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河北最有趣的故城,曾长期属于山东,至今跟着德州步调走


故城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冀鲁两省交界处。

故城县,隶属河北省衡水市,但这里距离德州距离更近。而且故城的邮编是253800,这是跟随了德州区号传承。

河北最有趣的故城,曾长期属于山东,至今跟着德州步调走


故城的名字一看就有历史。故城县在六十年代才被划到河北省,之前都属于山东省,

故城县正式建置于元代。此前,唐虞三代属兖州地,西汉时,今县境分属东武城、东阳、复阳三县。唐武德七年治所迁至今武城县漳南镇,改属贝州。明清两代属直隶河间府。

自1945年始,将县城迁至今郑口镇。1964年以卫运河为界,山东省武城县河西地区划归故城县,故城县河东村划归武城县。

故城县最近几年发展很快,北边的荒地变成了盐百商城,这个典型的县城百货大楼总部基本都在德州各县域,故城的临县是山东武城县,这里把盐百商城当成了购物天堂。

河北最有趣的故城,曾长期属于山东,至今跟着德州步调走

故城人购物基本都去德州万达,现在的故城县商业大厦成了中央商城,县城中间的大转盘也没有了,变成了信誉楼,县医院也发展成了一大片的综合性医院。

故城的最高学府是郑口中学,始建于1948年,前身为“故城县师范学校”。学校1952年招收初中班,1958年更名为“河北郑口中学”,现有37个教学班,校址在郑口镇北外环。

故城县城驻地郑口镇依运河而建、因运河而兴,曾是重要的运河码头,历史上漕运鼎盛、商贾云集,素有“小天津卫”美誉。目前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

河北最有趣的故城,曾长期属于山东,至今跟着德州步调走

运河流到故城境内,一水隔两省,河西是河北,河东是山东。古时河上无桥,两省百姓往来皆借舟楫之便,于是沿河一些主要村庄便有人做起了摆渡生意,其中以郑姓人的渡船最大,乡民称之为郑家渡口。

又因渡口往来人多逐渐形成大集市,所以附近人们赶集贸易,亦习惯说去“郑家渡口”。久而久之,渡口附近历史比较久远的太兴镇、西城镇、南镇、帝君庙、甘泉等村镇反倒没名气了。再后来,人们嫌拗口,将

“渡”字删掉,就叫成了郑家口。郑家口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概念,当初包括五个自然村。近年,又不知从何时开始将郑家口进一步删繁就简,干脆直呼“郑口”了。郑口这个称谓成为一个地域的泛指。

河北最有趣的故城,曾长期属于山东,至今跟着德州步调走

故城的工业主要围绕服装服饰、车辆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以青竹画材、博得交通、兆鑫裘革、星月制动、鹏帅乳胶、全利包装等骨干企业为重点。

故城人文底蕴深厚。西汉时期的哲学家董仲舒,曾在故城县梧茂乡的董学村讲学。董学村原名十里长村,由于董仲舒在此讲学,遂改名下帷村,后又改为董学村。

汉武帝继位以后,名冠群儒的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开此后两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故城县志》记载,明朝之前董学村建有董子祠一座,由于宋金战争,此祠毁于兵燹。明嘉靖丙戌年9月,又在董学村为董仲舒修建祠堂,并立碑勒记。

河北最有趣的故城,曾长期属于山东,至今跟着德州步调走

故城现在正建设运河名城,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唱响运河故事,重现运河风貌,恢复郑家渡口等古迹,保护好庆林寺塔、甘陵书院、挑水坝等文物遗迹,传承好故城运河架鼓、龙凤贡面手工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故城的建国镇被住建部等七部委列为“全国重点镇”,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房庄乡堤口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郑口镇后响沟、夏庄镇大曹庄等一批村庄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目前正在着力打造龙凤店福禄小镇、徽王庄画材小镇、滩头锦鲤小镇、周庄“廉”文化小镇、后响沟旅游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

河北最有趣的故城,曾长期属于山东,至今跟着德州步调走

坦白讲,故城并不富裕,这里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15万人,内派劳务达到5万人,特别是对外劳务输出村50多个,境外常年务工人员2000多人,年收入近两亿元人民币。劳务区域拓展到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马来西亚、沙特、塞班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河北省唯一的“全国外派劳务基地县”。

 

上一篇新闻

衡水三绝和阎庄法帖

下一篇新闻

河北衡水中学:再次摘取理科状元,走进衡水看教育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