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青绣”带动土乡脱贫增收

青海日报

“青绣”带动土乡脱贫增收

复工后车间里的火热景象。通讯员 牟泉 摄

“赶快打包,今天又有2大件邮递……”春分时节,记者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电商扶贫服务中心的青绣园看到,扶贫车间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素隆姑刺绣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晓莉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指导绣娘加工,一会儿忙着给邮政快递人员打包绣品邮件。“疫情期间,公司没有停止生产,绣娘们居家接单绣制产品,疫情好转后分批复产,青绣园扶贫车间已复工复产近两个月。”苏晓莉说。

停工不停产,公司每天的订单、邮件都接连不断。新绣品的研发也同步展开,开发出防疫香囊、香包、口罩,以及土族盘绣特色服饰新产品,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下订单2万多件,产品远销新加坡、韩国等10多个地区和国家,成了热卖好商品。

互助县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扶贫工作,指导扶贫产业“青绣”园积极稳妥有序复工复产,分批复工的巧手绣娘们用自己的老手艺,绣着小康生活的新希望。依托土族传统盘绣助力脱贫攻坚,不断巩固扶贫成果带动土乡持续增收。

50岁的绣娘席金花,今年疫情期间居家接单做工,两个月已收入了8000多元,回到扶贫车间的她高兴地说:“盘绣的手艺打开了我们贫困户们致富的大门,我从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到依靠精湛绣技改变命运,过去一年收入了4万多元,全家人摘掉了贫困帽。”

据了解,互助县素隆姑、金盘绣等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做好宣传引导,为绣娘派发订单2.4万件,鼓励她们分散居家制作,在抗疫的同时让扶贫产业“不打烊”。截至目前,互助素隆姑工坊以“协会 公司 贫困户”“车间经济 炕头经济”的模式,与刺绣手艺人签订目标合同责任书,已完成订单成品2万余件,实现销售额78万元,其中线上销售额48万元,辐射带动800名绣娘人均增收1200元。

互助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互助金盘绣工坊以“公司 基地 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刺绣艺人通过在家复工,分拨复产方式,先后给互助五十、东沟、丹麻等乡镇的300多名土族妇女下发订单3600余件,实现销售额55万元。金盘绣工坊已入驻平安袁家村“青绣坊”,进一步拓宽了“青绣”产品营销渠道。

近年来,互助县抢抓全省土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和提升“青绣”品牌的战略机遇,不断加大对非遗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开发力度,全县非遗产项目名录达93项,国家和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达26人。通过“公司 基地(工坊) 农户”的生产模式,先后在丹麻镇等土族聚集的乡镇设立青绣生产基地18处,全县现有青绣生产企业、基地、经营户34家,其中规模较大的青绣产业公司3家,国家级示范基地2家,省级示范基地6家。

在金盘绣、素隆姑等青绣产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县内具有青绣手工技艺的绣娘近10000余名。2019年,加工青绣产品约10万余件,销售收入2200万元,仅通过淘宝直播“网红”薇娅在线推销青绣产品2万件,销售额达450万元。

上一篇新闻

到海东“远山青”民宿杨岳雷家做客

下一篇新闻

湛江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