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由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区乐安小学 18日将迎来100周年校庆

由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区乐安小学 18日将迎来100周年校庆

1920年,陈嘉庚创办“乐安学校”。图为初创时期旧址。记者唐光峰摄

由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区乐安小学 18日将迎来100周年校庆

1958年,孙炳炎捐资建设的乐安学校教学楼。孙炳炎教育基金供图

由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区乐安小学 18日将迎来100周年校庆

如今,乐安小学由诚毅楼和清廉楼组成,教室宽敞明亮。记者陈理杰摄

由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区乐安小学 18日将迎来100周年校庆

乐安小学教师合影。记者陈理杰摄

由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区乐安小学 18日将迎来100周年校庆

丰富多彩的课堂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由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区乐安小学 18日将迎来100周年校庆

“乐安学校”校匾虽历经风雨,但字迹仍清晰可见。林志杰摄

由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区乐安小学 18日将迎来100周年校庆

1957年,孙炳炎和乐安学校师生合影。孙炳炎教育基金供图

1920—2020

由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区乐安小学,10月18日将迎来100周年校庆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宗琴 通讯员 黄行雯)打开历史卷轴,追寻爱国华侨陈嘉庚的足迹,回顾百年峥嵘岁月。10月18日,由陈嘉庚创办、孙炳炎接办的集美区乐安小学将迎来100周年校庆。

百年来,学校历经炮火洗礼,风雨兼程一路前行;百年来,学校坚守“诚毅”校训,谱写催人奋进诗篇;百年来,学校凝结广大华侨同胞、父老乡亲的浓厚乡愁,描绘一幅美好画卷;百年来,一代代办学者不忘初心、坚持奉献反哺乡梓,成就一段动人历史。进入新时代,乐安小学作为集美区乃至厦门市屈指可数的百年学校,成为集美打造教育强区的有力样本。

今天,我们从1920年出发,沿着乐安小学前进的步伐,了解这所百年小学的初心和梦想。

1920年

陈嘉庚创办乐安学校

乐安小学的百年故事始于1920年。

陈嘉庚的母亲孙秀妹是孙厝村二房角人。陈嘉庚因感恩母亲的养育与教诲,也因忧虑孙厝村学子就读集美小学路途遥远,于1920年出资在孙厝村筹办乐安学校(现“乐安小学”)。这是当时同安县第七区13所学校中在集美学村外创办较早的学校。

学校创办伊始没有校舍,孙厝村的孙嘉槌、孙廉来、孙守己三位乡贤被陈嘉庚倾资兴学的做法感动,自愿将三座相邻之私宅无偿献出,作为教室及办公用所;课桌椅及办公用品从集美学校抽调,以供使用;师资由陈嘉庚亲自筹聘、指派。

创办之初,学校仅有两个复式班、3名教师、60名学生,孙炳炎、孙水胜、孙昆宗、孙瑞琦等是该校的第一届学生。1938年初,陈嘉庚亲题“诚毅”两字,描在教室的大木窗户上作为校训;同时,还委托孙炳炎敬请旅居新加坡的清代福山总兵、广东水师提督孙全谋的五世孙、书法家孙雪庵题写“乐安学校”四字寄回并描摹在校壁上作为校匾。此匾虽久经风雨稍损,但至今字迹图像仍可辨。

1947年

校友孙炳炎接办学校

1938年至1945年,日寇侵占厦门岛,日军飞机和高崎“三响大炮”日夜狂轰滥炸,集美学校及周边各校休学、停办或迁办,集美小学迁徙孙厝,与乐安学校合办,凤林、兑山、板桥等乡里学生均到孙厝就读。在这之中,乐安学校经历了艰苦而辉煌的兴学时代,学校凭借簸箕状地形隐蔽,在险境中坚持办学,虽险况环生,却安然无恙。

解放前,乐安学校成为中共闽西南地下党的活动据点,地下党员孙生最为小学教员兼任董事长。他利用身份便利开展党务工作,为革命做贡献。解放后,各地学校陆续开办。陈嘉庚十分关心乐安学校的发展,跟回国观光的华侨孙炳炎促膝长谈,希望他能继续关心家乡教育事业。

孙炳炎祖籍孙厝村,是乐安学校第一届学生。1926年,他南渡新加坡谋生,而后凭借自己的勤勉和智慧,在新加坡扎根并创办了森林企业集团,是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华人社会领袖。1947年,孙炳炎为减轻陈嘉庚办学负担,亲自接办学校,经费由自己及宗亲华侨承担。

1957年

兴建新校舍改善办学环境

孙炳炎接办乐安学校后,对学校的发展十分关心。1956年,他回国到北京参加国庆典礼,之后返乡省亲,到乐安学校会见学校董事会和诸乡老以及全校师生,并与大家在学校前合影留念。座谈时,他询问学校办学情况,得知学校发展迅猛,校舍难容生源后,便计划扩建校舍。

返回新加坡后,孙炳炎立即发动华侨乡贤捐资兴学,自己首先带头捐款,其他旅居新加坡的乡贤也踊跃响应,很快便筹集到款项。这些款项不仅能扩建校舍,还可以另建新校。1957年,孙炳炎回国访问,在考察北京、上海、福州等地之后,他再次回到孙厝进行校址选定,并委托学校董事会孙文哄、孙宽裕及孙昆仑等管理施工,兴建新校。1958年,两层新校舍竣工。1959年春,学生迁入新校舍上课,教学环境得以改善。

1956年至1981年,孙炳炎还因担心自己企业的收益不稳定,影响乐安学校的办学经费,先后出资围海垦筑“高埭”“新埭”“后埭”“海埭”四个鱼池,加上原云龙岩庙口鱼池都划归为校产,由学校董事会直接管理,其收入用来补充学校经费,保障学校正常办学。

1971年

学校转由政府接办

1971年对乐安学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乐安学校由政府接办,并更名为“孙厝小学”。虽然学校由政府接办了,但孙炳炎及新加坡华侨孙周源、孙天宝、孙贤治、孙天发等宗亲及李氏基金等,仍然继续支持和资助学校发展。

1981年,为给学生提供室内活动场所,孙炳炎捐资在学校内建造了一个大礼堂,并命名“清廉堂”。时任校长的张丽娜介绍,该礼堂共两层,一楼可容纳近300人,学校开展活动时可使用;二楼放置了乒乓球桌,供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1983年6月,在相关人士的建议下,学校由“孙厝小学”更名为“乐安小学”,并由乐安学校董事会和政府共同进行管理。1988年,新加坡宗亲孙周源还捐献5万元,建了一座备用校舍“周源楼”。

2000年

“诚毅”教学楼建成

随着乐安小学不断发展壮大,由孙炳炎主持建设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办学需要。于是,学校决定扩建教学楼。扩建最难的莫过于资金不足。面对这一困境,学校决定向社会各界求助。

在政府和学校的多方协调下,最终筹集到了169.39万元。其中,厦门市、集美区政府投入资金50万元、后溪镇政府投入资金20万元、孙厝居委会投入资金60万元、集美区教育局投入资金10万元,其余资金由孙炳炎教育基金会及众侨亲、村民捐献。之后,学校拆除原有的旧教学楼,在现址上重新修建,建成“诚毅”教学楼。2000年,乐安小学扩建工程交付,并于2001年正式投用,学校教学条件得以改善。

2010年

3800m^2清廉楼落成

走进乐安小学,琅琅读书声回荡在清廉楼里。清廉楼是乐安小学扩建的又一座新的校舍。2008年,学校决定将清廉堂及周源楼改建为五层的清廉楼,并集资540万元。2010年,清廉楼建成,总面积达3800平方米。

至此,乐安小学有了如今占地面积7570平方米的校园。学校也从最初的3名教师、60名学生,发展至如今的15个教学班、690多名在校学生、36名教职员工,成为集美区独具办学特色的小学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12下一页尾页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

来源:厦门网

上一篇新闻

本埠|陈飞:大力推动和加快项目建设,实现早投产、早见效

下一篇新闻

上海第一所公办外国语小学,对口本区超强初中,今年有扩招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