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乡村文化 凝聚振兴力量——陕西省渭南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观察
“你看,全运会开幕式里的这些草帽就是我们巧娘编织的。”近日,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巧娘草编专业合作社,“临渭草编”非遗传承人陈春苗给记者展示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节目中舞蹈演员们拿着草帽跳舞的视频。
“现在我们的草编织品都已销售到新加坡等国家,希望能借着此次十四运会的东风,让海内外的人们看到咱们渭南的非遗,让咱们‘临渭草编’走向世界。”陈春苗说道。从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到带动一方百姓增收的乡村文化产业,“临渭草编”的传承创新实现了文化发展和经济增长“双丰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近年来,渭南市委宣传部充分发挥渭南市乡村文化振兴牵头抓总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力促进乡村文化繁荣,不断加强文化供给,增强乡村文化自信,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农业+文旅”融合发展,唤醒沉睡的乡村文化
渭南市地处黄河流域中游、陕西关中平原东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成就了她“华夏之根、文化之源、三圣故里、将相之乡”的美誉。
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渭南市立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农业+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乡村文化IP,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的示范村。
桃林寨村是潼关县的一个移民村。近年来,桃林寨村充分挖掘黄河流域华夏文明中夸父追日的神话传说,按照《山海经·海外北经》中夸父在此弃仗化为桃林的记载,运用“乡土+桃林景观”的手法对村容村貌进行改造提升,将桃林寨村打造成为以夸父文化、桃林文化为名片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如今,在桃林寨村,观景桃树环绕巷道,树形错落有致,桃花颜色各异,呈现出“村在桃林中、桃在村巷内”的景象。在村庄四周利用文化墙融入神话桃林、历史桃林、文学桃林、民俗桃林等桃元素。在村口,一座夸父追日的塑像矗立在桃花公园中,与桃林寨的门牌楼交相呼应。在村庄周围,500余亩黄金桃产业园已初具规模。整个桃林寨村营造出浓厚的桃文化氛围。
“桃林寨的村名赋予了村庄亮丽的文化名片。”桃林寨村党支部书记刁东康告诉记者,“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利用村庄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深厚等优势,做足桃文章,发展桃产业,讲好桃故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临渭区蒲阳村则是以蒲阳古城民俗文化为依托,充分挖掘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初步建成了融合党建文化和民俗文化于一体的蒲阳古城民俗文化博物馆。目前已收集、抢救和保护秦、汉、明、清以来的历代石刻、瓷器、家具等文物和群众生产、生活用具及习俗、风情等各类遗物、名人字画共1300余件(套),收集整理了一批地方戏曲、工艺作坊、礼仪俗规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置身蒲阳村,既可忆乡愁,又能接受党性教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在不断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同时,蒲阳村创新乡村特色产业,形成了红头雁繁育养殖基地,借助乡村旅游增加农民产业收入,曾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文明村镇”“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近年来,渭南市推进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积极探索“农业+文化+生态旅游”新模式。截至目前,渭南市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旅游示范县2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2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7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国家七部委确定的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45个。华阴老腔、华县皮影戏、郃阳提线木偶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乡村为舞台唱出了新旋律。
丰富创新文化活动,增强群众文化自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力量不可或缺。渭南市立足文化为民、文化惠民,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创新乡村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乡村文化吸引力,提振广大群众乡村振兴精气神。
“悠悠数千载,仓颉精神扬;新时代的杨武村,方块字续写着盛世华章……”这一首带有浓浓乡愁的《杨武之歌》,成为白水县杨武村村民节庆里必唱的“金曲”。
杨武村的村歌源自白水县“村歌村史”推进工程。近年来,白水县为83个村谱写了村歌,完成10余部村史创作,建成镇村史观馆10余个。
“在挖掘、整理中,每个村庄的历史文化、土产风物、精神气质都得以显现;在编创、传唱中,村民对自己村庄的了解、热爱也得到提升深化。爱国、友善、明理、诚信,歌词中倡导的精神逐渐在村民身上得到体现,文明乡风、文化自信就这样在一遍遍的传唱中沁入人心。”陕西籍曲作家王永明说。
乡村文化建设重在培育人才。临渭区探索推广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经验,每年持续开展“文化走亲戚”活动,抓好100个乡村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将以往的“送文化”转化为“种文化”,大力培养生长生活在乡村的文化能人、民间艺人,为引导乡风文明、活跃乡村文化生活奠定人才基础。
“乡村春晚”是临渭区近几年来重点打造的一项文化精品项目。节目不仅有常见的歌舞、秦腔、小品、快板等,还有传统浓郁地方色彩的秧歌、社火、锣鼓、灯谜、杂耍、大合唱、讲村史、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演员即群众,群众即演员,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农村文化活力。
近年来,渭南市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盼,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进万家”“四进零距”、广场舞展演、优秀舞台剧目展演等各类文化活动,大力实施公益电影进农村活动,组织开展“学党史、颂党恩”百部万场红色电影下基层活动,目前已免费放映2.3万余场次。
开展文化活动,离不开阵地建设。围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渭南市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建成重点镇综合文体中心30个,省级基层综合文化中心示范点5个,百县万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48个,市级村史馆示范点20个,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标率均达到98.7%,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汲取文化磅礴力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资源,是引导乡村风气和凝聚乡民人心不可替代的力量。在推进文化振兴过程中,渭南市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量,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向善、向上的社会新风尚。
走进内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扬中华美德、敬天下老人”“百善孝为先”“尊老敬老仁之本、和谐社会孝当先”等孝道文化标语随处可见。近年来,内府村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传统孝道文化,成立内府村老年协会,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孝亲敬爱捐款,建立幸福互助院,形成了良好的乡村风尚。
白水县西固镇传承家教家风历史悠久。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家教、立家训、树家谱、写村史、忆乡愁”的活动在全镇悄然兴起。全镇涌现出了全国“书香之家”“三秦最美家庭”“渭南最美家庭”和“县级文明家庭”110户,立家训、树家风精神文明实践活动正在改变着全镇的民风良俗和群风正气,提振着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渭南坚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近年来,先后开展了“万条家训进万家”活动、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化提升年”活动、核心价值观“项目建设年”活动和群众最喜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评选等活动,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居民公约、融入人际关系、融入特色文化、融入法治建设、融入时代文明风尚。其中,“万条家训进万家”“乡村大喇叭 惠及千万家”应急广播、群众文艺小舞台、“唱村歌 撰村史”新民风建设工程、“非遗助力文化扶贫”主题活动、“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等一大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项目,深受农民群众喜爱,参与群众百万余人次,有力地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了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了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近年来,渭南市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印发了《渭南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快推进县、镇、村“三级网络体系”建设。现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个、文明实践所124个、文明实践站1608个。多个区县实现了镇村全覆盖。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目前新申创市级文明村镇66个,省级文明村镇44个。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渭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玉娥说:“作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要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城乡广大地区落地生根,引导和培养广大群众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地域特色文化,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记者 胡明宝)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