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特稿:拆掉雕像翻转历史叙述
▲6月7日,英国布里斯托尔,17世纪商人科尔斯顿的雕像被示威者拉倒后丢入河中。雕像如今已被打捞上岸,当地政府计划将它摆放在博物馆里。(路透社)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英国二战时期首相丘吉尔,以及英国17世纪商人科尔斯顿肯定万万没想到,他们的雕像竟落得被人唾弃的下场;他们更不会想到,引爆点竟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美国。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黑人乔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用膝盖压颈致死,暴力执法引爆全美反种族歧视示威,抗议声浪在短短数周内迅速在全球蔓延开来,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民众都声援,反种族歧视也扩大至反殖民统治示威,甚至中途升级变调,除了在美国引发打砸抢夺事件,还掀起多国拉倒纪念雕像的风潮。如何看待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时空的功过,很多时候不是一道对错分明的选择题,但在愤怒的示威者眼中,被攻击的历史人物甚至连毁誉参半都谈不上,直接被打成罪人、坏人。
▲美国“原住民日”纽约市委会成员6月30日在纽约知名地标哥伦布圆环示威。这个组织的长期目标是移除哥伦布雕像及把“哥伦布日”改为“原住民日”。(法新社)
哥伦布曾被视为把欧洲文明带到美洲大陆的开拓者,但示威者认为他是屠杀美洲大陆原住民的“杀人犯”。
▲6月27日,英国伦敦,大批警察驻守在丘吉尔铜像前,以防示威者破坏铜像。(路透社)
丘吉尔在二战中带领英国战胜纳粹德国,但示威者挖出他说过“印度人是一群凶残的人”等种族歧视言论,并指他极度信奉英国白人雅利安血统的优越性,于是英雄一夜成狗熊。
英国17世纪商人科尔斯顿(Edward Colston)生前曾向南部城市布里斯托尔(Bristol)的学校和医院捐款,当地人长期以来视他为慈善家,但他大量的财富是通过贩卖奴隶积累,示威者狠狠将这个奴隶贩子的铜像拉倒并丢进河里。
罗德(Cecil Rhodes)是19世纪英裔南非矿业大亨,他设立的罗德奖学金帮助大批外国学生到牛津进修,但示威者指罗德推动种族隔离政策和剥削钻石矿劳工,要求牛津大学拆除雕像。
在美国,示威者呼吁推倒内战时南方邦联军队指挥官罗伯特·李将军和杰斐逊·戴维斯等雕像,因为它们代表了种族压迫史。
首位总统华盛顿的雕像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倒下,理由是他当年也是蓄奴者。
拆或不拆的拷问
作为一个时代产物,雕像静静地伫立在当代繁忙城市中,往往少有人去探究它过去为何存在,当下有没有必要继续存在。竖立历史人物塑像,是为了记住他们在某个特定时代的英雄事迹,并以此教化后人。雕像反映的是雕像人物所身处时代的社会阶层与价值观,以及决定竖立雕像的人试图打造什么样的历史观。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及各种意想不到的“黑天鹅”事件上演,历史必然也会不断地被重新解读、补充、质疑甚至改写。雕像作为一个历史片段的定格,其命运必然随之发生变化。
因此,拆或不拆历史遗迹,一直存在巨大争议。
支持方认为,拒绝错误的历史,才能让国家拥抱更美好的未来。对于受害方而言,雕像人物的善恶两面不能并存,只能是彻底的恶,所以必须拆除。
拆除雕像不等于删除历史,例如在一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列宁铜像早已倒下,但没有人会遗忘那个时代的罪行;德国早已明文禁止纳粹标志的使用,也没有人会因此忘记那段不堪的黑暗历史。
反对阵营则认为,雕像人物的行为必须放置于其所处的时空背景去看待。商人通过奴隶贸易积攒财富,在21世纪的当下必遭天谴,但在17世纪可能被视为正常行为。
示威者拉倒雕像,顶多只是一种回应良知拷问的道德救赎,这种行为不仅破坏历史记录,也无法解决系统性种族主义问题。再说,雕像的存在是一本历史教科书,人们可通过雕像去了解历史。雕像的命运更不能由示威者说了算,应通过集体投票决定。
雕像人物是否功大于过?
《经济学人》6月间刊出的一篇分析文章认为,判断一个雕像去留与否的规则是:雕像人物是否功大于过?
文章说,奴隶贩子科尔斯顿的雕像不应该保留;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在英国内战时期征服爱尔兰之后因实施暴行而被谴责,但他对英国的民主发展有贡献,所以雕像应保留。
文章认为,罗德雕像的去留比较难决定,因为罗德不是最糟糕的帝国主义者,他把很多黑人赶离原本属于他们的土地,但也遗留大笔财富作为慈善用途。罗德雕像竖立在牛津大学的私人产地,所以应由牛津大学决定拆不拆,并建议将罗德雕像放入博物馆。
牛津大学奥里尔学院在6月17日已投票赞成拆除罗德雕像。
原址保留、移至博物馆或破坏摧毁成了处理争议性雕像的三种基本方法。
如果原址保留的争议无法弥平,销毁雕像所创造出的“空白”历史须以新叙述去填补又可能引发新争议,那么将雕像移至博物馆就成了折中选项。
科尔斯顿的雕像已经打捞上岸,布里斯托尔市长里斯计划将雕像摆放在当地博物馆,配以文字说明奴隶在当代历史进程所扮演的角色。
雕像移入博物馆是社会演变过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赫奇斯(Paul Hedges)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很多人其实并不主张把雕像销毁丢弃,而是建议把雕像放置博物馆或公园,同时附上雕像的背景介绍。
“毫无疑问的,很多雕像未来将转移至博物馆或其他地方,这是社会演变的一个过程。”
赫奇斯说,在历史进程中经常会看到旧雕像让位给新雕像,“没有一个雕像是永远屹立不倒的”,以罗马皇帝和斯大林为例,没有人会希望他们的雕像再公开展示,《美国独立宣言》发表后,英王乔治三世的铜像也被拆除。 赫奇斯也说,“历史往往难有中立或公正的叙述方式”,每一个雕像都在传达一个信息:谁是英雄?决定竖立雕像的人,决定了谁是我们的英雄。
以科尔斯顿为例,为他竖立雕像或移除雕像的行为,都在叙述布里斯托尔这座城市的历史。
赫奇斯说,科尔斯顿雕像在他死后约100年才立起来,当时的考量点是,科尔斯顿生前曾捐助布里斯托尔的学校和机构,当地统治者想借科尔斯顿雕像打造一个“好心慈善家范例”,以回应中低阶层日益增多的要求。
现在将雕像从原址移除并计划迁至博物馆,也是一种叙述历史的方式。赫奇斯认为,这么做等于认同过往奴隶贩卖对非洲后裔造成了伤害,“这是最具冲击力的叙述历史方式,更能在当代引起共鸣。”
历史有不同的叙述方式。赫奇斯认为,既然是竖立雕像的人决定谁是英雄,那如果这些英雄被发现有缺陷,就应当重新考虑配不配当英雄,也就是换一个方式去叙述历史。
赫奇斯说:“如果承认叙述一段历史的方式存在偏见与不公,以及这个叙述方式持续对经济和社会造成影响,那我们必须思考那一段历史是如何叙述的?谁在叙述中被赞颂了?”
象征民主运动铜像纪念碑倒下 泰国逆潮流
东南亚国家中,泰国是唯一一个没有被殖民统治的国家,美欧前阵子掀起的反殖民“倒像风潮”并没有在泰国掀起波澜。
但泰国早在过去一年就有铜像和纪念碑倒下,逆潮流的是,消失的都是纪念泰国民主运动的象征。
据路透社报道,泰国过去一年陆续有至少六处领导1932年革命的泰国人民党(Khana Ratsadon)的铜像和纪念碑被移走或更名。
1932年暹罗立宪革命,终结泰国长达700年的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铺路。那些消失的纪念碑原是为纪念那场革命的领导者而立起的,他们一度是官方赞誉的国家英雄和民主象征。
外界无从得知纪念碑被移走的原因,但据一名军官说,其中一个纪念碑被移走是为了美化景观,但没有说明工程完工后,纪念碑会不会回归原址。另据泰国《王室公报》发布的公告,首相巴育办公室下令两个以革命领导者命名的军营改名。
涉及泰国历史意识形态斗争
一些泰国历史学者认为,纪念碑消失的背后涉及一场关乎泰国历史的意识形态斗争。
一方是亲军人和皇室的保守派,他们重视传统文化,把对皇室和国王的忠诚视为信守最高道德标准的体现。另一方是走民粹主义路线的政党、社运人士和学者,他们在过去20年崛起并受到瞩目。近年来,保守阵营占了上风。
泰国艺术大学建筑历史学者差立说:“这是一场通过拆除历史标志展开的意识形态清洗。”
独立历史学者帖蒙迪(Thepmontri Limpaphayorm)不认为这是一场“删除历史运动”,比较可能是个别皇室拥护者的个人行为。他说:“历史涉及个人情感,这些情感会带来改变。”
荷兰“倒昆”没在印尼激起太大回响
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曾被荷兰殖民统治350多年。担任过殖民者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昆恩(Jan Pieterszoon Coen)重建雅加达城,并改名为“巴达维亚”。
在荷兰,昆恩的名声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是大航海时代雄才大略的英雄,也有人批评他是残杀无辜的刽子手,指他曾下令屠杀印尼班达群岛上万居民,并将一部分人送到海外充当奴工。
在昆恩的家乡荷兰霍伦(Hoorn)市中心广场,约500人上月19日聚集示威,要求当局拆除昆恩雕像。
这个“倒昆”行动没在印尼激起太大回响,原本竖立在雅加达的昆恩雕像早在1943年日本占领印尼时期就已被推倒。
接受《联合早报》采访的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资深访问研究员廖建裕说,印尼人对荷兰殖民统治的印象确实淡了,但关于荷兰殖民统治拖慢印尼发展的论述一直存在于教科书和历史书籍中,官方也以反殖民主义来鼓舞人们开创未来。
按廖建裕的观察,随着在印尼的荷兰人日趋减少,印尼土著已把对荷兰人的不满情绪转移到其他种族。
“荷兰人现在显得比较遥远了,因为中国崛起,现在一想到经济问题、安全问题,就想到中国、想到华人。”
新加坡历史遗迹印记仍清晰
东南亚弹丸小国新加坡作为曾经的英国殖民地,历史遗迹的印记仍十分清晰。竖立在新加坡河畔附近的莱佛士塑像是其中之一。
对于莱佛士塑像的存在价值,官方老早已经定调。
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曾表示,荷兰籍经济学家温斯敏(Albert Winsemius)对新加坡最伟大的贡献之一是,建议政府保留竖立在皇后坊的莱佛士塑像。
温斯敏认为,塑像不单是莱佛士在1819年登陆的历史价值,也展现新加坡政府保留英国体制的决心,这能让国际投资者安心。
文/沈泽玮
来自/联合早报
评论