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宽:1977年的邓丽君—丝丝小雨中故乡在何处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丽君苑 杨志宽
1977年1月农历春节前后,邓小姐完成了马来西亚一个月左右的巡演后来到香港。停留一周为无线电视台录制《贺岁歌曲特辑》,之后也计划在宝丽金唱片公司重新灌录丽风时期的代表作品,理由是唱片监制觉得当年乐队伴奏过于简单,没能凸显她的完美音质和唱腔,宝丽金特邀顾嘉辉先生担任重新编曲一职,加入丰富的弦乐,务求提升乐迷听觉享受。1977年1月15日邓小姐在香港出席记者会,表态如下:
录制《贺岁歌曲特辑》她参与选曲,在香港过农历新年,这次肯定不选日本歌曲,尽管香港每年播放日本的《红白歌唱大赛》,港人几乎人人能哼唱几句日文歌,但她觉得中国年就该有中国风味,因此更加不想以自己的日文得意作品在人前炫耀。
与日本渡边经纪公司的旧约已满,新约要到二月份才生效,因此她才得以有空档到马来西亚各洲巡演。她最喜欢槟城,和嘈杂繁密的东京相比,环境清幽简直是人间仙境。
提及日本歌曲,有人认为她把《襟裳岬》这样的时代曲神格化了,盛赞她情感真挚,唱功了得。她表态这类歌曲不能常唱,其实太累,几乎每唱一次都哭一遍,容易伤神。
按照日本对外国艺人的居留限制,每到半年就得离开日本出境一次,新合约二月份生效,到八月刚好半年,届时来香港计划在利舞台再次举办个人演唱会,已经与华星制作公司签署了协议书。此次离港赴日后就着手准备,届时将携日本乐团舞者一起呈现尽善尽美的舞台表现。(后来实际行程则是提前一个月,7月9日到11日共演5场。)
1月18日晚上,邓小姐一袭便装不施粉黛出现在新加坡文华酒店36楼青松厅会见记者,她是过境在新加坡休息两天,月底返回日本报到。她表态如下:
过两天赶往香港录制一张新唱片,之后返回日本继续工作。数月前已有香港,新马娱乐商奔赴日本洽谈合作事宜,出更高酬劳请她到马来西亚巡演,被她回绝。金钱不是最重要的,且和现在的团队合作愉快,组合相当有魄力,之前的演出也赢得观众信心,所以不做其他考虑。
刚刚结束的马来西亚各地巡演行程紧凑,舟车劳顿,也遇到航班延误,酒店停电,临时租借乐器等各种突发情况;健康也出现状况,上吐下泻,可是上了舞台就得精神抖擞。
这是自己第三次领团巡演,第一次的剧目是《梁祝》,第二次是《唐伯虎》,这次是《西厢记》和《女记者》。累不累呢?其实在日本工作才是最劳累的,这两个月在东南亚各地奔波,反而轻松很多。
在日本演出要纯粹地唱日文歌,她的出道曲目《空港》在日本各地足足唱了3年,依然受到观众喜爱。回顾学习日语,她表示初到日本受过短期训练,随即因演出档期过密,天天赶场,只能边唱边学。身为艺人对于不实报道谣言绯闻,会感不悦也想澄清,转念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流言蜚语任他去罢。
1月底回到日本,2月1日在日本推出了日文新单曲《故乡在何处》,新单曲B面歌曲则是《回到你身边》。8月1日又推出日本新单曲《与你同生》,B面歌曲则是《海边旅馆》。这一年的她在日本乐坛虽仍不是一线顶级歌手,但却是商业热销极受欢迎的歌手。舟木稔先生晚年回顾,当时美空云雀,森进一等一线大牌歌手恰恰因为出场费过高,反倒日本各地演出商出不起价望而却步,进而导致演出不是很密集。邓小姐年轻力强出场费适中,因而从北海道到冲绳各地演出商纷纷递出橄榄枝,她反倒马不停蹄极其辛苦,70年代给经纪公司带来了巨大收益。
5月1日周日,在香港嘉禾电影公司就职的老朋友阿杜(杜惠东)趁出差之便到东京表参道邓小姐的奥林比亚大厦私人寓所对她进行了居家采访。这一时期的邓小姐在日本工作密集,经常离开东京去各地演出,一周只能休息一天。阿杜略通日语,常到日本出差,是邓小姐的长期义务通讯员,他把日本杂志有关邓小姐的报道翻译成中文给港台读者分享。
邓小姐的寓所是涩谷区明治神宫前六丁目,这家公寓主人是当年叱咤风云的华人女子丁惟柔(1914—2007),这里被称为原宿牧场,丁妈妈有着日本留学生之母的美誉。
邓小姐告诉阿杜:这里月租约五千港币,这一带是东京的香榭丽舍,高级服装区都在这一带。平时有空陪妈妈逛街,要不然就躲在家里看书练歌休息。
采访当天她戴着头巾,以为是赶潮流,她澄清其实是为了遮掩额头手术后的伤疤。之前频频头痛,经过就医检查,发现额中央大脑前有个良性肉瘤,及早手术摘除缝了十针,有惊无险。在日本发展印象最深的是歌迷,无论去哪里表演都能看到他们。比如有位航空公司的高级主管,除了每个月义务帮她在日本台北之间带衣物,每天还会打电话报告台北天气。
谈及人生观爱情观,她相信命运和缘分,但也清醒缘分是果实,时间则是土壤水分,她说:我从不投资时间,这样才可以考验对方,大家时常分开,如果基础不好的话,他会和其他人走了,这样的人要及早发现才好。自己生命中出现了好几次,自己学习了很多。
7月5日,邓小姐抵达香港启德机场,前来完成三天五场的利舞台演唱会。在机场回答记者问是否有过三天五场唱足140多首歌的经历?她表示没有,因此十分紧张,得全力以赴,为自己演唱生涯添上新记录。邓小姐从日本带来10人乐队,经纪人是清水昭博先生。上一年1976年的利舞台演出也是清水先生做经纪人处理具体事务。日本《周刊明星》娱乐杂志曾大篇幅刊载过邓小姐与清水先生的工作交往。
邓小姐初到日本时年仅21岁,渡边经纪公司委以重任的经纪人清水先生也不过24岁。邓小姐虽然是他的上司但没有明星架子,从不大呼小叫。邓小姐的日语是因工作需要,去到哪儿就学到哪儿,日常对话大部分是清水教的,要不然就是看电视节目。经纪公司原想让邓小姐和清水先生互学语言方便今后的工作,结果邓小姐的日语突飞猛进,清水先生的中文原地踏步。
当年邓小姐日语不通时,某天经纪公司安排她为横滨某家百货商场的一艘新船下水剪彩;清水先生的解释不到位,导致当天邓小姐问身边别的嘉宾这家百货商场是否开在海上?乘坐新干线离开东京前往别的城市演出,尽管是指定席位,过道上仍常挤满人,邓小姐就会起身让座给老人家,导致清水先生也不好意思坐着,学习她把座位也让给别的长者。两人各自在过道上站到目的地车站,清水先生汗颜作为礼仪繁杂的日本人得发自内心向她学习尊老爱幼。
邓小姐轻言细语温婉柔美轻易不发脾气,有一次到大阪演唱,清水先生居然喝到酩酊大醉,睡在了酒店大堂沙发区。邓小姐为了新歌乐谱四处找不到他,最终在大堂发现他后,罕见地骂了他一顿:我们来大阪是工作,不是享乐!你怎么能这样?
清水颜面扫地回自己房间痛哭一场,第二天向邓小姐和邓妈妈一再道歉。邓小姐表态这是与他共事三年来的第一次失职,因此不会向经纪公司投诉,否则清水先生会被开除失职。邓小姐接受记者采访也多次表态和清水先生是工作同事,感情如同兄妹,不是外界猜测的儿女私情。她调侃:女孩子是绝对不可能爱上一个能够被自己随时开除的男人,让我们继续做工作的奴隶吧。
此次香港之行另一个主要目的是推出新唱片《岛国情歌第三集之丝丝小雨》,这一期间她的国语新歌《多情的玫瑰》打入《中文歌曲龙虎榜》前十,她接受节目主持人黄小姐的专访表示:看淡了演艺生涯,开始为婚姻生活而担忧。她觉得圈外人会更适合自己,圈内人对演艺工作了解太深,容易起摩擦。她坦言24岁了,一路走来不易,到处流浪,用血汗换来了当下生活。那段时间恰逢李翰祥导演即将开拍电影《红楼梦》,他邀请邓小姐为林青霞饰演的贾宝玉作为幕后代唱。邓小姐表示巡回演出后得立即返回日本履行新合约,在日工作繁忙,能否有机会和李导演合作仍是未知。
7月11日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召开记者会,特别补发金唱片给邓小姐。7月9日到11日的3天5场演唱会一票难求,现场热烈,圆满成功。
7月12日邓小姐进入无线电视台录影拍摄个人音乐特辑,由汪政监制,杨以和指导。导演组远赴大嶼山为歌曲《海韵》取景,港姐余绮霞客串演出,邓小姐则留在录音棚坐镇。两组镜头二合一,非常完美。为丰富节目还特地借来鹦鹉与邓小姐对话,一个半小时的音乐特辑被安排在9月11日晚在翡翠台播出。
7月13日傍晚邓小姐和她的5名日本专属乐队飞抵新加坡国际机场,登台万金歌剧夜总会演出十晚,每晚两场,即21点15分和午夜12点15分。邓小姐自己很喜欢安排点唱环节,可以与观众互动。她开心地这样讲:终于到了点唱时间了,你们想听什么歌?在新加坡逗留期间,应邀上电视综艺节目《弦歌丽影》拍摄了歌曲录影带《云深情也深》,顺便打歌《丝丝小雨》。
新加坡10天商演结束后,她们一行再前往泰国曼谷嘉乐斯馆驻唱,8月中旬返回日本。1977年邓小姐正式脱离丽星歌剧团,以个人名义到各地巡演,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独挑大梁时代。
1977年只要人在日本就会被安排出密集的各地商演,坐新干线乘飞机是家常便饭。人在东京重点则是上各类电视节目主打新歌《与你同生》和《故乡在何处》,这两首歌后来在华语乐坛推出的中文版分别叫做《装作不知道》和《小村之恋》。
1977年2月22日,3月19日和10月26日邓小姐至少有这三次在新宿 RUIDO(噪音)歌厅举行了两三百人的小型演唱会。
在日本当常驻歌星,她根本没有时间品尝寂寞咀嚼孤独,商演太密集,忙碌之后只感到疲倦不堪。比如一个星期去北海道九州等几个城市演出,回到东京第一件事就是想好好睡觉。大部分的工作时间是在各个城市飞来飞去,要不然就是在赶新干线,原则上一个星期只有周日才是休息日。她感慨:我这样的演唱生涯,没有一个圈外男生有耐心等待的。
邓小姐多次向宝丽多唱片公司的舟木稔先生表示很不喜欢唱宴会商演,对于那些喝得大醉又不是真正来听歌的观众,她很厌恶。话虽如此,她有很严肃的契约精神,不会肆无忌惮地任性而为。她坦言没什么把她束缚住,说来说去还是日本的音乐环境和自己志趣相互牵缚。她表态:在日本无论你唱到什么年纪,都有人支持你。美空云雀和岛仓千代子都是唱了几十年的歌星,这里就有这样的环境,可是在其他地方,恐怕我早已定下退休年龄了。目前在日本事业仍未突破到另一个新台阶,期待有几首街知巷闻的代表作,然后将退居幕后学习作曲和唱片制作。
1977年的邓丽君小姐秀发披肩笑意盈盈,听听这一年她的歌,别有一番感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