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 星期二

临终关怀为自由

临终关怀为自由

1967年英国护士桑达斯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克里斯多弗医院。

7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临终关怀的研究工作,同时法、德等发达国家建立起各种形式的临终关怀机构。

1967年英国伦敦的护士出身的医师西西里桑德斯女士(Dame Cicely Saunders)创办St. Christopher’s Hospice,才将此名称引用于现代的医疗机构,作为照顾癌症临终病人之设施的称呼。台北马偕医院于一九九O年设立台湾一个hospice时,将之称为「安宁病房」,此种人性化医疗机构的设施,已在英、美、加、澳、挪威、瑞士、荷兰、日本、以色列、南非、新加坡、香港及中国等地逐渐普及。

1973年日本于在大坂淀川基督教病院在柏木哲夫医师的领导下成立第一个临终病人的照顾团队。一九八一年在静冈县滨松市基督教的圣隶三方原病院成立第二个安宁病房。至一九九四年十月日本已有四十几家安宁病房设施,其中政府厚生省立案的有十四家。

1988年天津医科大学创立了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它标志着中国开始了临终关怀的研究与实践。此后,上海市南汇区老年护理院、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医院第二病区等一批单位陆续介入临终关怀事业,为老年病人提供医疗、护理、心理咨询、社会服务等帮助,受到广泛欢迎。

临终关怀,在生命最后的时刻,给患者最温暖的照顾。其中,临终关怀的护理,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以照料为中心

对临终病人来讲,治愈希望已变得十分渺茫,而最需要的是身体舒适、控制疼痛、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因此,目标以由治疗为主转为对症处理和护理照顾为主。

2.维护人的尊严

患者尽管处于临终阶段,但个人尊严不应该因生命活力降低而递减,个人权利也不可因身体衰竭而被剥夺,只要未进入昏迷阶段,仍具有思想和感情,医护人员应维护和支持其个人权利;如保留个人隐私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参与医疗护理方案的制定,选择死亡方式等。

3.提高临终生活质量

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临终就是等待死亡,生活已没有价值,病人也变得消沉,对周围的一切失去兴趣,甚至,有的医护人员也这样认为,并表现出面孔冷漠,态度、语言生硬,操作粗鲁,不知该如何面对患者。

临终关怀则认为:临终也是生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所以正确认识和尊重病人最后生活的价值,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对临终病人最有效的服务。

4.共同面对死亡

有生便有死,死亡和出生一样是客观世界的自然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实,正是死亡才使生显得有意义。而临终病人只是比我们早些面对死亡的人,他们的现在也是我们以后要面临的。死赋予生以意义,死是一个人的最终决断,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要迎接挑战、勇敢面对。

看到一部TED (What really matters at the end of life),演讲者介绍自己是一位临终关怀师,讲了两个人的故事。

一位肺癌晚期的女性患者,有限的生命中每天抽一根雪茄,不是她有尼古丁瘾,而是只想体验肺部被撑满的感觉。

一位艾滋病晚期的患者,被允许离开疗养院,去亚马逊流域探寻荒野。

这种面临死亡的方式与疗养的临终关怀不一样,临终关怀师字面意思很直接,全世界都在发展临终关怀体制,但是在走向生命终点之前,自由被尊重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新闻

抢先听丨小岛敬太重新演绎日版《送别》感受时光的温暖

下一篇新闻

易数链本周机器人行业集萃:哪吒汽车获超20亿新融资计划赴港上市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