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勘定南海疆界 建立不朽奇勋——记衡水籍杰出地理学家郑资约

在祖国南疆,大大小小的岛屿如同珍珠般镶嵌在广阔无垠的南海上,构成了美丽的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这些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1946年,时为国民政府接收南疆海岛的内政部专门委员郑资约(1901年—1981年)先生,带领学生登上舰队开赴南海,完成了对各群岛的收复测绘工作,而后绘制南海诸岛位置图、编著《南海诸岛地理志略》,使南海主权具体化、规范化,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宣誓确认南海主权的关键环节。而这位勘定南海疆界、建立不朽奇勋,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杰出人物——郑资约先生,是我们衡水市桃城区人。

  郑资约身世

勘定南海疆界 建立不朽奇勋——记衡水籍杰出地理学家郑资约

郑资约,字励俭,1901年生于直隶冀州衡水县(今桃城区)郑家河沿村。其父郑际唐童年家贫,无力求学,常在私塾窗外听书,16岁考取童试全县第一名。后就读于保定直隶学堂,被清政府派遣官费赴日留学。回国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讲师,创办北师大第一附属小学,并首聘女教师邓文淑(即邓颖超)任教。此间编写单级小学《国文》教材12册,民国教育部审定在中国北方发行通用。郑际唐终生以教育为业,其良好的家风也影响着孩子们,使孩子们都成长为优秀人才。1929年郑际唐任冀县“省立六师”校长期间,创办女子学校,让其女郑资慧参加,带头改变女子不能读书的社会陋习。二儿子郑资坦(1912年-1990年),青年时期奔赴延安投入革命,成为新中国电影戏剧界著名的艺术家。

勘定南海疆界 建立不朽奇勋——记衡水籍杰出地理学家郑资约

  深受父亲影响的郑资约先生,从小喜欢读书,勤勉好学。1930年于北平师范大学毕业,赴日本东京教育大学地埋研究所深造,主修区域地理,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回母校北平师大地理系任教。东北大学迁往北平复校后,郑资约受邀到该校创办史地系并任系主任。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郑资约随东北大学入川办学。在川期间,为培养优秀学生,不遗余力,并与流亡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他每周任课30多个小时,晚上还常常召集学生于家中研读探讨重要课题。他带领学生考察当地区域人文及自然地理,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四川地域的调研报告。1942年,郑资约着手编写《四川地理志》,历时四年完成,并于1947年获教育部嘉奖。抗战结束后,四川各大专学校陆续返回原地复校,此时,西北大学校长刘季鸿邀请郑资约任教,并担任该校地理系主任。

  参加接收南海诸岛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内政部成立方域司,负责接收中国南海岛屿日占失土。内政部部长张厉生是郑资约同乡好友,深知郑资约在地理学界的学识与声望,积极邀请郑资约担任内政部专门委员,参与接收南海诸岛,负责南海岛屿国界的划定,及整理南海水域的岛、礁石群及沙滩名称的工作。1946年10月初,郑资约接到邀请后,带着孙敏贤、于国芳等4名学生一起奔赴南京就任。

勘定南海疆界 建立不朽奇勋——记衡水籍杰出地理学家郑资约

  1946年10月23日,经过周密筹划,以郑资约为主组成的接收测量团队登上太平号、永兴号、中业号和中建号4艘国民党海军舰艇组成的收复舰队。在总指挥官林遵(林则徐之孙)护卫下,从南京出发,前往西沙、南沙执行进驻接收任务。10月24日经上海黄浦江口出海南航,10月26日,舰队到达广州。

  29日晚,广东省政府主席兼广州行辕主任罗卓英,在军舰上举办各届人士数百人参加的盛大酒会,赴南海所有收复人员一致表示,竭尽全力、不畏艰险维护祖国尊严和荣誉,坚决完成这次光荣而特殊的历史使命。收复舰队于11月8日到达海南岛榆林港。11月中旬总指挥林遵曾择日两次下令舰队出海远征,都因天气突变,狂风大作,巨浪翻滚而返航。但始终没有动摇舰队收复祖国神圣疆土的决心和意志。

勘定南海疆界 建立不朽奇勋——记衡水籍杰出地理学家郑资约

  12月9日早晨8时,天气晴朗,东北风3级。数百人组成的接收舰队经过认真准备与周密的筹划,浩浩荡荡驶离榆林港出海南下。永兴、中建两舰在副总指挥姚汝钰率领下出港后直抵西沙群岛主岛——林岛,执行收复西沙群岛任务。收复后,将林岛改名为“永兴岛”,以纪念接收舰永兴号,并立“固我南疆”石碑于该岛码头处。

勘定南海疆界 建立不朽奇勋——记衡水籍杰出地理学家郑资约

  此时林遵与接收专员郑资约率太平、中业两舰一直向南航行。于12月12日凌晨到达太平岛。郑资约在回顾当年时,一切历历在目:“大家等到天亮,先由陆战队持枪登岛,搜索无人后,其他队员才登陆。太平岛像一只鞋,东西横置还略向东南西北方偏,长一千二百五十公尺,最宽处三百六十公尺。全岛平坦,举目尽是高过人身的阔叶植物,偶有椰子树高立其中”。……“当时岛上只发现两只狗、两头牛和三头猪,因好几个月没有人管已成为‘野’兽,岛上有井七口,水带咸味。”郑资约与他的测绘团队在岛上住了一个多星期。以太平岛作为根据地,再改乘小船到各岛接收、测量,他们不惧艰险分工勘察、拍照,收集到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勘定南海疆界 建立不朽奇勋——记衡水籍杰出地理学家郑资约

1946年12月,中国政府官员及海军官兵接收南沙群岛时在太平岛上摄影纪念,并竖立石碑,重申主权


  接收人员在岛上鸣炮、升旗,举行了隆重的进驻仪式。为了纪念太平舰接收该岛,此岛命名为“太平岛”。舰队官兵竖立两通1米多高的水泥石碑。西南一通有“太平岛”三个字,树立在以前法国、日本立碑之处,东北一通四面有字,石碑正面上端刻青天白日徽,下刻“太平岛”三个字,石碑背面刻有“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重立”,左旁刻“中业舰到此”,右旁刻“太平舰到此”。至此,一度被日、法殖民者侵占的南沙群岛,再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郑资约先生回忆:“我们回到南京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六(1947)年一月底了”,此次远航接收来回共用五十二天。

绘制南海疆域图

勘定南海疆界 建立不朽奇勋——记衡水籍杰出地理学家郑资约

郑资约绘制的太平岛地形图

  1946年前,国人对海权意识淡薄,认为南海主权无足轻重,当时的中国,尚缺一个清晰准确完全的南海疆域图。为此,国民政府内政部成立方域司,任命郑资约负责困难重重的划界工作。在收复西沙、南沙群岛的工作中,郑资约与同事们认真勘测各岛屿的地理位置、地形面貌等状况,为整理南海岛礁、石群及沙滩名称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7年1月底,郑资约在南京着手整理实地测量的资料,精心绘制中国南海诸岛位置图与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全面而准确地界定了南海疆域。1947年4月14日,民国内政部根据郑资约呈请的文件召开专门会议,讨论西沙、南沙群岛等诸群岛范围及主权确定与公布案,确立了中国南海主权的基调和范围。

勘定南海疆界 建立不朽奇勋——记衡水籍杰出地理学家郑资约

勘定南海疆界 建立不朽奇勋——记衡水籍杰出地理学家郑资约

  会后,内政部方域司印制郑资约所绘《南海诸岛位置图》,成为现代中国南海地图的重要蓝本。该图具备三个要点:其一,再次明确国界线最南端标在北纬4°,此处“曾母滩”更名为“曾母暗沙”,并在我国海疆之内;其二,按照诸岛在南海海域中所处地理位置,将“团沙群岛”改名为“南沙群岛”,将原“南沙群岛”改名为“中沙群岛”,并完整地标明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位置和岛屿名称;其三,最关键的是该图用11段国界线,圈定了中国南海海域范围,成为如今中国坚持的南海主权九段线的来源。这条线又被称为传统疆界线,因其形状为“U”形,也被称为“U”形线。至此,南海领土范围在中国地图上确切明朗了。1948年2月,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开发行《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并附《南海诸岛位置图》,标明了这条断续线。从此,向国际社会宣布了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及其邻近海域的主权和管辖权范围。而郑资约先生成为我国勘定南海疆域的第一人。


编著《南海诸岛地理志略》

勘定南海疆界 建立不朽奇勋——记衡水籍杰出地理学家郑资约


  郑资约先生1946年年底从南海归来后,仅用10个月的时间,编著完成《南海诸岛地理志略》一书,并于1947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发行。此书共8章17节(含附录)2.8万字。全面记述了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岛屿滩险、地体构造、地形特征、气象气候、经济产物等状况。同时还绘制“南海附近地体构造图”“南海地形鸟瞰图”“南海等温线图”“南海海流图”等。收录实地摄影9幅,有太平岛柳树、木瓜树、石碑,测量人员在岛上工作图及收复人员合影等。并列4表,其中附录“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首次对外发表了我国南海岛屿统一名称。

此书在“史之回顾”章开头云:“南海诸岛向为我国领土,久已无何问题”。郑资约从《宋史》《明史》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志书籍中,载录有关南海诸岛的记述,如“明成祖永乐和宣宗宣德年间,三保太监七下南洋(1404--1433)之时,曾遍经各岛...充分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在“地位价值”章中,郑先生深刻阐述了南海岛屿的重要性,他写到:“然而国土之价值有两方面意义,一为其空间的价值,一为其地位的价值。某地原野肥美,田连阡陌经济的价值诚高矣,然未必具有地位的重要。反之,荒山小岛其产物无足言也,然其地位之重要,往往一国之安危,一战之胜败系之”(此书P66下同)。还同时列举了4个岛屿上恶劣的自然条件,并提出5条人工建设建议,如:“建强光度之灯塔以资瞟望,可以解除恶劣天气时之障碍”“筑长堤以防波,则岛低亦可避风”“筑栈桥以避浅滩,则大轮也可击岸,各种建设诚能完备后”“新式快轮航行相互犄角呼应,则南海海权从此巩固矣”(P68)。这些真知灼见,不仅见证了郑资约赤子之心,也为当今南海建设开拓了思路。郑资约所著《南海诸岛地理志略》,其历史价值、深远意义及现实作用正不断地显现出来。

勘定南海疆界 建立不朽奇勋——记衡水籍杰出地理学家郑资约

1946年12月15日南海诸岛接收人员在太平岛举行南沙群岛升旗典礼(前排左四为内政部接收专员郑资约)


南海主权永刻心上

勘定南海疆界 建立不朽奇勋——记衡水籍杰出地理学家郑资约

1946年12月,郑资约(左一)被委任为内政部南沙群岛接收专员,乘坐中业舰前往接收南沙岛礁主权

郑资约完成接收南海诸岛任务后,在内政部的安排之下,前往各地大学演讲,宣传中国南海岛屿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状况。同年,内政部为郑资约颁发完成南沙群岛接收测绘任务的嘉奖令。

勘定南海疆界 建立不朽奇勋——记衡水籍杰出地理学家郑资约

1948年,郑资约于台湾师范学院史地系执教。1949年,国民党当局退守台湾。此时驻守南海诸岛的国民党军队,也在1950年撤离,南海周边国家趁机侵占我国南海岛屿。郑资约陆续在报刊发表“南海岛屿是我国领土”“我国最南领域”及“固我南疆”等一系列文章。郑资约编著的《南海诸岛地理志略》,同时在台湾多家出版社重印发行。他编写的台湾高初中地理教科读本,奠定了台湾地理教科书的基础。郑资约以笔为武器,捍卫南海主权。

1956年,南海邻国宣称太平岛为“自由国”岛,有权予以占领,郑资约听到非常气愤。他在“南沙群岛系我国领土”一文中写到:““忽然听到这种盗案,好似当头被泼一盆冷水,不禁气得浑身发颤。”他利用各种机会在不同的场合,讲述和展示1946年期间前往南沙群岛的勘察经历、资料及国疆石碑照片,以大量铁证证实太平岛主权属于中国,有理有据、义正辞严地批驳强占我国岛屿的无稽之谈。1957年,郑资约客座美国威斯康新大学,1959年应聘新加坡华文教学的“南洋大学”执教。在南洋大学的10年中,郑资约又编写了新马华侨学校的《世界地理》《亚洲地理》(东南亚地理)《新地理)等教科读本共18册,1970年,郑资约又受邀到台北阳明山文化大学地理研究所主持所务。此间受台湾“国立编译馆”所托编写《东南亚地理志略》大学教科读本,发表(阳明山聚落分布》文章等。郑资约所编写的以上书籍与文章,凡涉及中国南海诸岛处,均阐明了此岛为中国的固有领土,彰显了这位教育家维护祖国主权完整的坚定立场。

1981年秋,为中国地理事业忙碌一生的郑资约先生,于洛杉矶病逝,享年80岁。郑资约毕生精力用于治学、教育、著作,并在勘定南海疆界上立下了不朽奇功。他生前始终怀念祖国、热爱家乡。为实现郑先生的遗愿,郑先生之子郑仿健于2011年10月代表全家,向南京大学捐赠一批收复测绘南海诸岛的原始珍贵文献。2012年5月郑先生之子郑仿佶,又为家乡衡水市桃城区档案馆捐赠郑资约所著书籍、手稿等。这批原始文献资料,极具纲领性、权威性,是我国拥有并维护南海主权强有力的佐证。对南海诸岛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郑资约先生毕生不忘南海主权,殷切期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情怀。

我们为衡水有这样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郑资约而骄傲!


长城 选自《文史精华》

(参考资料: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郑仿佶《郑资约教授生平简介》,何立波(《划定南海疆域第一人一郑资约》,李涛《神奇将军林遵与收复南海诸岛始末》。)

上一篇新闻

衡水中学高考光荣榜曝光!你流过的每一滴汗水都会折射出光芒

下一篇新闻

第四届“董子杯”全国书法大展开幕 3895件海内外书法作品亮相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