情报网崩溃、机关被破坏、林谋盛区长被捕,龙组的工作已经停顿的消息。

为了恢复海上交通线,郑新发连续在六、七、八月这三个月的预定时间出海去接应潜艇,但都没能成功。六月份日军扫荡美罗山根据地,136部队营地被烧毁,物资损失严重,连续四个月136部队的成员只能靠土著番人的木薯充饥。

由于不能再用潜艇传递有限的信息,东南亚司令部与戴维斯取得联系的唯一机会,就只能靠无线电了。马来亚特工组经过好几个月在约定时间里试图跟其小组建立无线电联系无果之后,以为戴维斯及其特工们都已经完蛋了。结果,奉命专门监听戴维斯传送行动、代号‘古斯塔夫斯’的信号中断了。

陈平费劲心思弄到山上的那部B.MK11电台,几名英国军官安装起来后才发现:部件渗水、元件损坏,无法使用。毕业于专业军事学校的查普曼以及布鲁姆对这部电台一筹莫展,中国第二批龙组成员无线技术人员梁元明则终于等来了出手的机会。他在长达十几个月内连无线电台都看不到,英雄无用武之处,只能帮着同伴干干体力活,帮游击队员们干一些杂活。

梁元明仔细研究了B.MK11电台结构,用自制的、临时的器件替代了损坏部分,又让陈平帮忙去找来了一些电子元件和汽车蓄电池,终于将电台修复了。

陈平在回忆录中记载:

“后来,我听说,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才使无线电接通。此事发生在1945年2月1日,也就是这部B.MK11收发报机在仁特拉打卸装后的第14个月。当一位科伦坡的女见习收发报员在那儿心不在焉地转动着一些尚未使用的特工频率的时候,无意间接收到一个微弱的信号。由于不能确认,她要求一位指导员协助她向对方发送呼叫信号。只消几分钟,联系就得到确认并经过核实。”

这件意外的喜事,给双方精神带来极大的鼓舞。136部队一扫此前的苦闷和士气低落,立即振作起来,把布兰丹协议内容通过无线电联系发给盟军司令部;马共和抗日军方面也举行了重要会议,作出决定根据整个反法西斯战场战略形势的有利变化,准备配合盟军反攻,为最后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好军事部署和制订政治纲领。

中国“龙组”的传奇—抗战中潜伏东南亚的136部队(下):成果

B24“解放者”型

盟军司令部在1945年2月1日与136部队接通无线电联系后的第25天,即1945年2月26日,就根据戴维斯等的要求展开了使用英皇家空军“解放者”型飞机进行的空投行动。

据陈平回忆,戴维斯还邀请他观看了这第一次空投,当天136部队配合盟军飞机在霹雳打巴至美罗公路郊外某处锡矿区成功空投。有两位白人军官、两名发报员和两吨物资准确地落在目标地区。他们当中,有一位是隶属136部队名叫汉那中校的军官和一位名叫汉伯里曼下士的发报员。

据中方史料,一齐跳伞到达的还有一名龙组特工,阮渭昌。他们后来跟戴维斯、布鲁姆、查普曼一起,参加了于1945年4月16日与马共代表张红(莱特化名)、廖伟中(Itu)司令和陈平举行的落实布兰丹协议内容的重要会议。

此后,各项工作迅速开展起来,空投的飞机也用上了B24、B25等远程轰炸机,特别加强了空降训练的龙组特工也纷纷从空中到达了马来亚。大批的英国特工也纷纷到来,甚至有一整队的廓尔喀士兵都被空投了下来。

同时,潜艇海上道路也部分恢复了,只不过不再从马六甲海峡走。第四龙组特工在1944年底转移到了澳洲训练,包括陈义育等黄埔军校成员。他们这批人民族气节强烈,和印度基地的英国教官完全合不来,处处抵制英国人的种族歧视,每天和英国人发生矛盾。但是,他们每一个人的受训成绩都是优秀,让人无可挑剔。

于是他们被转到澳洲方面受训后,七月底从墨尔本出发赶赴澳洲西北部,1944年九月中旬搭乘美国海军的潜艇北上,由英军马丁少校领导,总共中英特工十七人经历长期水下航行,通过爪哇岛附近布满水雷的海面,终于在1944年十月成功在马来亚的柔佛南部海岸登陆,位置就在新加坡对岸。

这一组特工的任务比较独立,就是监视新加坡军港的日军军舰,为盟军轰炸机导航,同时还靠着龙组特工去解救那些被击落的轰炸机机组成员。陈义育等三名特工偶然在一次侦察行动中遇到了十几名海南籍华侨,差点被当做汉奸而被围攻,沟通后才发现他们正是当地的游击队。于是,136部队的第四批龙组分队和游击队也联络上了。

中国“龙组”的传奇—抗战中潜伏东南亚的136部队(下):成果

第四批龙组特工在新加坡对岸站稳脚跟后,马丁少校带人去136部队的指挥部--美罗地区。此时日军正在围剿游击队根据地,龙组特工和游击队的人都告诫马丁要小心行事。但这位英军少校不信任龙组特工,也不相信马来亚抗日武装,大白天招摇过市。不久他就被日军发现,日军在山下伏击了马丁少校一行人。

马丁被日军打死,一些文件被日军缴获,因此柔佛的游击队根据地也遭到了围攻,监视新加坡港口的龙组特工也不得不转移阵地。好在陈义育等龙组特工都是广东人,在当地广东籍华侨中很快混熟了,再次取得稳定的监视基地,用发报机将情报送回盟军总部,英美轰炸机和潜艇靠着他们的情报频繁出动,在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对日军予以沉重打击。

他们设立的监视基地后来由第五批龙组特工粱铭章等人接替(他们是用潜艇进入的),一边躲避日本人的追捕,一边坚持监视新加坡日军动向,一直坚持到日本投降。这一队龙组特工的情报工作,大概是整个136部队中最有实际现实效果的。

中国“龙组”的传奇—抗战中潜伏东南亚的136部队(下):成果

新加坡港口

5、

不过,随着进入马来亚的英国人越来越多,为马来抗日军民还是带来一些麻烦。自从无线通讯联通后,英国人通过飞机给马共游击队空投了一些武器和药品,还陆续派来了一些英军军官,前后空投了约100多人的盟军军官和医生到马来亚。

他们被派驻到抗日军各独立队当“联络官”或“教官”,负责武器使用训练等,实际上还担负着监督的职责。

此时战局已变化,盟军开始在太平洋战场反攻,那些英军军官此刻恢复了战前的趾高气扬,在游击队营地内颐指气使,和干着最危险侦查工作的龙组特工以及马来亚抗日游击队都发生了不少矛盾冲突。

特别是一些英军军官不顾全大局,而且冥顽不灵,不晓世事:他们的训练计划很多并不适合丛林游击队的实际需要,但却硬是要固执己见。他们还敝帚自珍,进行电台操作和拟定训练计划时,还不许中国人进入,唯恐被龙组特工看到机密。甚至有英军军官强令游击队营地日常悬挂英国国旗,招来了日军围攻,使游击队员损失惨重。

龙组特工蒋伯钧在1945年五月跳伞降落到马来亚彭亨,这里华人聚居已有400多年,农业发达,群众条件很好。但是,他们一开始降落地点错了,和当地游击队联络不上,而带队的英军队长高傲粗鲁,对当地人态度极差,导致屡屡发生冲突。蒋伯钧费劲力气和游击队联络上了,英军队长却对前来接应的人颐指气使、吆喝打骂,最终导致和当地人发生冲突。

这一支136部队小分队,到了八月份日本投降后,还被困在彭亨的山区,一事无成。蒋伯钧等发给联军东南亚总部的报告称:“由于领队的英人军官粗鲁 、骄傲,与当地抗日分子和人民发生摩擦,引起公愤,多方干扰工作,且在敌人水陆封锁之下,更无法开展工作,直至日本投降,还滞留在山中。”

不仅仅是中方史料把英军当做了猪队友,据陈平回忆:英国军官企图插手游击队的指挥,试图安插英军军官到指挥岗位,但又完全不懂得游击战的规律。游击队只能分出一部分独立队,自主独立行动。

游击队战后在森林中收藏的军火中有5千支枪,其中通过盟军空投下来的还不到10%。

事实是,游击队的武器,主要是在日本进攻时英军抛弃的武器,还有一部分来自日军遗弃,很大部分是和日军部队高级军官谈判得来的。也就是说,马来亚抗日军民取得消灭五千多日军的战绩,主要就是靠了自己的奋战,英国人只出了一点力,而且还暗藏祸心。英国人的援助只是“锦上添花”,没有发挥“雪中送炭 ”的应有作用。

136部队的英国军官奎利(Quayle)在战后回忆录提到:“如果没有人民抗日军的照顾 ,我们是没有办法生存下来的”。

但是,事实上很多136部队小分队同抗日军部队相处并不融洽,双方互相多有防备,战后有游击队员接受采访时说:“情报组的人员睡的是安乐吊床,吃的是罐头食品……休息时有 我们放哨,行军时有我们帮助搬运……只在他们需要转移住地时,才觉得需要我们,而且态度非常傲慢,对充实我们的武装,他们不考虑,不给配足武器。”

一路磕磕碰碰,136部队、龙组特工和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的合作终于有了成果。

8月16日中午刚过,陈平正在马共霹雳州委会议上讲话,突然他的秘书冲进会议室,宣布日本已经投降!他是在收听全印度电台广播时收到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报道的,会议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136部队能够成功潜回敌后马来亚和安全生存下来,并按照盟军总部的指示开展活动,最终完成其授予136部队的秘密使命和制订的全盘行动计划,是跟马共和抗日军在战时给予136部队的支持、保护和协助分不开的。

虽然由于日本的突然投降,136部队没能完成联军总部预设的联络马来亚敌后抗日力量、配合联军反攻东南亚的战略目标,但是它在马来亚抗日运动 中,特别是为建立人民抗日军与盟军的联系,确实发挥过相当重要的作用,坚定了马来亚人民敌后抗日、坚持斗争的决心。

136部队和龙组特工,是中英双方通过谈判,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联合成立的,并成功深入马来亚,同马来亚当地抗日武装开展合作,是中国和盟军联合开展敌后情报工作的一次成功例子。

1946年1月,东南亚盟军东南亚战区最高司令蒙巴顿勋爵在新加坡市政府广场为在马来亚的抵抗斗争中做出突出贡献人员举行授勋仪式,并发表讲话:“我知道,你们是多么为这些人和他们所领导的抵抗运动而骄傲。我们,联合国的成员,感激他们。”

136部队在日本投降后不久就宣告解散,总计受训完成的龙组特工有六十多人,其中四十到五十人已经派到了马来亚工作。当时的庄慧泉副队长为争取队员们的遣散费和外勤费还花了不少功夫,最终有包括从日本人监狱中死里逃生的吴在新、余天送等九人选择留在马来亚发展,其余龙朝英、陈崇智等返回国内。

中国“龙组”的传奇—抗战中潜伏东南亚的136部队(下):成果

年仅35岁就牺牲的林谋盛,中国国民政府追授其为陆军少将。1946年1月13日,英国政府以军礼将其遗骸安葬于新加坡麦里芝蓄水池公园湖畔。现在,林谋盛的墓地每年都有人祭扫,他的家乡福建一直把他当做一位抗日英雄来纪念。

彩蛋:

那批从加拿大招募的136部队华人成员,由于无法融入马来亚社会,因此基本上没有用在马来亚方向。他们训练完成后,这些136部队队员被分派到东南亚加里曼丹、印度、澳大利亚等地,主要工作是无线电监听、收发和后勤保障等等。日军对他们没有威胁,东南亚艰苦的雨林环境是最大的威胁:队员们需要承受疟疾、痢疾以及⻣折所带来的痛苦。极度高温、潮湿、季⻛雨季、各种昆虫毒蛇猛兽等对他们的生命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据一位 分队队⻓Roger Cheng的回忆:“在婆罗洲雨林执行任务时除了依靠鳄⻥、猴子、野猪 充饥外,还要承受每天45度以上的高温和湿热。

中国“龙组”的传奇—抗战中潜伏东南亚的136部队(下):成果

加拿大华裔136部队队员的一部分


这些加拿大华裔136部队队员都存活了下来,但一些队员在之后一直承受着战时留下⻩疸和疟疾的病痛。绝大部分队员通过中转英国返回到加拿大,但驻扎在澳洲的部分队员则经历了一 番辛苦才得以返回。

这些队员在战后立刻就没人管了,只能自己想办法返回。他们大部分选择搭乘开往北美的货轮并在货轮上作为水手以来支付其旅费。

今天来看,加拿大籍华裔136部队的成就被华裔社区视作双赢,在确保了同盟国战争的胜利的同时,他们的为国捐躯的意志帮助华人社区最终得到应有的选举权。

1945年加拿大BC省政府将选举权给予华人退伍士兵,两年后1947年加拿大政府正式废除了《排华法案》并恢复在加华人的一切公⺠权利。

上一篇新闻

在马来西亚,这些地方你可不能错过

下一篇新闻

唐颖:第一次去马来西亚,就爱上了东南亚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